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ytokin induced killer,CIK)是将人体PBMCS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培养后获得的具有非MHC限制性杀瘤活性的一群异质细胞。CIK细胞治疗是继LAK细胞之后的一种高效、广谱的肿瘤治疗手段,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且有较好的疗效和很好的安全性。本病区2006年至今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患者73例,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RO senberg博士就建立了LAK细胞用于肿瘤的治疗,开创了肿瘤生物的新纪元,生物治疗肿瘤并显示其独特优势,利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 ine inducedk illerce lls,C IK)在体内增值能力强,具有强大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3.
王翠姣  刘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764-2764
目的 探讨采用CIK细胞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采集20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一群异质细胞,具有显著抗病毒、抗肿瘤活性.结果 CIK细胞回输后发现此方法对患者伤害小,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患者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肝功能逐步恢复,病毒复制水平下降,取得显著疗效.结论 采用CIK细胞治疗病毒性肝炎并实施心理护理,在输注前、输注中、输注后给予护理观察并指导,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20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CIK细胞治疗的护理要点与健康教育模式。方法:20例恶性肿瘤患者行CIK细胞治疗,对其护理要点和目标健康教育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治疗过程中除7例出现发热外,无严重并发症。治疗后14例患者KPS评分均有改善,其余6例评分无增加,但食欲及睡眠均有改善。结论:CIK治疗对患者损伤小、不良反应少,通过适当的护理干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放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晚期呼吸系统肿瘤的疗效.方法 将101例患者随机分为免疫组和放化疗组.分离免疫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诱导培养成CIK细胞后经静脉回输.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8个月,定期复查免疫指标及临床症状.结果 与放化疗组比较,免疫组免疫指标除CD3+T外均增高(P<0.05),体重、KPS评分及生存率得到改善(P<0.01),CEA和VAS评价值降低(P<0.01).结论 放化疗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能够改善晚期呼吸系统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王琴  马德亮  王芬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709-5709
目的观察47例肺癌患者CIK细胞治疗后的反应及护理体会。方法 47例肺癌患者经采血做CIK细胞体外培养后,再予回输,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9例患者回输CIK后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18例患者未见明显改善;6例患者诉生活质量有下降。除5例患者出现低热,对症处理后好转外,余患者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CIK细胞治疗能明显改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应予全面护理以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化疗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化疗联合CIK细胞免疫疗法对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为化疗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结果:免疫组患者治疗后出血症状(P=0.015)和体重减轻得到明显改善(P=0.022)。免疫组1a、2a生存率分别为46.6%和30.9%,化疗组1a、2a生存率分别为20.5%和10.3%。免疫组生存率高于单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化疗联和CIK细胞免疫治疗能够减轻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章亚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8968-8968
树突状细胞(DC)注射是近年新兴的一种生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已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临床晚期肿瘤患者。树突状细胞(clendritic cell 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成熟的DC是惟一能激活幼稚T淋巴细胞(naive T cell)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在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肿瘤细胞免疫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曾玉婷  邱想英 《护理研究》2012,26(3):247-248
CIK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一种新型、高效,具有广谱杀瘤活性的免疫效应细胞,ECTL为肿瘤抗原特异性杀伤T淋巴细胞,是通过树突状细胞(DC) 摄取、加工肿瘤抗原为抗原多肽提呈给 T细胞,使 T细胞被充分激活、增殖为 CTL,启动细胞免疫机制,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CIK和ECTL治疗均为免疫细胞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综合方法之一,并在临床上显示了一定的应用前景[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CIK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分离患者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细胞因子诱导激活,扩增,制备成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43例,其中23例接受化疗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20例接受同期单纯化疗作为对照组。结果:CIK组4aCCR率为73.9%,单纯化疗组4aCCR率为2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AL的CCR率明显优于单纯化疗。  相似文献   

