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4 毫秒
1.
双胎妊娠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兰 《河北医药》2003,25(1):39-40
近年来 ,通过对双胎妊娠并发症的积极防治、适当的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 ,使其并发症及围生儿病死率明显降低。本文对我院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 10 2例双胎妊娠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分娩总数 72 2 9例 ,双胎妊娠 10 2例 ,发生率 14 .11‰。年龄 2 0~ 3 8岁。初产妇 83例 ,经产妇 19例。住院孕周 2 8+ 2 ~ 3 9+ 4周 ;分娩孕周 2 8~ 3 7周 60例占 5 8 .82 % ,3 7~ 40周 42例占 41.18% ,无 1例过期妊娠。1 2 分娩方式与围生儿的关系 见表 1。表 1 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2.
胎盘早剥为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起病急、发展快、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儿生命。国内报道发生率为0.46%~2.1%,胎盘早剥相关的围生儿死亡率国内报道为20%~35%,国外报道为15%[1]。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8月11例胎盘早剥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分娩结局,以提高胎盘早剥的正确诊断及处理,降低母儿并发症,改善胎盘早剥的不良分娩结局。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8月胎盘早剥患者11例。患者年龄22~40岁,中位年龄29.2岁,其中  相似文献   

3.
胎盘早剥1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对母婴生命威胁极大。现将我院近11年收治胎盘早剥142例作一分析。一、发病率及有关因素我院1985年1月~1996年12月间分娩总数50021人,其中胎盘早剥142例,发生率为0.28%。(一)发病率与年龄关系:年龄...  相似文献   

4.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婴生命[1].国内报道发生率0.46%~2.1%,国外为0.51%~2.33%.发生率高低可能与各院收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血压孕妇的数量有关;关键还在于产后是否仔细检查胎盘.现对我院2005年6月至2008年3月发生的 19例胎盘早剥进行分析,本文对我院发生的19例胎盘早剥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双胎妊娠2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双胎妊娠孕期、产时、产后并发症较单胎发生率高 ,对母儿影响、危害较大。现就我院27年中的双胎妊娠作一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1974年10月~2001年9月收治双胎妊娠205例 ,与同期单胎妊娠分娩27890例对照分析。1 1双胎妊娠发生率 :27年分娩产妇总数28095例 ,双胎205例占7 3‰ ,单胎27890例占992 7‰ ,双胎与单胎的发生率为1:136。1 2双胎妊娠期并发症 :205例双胎产妇中有并发症者182例占88 78 % ,其中 ,中、重度妊高征84例发生率40 97 % ,妊娠合并贫血45例 ,…  相似文献   

6.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一般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如诊断不及时,往往造成严重后果,对母儿生命威胁很大。早期诊断、迅速终止妊娠非常重要,亦是降低母婴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现对我院6年来诊治的26例胎盘早剥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为1997年1月至2003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26例胎盘早剥。年龄21~43岁,孕20~28周3例,28~37周8例,37~41周15例,其中初产妇11例,经产妇15例,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的0.63%。患者中本市人员7例,仅有5例正规建卡做孕期保健,其余19例均为外地打工人员,孕期未作任何产前检查。1.2临床…  相似文献   

7.
张瑞兰 《河北医药》2001,23(12):925-926
妊娠子宫破裂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 ,如预防措施得当 ,处理及时 ,可降低发生率 ,减少母儿患病及病死率。我院对 1987年 10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晚期妊娠子宫破裂 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后报告如下。1 资料与结果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87年 10月~ 2 0 0 0年 12月收住院孕妇分娩总数 165 0 4例 ,发生晚期妊娠子宫破裂 37例 ,占分娩总数的 0 .2 4 % ,其中 34例发生在 1996年 2月前 ,占破裂总数的 91%。 37例中 18例为非瘢痕妊娠子宫破裂 ,19例为剖宫产后妊娠子宫破裂 (简称瘢痕子宫破裂 )。年龄 2 0~ 4 6岁 ,…  相似文献   

8.
19例胎盘早剥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盘早剥为妊娠晚期一种严重并发症,往往发病急,发展快,如处理不及时,可威胁母儿生命。做到早期诊断,积极处理是抢救母儿生命的关键。本资料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间根据症状、体征及肉眼检查证实胎盘早剥19例,作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之间分娩总数4956次,发生胎盘早剥19例,发生率为0.38%,其中孕妇年龄最小23岁,最大37岁,以24~30岁占多数。初产妇13例,占68.42%;经产妇6例,占31.58%;孕24~37周3例,占15.79%;孕29~35周10例,占52.63%;孕36~40周6例,占31.58%。1.2临床症状与体征见表1。1.3实验室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出血的预后、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1997年3月~2004年6月住院分娩6850例中发生胎盘早剥的42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妇宫缩乏力大出血、新生儿窒息、子宫卒中、早产并发症比正常妊娠分娩孕妇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或P<0.01)。结论胎盘早剥是产科较严重并发症,可危及母胎生命安全,母婴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因此,对胎盘早剥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对母婴的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加强对胎盘早剥的认识,提高对本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和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10.12~2011.5收治的胎盘早剥19例患者护理经验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孕妇14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5例自然分娩,子宫全切1例,无一例死亡。结论加强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可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和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短效与长效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妊娠高血压孕妇140例,分为对照组70例和实验组70例,全部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对照组服用短效硝苯地平,实验组服用长效硝苯地平,比较两组血压变化、分娩方式、胎儿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与产妇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平均收缩压为(120.5±13.9)mmHg,实验组平均收缩压为(150.4±14.2)mmHg,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有21例自然分娩,49例剖宫产,胎儿窘迫与死亡14例,实验组有44例自然分娩,26例剖宫产,胎儿窘迫6例,无胎儿死亡病例,实验组分娩状况较好;对照组产程内出现5例胎盘早剥、0例产后出血和4例胎膜早破,实验组产程内出现1例胎膜早破和3例产后出血,无胎盘早剥,对比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妊娠高血压应用长效硝苯地平可有效控制血压变化,并顺利分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以上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胎盘早剥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其母儿预后与诊断、处理是否及时有密切关系。为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本文就我院发生的胎盘早剥17例做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胎盘早剥的诊断及认识水平。1临床资料1.1诊断及分型依据胎盘早剥的诊断依据有病史、症状、体征、化验结果、B超检查、产后检查胎盘有凝血块压迹等综合指标,分型参考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5版。1.2一般资料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共分娩8762例,其中胎盘早剥17例(…  相似文献   

