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评价20T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高血压伴和不伴心肌肥厚病人中心肌灌注情况,并讨论其灌注异常的原因方法对85例疑冠心病病人进行201T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灌注异常者均在显像后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在高血压伴心肌肥厚组(85.7%)中,灌注异常率较无高血压组(39.3%,P<0.01)和高血压无心肌肥厚组(61.2%,P<0.05)显著半定量评分均较无高血压组(P<0.01)和高血压无心肌肥厚组(P<0.05)显著;灌注异常病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率(9/18)比高血压无心肌肥厚组(3/19,P<0.05)和无高血压组(0/13,P=0.044)显著.高血压无心肌肥厚组的半定量评分较无高血压组显著(P<0.05),灌注异常病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率与无高血压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高血压心肌肥厚病人201TI心肌灌注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其灌注异常不仅可能由冠脉大血管病变所致.而且还可能由冠脉小血管病变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20T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高血压伴和不伴心肌肥厚病人中心肌灌注情况,并讨论其灌注异常的原因方法对85例疑冠心病病人进行201T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灌注异常者均在显像后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在高血压伴心肌肥厚组(85.7%)中,灌注异常率较无高血压组(39.3%,P<0.01)和高血压无心肌肥厚组(61.2%,P<0.05)显著:半定量评分均较无高血压组(P<0.01)和高血压无心肌肥厚组(P<0.05)显著;灌注异常病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率(9/18)比高血压无心肌肥厚组(3/19,P<0.05)和无高血压组(0/13,P=0.044)显著.高血压无心肌肥厚组的半定量评分较无高血压组显著(P<0.05),灌注异常病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率与无高血压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高血压心肌肥厚病人201TI心肌灌注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其灌注异常不仅可能由冠脉大血管病变所致.而且还可能由冠脉小血管病变所致.  相似文献   

3.
陶桃 《四川医学》2012,33(2):304-306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月12月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CAD患者100例,和100例来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对照。测定两组血清学指标和铁蛋白情况。采用SPSS 11.0进行分析。结果 CAD组的CRP、TG、UA和血清铁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组TC、LDL的含量显著性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清铁蛋白与CAD的相关系数r值为0.63,P<0.05。结论 CAD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它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参考指标之一,适当的增加血清铁的消耗可以避免冠状动脉的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铁代谢相关血清学指标的临床诊断意义及铁在肝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67例肝病患者血清铁调素、血清铁和铁蛋白水平,分析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依据肝病病因将患者分为HBV感染组、HCV感染组、酒精性肝病组,依据肝病病变程度分为肝炎组、肝硬化组.分析不同分组情况下,各组患者血清铁代谢指标与肝损伤的关系并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 67例患者中,血清铁与ALT、AST均呈正相关(r=0.4788,P<0.0001;r=0.4457,P< 0.0001).血清铁蛋白与ALT、AST均呈正相关(r=0.3330,P=0.0022;r=0.4437,P< 0.0001).铁调素与ALB呈正相关(r=0.4467,P=0.0195).酒精性肝病组血清铁蛋白(1230.0 μg/L)明显高于HBV感染组(388.5tμg/L)和HCV感染组(211.0 μg/L),P均< 0.05;HBV感染组明显高于HCV感染组,P< 0.05.HBV感染组血清铁明显高于酒精性肝病组(19.4 μmol/L vs.9.5 μmol/L,P=0.0427).肝硬化组铁调素与血清铁呈负相关(r=-0.7070,P=0.0001).肝硬化组血清铁显著低于肝炎组(15.3 μmol/Lvs.22.5 μmol/L,P=0.0136).结论 肝病患者铁调素、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水平与ALT、AST、ALB等肝功能常用检测指标具有相关性.铁负荷增加可加重肝病患者肝细胞的损伤,铁代谢水平对判断肝病病情变化、开展干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和心肌灌注成像(MRMPI)联合延时增强(LGE)扫描检测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对32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证实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行CMR、MRMPI及LGE检查,选择左室四腔心水平长轴、垂直长轴和不含流出道的心底层、乳头肌层、心尖层3层短轴位层面行CMR扫描,根据心肌运动幅度和室壁增厚率半定量计分;同层面MRI首过灌注检测和LGE心肌扫描室壁灌注强化程度及心肌活性,根据冠状动脉相应供血区域定义4分级法心肌梗死透壁程度。结果 CMR与SCA两种方法对CAD患者诊断存在较好相关性(kappa=0.664),CMR评估心肌缺血或梗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82%和90%,诊断总符合率84.38%。