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64层CT不同角度MPR图像诊断腰椎弓峡部裂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64层CT不同角度MPR图像诊断腰椎弓峡部裂的价值。方法利用64层CT扫描的50例腰椎弓峡部裂病例的各向同性扫描的容积数据,采用不同角度的多平面重组(MPR)方式进行图像后处理并对照分析:利用MPR模拟出四种扫描模式:①常规的椎间盘扫描方式的断面图像;②腰椎横断面图像;③沿椎弓峡部方向的斜横断位(椎弓反角度扫描)图像;④沿腰椎长轴的矢状断面图像。分析四种方法的峡部裂隙检出率、峡部裂断端错位检出率、碎骨片检出率、假关节形成检出率。结果峡部裂隙检出率以矢状位MPR图像、斜横断位MPR(100%)最高(u=8.51,P<0.05);峡部裂断端错位检出率以矢状位MPR图像(90%)最高(u=4.18,P<0.05);碎骨片检出率以斜横断MPR(28%)和矢状位MPR图像(20%)最高(u=2.08,P<0.05);假关节形成检出率以斜横断MPR(18%)最高(u=2.237,P<0.05)。结论64层CT MPR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平面分析椎弓峡部裂的各种征象,对于提高CT对该病的诊断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对气管支气管胸膜瘘(BPF)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和支气管造影证实的BPF患者行MSCT扫描后进行容积再现(VR)重建及多平面重组(MPR)重建,并与横轴位图像比较,探讨不同重建方法在BPF诊断中的优势与不足。结果:MPR能清晰显示瘘口,准确测量瘘口大小,气管、支气管直径、病变至气管隆突距离;VR可立体显示残端形态及周围解剖结构。结论:MSCT横轴位结合MPR和VR不仅可明确BPF诊断,并且测量及定位准确,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组(MPR)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5例食管裂孔疝的MSCT资料,并行冠状位、矢状位多平面重组,分别在横断位(AX)图像与MPR冠状位图像上测量食管裂孔大小,并观察疝囊及其它食管裂孔疝特异性征象的显示程度,比较两种成像方法在诊断食管裂孔疝方面的价值。结果:MPR对食管裂孔完整显示率高于AX,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P〈0.01);MPR冠状位图像食管裂孔的测量值大于AX图像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9,P〈0.05);除膈上疝囊两种成像方法的显示率都为100%外,"胸腔胃黏膜征"、"领征"及"阳性血管征"在MPR图像上的显示率要明显高于AX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 MPR可以清楚显示食管裂孔疝的多种征象,测量的食管裂孔大小对临床处理方式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重建后处理技术用于复杂骨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阜南仁和医院收治的120例骨关节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行磁共振成像(MRI)、MSCT检查,MSCT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技术(VR)、表面遮盖成像(SSD)后处理,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MRI、MSCT轴位图像以及三种后处理技术在不同类型骨关节骨折当中的检出率进行统计。结果:MSCT轴位图、MPR、VR、SSD对各类骨关节骨折总检出率依次为94.17%、100%、88.33%、71.76%。其中,MRI对骨关节骨折总检出率较MSCT轴位图、MPR图、VR图降低(P <0.05),与S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SCT对复杂性骨关节骨折诊断准确率为100%,高于MRI图像(P <0.05)。结论:MSCT及其重建后处理技术对复杂骨关节骨折的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螺旋CT及其多平面重建(MPR)和三维重建(3D)对中央型肺癌(CLC)气管、支气管树的肿瘤侵犯进行评价并与横断位图像对比,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鼵LC的患者全部行CT检查,采用直接增强扫描,在工作站得到气管、支气管树MPR图像及3D图像。并对影像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重建图像质量很好,好,差分别占36.4%,45.4%,18.2%。横断位图像与MPR 3D对气管、支气管树肿瘤侵犯评价敏感度分别为70%和89%。结论MPR 3D对CLC气管、支气管树肿瘤侵犯的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横断位。特别是对气管、支气管交界,肿瘤与隆突的关系以及肿瘤沿支气管外膜侵犯方面MPR 3D的作用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与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在获得性食管瘘诊疗中的价值差异。方法选取高度怀疑可能发生放化疗后食管瘘的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胃食管镜检查,其中56例确诊为放疗后继发性食管瘘,25例患者未发生继发性食管瘘;所有患者均在接受胃食管镜检查前接受了上消化道造影、MSCT扫描检查,以胃食管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判断,计算上消化道造影、MSCT扫描诊断放疗后食管瘘的价值差异。