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比较顺式苯磺阿曲库铵(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在全凭静脉麻醉中单次不同诱导剂量的效果。方法8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各20例,分别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0mg/kg(CIS1组)和0.15mg,kg(CIS 2组),罗库溴铵0.6mg/kg(ROC1组)和0.9mg/kg(ROC2组)。监测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和全身皮肤情况以及四个成串刺激的变化,记录声门暴露分级以及气管插管条件评分。结果四组患者均未发生心率、血压明显变化及皮肤潮红。顺式阿曲库铵随剂量增大,阻滞起效时间Ecisl组为(285±58)s和CIS2组为(232±46)s]缩短(P〈0.01);不同剂量罗库溴铵的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为2倍95%有效药物剂量(ED95)时或同为3倍ED95时,罗库溴铵较顺式阿曲库铵起效快。两种肌松药均呈现剂量依赖性(P〈0.01);两种肌松药的2倍ED95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倍ED95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三组比较,CIS1组气管插管条件最差(P〈0.05)。四组患者肌松恢复时间和声门暴露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相同剂量时,顺式阿曲库铵的阻滞起效时间约是罗库溴铵的3倍,两者增加剂量后均可以缩短阻滞起效时间,两者肌松恢复过程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顺式苯磺阿曲库铵(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在全凭静脉麻醉中单次不同诱导剂量的效果.方法 8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各20例,分别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0 mg/kg(CIS1组)和0.15 mg/kg(CIS2组),罗库溴铵0.6 mg/kg(ROC1组)和0.9 mg/kg(ROC2组).监测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和全身皮肤情况以及四个成串刺激的变化,记录声门暴露分级以及气管插管条件评分.结果四组患者均未发生心率、血压明显变化及皮肤潮红.顺式阿曲库铵随剂量增大,阻滞起效时间[CIS1组为(285±58)s和CIS2组为(232±46)s]缩短(P<0.01);不同剂量罗库溴铵的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为2倍95%有效药物剂量(ED95)时或同为3倍ED95时,罗库溴铵较顺式阿曲库铵起效快.两种肌松药均呈现剂量依赖性(P<0.01);两种肌松药的2倍ED95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倍ED95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三组比较,CIS1组气管插管条件最差(P<0.05).四组患者肌松恢复时间和声门暴露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相同剂量时,顺式阿曲库铵的阻滞起效时间约是罗库溴铵的3倍,两者增加剂量后均可以缩短阻滞起效时间,两者肌松恢复过程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肌松作用。方法选择4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年龄24~47岁,ASAI或Ⅱ级。分为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组(I组,n=20)和维库溴铵组(Ⅱ组,n=20)。分别予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或维库溴铵0.15mg/kg诱导,T1恢复5%时追加0.05mg/kg维持。观察心率、血压、全身皮肤、T1、TOF值变化。结果2组无明显血流动力学变化和皮肤潮红等现象。2组肌松作用起效时间、临床肌松维持时间、追加量后临床肌松维持时间、恢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组肌松药注毕到T1恢复75%时间较短(P〈0.05)。结论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与维库溴铵肌松强度相似,恢复更快,是适用于快通道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肌松药选择。  相似文献   

4.