结论 CMR心肌灌注与活性检测可有效评价心肌存活性,对指导血运重建具有重要作用,间接降低CAD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疾病危险因素与201TI心肌灌注显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疾病(CAD)5种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及抽烟)与201TI心肌灌注显像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346例可疑CAD者进行了201TI运动@延迟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根据有无CAD危险因素和危险评分的高低分为四组:无危组、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结果在四组病人中,无危组、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的心肌灌注异常率分别为48.1%、70.6%、89%及100%.四组间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别(x2=49.6,P=0.0001).在伴有CAD危险因素的病人中,危险评分与半定量评分、肺/心比值和节段异常数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0.167~0.458,P=0.001~0.0006).结论CAD危险因素与201TI心肌显像有密切的相关性,对伴有CAD危险因素尤其是中重度危险因素的可疑CAD病人应常规行201T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硝酸异山梨酯(Isoket)对标准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DSE)检测冠心病患者存活心肌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39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为3组:对照组(CON组)12例、冠心病1组(CAD1组)15例和冠心病2组(CAD2组)12例,其中CAD2组行标准DSE+硝酸异山梨酯,其余两组行标准DSE,以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PCI)后室壁运动改善的结果作为评价DSE的标准。结果CAD1组室壁运动双相反应的发生率为62.5%,存活心肌检出敏感度为61%,特异度为76%;CAD2组室壁运动双相反应的发生率为72.2%,存活心肌检出敏感度为82%,特异度为88%;CAD2组存活心肌的检出率和敏感性明显高于CAD1组。结论标准DSE是检测存活心肌的可靠方法;硝酸异山梨酯可提高标准DSE存活心肌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空间时间壁运动综合分析法(直线相关技术)测定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4例正常人和11例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造影电影图像的室壁运动。壁运动的参数为相关系数r。在正常组中,r=0.969±0.015,在冠心病组中,非缺血区r=0.960±0.020,缺血区r=0.585±0.502。结果表明本法对检测冠心病的心室壁运动障碍具有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能估计壁运动障碍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铊 2 0 1(2 0 1Tl)负荷心肌洗脱率在冠心病筛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 5 0 %)住院患者 34例 ,以 2 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冠状动脉正常或狭窄 <5 0 %者作为对照组。行2 0 1Tl双嘧达莫负荷心肌显像检查 ,处理出靶心图后 ,计算局部室壁洗脱率。洗脱率 =(负荷态放射性计数 -延迟态放射性计数 ) /负荷态放射性计数× 10 0 %。在核素检查前、后 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冠状动脉狭窄组室壁洗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 ,前者前壁为 (2 6 .89± 4.39) %、下壁为 (16 .81± 6 .13) %、侧壁为 (2 7.76± 9.0 1) %,后者分别为 (43.5 4± 9.0 8) %、(45 .0 4± 9.6 6 ) %和 (43.87± 9.17) %。前壁洗脱率与前降支狭窄程度及侧壁洗脱率与回旋支狭窄程度不相关 (r =- 0 .46 9,P =0 .0 5 ;r =- 0 .394,P =0 .16 4) ;下壁洗脱率与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 (r =- 0 .6 6 1,P =0 .0 0 5 )。结论 冠状动脉明显狭窄患者的2 0 1Tl洗脱率显著下降 ,洗脱率可作为冠心病筛选的一种无创方法。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室壁洗脱率之间的相关性需要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99mTc-N-NOET( NOET) 运动肺/心比值对冠状动脉疾病(CAD)多支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4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病人进行NOET运动-延迟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其中2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动脉狭窄≥50%,20例冠状动脉正常。结果 NOET运动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CAD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2%和95.0%。多支病变组(0.76±0.13)NOET运动肺/心比值显著高于单支病变(0.62±0.06)和冠脉正常组(0.58±0.13)(F=18.04,P=0.002-0.001)。当NOET运动肺/心比值≥0.70时,其对冠脉多支病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5%和83.3%。NOET运动肺/心比值与E/A比值具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性(r=-0.771, P<0.000 1)。结论 NOET运动肺/心比值对CAD病人的多支病变和左室舒张功能异常均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13.