结果确诊继发性食管瘘56例患者中,以胃食管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MSCT对瘘口位置分布在气管、左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左中肺支气管、右上肺支气管的符合率均达到100%,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仅对瘘口位置分布在气管的诊断符合率达到100%;整体上看,MSCT诊断瘘口位置的符合率96.43%高于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8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SCT对窗型瘘、管型瘘、线型食管瘘、不规则形状食管瘘的检出率分别为50.00%、23.21%、12.50%、10.71%,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对窗型瘘、管型瘘、线型食管瘘、不规则形状食管瘘的检出率分别为44.64%、19.64%、8.93%、7.14%;以胃食管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建立四格表,MSCT诊断食管瘘的灵敏度为96.43%、特异度为96.00%;上消化道食管造影诊断食管瘘的灵敏度为80.36%、特异度为88.00%。结论MSCT扫描与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在获得性食管瘘相比较,前者的检出率、诊断价值更高,且具有无创、检查快捷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SCT对食管闭锁合并远端气管-食管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经食管造影诊断为食管闭锁的新生儿行64层MSCT检查,其中33例经手术确诊,2例放弃治疗。应用MPR及三维表面遮盖显示(SS3D)技术重建图像,并将影像学表现与手术所见相对照。结果 MSCT对35例均可显示食管近端盲端的形态,对26例可显示远端食管的解剖形态,9例远端食管的解剖形态显示不满意。术中所测33例患儿瘘管管径为2.15~3.25 mm(中位管径2.50mm),近、远端食管盲端的距离为3.56~25.25mm(中位距离13.33mm)。26例MSCT图像效果满意的患儿中,MPR重建测得瘘管管径为1.28~3.25mm(中位管径1.83mm),近、远端食管盲端的距离为3.25~16.30mm(中位距离6.90mm);SS3D重建测得瘘管管径为2.30~3.50mm(中位管径2.60mm),近、远端食管盲端的距离为3.50~18.20mm(中位距离7.70mm)。结论 MSCT可清晰显示近端食管及多数远端食管的解剖形态、气管-食管瘘的位置,并测量瘘管的管径及食管近端盲端与闭锁远端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MSCT在新生儿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SCT及其后重组图像对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疾病(EA-TEF)的诊断。方法:对疑诊EA-TEF的12例患儿行MSCT扫描后进行后处理重组,重组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重组法(VR)、仿真内窥镜法(VE),由两位有经验的影像医生同时观察图像并进行相关测量。结果:12例中包括Ⅲ型11例(Ⅲa型1例,Ⅲb型10例),Ⅳ型1例。6例(50%)伴随6种畸形。结论:MSCT及其后重组图像可以准确、无创的对EA-TEF进行诊断、分型、寻找瘘口位置、同时评价肺部情况及伴随的其它畸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后处理重建技术对颅底骨折的检出情况和孔道累及情况,评估颅底骨折损伤程度的准确性。方法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具有明确外伤史,行MSCT检查并诊断为颅底骨折的80例患者,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后处理,将颅底损伤程度共分为4级,对比不同重建技术对颅底骨折的检出情况和孔道累及情况,评估颅底骨折损伤程度的准确性。结果多平面重组(MPR)重建层面对颅底骨折的显示率明显高于容积再现技术(VR)与表面遮盖显示技术(SSD)(P0.05)。MPR对颅底骨折的显示情况与原始二维横断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了解圆孔、卵圆孔、棘孔及视神经管受累情况时,MPR明显高于原始横断面、VR和SSD重建技术(P0.05);横断面、MPR、VR及SSD等在枕骨大孔受累检查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横断面在检出颈动脉管受累情况时明显高于MPR、VR和SSD三维后处理技术(P0.05)。原始横断面对评估0级和3级损伤程度患者的准确率明显高于MPR、VR和SSD;对评估1级和2级损伤程度患者的准确率明显高于VR和SSD(P0.05)。结论 MS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在颅底骨折的检出及孔道累及情况方面具有明确的优势,将原始横断面与三维后处理技术相结合能够提高颅底骨折检出率、了解孔道累及情况和颅底骨折损伤程度,为临床的治疗及预后提高极为重要的图像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CT定位下测量经额颧角入路上颌神经阻滞相关影像学解剖结构数据,为临床安全开展此路径上颌神经阻滞提供依据。