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Klippel—trenauney—weber综合征又叫骨肥大静脉曲张性痣综合征。我们在临床上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静脉曲张性骨肥大综合征(osteohypertro-phic vail Jose syndrome),又称Klippel-Trenaunay-Weber综合征,简称KTS。1900年由法国医生Klippel和Trenaunay首先描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临床累及软组织、骨骼、血管等多器官病变[1],90%侵及四肢,尤以下肢为重[2]。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0,21(2):148-150
  相似文献   

4.
下肢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KTS)11例,8例经手术治疗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3例由于深静脉缺如或发育不良仅作局部探查手术,采取保守疗法,其效果不佳。KTS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骨和软组织增生(增粗11例,增长4例)、浅静脉曲线(10例)和血管瘤(11例)。深静脉顺行性造影显示深静脉不通8例、缺如2例、扩张1例,深静脉逆行性造影显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正常各2例。作者认为,只有在深静脉高压得到缓  相似文献   

5.
李刚  祁巍  王征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24):29-29
资料与方法 病例1 患儿,女,11岁。从7岁开始发现左侧小腿中部伸侧多汗,伴有局部皮温增高,尤以活动后明显。在继续观察中,左小腿忠处皮肤出现暗红色斑,摸之局部较软,并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渐加重,左小腿变粗、肥大,同时局部出现多毛。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患病者。  相似文献   

6.
陈复华 《陕西医学杂志》1993,22(11):678-679,684
<正> 1900年Kippel—Trenaunay 首次将累及1侧成双侧肢体的皮肤痣、静脉曲张和受侵肢体的骨和软组织肥大描写为一个疾病,即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Kippel—TrenaunaySyndrome,KTS)。因为KTS 类似于其它先天性血管异常疾病,特别是Parks—Weber 综合征,所以诊断是比较复杂的。病原学及组织学改变关于KTS 有许多学说,Bourde 认为KTS是部分胚胎血管系统异常。Young 认为KTS伴随的骨和软组织异常是整个中胚层的发育异常。主要作用于血管生成的中胚层缺陷,可能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的方法及效果.方法KTS 12例均为静脉型,术前均行双下肢静脉造影显示深静脉通畅,无缺如或阻塞.4例下肢外侧单纯静脉曲张行曲张静脉剥脱术及分支结扎术,8例静脉弥漫扩张者行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曲张静脉切除及交通支结扎术.应用驱血带和止血带的方法.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年,曲张静脉全部消失,无复发,肢体酸胀、疼痛消失,无肢体肿胀及坏死.结论深静脉功能正常或轻中度异常的静脉型KTS,行曲张静脉剥脱分支结扎术,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局部浅静脉切除交通支结扎,并应用驱血带和止血带方法可减轻症状,取得比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湛斌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80-81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外科手术选择。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38例Mirizzi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14例,38例均经手术治疗,单纯胆囊切除24例,胆囊切除 T管引流13例,胆肠吻合1例。结论Mirizzi综合征术前确诊困难,ERCP、MRCP检查可提高Mirizzi综合征的术前诊断率,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取决于局部病理损伤程度和解剖变异。  相似文献   

9.
郅树升  尹乐平 《四川医学》2010,31(4):536-538
Klipple—Trenaunay Syndrome综合征是一种复杂而又少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疾病,包括毛细血管畸形、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简称KTS。1900年,法国医生Maurice Klippel和Paul Trenaunay首先报道本病,一个多世纪以后,Klippel-TrenaunaySyndrome(KTS)包括以下临床三联征:①毛细血管畸形(鲜血斑痣);②软组织和骨肥大;③浅静脉曲张。本病由于其复杂性,其病因、诊断及治疗仍在不断的研究探索中。近年来随着对本病研究的深入,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MS)的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诊治的30例MS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前确诊3例,行全胆囊切除10例;大部分切除+残留囊壁黏膜烧刮术2例;全胆囊切除+胆囊瓣瘘口修补术5例;全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瘘口修补+T管引流术13例。结论: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提高MS治愈率的关键。B超结合病史及其他诊断方法可提高MS的术前确诊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临床上对Mirizzi综合征的认识,避免胆管损伤。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我院32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大部切除8例,胆囊切除7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瘘口修补、T管引流术12例,胆肠吻合术5例。25例获随诊,均无胆管狭窄情况。结论:为避免胆管损伤,应提高术前诊断率,术中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相似文献   

12.
HELLP综合征的诊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常危及母婴生命.HELLP综合征的发病率不高,临床表现多变、无特异性且常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症状所掩盖,容易导致误诊.  相似文献   

13.
冯军  赵伟 《徐州医学院学报》2007,27(12):826-82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经血管造影和手术证实的KTS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12例患者均显示浅静脉走行异常,10例患者可探及血管瘤,下肢静脉狭窄5例,下肢静脉血栓4例,与KTS典型三联征相符。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操作简便、经济、无创,更有利于KT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性肘管综合征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手术。方法:对6例60岁以上患者肘管综合征的病因。症状、手术发现和远期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6例手术所见:1例肘部尺神经滑脱;1例肘关节骨关节炎伴肘管骨赘增生,4例肘外翻畸形。6例均作尺神经松解及前置术,平均随访2.8年,感觉完全恢复2例,必差使要部肌力改善3例;无改善3例;但手内肌萎缩均无明显恢复。结论:对老年性肘管综合征患者要强调物颈椎病  相似文献   

15.
骨筋膜室综合征19例报告郝国玉,史增元(包头市第四医院)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室内组织压增高。血流灌注障碍,致其内包含的肌肉和神经发生急性缺血,而出现的早期症状和体征[1]。是急性创伤的严重合并症之一,处理不当,轻者引起肢体残缺,重者危及生命。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17.
18.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临床常见而又严重的骨科并发症 ,若处理不当轻者可致肢体肌肉坏死 ,神经麻痹 ,严重者可导致截肢。小腿是其最好发部位。我院从 1997~ 1999年共收治此症 12例 ,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2例中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2 0~ 45岁 ,左小腿 7例 ,右小腿 5例 ,11例有胫腓骨骨折 ,1例为软组织挫伤 ,均为车祸伤和闭合性损伤。1 2 治疗与结果  12例均行彻底切开减压术 ,结合应用脱水剂 ,其中 1例留有轻度足下垂外 ,其余小腿功能恢复正常。2 体会2 1 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对小腿外伤 ,尤其是闭合性…  相似文献   

19.
1988年1月至1999年12月,我院收治小儿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Klippel-Trenau-nay syndrome.KTS)5例。现对本病的诊治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平均年龄10.6岁(7~14岁)。左下肢3例,右下肢2例。均自幼发病,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2临床表现①浅静脉曲张:5例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浅静脉曲张,3例局限于小腿,2例位于整个下肢。②皮肤血管痣(瘤):共4例,其中3例为紫红色血管痣少量散发,1例为紫色血管瘤片状分布于小腿外侧…  相似文献   

20.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简称KTS),又称先天性血管瘤骨增生综合征,临床少见。王永征报告14例。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简称KMS),即先天性血管瘤并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王永征收治各类血管瘤8000余例,仅有KMS15例,占1.89‰,二者合并存在是婴幼儿特有的极少见的先天性疾病,罕有专题报告。为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