以乙基纤维素和明胶为包囊材料,用液中干燥法分别对氨苄青霉素钠和磺胺二甲基嘧啶进行微囊化研究。所得微囊分散性良好,收率达83%以上,药物含量损失仅为4.5%和16.8%,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82年8月至1992年12月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腔内粘液瘤20例,其中1例右房粘液瘤入院第3天猝死。19例经手术切除,术后死亡1例,死亡率5.2%。病理检查:左房粘液瘤13例,左室粘液瘤1例,右房粘液瘤2例,右房横纹肌瘤1例,右房恶性上皮瘤1例,右房血栓1例。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4.2%。文中对心腔内粘液瘤、恶性肿瘤、血栓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16.
对广西壮、汉、仫佬、侗、瑤族女性生理骨盆250例进行研究,每例均测量菱形区的横径与竖径,并由骨盆入门像测出坐骨棘间径、侧位像测出骶骨长度。各测量数值经统计学处理,表明菱形区横径与坐骨棘间径之间、菱形区竖径与骶骨长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有显著意义,并由回归方程计算出各组数值的换算值,供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血象实验研究月之盈缺与青少年气血盛衰的规律,结果表明,青少年女性气血盛衰与月节律变化(即月之盈缺),有明显的同步性。即呈中—高—低的变化规律;而青少年男性,呈高—中—低的变化规律。上述青少年气血盛衰的规律,反映了随月之盈缺时问,人体防御外邪能力的变化。说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盛期,阴阳属性明显,易受天时影响,亦是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理论科学性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CCU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并对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进行药物合并优质护理治疗,以期找到合理的“双心治疗”方法。方法ACS患者入院3d内行HAD评分,评分〉8分者认定为焦虑、抑郁患者。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HAD评分〈8分者,B组为HAD评分〉8分者,E组为正常体检对照组。B组患者随机分为C、D二组,C组除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外,再给予盐酸氟西汀及优质护理服务相结合的方法治疗,D组患者只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后1,3,6个月给予随访。结果ACS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45.5%)明显高于一般人群(5.5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C组给予抗焦虑、抑郁联合优质护理服务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后,随访1,3,6个月焦虑、抑郁比率明显降低(25.27%、15.38%、4.4%),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13.19%),和D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CS患者要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对焦虑、抑郁患者要及时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联合优质护理服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双心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是典型的心身疾病。本文采用陈仲庚修订的艾森克成人问卷(简称EPQ)和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简称SAS、SDS),对50名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测查,就高血压病的人格、情绪等心理致病因素和在患病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证实高血压病惠者具有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特征,并伴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说明高血压病符合心理矛盾、性格缺陷和情绪障碍三大心身医学基本要素,提示临床医生对该病应采取心身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齐拉西酮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齐拉西酮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符合CCMD-3和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对照方案分别使用齐拉西酮和喹硫平治疗,疗程共8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进行疗效评定,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副反应评定.结果 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组显效率为67.5%,有效率为92.5%;喹硫平组显效率为62.5%,有效率为90.0%.两种药物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种药物的主要副反应均为头痛、头晕等等,两组间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副反应的严重程度喹硫组高于齐拉西酮组.结论 齐拉西酮和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两种药物均为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的抗精神病药,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