方法:对140例成年人进行颌面部MSCT扫描检查,并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和三维容积显示(volume rendering, VR),分别在横断位和斜矢状位上测量额颧角至蝶骨大翼及圆孔外口的距离和角度,在斜矢状位上测量额颧角至颞肌后缘距离,在三维图像上观察额颧角并通过测量参数描述其相对位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横断位上额颧角至蝶骨大翼及斜矢状位上额颧角至圆孔外口距离分别是(34.18±3.99) mm及(58.51±3.67) mm;相对额颧角所在冠状面和水平面,额颧角至圆孔外口需向前(15.19±2.20)°,向下(8.76±2.01)°。结论:CT定位准确、直观,为额颧角入路上颌神经阻滞的操作提供影像解剖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后处理技术对肠梗阻诊断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临床疑诊肠梗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别以常规横断位图像、常规横断位联合后处理技术重组图像为2种评估依据,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相比较,并进行统计学检验。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结果:常规横断位图像诊断的敏感性为78.3%(47/60)、漏诊率为21.7%(13/60);特异性为91.3%(21/23)、误诊率为8.7%(2/23);准确性为81.9%(68/83)。常规横断位联合后处理技术重组图像的敏感性为95.0%(57/60)、漏诊率为5.0%(3/60);特异性为95.7%(22/23)、误诊率为4.3%(1/23);准确性为95.2%(79/83)。2种评估方法的敏感性、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剂量MSCT扫描后处理技术在常规横断位图像诊断的基础上,可提高对肠梗阻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具有很好的临床增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胸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丰县人民医院经16层及64层螺旋CT诊断胸骨骨折的2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本组均行多平面容积重组(MPR)及容积再现法(VR)后处理。22例胸骨骨折患者中横断位图像、MPR及VR图像发现胸骨骨折分别为21例、22例及19例,检出率分别为95%、100%和86%。结论多层螺旋CT横断位图像与MPR、VR成像等后处理技术结合在显示胸骨骨折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I及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显示胆囊癌对邻近结构侵犯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18例(CT及MRI各9例)胆囊癌对邻近结构侵犯情况。CT及MRI均包括平扫及增强扫描,CT扫描病例除横断断位外,行冠状位、矢状位重建;MRI病例行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结果:胆囊癌对邻近结构侵犯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如下:①横断位和矢状位显示邻近肝实质侵犯分别为81.2%、100.0%、83.3%,冠状位分别为87.5%、100.0%、88.9%;②横断位显示胃窦侵犯分别为75.0%、90.0%、83.3%,冠状位及矢状位均分别为75.0%、80.0%、77.7%;③横断位显示十二指肠侵犯分别为70.0%、75.0%、72.2%,冠状位分别为80.0%、75.0%、77.7%,矢状位分别为70.0%、75.0%、72.5%;④横断位和冠状位显示结肠肝曲侵犯均分别为25.0%、85.7%、72.2%,矢状位分别为50.0%、71.4%、66.6%;⑤横断位和冠状位显示胆管侵犯均分别为75.0%、100.0%、83.3%,矢状位分别为66.6%、100.0%、77.7%;⑥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显示邻近腹膜侵犯及淋巴结转移准确度均为66.6%;显示网膜侵犯准确度均为50.0%。结论: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显示胆囊癌对邻近肝实质、胃、十二指肠、胆管侵犯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较高;而显示对结肠肝曲、腹膜、网膜侵犯的准确度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16排螺旋CT以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后处理技术对胃癌进行术前T、N分期并与病理相对照,比较横断面和MPR在胃癌术前T、N分期中的作用。方法经胃镜证实的71例患者,术前采用16排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由2位资深放射科医师对横断面图像及重建出的MPR图像中的肿瘤进行定位及T、N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横断面与MPR图像对胃癌的检出率分别为90.1%和97.2%,其中MPR对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为100%。横断面与MPR图像的术前T分期总体准确率分别为59.2%和7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的术前N分期总体准确率分别为78.9%和83.1%。