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9S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仪器管理中的价值,为神经外科仪器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92台仪器设备作为研究对象,本院神经外科于2021年4月开始在仪器设备管理中实施9S模式,分别在实施前后1个月统计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管理耗时情况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9S管理模式实施后,神经外科仪器设备规范放置、正常运行以及使用记录完整情况均显著优于9S管理模式实施前(P<0.05);9S管理模式实施后,神经外科仪器设备在取用耗时和床单位终末消毒整理耗时方面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9S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仪器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于规范仪器设备使用以及降低管理耗时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救仪器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式的效果。方法:本院自2019年5月开始对科室内30台急救仪器实施PDCA循环改进,将实施前30台急救仪器设备管理效果和实施后30台急救仪器设备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将实施前后仪器设备完好率、仪器放置规范率、使用记录完整率、仪器准备时间、环境整理时间和仪器维护保养时间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比较发现,改进后的仪器设备完好率、仪器放置规范率和使用记录完整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仪器准备时间及环境准备时间小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前后仪器维护保养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救仪器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仪器的使用规范,保证仪器设备的完整性,在对患者进行急救的时候能够快速进行使用,提高了急救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监护中心(NICU)设备仪器及抢救物品实施“5S”管理,保持了仪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提高了抢救物品的完好率,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方法:将5S管理的5个步骤应用到仪器设备及抢救用品的管理上。结果:护士参与管理的意识增强,设备仪器管理落实到人,并能班班严格交班,自觉维护。结论:应用“5S”管理法管理设备仪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为抢救患儿生命赢得了更加宝贵的时间,并有效工作降低了科室成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在肿瘤科室仪器护理管理中应用“5S”管理方法的作用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本院肿瘤科的相关仪器共计16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未实施“5S”管理前称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施“5S”管理后称为观察组,记录仪器管理(仪器设备完好率、医务人员满意度)、寻找仪器时间、维修次数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仪器设备完好率、医务人员满意度、寻找仪器时间、仪器维修次数优于对照组(P<0.05)。实施后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其数据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肿瘤科室仪器护理管理中使用“5S”管理方法,不仅缩短仪器的寻找时间和维修次数,还能够提高管理效果,促进护理质量的上升,对医院形象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在本院实施消化内镜检查的400例患者按照不同检查时间及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分组,对照组(n=200)在2020年1~12月收治,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n=200)在2021年1~12月收治,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投诉及差错发生情况、护理管理质量、检查时生理指标变化、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投诉、护理差错、不良反应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后护理安全、急救药品、仪器器械、岗位管理、消毒隔离等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中、检查后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服务态度、检查指导、护理操作技能、应急处理能力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明显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投诉、差错及不良反应情况,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持续质量改进在特诊科仪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特诊科仪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科室医疗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中,对工作程序的各个环节制定标准,并就操作的实际效果与质量标准进行对比,展开调查,找出差距和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质量改进措施,再由医务人员实施质量改进;改进过程实行三级管理制度(一级自控、二级互控、三级监控)。结果:经过改进,科室在仪器管理知识掌握程度、仪器完好率、操作熟练程度上均有了明显提高。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不间断的活动,有助于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实施效果.方法 采取前后对照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组为实施层级管理后的护士,对照组为未开展层级管理的护士.比较实施前后科室整体护理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士技能水平和对患者病情知晓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士整体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层级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科室整体护理质量,而且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杨玉霞  李静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11):162-164+185
目的:探索一种适合本院一级护理质控管理模式及发方法。方法:针对本院一级护理质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精细化管理方法,结合PDCA管理模式,构架精细化护理管理体系,制度及岗位职责精细化,对比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区护理质量。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后,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其中非计划行拔管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精细化管理以后,科室专科监测指标增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护理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护理管理质量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各科室选取46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①实施后,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整体护理、护理文件和健康教育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各项指标的前后差异具有意义(P<0.05)。②经对比,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2.14%,前后差异显著,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对于护理管理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可以显著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提高护理水平,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屏障在血流探测仪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分别在实施安全管理屏障前(2020年1月~12月)和实施安全管理屏障后(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骨科、血管外科、妇产科、胸外科等科室各随机抽取60例护士进行血流探测仪操作,对比分析实施安全管理屏障前和实施安全管理屏障6个月后护士对各项操作及维护情况的正确率、护理质量考核成绩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管理前相比,管理后护士对探头口紧密连接(75.00%,95.00%)、血流探测仪使用方法(71.67%,90.00%)、血流探测仪存放环境(73.33%,90.00%)、血流探测仪的清洁方法(75.00%,91.67%)、血流探测仪电池的使用(71.67%,91.67%)、血流探测仪口污染后处理(73.33%,93.33%)的正确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护士的护理质量考核成绩相比管理前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安全管理屏障后医院的不良事件发生率(3.33%)相比实施前(13.33%)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流探测仪管理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追踪方法学联合六西格玛管理用于手术室仪器管理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手术室仪器管理资料,按照管理方法不同分组,2020年1—12月手术室开展常规六西格玛管理设为传统组,2021年1—12月手术室开展追踪方法学联合六西格玛管理设为联合组。比较两组手术室仪器清洁质量、仪器设备完好及缺陷情况、空气质量合格情况、护理人员无菌知识掌握程度、手术室仪器管理质量、手术室首台手术开台时间、手术室护士仪器设备使用综合能力及医师满意度。结果 联合组仪器消毒合格率、仪器设备完好率、污染物处置合格率均高于传统组,仪器每月使用次数多于传统组,每月维修次数与故障报损次数、仪器清洁不合格率、配套错误率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手术室护士无菌知识理论、实操部分评分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手术室仪器管理质量评分高于传统组,首台手术开台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手术室护士仪器设备使用综合能力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手术医师对仪器操作熟...  相似文献   

12.