顺式阿曲库铵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顺式阿曲库铵应用于小儿腹腔镜下手术的药效学特点。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手术的小儿80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静注2ED95(Ⅰ组)或3ED95(Ⅱ组)的顺式阿曲库铵,记录两组肌松阻滞时效并对插管条件进行评级,观察阻滞起效时间、TOF无反应期、阻滞维持时间、肌松恢复指数与体内作用时间。结果Ⅱ组气管插管时肌松阻滞和插管条件较Ⅰ组好;肌松起效时间Ⅱ组较Ⅰ组短;TOF无反应期、阻滞维持时间和体内作用时间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肌松恢复指数无显著差异。结论3ED95诱导剂量顺式阿曲库铵应用于小儿起效快且插管条件佳,且TOF无反应期、阻滞维持时间和体内作用时间均较2ED95剂量顺式阿曲库铵的时间长;两组恢复指数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预注方法与插管剂量的顺阿曲库铵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捕管的起效时间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全麻腹部手术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20例,Ⅰ、Ⅱ、Ⅲ组分别预注顺阿曲库铵0.010 mg/kg(20% ED95)、0.015 mg/kg(30% ED95)、0.010 mg/kg(20% ED95),Ⅳ组预注0.9%氯化钠.4 min后给予插管剂量顺阿曲库铵:Ⅰ组0.140 mg/kg、Ⅱ组0.135 mg/kg、Ⅲ组0.190 mg/kg、Ⅳ组0.200 mg/kg.肌松监测仪监测拇内收肌四个成串刺激(TOF)和TOF的第一个肌颤搐(T1),当T1=0时,进行气管插管,记录预注间隔T1、TOF值及起效时间,并评价插管条件.结果 Ⅰ、Ⅱ、Ⅲ、Ⅳ组起效时间分别为(151.30±10.90)、(138.90±8.37)、(145.45±17.12)、(148.75±18.70)s.Ⅱ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Ⅰ、Ⅲ、Ⅳ组(P<0.01).在预注间隔内,四组T1和TOF均呈下降趋势,Ⅱ组出现TOF<90%.结论 顺阿曲库铵预注剂量0.010 mg/kg后给予插管剂量0.140 mg/kg的起效时间与有或无预注下插管剂量0.200 mg/kg相似,且预注间隔内不影响TOF值,故为首选.预注不能加快4倍ED95顺阿曲库铵起效时间.30% ED95的预注剂量在4 min的预注间隔出现TOF<90%,用于临床的安全性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罗库溴铵与苯磺顺阿曲库铵麻醉条件下对腹部手术肌松效果、血流动力学与感染的对比。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1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罗库溴铵肌松药物,对照组给予苯磺顺阿曲库铵肌松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及气管插管总有效率,诱导前和诱导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律,肌松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恢复指数,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感染率24.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总有效率为96.00%、肌松起效时间(2.57±0.61)min,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0%、(1.49±0.3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松持续时间和恢复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诱导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库溴铵用于腹部手术全麻气管插管术的持续时间短,恢复迅速,发生呼吸道感染率低,不良反应少,是较理想的肌肉松弛药。  相似文献   

7.
阿曲库胺持续静脉输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鹏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2):282-283
目的探讨阿曲库胺持续静脉输注的可行性及药效特点。方法将40例拟行择期手术的全麻患者在静脉诱导插管后随机分成2组,1组(20例)给予阿曲库胺0.5mg/kg诱导后,T1恢复至10%时开始连续静脉泵注阿曲库胺,根据肌松监测调节泵注速度,将T1维持在10%~25%;U组(20例)给予阿曲库胺0.5mg/kg诱导后,T1恢复到25%时追加阿曲库胺1/4负荷剂量(0.07mg/kg)维持肌松,记录2组术毕恢复过程和阿曲库胺总用量。结果Ⅰ组平均泵注速度为(3.97±1.48)ug/(kg·min),与Ⅱ组单位时间的用药量(4.51±1.79)ug/(kg·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过程中,恢复指数及停药至T1恢复至75%时间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曲库胺持续静脉输注较间断给药具有用药量小,恢复快的优点,可安全用于长时间的全身麻醉中维持肌肉松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顺苯磺阿曲库铵应用于不同年龄患者的肌松效果。方法择期手术患者180例,ASA分级Ⅰ~Ⅱ级,按年龄分为50~60岁组(Ⅰ组)、61~70岁组(Ⅱ组)和70岁以上组(Ⅲ组),每组再分别按2倍95%有效量(ED95)或3倍E风分组,共六组(Ⅰ2、Ⅰ3、Ⅱ2、Ⅱ3、Ⅲ2、Ⅲ3组),每组各30例。连续监测ECG、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ICTCO2)、HR及拇内收肌诱发肌颤搐反应的变化。患者入睡后开启电刺激,将肌颤搐的高度调节至100%,稳定后单次静脉注入2倍ED95或3倍ED。的顺苯磺阿曲库铵,待四个成串刺激(TOF)的T1为0时行气管插管,并对插管条件进行评级。观察阻滞起效时间、TOF无反应期、阻滞维持时间、肌松恢复时间及体内作用时间。结果Ⅰ3、Ⅱ3、Ⅲ3组患者插管条件为优的比率(93%、90%、80%)明显高于Ⅰ2、Ⅱ2、Ⅲ2组(67%、60%、60%),P〈0.05。Ⅰ3、Ⅱ3、Ⅲ3组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短于Ⅰ2、Ⅱ2、Ⅲ2组(P〈0.05),且Ⅰ2组和Ⅰ3组较其他组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Ⅰ3、Ⅱ3、Ⅲ3组的TOF无反应期、阻滞维持时间、体内作用时间明显长于Ⅰ2、Ⅱ2、Ⅲ2组(P〈0.05);Ⅱ2、Ⅲ2组TOF无反应期、阻滞维持时间、体内作用时间明显短于Ⅰ2组(P〈0.05);Ⅱ3、Ⅲ3组TOF无反应期、阻滞维持时间、体内作用时间明显短于Ⅰ3组(P〈0.0S);但是肌松恢复时间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顺苯磺阿曲库铵3倍ED95应用于不同年龄患者均是安全有效的,其起效和插管条件均优于2倍ED95肌松恢复时间与剂量、年龄关系不大。