13.
<正>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的高低与孕妇的并发症密切相关。现回顾性分析了75例胎盘早剥病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临床诊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2010年在我院住院分娩并经产后胎盘诊断的75例胎盘早剥患者,年龄19~42岁,初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胎盘早剥的临床回顾性分析,探讨胎盘早剥漏诊,误诊原因,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胎盘早剥发生率0.61%。急诊入院患者占41%。有明确发病诱因42例(45.2%),B超检出率65.6%。轻型胎盘早剥39例(41.9%),重型胎盘早剥54例(58.1%)。重型胎盘早剥组的发病到就诊及处理时间均长于轻型胎盘早剥组(P〈0.01)。子宫胎盘卒中4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例。剖宫产70例(75.3%),子宫次全切除2例,阴道分娩23例(24.7%)。孕产妇死亡0例。死胎11例,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26例。结论临床首发症状到临床处理时限是影响胎盘早剥轻重程度的重要因素。胎盘早剥初期症状无特异性易于临产、先兆临产、先兆早产等混淆。  相似文献   

15.
李湘霞  吴洪婧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0):3116-3118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topeniainpregnancy.PT)临床上较少见,一旦发生导致产妇和新生儿出血倾向,可发生产时产后大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胎盘早剥、死胎等,是妊娠期所见的内科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母婴生命。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共住院分娩6000例,其中PT孕妇28例,占分娩总数的4.7%。,现将28例孕妇的临床干预与处理,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胎盘发病的诱因、临床症状、处理及防治措施,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88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病原因、症状、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所占比例为41%,其余依次为胎膜早破、机械损伤、羊水过多或过少等;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以阴道出血为主,所占比例为65.90%,其次为阵发性腹痛,所占比例为56.81%;产后出血并发症是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所占比例为31.82%,其次为宫缩乏力,所占比例为12.5%;发生胎盘早剥的患者中,68例为剖宫产,占77.27%,18例为阴道分娩,占20.45%;胎盘早剥的结局为无一例孕产妇死亡,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3100±800),死胎2例,死产1例,早期新生儿死亡8例,窒息新生儿29例,流产9例,其余39例正常。结论重视胎盘早剥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做到早期诊断,加强孕产期的处理,防治各种并发症,减少胎盘早剥的发生率,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往往起病急,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本文对1994年1月~1999年12月根据症状、体征、B型超声检查及胎盘肉眼检查证实的胎盘早剥131例,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发生率:本院1994年1月至1999年12月分娩总数15147例,发生胎盘早剥131例,发生率为0.86%.   1.2 年龄及胎次:最小20岁,最大38岁,以22~32岁为最多,占90.3%.初产妇89例,占67.94%;经产妇42例,占32.06%.   1.3 孕周:孕24~27周6例,占4.58%;28~36周42例,占32.06%;37~41周78例,占59.54%;≥42周5例,占3.82%.   1.4 症状及体征:(见表1).  相似文献   

18.
胎盘早剥是指正常位置的胎盘在妊娠20周后或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是妊娠中晚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妊娠晚期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起病隐匿、发病急、进展快,是少见的产科急诊之一,若诊断和处理不及时会严重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1].笔者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胎盘早剥患者21例,年龄21~39岁,中位年龄29.7岁;初产妇9例,经产妇12例;孕28~36周18例,37~42周3例.诱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1例,腹部外伤史7例,腹部受压2例,无明显诱因1例.  相似文献   

19.
妊娠20周以后,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从子宫壁剥离者,称为胎盘早期剥离(简称胎盘早剥).胎盘早剥多数发生在妊娠28周以后,50%发生于临产之前.发生于妊娠20周以前者,属流产范畴.发生率为0.46%~2.1%,发生率高低与分娩后是否仔细检查胎盘有关[1].现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发生的75例胎盘早剥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颜面位是一种严重的胎头位置异常 ,其发生率不高 ,国内报道为 0 8‰~ 2 75‰[1] 。本研究对 2 0 0 1年 1月至2 0 0 3年 12月在我院分娩的 3例面先露产妇的产程特点及分娩方式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分娩总数 174 0例 ,颜面位 3例 ,占同期分娩总数的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