结论和横断面相比,采用MPR后处理技术能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又能提高病变的T、N分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胃腺癌TN分期及转移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简阳市中医医院就诊的61例胃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扫描并进行MPR处理,对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和MSCT常规横断位扫描图像进行比较,分析MPR在胃腺癌TN分期及转...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诊断中应用层厚合适的16排MSCT重建技术,旨在减少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的首次CT漏诊、误诊率。方法:收集107例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首次16排MSCT横断位螺旋扫描图像,经薄层重建和MPR重建技术,得到层厚3.0mm的重建图像I组和层厚1.5mm的重建图像Ⅱ组,比较常规扫描图像组、重建图像Ⅰ组和重建图像Ⅱ组对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诊断的准确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扫描图像组与重建图像Ⅱ组对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图像I组对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效能好于常规扫描图像组、重建图像Ⅱ组(P<0.05)。在颅盖骨内板下、大脑镰薄层血肿中,常规扫描图像组与重建图像Ⅱ组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图像I组对薄层血肿的显示最好(P<0.05);在小脑幕薄层血肿中,重建图像I组与重建图像Ⅱ组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图像I组、重建图像Ⅱ组对小脑幕薄层血肿的显示均好于常规扫描图像组(P<0.05)。结论:对脑挫裂伤、确诊或怀疑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16排MSCT常规扫描图像应用层厚3.0mm的薄层重建和MPR重建技术,可明显减少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尤其是特殊部位和多发血肿的首次CT漏诊、误诊率。  相似文献   

17.
64层螺旋CT冠状位MPR诊断肠梗阻病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8例临床确诊为肠梗阻患者的64层螺旋CT图像行横断位及冠状位图像重建,由两组共4位医师独立阅片,先单独分析横断位、冠状位图像,而后结合二者阅片;阅片结果与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64层螺旋CT冠状位MPR诊断肠梗阻的病因与横断位图像具有等同的价值,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分别为86.84%和89.47%);二者结合(先看横断位像后看冠状位像及先看冠状位像后看横断位像)阅片明显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均为94.73%),增加了诊断信心.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位MPR对诊断肠梗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横断位图像相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青年脑梗死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青年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20-40岁脑梗死9例,应用MSCT行全脑容积扫描和CT脑血管造影(CTA)检查,采集和重建层厚均为1.0mm,重建间隔0.5mm,螺距:5.5。应用多平面重建(MPR)方法显示横断、冠状、矢状三个方向的脑实质断面图像和遮盖容积重建(SVR)方法显示三维CTA图像。结果 全部病例MPR图像显示脑实质低密度病灶,其中单发7例,多发2例;9例中CTA发现7例脑动脉主干截断、狭窄、分支减少等异常改变。结论 MSCT是诊断青年人脑梗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MSCT)容积扫描矢状面重建图像在诊断腰椎真性滑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64 层MSCT 腰椎容积扫描患者93 例,分析其常规椎间盘横断面重建图像和矢状面重建图像。结果腰椎容积扫描矢状面重建图像检出腰椎真性滑脱93 例,其中Ⅰ°滑脱74 例,Ⅱ°滑脱19 例;横断面图像检出腰椎真性滑脱58 例。结论MSCT 容积扫描矢状面重建图像对腰椎真性滑脱有良好的显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多平面重组技术(MPR)与数字化摄影(DR)在脊柱骨折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收集了脊椎骨折42例,所有病例均经DR检查和MSCT检查。MSCT扫描后,将所得扫描数据进行薄层重建和MPR重建。将同一部位的DR图像、MSCT图像及MPR重建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各种成像方法在显示骨折数量方面的优势及不足。结果 42例患者,共发生64处骨折。经DR平片确诊骨折25处(39.1%),经MSCT常规扫描确诊骨折63处(98.4%),MPR确诊骨折64处(100.0%)。结论 MSCT的轴位、MPR图像在脊柱骨折诊断中明显优于DR,两者结合应用是诊断复杂脊柱创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