李明秀 《现代保健》2013,(20):64-65
目的:探讨组长负责制层级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对中医骨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中医骨科原有护理基础上,在骨科设立护理大组长一职,制定和实施护理大组长负责制管理模式,通过质控分析,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基础护理、病区管理、护理文件的书写、护理措施的落实、差错率、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的变化。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前后护士心理状况。以及评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护理质量(基础护理、病区管理、护理文件的书写、护理措施的落实、差错率、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实施层级后,差错率、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基础护理、病区管理、护理文件的书写、护理措施的落实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后,中医骨科护士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护理大组长负责制层级护士的职责,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士的满意度,改善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总结基层医院护士分层使用管理的方法。方法2013年5月-2013年10月在大内科16名护士,根据护理人员的资历、能力分四层进行培训后使用,不同岗位职资不同,层次间相互协作,层层指导。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模式操作技能和对病人病情掌握程度提高(P〈0.05);整体护理、病室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件、护理差错缺陷、健康教育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品管圈运用于便携式血糖仪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组40名内科护士,均于2018年3月~2020年2月在职。根据实施品管圈管理时间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2018年3月~2019年2月)和观察组(2019年3月~2020年2月)。对照组内科护士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便携式血糖仪使用标准进行血糖检测,观察组则实施品管圈管理。观察两组质量管理效果。结果:便携式血糖仪管理质量比较,观察组规范操作率、操作知识知晓率和综合技能提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沟通协调、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心和幸福感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高(P<0.05);与对照组便携式血糖仪管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对内科护士使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品管圈管理,可提升内科护士对血糖仪使用知识的知晓率及护理技能,提高血糖仪使用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6个科室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根据护士不同能级设立5个层级:助理护士(N0)、初级责任护士(N1)、高级责任护士(N2)、责任组长(N3)、专科护士(N4),界定各级护士工作职责;优化护士人力资源配置;实施分层培训;采取扁平化责任包干制的工作模式。比较实施分层管理前后6个月的护理质量指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房管理和健康教育4个护理质量指标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分层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满意度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分层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士分层管理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牙体牙髓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6S管理法的价值及对科室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门诊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0例,按电脑随机分配原则分组,即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接受6S管理法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科室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评分、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水平、护理安全、院感管理、仪器设备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MD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牙体牙髓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6S管理法干预,可明显提升科室服务质量,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且还可有效缓解牙科疾病患者的焦虑情绪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是一种高效的、可靠的护理管理方式,值得临床广泛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五常法护理模式对提高消化内镜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科室的22名护理人员,自2020年4月开始应用“五常法”护理模式,研究分析该护理模式应用前后,消化内镜中心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实施“五常法”护理模式后整理和补充物品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实施前,有显著差异(P<0.05);实施“五常法”护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均有明显提高,实施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实施“五常法”护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有明显提高,实施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确认,使用五常法护理模式进行消化内镜护理过程中,节省了整理和补充物品花费的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可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从而保证良好的科室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岗位管理模式在医院聘用护士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4月对聘用护士实施岗位管理,措施包含实行护理岗位分级、建立岗位责任制、实施分层培训及开展岗位评价。比较实施前后的“三基”考试达标率、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岗位管理实施后护士“三基“考试达标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65,P〈0.01)。岗位管理实施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P〈0.01)。岗位管理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x^2=236.15,P〈0.01)。结论 岗位管理模式可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王霜  钟艳霞  董淑琴  杨敏 《现代医院》2023,(6):924-926+931
目的 探析基于智能信息化技术的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手术室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15例患者,将2022年2月—2023年1月基于智能信息化技术实施SOP管理模式对应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未实施该管理模式对应的6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基于智能信息化技术的SOP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均为同一批,共计24名。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护理模式,观察组基于智能信息化技术实施SOP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率参数(术前准备时间、接送时间、手术总时间)、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评价量表)、护理满意度(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量表)、护理风险事件。结果 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接送及手术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施后护士专业发展、配合、管理、围手术期评估、专业基础各手术专业核心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观察组患者护患沟通、病房环境、健康教育、护理技术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层级责任制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该院实施层级责任制管理的4个科室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未实施层级责任制管理的4个科室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科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实验组4个科室在基础护理、生活护理、护患关系、健康教育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9.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82%(P<0.05)。结论层级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升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