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倩茹 《全科护理》2020,18(17):2124-2126
[目的]探讨并轨联动护理干预方案配合家属参与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126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并轨联动护理干预方案配合家属参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干预效果,并观察两组患儿家属知识知晓率及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儿防控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知识知晓率及遵医行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并轨联动护理干预方案配合家属参与应用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能提高家属知识知晓率和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805-806
目的研究并轨联动制护理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健康知识水平及遵医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7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家庭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并轨联动制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后患儿家庭照顾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及遵医率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科学生活方式、合理营养膳食、规避感染诱因、症状观察护理评分、遵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主要家庭照顾者进行并轨联动制护理,能够显著增强其健康知识水平及遵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监督干预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接受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编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监督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咳痰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包括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 1)、最高呼气流速(PEF)]、遵医行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咳痰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FVC、FEV 1、PEF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饮食控制、按时按量服药、坚持锻炼、自我管理的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静脉炎症、皮疹、关节痛、肌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监督干预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遵医行为,降低护理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主导“1+1+X”多维度协同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收治的15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专科护士主导“1+1+X”多维度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其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自我管理能力、血气分析指标[包括血液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EV1、VC、FVC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观察组症状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情绪管理、信息管理及自我效能维...  相似文献   

5.
秦小丽 《全科护理》2023,(30):4271-4274
目的:探讨“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在哮喘出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哮喘出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6月—12月哮喘出院的48例患儿为对照组,实施电话随访;2022年1月—6月哮喘出院的48例患儿为观察组,实施“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遵医行为、哮喘症状控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患儿遵医行为总评分、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评分及儿童哮喘生活质量问卷(PAQLQ)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哮喘患儿遵医行为,有助于患儿病情控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维度认知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管理及家属心理负担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家属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采用多维度认知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家属心理负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遵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家属SCL-90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维度认知教育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遵医行为,减轻家属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护理干预策略在儿童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21年6月30日收治的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护理干预策略;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干预前、干预7 d后肺功能[包括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患儿焦虑状态[采用儿童青少年多维度焦虑量表(MASC)评分]、家属心理负担[采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BI)]。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发热、气促、喘息等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后,两组患儿MVV、FEV1、FVC、PEF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后,两组患儿MASC评分、家属ZB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护理干预策略在儿童支气管肺炎护理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行为导向健康教育法结合信息-动机-行为技巧干预在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60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行为导向健康教育法结合信息-动机-行为技巧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为导向健康教育法结合信息-动机-行为技巧干预可改善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及应对方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共享决策的医护-家属联动干预对胃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2020年1月31日在胃肠外科治疗的胃癌患者106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支持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共享决策的医护-家属联动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恢复时间,各项营养指标变化[包括人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转铁蛋白(TRF)]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P<0.05);出院后,两组ALB、PRE、TRF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共享决策的医护-家属联动干预模式应用于胃癌患者的护理中,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营养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量化评估分级护理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疾病预后及家属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接收的14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干预)与观察组(给予量化评估分级护理干预),每组各70例,观察两组患儿的疾病预后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患儿的入住PICU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为95.71%,高于对照组的84.29%(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结论 将量化评估分级护理应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之中,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患儿的入住PICU率,保证患儿的临床疗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1日~2020年10月1日收治的8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罗伊适应模式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呼气峰流速(PEF)]、呼吸困难症状严重程度[采用呼吸困难评分量表(mMRC)]、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心理韧性[采用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FEV1、FVC、MMEF、PEF水平及CD-RISC总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mMRC评分、PSQI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腹泻、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士-家属共同照护原则下的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收治的128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士-家属共同照护原则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头痛发作情况、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LQ-C30)]。结果:干预后,两组头痛程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MCMQ中面对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QLQ-C30中角色、认知、躯体、社会、情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对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8月1日~2021年3月30日8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原则设置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遵医行为、负性情绪评分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肝硬化患者采取强化护理,可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缓解负性情绪,提高遵医行为,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肺功能改善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12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护理后自主舒适度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最高呼气流速及氧饱和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最高呼气流速及氧饱和度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促改善、咳嗽消失、退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阴影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主舒适度评分(89.32±3.2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6±4.26)分(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支气管肺炎患儿可提高患儿肺功能,促进患儿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庭养疗分级管理模式在出院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出院后156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81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实验组采取家庭养疗分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病情急性加重次数,干预前后呼吸情况[采用呼吸困难评分(MMRC)]、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护能力量表(ESCA)]及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病情急性加重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MMRC、SGRQ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FVC、FEV1、PEF及ESCA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家庭养疗分级管理模式可提高稳定期C...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视频健康教育联合简易游戏对学龄期手足口病(HFMD)患儿疾病认知水平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学龄期HFMD住院患儿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视频健康教育联合简易游戏,比较两组患儿对HFMD的认知水平、遵医行为、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发病原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主要临床表现、预防措施等疾病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饮食依从(91.38%)、运动依从(93.10%)、用药依从(94.83%)、行为依从(94.83%)等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78%(1/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7%(1/7),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视频健康教育联合简易游戏有助于提高学龄期HFMD患儿疾病认知水平,促进遵医行为的养成,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保护动机理论(PMT)指导下的自护行为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1日~2020年6月30日就诊的106例COP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MT指导下的自护行为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肺功能[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其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运动能力[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6MWT)]、生活质量[采用COPD生活质量评估量表(CAT)]及呼吸困难程度[采用呼吸困难评价量表(mMRC)]、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并记录呼吸道感染、因症再住院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症状管理、日常生活管理、自我效能、信息管理、情绪管理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两组FEV1、FEV1/FVC%、6MWD均优于干预前(P<...  相似文献   

18.
郑杰  李静  汪婕  吴丹 《齐鲁护理杂志》2022,(21):149-151
目的:探讨全面协同护理对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行雾化治疗的肺炎患儿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面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治疗依从性、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FEV1、FVC、PEF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患儿采用全面协同护理,可改善患儿肺功能,缓解症状,提升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中医适宜技术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2020年1月31日就诊的80例老年COPD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适宜技术,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思维导图结合中医适宜技术,两组均持续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康复治疗依从性、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其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及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并随访记录总体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康复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FEV1、FVC及FEV1/FVC%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两组SF-36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维度得分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eleis转移理论健康教育联合抗阻运动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样选取2021年2月1日~2022年2月1日收治的118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阻运动训练,观察组实施Meleis转移理论健康教育联合抗阻运动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运动能力[包括6分钟步行试验(6MWT)、30 s起坐试验(30-STS)次数]、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我管理能力[采用中文版健康促进策略量表(SUPPH)]。结果:干预后,两组FEV1、FVC、FEV1/FVC%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6MWT、30-STS均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