增龄对单次静脉注射顺苯磺阿曲库铵的药效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在全身麻醉诱导时不同的肌松药与芬太尼注药顺序对芬太尼引起咳嗽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肌松药组(Fen—Vec组)和肌松药芬太尼组(Vec-Fen组),每组60例。全部患者在右上肢远端建立静脉通道。两组均先分别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异丙酚1.0mg/kg开始诱导,然后Fen-Vec组先后静脉注射芬太尼5μg/kg、维库溴铵0.1mg/kg;Vec-Fen组先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mg/kg,60s后静脉注射芬太尼5μg/kg。两组芬太尼均于5s内静脉注射完毕,静脉注射维库溴铵后2.5min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静脉注射芬太尼后15s内咳嗽的发生情况,记录麻醉诱导前即刻(T0)、静脉注射芬太尼前(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Vec-Fen组的咳嗽发生率(10.0%,6/60)低于Fen-Vec组(43.3%,2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各时间点血压和心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诱导时采用先肌松药后芬太尼的注药顺序可预防芬太尼引起的咳嗽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顺式阿曲库胺在兔膈肌和外周肌的不同肌松效应.方法 雄性新西兰兔8只,在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下游离膈肌、前胫骨肌、比目鱼肌和膈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并分别连接肌张力换能器和神经刺激电极.给予连续单次超强刺激,同步监测记录单次电刺激所诱发的肌颤搐张力.肌颤搐张力稳定后,采用累积剂量给药法静注顺式阿曲库铵,并通过监测的顺式阿曲库铵在膈肌、前胫骨肌和比目鱼肌的肌松效应强度,建立剂量-效应曲线关系,获得各肌群的ED50值和ED95值.结果 顺式阿曲库铵在兔膈肌、前胫骨肌和比目鱼肌作用表现为剂量依赖性抑制增强.各肌群的ED50值和ED95值分别为:膈肌(39.3±2.5)μg/kg和(75.7±4.2)μg/kg,前胫骨肌(80.6±7.5)μg/kg和(123.3±9.3)μg/kg,比目鱼肌(80.0±7.1)μg/kg和(126.9±9.4)μg/kg.膈肌与前胫骨肌和比目鱼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胫骨肌与比目鱼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式阿曲库铵在兔的膈肌和外周肌表现不同肌松作用,而在膈肌的肌松作用明显强于外周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的最佳安全用量.方法 选择100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按不同体质量分为≤60 kg组(47例)与>60 kg组(53例);按不同术后时间分为术后≤3个月组(39例)及术后>3个月组(61例);按不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分组,INR< 1.5为Ⅰ组(23例);INR 1.5~2.5为Ⅱ组(66例);INR> 2.5为Ⅲ组(11例).比较各组华法林用量,血浆血栓前蛋白(TpP)、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60 kg组华法林用量为(2.90±1.11) mg,高于>60kg组的(2.47±0.18) 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组与术后>3个月组华法林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pP及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2±0.01) mg/L比(4.97±0.81) mg/L、(879±52) μg/L比(151±35)μg/L](P< 0.05).术后≤3个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1/39),明显低于术后>3个月组的18.0%(1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和Ⅲ组华法林用量、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6±0.21) mg比(2.94±0.57)、(3.07±0.44) mg,(793.92±42.73) μg/L比(100.96±21.56)、(61.08±20.34)μg/L](P< 0.05),Ⅱ组与Ⅲ组华法林用量、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Tp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Ⅰ、Ⅱ、Ⅲ组分别为(8.50±0.63)、(5.42±0.78)、(3.16±0.38) mg/L](P< 0.05).结论 结合口服华法林用量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华法林最佳用量为(2.94±0.57)mg,INR最佳范围为1.5~ 2.5.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来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f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8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D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注射持续时间为10min,继之以0.4μg/(kg·h)的速率维持至术毕;C组以相同速率静脉输注等容量0.9%氯化钠。分别于右美托咪定给药前(T1)、右美托咪定负荷量结束(T2)、心肺转流前(B)和术毕(T4)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各参数。结果与T1时比较,D组T2、T3时左心室射血分数和面积变化分数显著降低[(58.04±12.0)%。(60.0±9.6)%比(63.0.4±8.6)%和(46.04±9.3)%,(48.0±8_4)%比(51.0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每搏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张早期充盈波(E波)和舒张晚期充盈波(A波)的峰值流速比率(E/A)显著增高(1.05±0.27,1.074±0.31比0.984±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心肌活动指数(MPI)显著降低(0.46±0.14,O.454±0.12比0.51±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两组左心室收缩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E/A和舒张早期快充盈分数显著高于C组[1.064±0.18比0.97±0.18,(62.0±7.1)%比(58.