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水泥强化术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取得显著效果。近年来,随着手术病例的增多,骨水泥强化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术后邻近椎体骨折与术中骨水泥注入量的多少、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椎体高度的过度恢复等手术因素及骨质疏松的自然进程、初始骨折的位置数目、椎体内裂隙样变、其他部位骨折史等非手术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未来在使用骨水泥强化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时,应合理注入骨水泥量、避免骨水泥椎间盘渗漏和椎体高度过度恢复,规范手术流程,以减少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3.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发病率较高,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的疗效好,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但术后邻近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生率较高。具体发生原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椎体骨密度、骨水泥椎间盘渗漏、初始骨折部位及椎体数量、骨水泥材料、骨水泥填充量及分布形态、患者年龄、性别及后凸畸形等因素相关。目前预防术后邻近椎体压缩骨折的措施还存在很多争议。如何在临床中制定相关预防策略,降低术后再骨折的发生率应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Meta分析评价在经皮椎体强化术基础上联合使用桃红四物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1年10月公开发表的文献,纳入经皮椎体强化术联合应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方案对比单纯使用椎体强化术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按Cochrane手册标准独立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使用 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12篇,样本量共计1 14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有效率[OR=4.22,95%CI(2.77,6.43),P<0.000 1]、骨密度[MD=0.20,95%CI(0.09,0.30),P<0.000 01]、骨代谢指标(BGP[MD=1.34,95%CI(0.75,1.93),P<0.000 01]、BALP[MD=4.69,95%CI(4.36,5.02),P<0.000 01]、TP1NP[MD=11.49,95%CI(3.85,19.13),P=0.003]高于对照组,试验组VAS评分[MD=-1.10,95%CI(-1.52,-0.69),P<0.000 01]、ODI评分[MD=-6.49,95%CI(-9.93,-3.04),P<0.000 01]、Cobb角[MD=-3.64,95%CI(-5.67,-1.61),P<0.000 01]指标、术后并发症[OR=4.22,95%CI(2.77,6.43),P<0.000 01]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率的漏斗图表明,研究散布于中线两边,分布较均匀,发表偏倚较低。结论 与单纯椎体强化术相比,桃红四物汤为主方辅助椎体强化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在提高有效率、骨密度、骨代谢指标方面优势明显,可降低VAS评分、ODI评分以及Cobb角,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升整体的疗效。但仍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并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PVP治疗单个OVCF并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168例患者,分为术后再骨折组与术后保持良好组,随访至少2年的时间,分析再骨折与邻椎风险因素[年龄、性别、胸腰椎骨折节段、体质量指数(...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非手术椎体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OVCFs行PVP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患者共45例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随访中的OVCFs行PVP术后非手术椎体无骨折的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各因素的差异。结果2组单因素比较中,在年龄、骨密度(BMD)以及糖皮质激素使用史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D以及糖皮质激素使用史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是OVCFs行PVP后非手术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密度与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史是OVCFs患者PVP术后发生非手术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杨兵 《中国医疗前沿》2013,(18):41-41,43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再发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202例PVP治疗的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发生再发骨折的2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从未再发骨折的182例患者中随机选取2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腰椎骨密度(BMD)、术前Cobb角、骨水泥注入量、术后骨水泥渗漏、术后是否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等因素的差异。结果本研究PVP术后再发骨折发生率为9.90%;两组在BMI、BMD、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比例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椎体骨折主要相关因素包括低体重指数、骨质疏松程度、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入量和术后缺乏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OVCF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选用PKP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49例,选用PVP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程度、椎体高度恢复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VAS评分为(1.64±0.06)分,患者椎体高度为(82.0±5.6)%,对照组VAS评分为(2.97±0.13)分,患者椎体高度为(70.5±3.4)%,两组患者VAS评分、患者椎体高度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与PVP技术均为安全有效的OVCF的治疗方式,但PKP在缓解疼痛,恢复正常椎体高度方面具有更为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9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4例行PVP术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术后是否存在椎间残余疼痛将其分为2组,对其性别、年龄、病因、病史、体重指数(BM1)、骨水泥渗漏、BMD及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术后下腰痛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21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268例OVCF患者。