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可致永久性视功能损害,多发生在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巨细胞动脉炎(又称颞动脉炎)、偏头痛、糖尿病和胶原病等疾患的老年人,分为前部缺血性和后部缺血性两型。以往对本病缺乏认识,常被误诊为视神经炎或Fost-  相似文献   

2.
颞动脉炎又称巨细胞动脉炎(GCA),主要累及大一中型动脉,如主动脉、颞动脉及眼动脉,以头痛、发热、突发视力障碍等起病,部分患者起病后病情甚至迅速进展为永久性单眼或双眼盲,由于本病临床表现较复杂,神经科医师多将其误诊为痛性眼肌麻痹、眼肌麻痹性偏头痛等。我们收集了我院神经内科1999年7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20例颞动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正>巨细胞动脉炎(GCA)病因不明,是成人最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主要累及50岁以上患者的颈动脉的颅外分支,女多于男(2∶1),该病以颞部头痛、视觉丧失、颌跛行及风湿性多肌痛症状为主要表现[1]。GCA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不可逆的视觉丧失。本文报道一例以发热为首要表现的巨细胞动  相似文献   

4.
韦格内氏(Wegener)肉芽肿是一种血管炎、肉芽种、灶性坏死综合征。1938年Wegener氏报告该病的三联征,即:上呼吸道,肺和肾小球损害,把本病与结节性多动脉炎分开。1951年Melicow对本病命名延用至今。本文报告我院经病理证实者6例:  相似文献   

5.
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又称颞动脉炎,是最常见的中老年人系统性血管炎,年发病率大约为22.2,100000。它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如主动脉、颞动脉及眼动脉,以头痛、发热、突发视力障碍等起病,部分患者起病后病情甚至迅速进展为永久性单眼或双眼盲。因此,早期正确识别GCA并进行有效治疗十分重要。本研究简要概述GCA,以期引起临床医生对该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颞动脉炎的发病率低(年发病率5.7/10万~16.5/10万),患病率的地区性差异很大,且与风湿性多肌痛密切相关,北京协和医院曾报道22例风湿性多肌痛,合并颞动脉炎6例。如对此病认识不足,极易误诊。现将我们遇到的4例误诊患者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女,70岁。以“持续性头痛伴发热1个月”入院。患者曾就诊省级医院,疑诊为“①晚发型偏头痛;②病毒性脑炎”。住院治疗1周无效。既往无头痛发作史。查体:T37.1℃,BP130/80mmHg。神志清醒,右侧颞浅动脉增粗、变硬、迂曲,有触痛,同侧头皮压痛,颞下颌关节运动障碍(可间断缓解)。血沉110mm/1h,C反应蛋白( )…  相似文献   

7.
<正> 本病为瑞典眼科医师Sjgren氏在1933年首先整理报告,以后发现本病与结缔组织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硬皮病,多发性肌炎  相似文献   

8.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是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是一种以颞颌关节疼痛及开口受限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我们自1992年以来,门诊收治了41例患有本病的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41例病人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18~25岁24例,26~35岁17例;病程最  相似文献   

9.
结节性多动脉炎是一种全身广泛性的中、小动脉急性炎症性病变,小儿时期较少见,我科于2003年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结节性多动脉炎又称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和多动脉炎,亦有全动脉炎、多数性脉管炎和坏死性动脉炎之称。病变特征为小、中等动脉的三层均有显著炎变引起多发的动脉瘤、血栓形成和梗死、类纤维坏死。临床表现因病变累及不同部位表现各异,发热和白细胞增多多见,伴有关节炎、肌肉痛、腹痛、高血压和神经、肾、肺、脑病变等。  相似文献   

11.
姚曙光  王美华 《贵州医药》1991,15(6):353-355
尿内及病变组织中检出巨细胞包涵体细胞对诊断巨细胞包涵体病有重要意义。病毒分离法证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培养细胞到一定阶段,在光学显微镜下可清楚显示在核内、浆内的巨大包涵体。此后包涵体病便成了CMV感染症的别名。近年有报告,另一种病毒感染,尿中也会出现此种细胞。表明以此种  相似文献   

12.
关于涎腺肌上皮肿瘤的资料很少,国内仅有一例报告。我们已报道了一例腭部小涎腺的肌上皮瘤,查阅了一些资料,就此对本病进行初步的探讨。有的人命名其为肌上皮细胞腺瘤及富含糖元的腺瘤,还有人称之为没有导管上皮的肿瘤及带完整包膜、有玻璃样变基质,缺乏涎腺混合瘤中粘液样或软骨样结构的病变等。对恶性者有人称之为恶性肌上皮瘤或肌上皮癌。各种命名都是涎腺肌上皮肿瘤  相似文献   

13.
急性感染性多发神经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发展较快的多发神经炎,颅神经也常被侵犯,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改变,病人如不死亡,功能恢复良好。〔概况〕 1916年法国格林及巴里二氏首先报告本病,由于病因问题长期未确定及病理报告的不统一,后人将本病命名为格林-巴里二氏综合症,但承认本病为一独立疾患。本病有许  相似文献   

14.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LS)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而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是钩端螺旋体病的神经系统后发症,多于钩端螺旋体病之后2~5个月发病[1].散发性成人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容易漏诊与误诊,我们报告1例成人高血压病合并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并对此病例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周希瑗  乔岗 《中国药房》2005,16(9):689-690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给予灯盏细辛和丹参治疗。结果2组视力都有不同程度提高,A组的视野改善优于B组。结论灯盏细辛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视野具有一定的改善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克隆氏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病变,本病在我国较为少见。我院1958~1979二十年间,经 X 线、手术、内窥镜及病理确诊该病者有1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男10例;女8例。20岁以下2例,21~40岁11例,40岁以上5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63岁。二、病变分布:病变局限于回肠13例;  相似文献   

17.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症是口腔科门诊中常见病和多发病。我们对1979~81年治疗的54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一、性别与年龄:女性34例,男性20例。11~20岁2例,21~30岁34例,31~40岁10例,41~50岁6例,51岁以上2例。本病多发生在青壮年,女性稍多(1~2)。  相似文献   

18.
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脑血管发生炎性病变,出现血管狭窄、闭塞,该血管洪血区域的脑组织缺血、软化,称为脑动脉炎性脑梗塞。1988年以来,我们收治本病患者6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85年~1987年3月我院应用改良式带蒂颞肌颞浅血管筋膜瓣-大脑皮层贴合术(简称颞肌颞脑贴合术EMS),共做手术100例。现将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男74例,女26例,年龄24~66岁,40~60岁者占74%;发病至手术时间3个月~24年,病程1~3年者占50%。肢体功能障碍情况;95例为单侧肢体,5例为双侧肢体,其中包括一例脑血栓合并假性球麻痹  相似文献   

20.
资料分析一、一般情况:本组16例,均系我院1975~1981年收治病例,男11例,女5例;发病年龄13例为40~60岁,2例分别为8岁和10岁,1例为21岁女性。本组病例均经活检病理检查证实为结节性多动脉炎(以下简称多动脉炎)者,本病的组织学特征为动脉节段性炎症,分为四期。Ⅰ期为动脉内膜和中层水肿;Ⅱ期为急性炎症,同时伴有多核白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纤维蛋白样坏死、弹力纤维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