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静脉血流波心室收缩期部分与舒张期部分峰值流速比率和MPI显著低于C组(1.174±0.21比1.29±0.22,0.43±0.15比0.50.4±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引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但并不导致心输出量的减少;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改善主动松弛功能;综合结果表现为左心室整体机械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对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伴有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68例(试验组)和不伴有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68例(对照组),试验组给予罗格列酮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对照组不给予罗格列酮治疗,其他与试验组相同。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计算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观察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脂联素、瘦素、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3.90±0.87比2.15±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BMI、瘦素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试验组:(25.41±1.01)kg/m2比(30.11±1.51)kg/m2、(0.25±0.08)μg/L比(0.44±0.11)μg/L;对照组:(26.68±1.12)kg/m2比(30.55±1.42)kg/m2、(0.23±0.10)μg/L比(0.39±0.23)μg/L],脂联素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试验组:(1.39±1.10)μg/L比(0.89±0.15)μg/L;对照组:(1.42±1.05)μg/L,L比(0.91±0.44)μg/L],而且试验组治疗后HOMA-IR(2.09±0.68)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能够改善PCOS患者的代谢紊乱指标,对于伴有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加用罗格列酮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两种不同给药模式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78例,根据舒芬太尼给药模式分为间断推药组和靶向控释组各39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气管全麻,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0.15 mg。间断推药组:靶控输注异丙酚,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3μ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并间断推注舒芬太尼;靶向控释组:靶控输注异丙酚的同时靶控输注舒芬太尼0.4μg/ml,意识消失后静脉推注维库溴铵0.1 mg/kg。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麻醉恢复质量和Vas、Ramsay评分。结果舒芬太尼的使用量间断推药组(27.92±8.31)μg,靶向控释组(34.63±8.22)μ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间断推药组分别为(7.32±2.83)min、(8.42±3.60)min、(10.35±4.51)min;靶向控释组分别为(11.33±4.24)min、(13.24±5.71)min、(16.48±7.58)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两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两种不同给药模式的镇痛和镇静作用均较强,间断推注给药患者苏醒更快,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终止814周妊娠中的最佳麻醉剂量。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1年5月自愿终止妊娠的妇女90名,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名,术前4 h均于阴道后穹隆填塞米索前列醇0.2 mg,术前静脉推注0.5mg/kg盐酸利多卡因,A组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15μg/kg,B组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20μg/kg,C组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25μg/kg,然后均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比较三组术前、术中、术后BP、HR、RR、SpO2、丙泊酚使用量、清醒时间、离院时间,并对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及术后恶心呕吐情况进行评级。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组术中RR(10.0±4.0)次/min、SpO(289.1±4.2)%与A组[RR(12.0±3.0)次/min、SpO(293.3±2.0)%]、B组[RR(11.3±2.9)次/min、SpO(292.4±2.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术中RR、SpO2与术前[RR(18.9±3.6)次/min、SpO(297.4±1.6)%]、术后[RR(16.7±3.2)次/min、SpO(296.6±1.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丙泊酚用量(0.9±0.2)mg/kg较A组[(1.5±0.3)mg/kg]和B组[(1.4±0.3)mg/kg]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离院时间(21.2±4.2)min较A组[(16.0±3.2)min]和B组[(16.2±2.8)min]有所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醉效果014周妊娠中的最佳麻醉剂量。