比较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时间、焦虑抑郁状态、术前骨密度T值、骨折椎体数、腰椎合并病、术前筋膜损伤、术后Cobb角度、Kümmell病、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骨水泥分布、平均椎体压缩率、手术入路、术后功能锻炼、骨折部位、存在第三方责任等病历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PVP术后下腰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68例OVCF患者PVP术后下腰痛46例,发生率为17.16%。腰椎合并症、焦虑抑郁状态、骨折部位、术前筋膜损伤、存在第三方责任,导致PVP术后下腰痛发生率更高(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骨折部位、焦虑抑郁状态、术前筋膜损伤是PVP术后下腰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VP治疗OVCF,部分患者术后仍有下腰痛,与骨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6年3月~2011年3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骨二科因OVCFs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PKP手术的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椎体数目、骨密度、椎体压缩程度及骨水泥注入量。按年龄、性别、椎体数目、骨密度、椎体压缩程度、骨水泥注入量及手术方式的不同分别分组后,比较各组JOA评分的改善率。结果所有患者获得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最长随访时间61个月,平均25.8个月;男54例,女66例;年龄47~97岁,平均64.5岁;JOA评分改善率为(52.7±21.3)%。按骨密度、骨折椎体数目及术后椎体压缩程度的不同分组后,每组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性别、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水泥注入量及手术方式的不同分组后,每组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骨密度、术后椎体压缩程度、骨折椎体数目是影响JOA评分改善率的主要因素(OR=5.217、3.163、1.924,P〈0.05)。结论PKP治疗OVCFs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明确病椎数目并准确定位,尽可能恢复病椎高度,合理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摘要】 目的 分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后手术强化椎再骨折因素。 方法 将2014年5月~2015年4月在我院行PVP术后未出现强化椎再骨折患者61例为无骨折组,另把同时期在我院行PVP术后出现强化椎再骨折患者14例为再骨折组。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末次疼痛缓解程度。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予以分析,并对有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体质量指数、骨密度T值、术后后凸角度是影响PVP术后手术强化椎再骨折的主要因素。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体质量指数、骨密度T值、术后后凸角度是影响PVP术后手术强化椎再骨折的显著因素(P<005)。两组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骨折组在术后1d、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低于再骨折组(P<005)。结论 体质量指数、骨密度T值、术后后凸角度是影响PVP术后手术强化椎再骨折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骨水泥强化术后再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并发症。本文总结了目前再骨折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并对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包括骨质疏松,骨水泥材料、注入量、分布、泄露及生物力学变化,治疗方案,椎体高度恢复,较大的后凸角度,已有椎体骨折及数量,骨折后存在椎体内裂隙,终板损伤,术后疼痛减轻导致活动量增大及初始椎体骨折部位。进一步提出了再骨折的治疗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骨质疏松及其引发的椎体压缩骨折 ,是临床常见病。以往的治疗常采用卧床、患部垫高及药物治疗[1] ,但老年人易并发许多疾病。我院 2 0 0 2年 5月— 2 0 0 3年 6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所致腰背疼痛 2 3例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3例均为我院住院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 ,其中男 6例 ,女 17例 ,年龄 4 5~ 78岁 ,平均6 7.5岁。病程 3d~ 2 .5个月。术前均行X线片检查 ,部分患者行CT检查 ,术后均行CT复查。病变部位 :T10 1椎 ,T113椎 ,T12 9椎 ,L111椎 ,…  相似文献   

17.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5):1164-1170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均是从建库到2019年1月。收集PKP与保守治疗OVCF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经X线、CT及MRI确定诊断为胸腰椎压缩骨折;骨密度测量仪测量确定存在胸腰椎骨质疏松(T≤-2.5);年龄≥50岁,病程<3个月;术后结局指标至少包括以下指标中的一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病椎Cobb角的变化及病椎前缘高度。参考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提供的针对随机对照试验的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6篇RCT研究,均为中文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5篇文献为4分及以上,1篇文献为3分。两组共计525例,其中PKP组共计267例,保守治疗组共计25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KP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与保守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10,95%CI(-2.25,-1.95),P<0.00001];在患者治疗后病椎Cobb角的变化方面PKP组与保守治疗组存在显著性差异[MD=-8.90,95%CI(-9.86,-7.94),P<0.00001];两组治疗后病椎ODI评分的变化及病椎前缘高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KP治疗OVCF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疼痛VAS评分,改善功能障碍指数(ODI),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可以有效恢复病椎丢失高度,矫正病椎Cobb角,降低邻近节段椎体再发骨折、及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 预防和减少经皮椎体成型术中骨水泥的外渗,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方法 对30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42个椎体采用间歇、多点注射、双侧注射和术前造影等方法减少骨水泥外渗.结果 42个椎体中未发现椎管内渗漏,仅有10个椎体向其他方向轻度外渗,外渗率为24%.随访3~6个月,有效率达93%.结论 间歇、多点注射是预防经皮椎体成型术中骨水泥外渗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