11.
肿瘤全抗原激活的树突状细胞体外肿瘤的杀伤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树突状细胞是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能够向T淋巴细胞有效地提呈抗原,发挥特异性的杀伤肿瘤的作用,本实验主要观察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抗癌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2-03/2003-03在华北煤炭医学院完成。选取华北煤炭医学院健康志愿者30例,抽取外周血10mL,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联合应用重组人集落细胞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4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7d后获取树突状细胞。以肺癌细胞系CALU-6肿瘤细胞全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联合活化自体混合T淋巴细胞,使其增殖为树突状细胞活化的杀伤细胞;体外观察树突状细胞活化的杀伤细胞及其培养上清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并检测不同的树突状细胞对其活化的杀伤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结果:①10mL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重组人集落细胞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联合培养7d收获的树突状细胞数量为(1.88&;#177;0.77)&;#215;10^6个。②树突状细胞活化的杀伤细胞其细胞表型CD8阳性率明显增加。③树突状细胞活化的杀伤细胞对于肿瘤细胞全抗原来源的肺癌细胞系CALU-6肿瘤细胞有明显的特异性杀伤作用。④树突状细胞浓度适中,其活化的杀伤细胞的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最强,树突状细胞浓度过高或过低,其活化的杀伤细胞的杀伤力均减弱。⑤树突状细胞活化的杀伤细胞上清液有一定的杀伤活性,并且随着树突状细胞浓度的降低而降低。 结论:负载抗原的树突状细胞能诱导自体的混合T淋巴细胞,产生树突状细胞活化的杀伤细胞进而诱导高效而特异性的抗肿瘤免疫作用。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抗肿瘤免疫与其浓度有关,呈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抗原负载对树突状细胞激发T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抗原负载对树突状细胞(DC)表型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在体外进行肿瘤抗原的负载,再用这种DC激发自体的T细胞,通过对DC分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测定和对T细胞表型 的分析和功能的鉴定,与未负载抗原的DC进行比较。结果 DC经过抗原负载后,其表型没有明显改变,但其分泌的IL-12含量明显增加?而且其激发的细胞多为CD4^+T细胞,这种CD4^+T细胞本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树突状细胞是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能够向T淋巴细胞有效地提呈抗原,发挥特异性的杀伤肿瘤的作用,本实验主要观察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抗癌作用。方法:实验于2002-03/2003-03在华北煤炭医学院完成。选取华北煤炭医学院健康志愿者30例,抽取外周血10mL,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联合应用重组人集落细胞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7d后获取树突状细胞。以肺癌细胞系CALU-6肿瘤细胞全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联合活化自体混合T淋巴细胞,使其增殖为树突状细胞活化的杀伤细胞;体外观察树突状细胞活化的杀伤细胞及其培养上清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并检测不同的树突状细胞对其活化的杀伤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①10mL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重组人集落细胞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联合培养7d收获的树突状细胞数量为(1.88±0.77)×106个。②树突状细胞活化的杀伤细胞其细胞表型CD8阳性率明显增加。③树突状细胞活化的杀伤细胞对于肿瘤细胞全抗原来源的肺癌细胞系CALU-6肿瘤细胞有明显的特异性杀伤作用。④树突状细胞浓度适中,其活化的杀伤细胞的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最强,树突状细胞浓度过高或过低,其活化的杀伤细胞的杀伤力均减弱。⑤树突状细胞活化的杀伤细胞上清液有一定的杀伤活性,并且随着树突状细胞浓度的降低而降低。结论:负载抗原的树突状细胞能诱导自体的混合T淋巴细胞,产生树突状细胞活化的杀伤细胞进而诱导高效而特异性的抗肿瘤免疫作用。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抗肿瘤免疫与其浓度有关,呈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徐敏 《全科护理》2014,(19):1771-1772
[目的]总结肿瘤病人行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免疫治疗的护理。[方法]对36例接受自体CIK细胞免疫治疗的肿瘤病人从心理护理、采血前评估准备、采血、回输过程、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等方面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病人不良反应、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无一例病人发生3级或4级毒性反应;33例肿瘤病人症状好转,食欲增加,睡眠改善,并且体重增加,放疗、化疗的副反应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提高;29例病人血液中免疫活性细胞数量增加,免疫细胞功能显著提高。[结论]加强肿瘤病人行自体CIK细胞免疫治疗的护理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本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44例患者,用血细胞分离机获取患者自身外周血单个核细胞60ml,体外分离和单独培养树突状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后,用带有虑过网的输血器进行静脉回输.注意单采前、单采中、单采后、回输时、回输后的护理.结果 144例恶 性肿瘤患者治疗中有20例(13.8%)出现发热、胸闷心慌等不良反应,及时对症治疗与护理后好转,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回输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加强各个环节的护理对提高疗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CIK细胞回输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IK细胞回输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效果和护理。方法对61例患者采用CIK细胞静脉回输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瘤体变化、生活质量的变化及相应的不良反应。结果 61例接受CIK细胞治疗的恶性实体肿瘤患者总临床缓解率为33%;KPS评分增加≥20分29例(48%),疼痛减轻≥50%28例(46%);治疗期间9例出现发热反应(体温<38.5℃),1例出现皮疹伴瘙痒。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进步,它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良好的护理是保证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负载SGC-7901细胞抗原的DC-CIK细胞对新城疫病毒(NDV)修饰SGC-7901细胞的杀伤作用,探索胃癌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取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用于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C)及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用反复冻融法制备胃癌细胞抗原,用于致敏DC细胞。然后分以下4组进行试验:CIK组、DC-CIK组、CIK+NDV组、DC-CIK+NDV组,同时设单独的靶细胞对照(SGC-7901)和效应细胞对照(CIK、NDV、DC-CIK)。并与化疗药(氟尿嘧啶、顺铂)对SGC-7901细胞的杀伤作用进行比较。结果用NDV修饰抗原后,无论是CIK细胞还是DC-CIK细胞对SGC-7901细胞的杀伤率均增高。其中负载胃癌细胞抗原的DC-CIK细胞杀伤率最高,效靶比为20∶1时,达到83.4%。化疗药物作用48 h时的疗效也不如单纯CIK细胞作用24 h的疗效。结论负载SGC-7901细胞抗原的DC-CIK细胞对经NDV修饰抗原的SGC-7901细胞的杀伤效果最佳。胃癌的生物治疗效果优于普通化疗。  相似文献   

19.
探讨CIK细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要素及总结护理经验。方法:6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CIK细胞治疗,治疗前预防性应用抗过敏药物,治疗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结果:6例出现畏寒、发热,2例出现皮肤搔痒、皮疹反应,4例出现头痛、全身酸痛,予对症治疗及加强心理护理后症状均消失。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及抗过敏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是CIK细胞治疗中的两个重要护理要素。  相似文献   

20.
李怀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7):6754-6754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树突状细胞(DC)回输后患者PS评分、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对21例确诊为肺癌的患者进行1个疗程(4次)的DC免疫治疗。结果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PS评分及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DC体内回输无明显不良反应,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