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1年5月自愿终止妊娠的妇女90名,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名,术前4 h均于阴道后穹隆填塞米索前列醇0.2 mg,术前静脉推注0.5mg/kg盐酸利多卡因,A组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15μg/kg,B组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20μg/kg,C组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25μg/kg,然后均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比较三组术前、术中、术后BP、HR、RR、SpO2、丙泊酚使用量、清醒时间、离院时间,并对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及术后恶心呕吐情况进行评级。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组术中RR(10.0±4.0)次/min、SpO(289.1±4.2)%与A组[RR(12.0±3.0)次/min、SpO(293.3±2.0)%]、B组[RR(11.3±2.9)次/min、SpO(292.4±2.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术中RR、SpO2与术前[RR(18.9±3.6)次/min、SpO(297.4±1.6)%]、术后[RR(16.7±3.2)次/min、SpO(296.6±1.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丙泊酚用量(0.9±0.2)mg/kg较A组[(1.5±0.3)mg/kg]和B组[(1.4±0.3)mg/kg]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离院时间(21.2±4.2)min较A组[(16.0±3.2)min]和B组[(16.2±2.8)min]有所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醉效果0级A组分别为18、5、4、3例,B组分别为27、3、0、0例,C组分别为28、2、0、0例;术后镇痛效果0Ⅲ级A组分别为18、5、4、3例,B组分别为27、3、0、0例,C组分别为28、2、0、0例;术后镇痛效果0级A组分别为24、4、2例,B组分别为28、1、1例,C组分别为29、1、0例;术后恶心呕吐情况0Ⅱ级A组分别为24、4、2例,B组分别为28、1、1例,C组分别为29、1、0例;术后恶心呕吐情况0级A组分别为27、3、0例,B组分别为26、3、1例,C组分别为17、8、5例。与B组、C组比较,A组的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较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术后恶心呕吐情况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选择合适剂量的舒芬太尼复合盐酸利多卡因和丙泊酚终止8Ⅱ级A组分别为27、3、0例,B组分别为26、3、1例,C组分别为17、8、5例。与B组、C组比较,A组的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较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术后恶心呕吐情况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选择合适剂量的舒芬太尼复合盐酸利多卡因和丙泊酚终止814周妊娠具有呼吸循环抑制轻、清醒迅速、离院时间短、临床麻醉和术后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窒息新生儿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足月窒息新生儿75例(窒息组)和健康足月新生儿3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3,7d时血清NSE浓度变化,并分析其变化与窒息后脑损伤的关系.结果 出生后1,3,7d,窒息组轻度窒息新生儿和重度窒息新生儿血清NSE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9.85±8.53)、(59.26±15.75) μg/L比(15.59±6.25) μg/L,(23.69±6.54)、(47.28±12.46) μg/L比(15.38±5.84) μg/L,(18.95±5.37)、(62.57±19.62) μg/L比(13.92±5.37)μg/L],重度窒息新生儿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3,7d,脑损伤新生儿25例血清NSE浓度逐渐升高,而CT正常新生儿50例血清NSE浓度逐渐下降,脑损伤新生儿血清NSE浓度均明显高于CT正常新生儿[(37.48±12.09) μg/L比(30.95±11.86) μg/L、(51.84±14.21)μg/L比(21.73±6.15) μg/L、(68.25±18.69)μg/L比(15.62±5.9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监测血清NSE浓度动态变化有助于早期辅助判断窒息新生儿脑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观察降低全身麻醉诱导时雷米芬太尼的剂量,待新生儿断脐后加深麻醉再行气管插管的操作方法对产妇、新生儿及麻醉医生的影响,探讨此方法用于全身麻醉剖宫产时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将30例ASA分级Ⅰ~Ⅱ级足月择期行全身麻醉剖宫产术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Ⅱ、Ⅲ组,雷米芬太尼诱导剂量分别为1.0、1.5、1.0μg/kg,Ⅰ、Ⅱ组产妇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与手术切皮同时开始,新生儿断脐后加深麻醉;Ⅲ组产妇待新生儿断脐后加深麻醉再行气管插管.观察三组产妇诱导前、切皮时、插管后即刻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记录胎儿娩出时间、插管完成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所有麻醉方案均能满足全身麻醉剖宫产术的要求.Ⅰ组和Ⅲ组切皮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诱导前明显升高[Ⅰ组:(136.5±9.7) mm Hg(1 mm Hg=0.133 kPa)比(113.5 ±7.8) mm Hg、(96.5±9.1) mmHg比(74.2±6.0) mm Hg、(98.5±8.7)次/min比(81.2±8.4)次/min;Ⅲ组:(138.1±11.4) mm Hg比(118.7±9.9) mm Hg、(90.1±9.9) mm Hg比(77.3±7.9)mmHg、(100.3±9.0)次/min比(81.7±9.2)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即刻Ⅲ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97.6±10.1)mm Hg比(138.9±11.2)、(130.1±4.5)mm Hg,(80.1±5.5) mm Hg比(97.7±8.9)、(82.0±8.6) mm Hg,(80.4±7.8)次/min比(99.3±12.2)、(95.9±9.6)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胎儿娩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显著低于Ⅰ组及Ⅲ组[(7.4±0.9)分比(8.8±0.6)、(8.9±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插管完成时间长于Ⅰ组和Ⅱ组[(8.5±1.8) min比(3.0±0.5)、(2.8±0.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可在10 min内完成.结论 采用雷米芬太尼1.0 μ g/kg行全身麻醉诱导,待新生儿断脐后,给予咪达唑仑2 mg、芬太尼0.2 mg加深麻醉再行气管插管的方法,可有效避免雷米芬太尼对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的影响以及气管插管操作对产妇的强刺激反应,同时也不会过多影响麻醉医生.该方法简便、有效,可推荐作为择期全身麻醉剖宫产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及层粘连蛋白(LN)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80例CRF患者(CRF组)及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HA、PC-Ⅲ、C-Ⅳ及LN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CRF组血清HA、PC-Ⅲ、C-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05.37±41.28) μg/L比(73.26±21.21) μg/L、(236.39±56.63)μg/L比(68.46±32.55)μg/L、(112.54±26.73)μg/L比(55.36±18.44)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清L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清HA、PC-Ⅲ、C-Ⅳ水平对于CRF患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导管室内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镇静下进行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5例ASA分级Ⅱ~Ⅲ级,接受脑血管造影的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两组:35例年龄大于60岁为老年组,50例年龄18-59岁为中青年组。于手术开始前静脉输注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老年组为0.5μg/kg、中青年组为1.0μg/kg,手术开始后以0.5μg/(kg·h)持续静脉输注。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及给药后5、10、15、30、45min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两组给药后10、15、30、45minBIS和Ramsay镇静评分均较给药前明显降低[老年组:84±22、83±22、85±15、75±23比94±5,(2.0±0.4)、(2.3±0.6)、(2.8±0.7)、(3.0±0.7)分比(1.7±0.5)分;中青年组:91±8、89±11、86±12、81±13比96±2,(1.9±0.6)、(2.3±0.7)、(2.7±0.9)、(3.0±0.9)分比(1.6±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给药后10、15、30、45min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较给药前明显降低[老年组:(152±23)、(144±23)、(140±21)、(135±21)mmHg(1mmHg=0.133kPa)比(165±25)mmHg,(87±11)、(83±11)、(78±8)、(75±8)mmHg比(89±13)mmHg,(106±14)、(100-I-13)、(99±12)、(95±12)mmHg比(113±16)mmHg;中青年组:(131±24)、(127±23)、(124±25)、(124±26)mmHg比(142±23)mmHg,(81±13)、(79±13)、(77±13)、(76±13)mmHg比(86±14)mmHg,(97±16)、(94±16)、(91±19)、(92±20)mmHg比(104±1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降低幅度在基础血压20%以内;两组给药后各时间点心率、呼吸频率、SpO2与给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脑血管造影时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无明显呼吸抑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维生素D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78例SLE患者为SLE组,42例慢性肾炎患者为慢性肾炎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患者维生素D水平.分析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24h尿蛋白定量、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抗ds-DNA抗体水平、补体C3水平的相关性,评估维生素D水平与肾损害的关系.结果 SLE组维生素D水平为(13.3±6.2) μg/L,显著低于慢性肾炎组的(21.4±9.7) μg/L和对照组的(20.8±9.5)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合并狼疮肾炎(LN)患者维生素D水平为(9.8±6.1) μg/L,显著低于SLE组未合并LN患者的(15.9±7.8)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SLEDAI评分、抗ds-DNA抗体水平及24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r=-0.712、-0.682、-0.769,P<0.05),与补体C3水平呈正相关(r=0.608,P< 0.05).结论 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且与病情活动度及肾损害明显相关,维生素D可能在SLE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