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博莱霉素联合白介素2(IL-2)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68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8例,胸腔内注入博莱霉素60 mg+IL-2 100万单位+生理盐水50 ml+地塞米松5 mg。B组30例,注入顺铂60 mg+生理盐水50 ml+地塞米松5 mg。每周1次,连续治疗2~3周后观察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为84.0%,B组为53.0%(P<0.05);A组的病变进展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Karnofsky评分≥70分的患者显著高于B组(P<0.05),而A组Karnofsky<50分的患者显著低于B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在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低的发生率上,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博莱霉素联合IL-2胸腔注入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体内试验探讨博莱霉素的冷冻消融增效作用。[方法]12只杂种家犬B超引导氩氦刀冷冻消融肝脏,然后静脉注射低剂量和常规剂量^131Ⅰ标记的博莱霉素,测定博莱霉素在肝脏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研究比较各组动物肝脏消融灶大小和病理变化。[结果]术后3h单纯冷冻组(A组)、冷冻+低剂量博莱霉素组(B组)和冷冻+常规剂量博莱霉素组(C组)肝脏消融灶体积差异不显著(P〉0.05)。而术后第1d、3d、5d观察,均发现后两组肝脏消融灶体积均显著大于单纯冷冻组(P〈0.01),5d后三组消融体积分别为:13.44±0.7cm^3,18.84±1.5cm^3和19.78±2.2cm^3(B、C组与A组比较,P〈0.01;B组与C组比较,P〉0.05)。[结论]冷冻治疗可增加博莱霉素的细胞渗透率,冷冻术后较低浓度博莱霉素即有细胞毒性作用,冷冻联合博莱霉素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顺铂及博莱霉素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胸膜腔内置管引流胸腔积液后注射顺铂和博莱霉素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42例肺癌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行胸膜腔内置管闭式引流胸腔积液后分别注入顺铂及博莱霉素。结果 博莱霉素有效率为81.0 %,毒副反应小,顺铂有效率为71.4 %,毒副反应大。结论 肺癌胸腔积液闭式引流胸腔积液后胸膜腔内灌注博莱霉素控制胸腔积液安全、高效、毒副反应小;灌注顺铂控制胸腔积液高效、价廉、毒副反应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博莱霉素联合白介素-2(IL-2)及凝血酶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72例患者采用胸腔穿刺术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分三组分别灌注博莱霉素、博莱霉素联合白介素-2、博莱霉素联合白介素-2及凝血酶,比较三组治疗情况及毒副反应.结果:博莱霉素联合白介素-2组23例,有效率87.0%;博莱霉素联合白介素-2及凝血酶组26例,有效率96.2%;而单用博莱霉素组23例,有效率60.9%(联合用药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而联合用药组未增加治疗相关毒副反应,P>0.05).结论:博莱霉素联合白介素-2及凝血酶提高了胸水的控制率,未增加治疗的毒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平阳霉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平阳霉素(争光霉素A5、博来霉素A5)是从浙江平阳的土壤分离得到的一株链霉菌产生的抗肿瘤物质。该产生菌为一新变种,定名为平阳链霉菌。平阳链霉菌产生的抗肿瘤物质原为多组分复合物,平阳霉素是经分离纯化得到的单一A5组分。目前国外临床使用的同种抗癌药物博来霉素是多组分复合物,其中主要组分为A2,占55—70%,其次为B2,占25—32%,而A5只占1%左右。我们的研究表明,平阳霉素(A5)与博来霉素的主要组分(A2)同样对多种动物移植性肿瘤有显著抑制作用;但两者比较,A5  相似文献   

6.
陆林  胡宗涛  徐秀理 《中国肿瘤》2005,14(10):690-691
观察比较去甲长春花碱(NVB)、博莱霉素(BLM)联合顺铂(DDP)组成的NPB方案与顺铂联合氟尿嘧啶(5-Fu)组成的PF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与毒副作用.6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NPB和PF两组进行化疗.NPB组有效率56.7%,PF组有效率2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主要毒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平阳霉素致肺毒性反应及其防治(附8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平阳霉素(博莱霉素A5)所致肺损伤有两种类型:肺间质病变(包括间质性肺炎与肺纤维化)和急性过敏反应,前者最常见。由于该药在肿瘤化疗中常用,因而研究该药所致肺损伤的防治非常必要。现将我们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较早期巨块型子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 将315例ⅠB2期和ⅡA期子宫颈癌患者分为3组,A组:单纯放疗。B组:放疗+化疗(紫杉醇+卡铂,TP)。C组:放疗+化疗(顺铂+长春新碱+博莱霉素,PVB)。分析3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术前同步放化疗B组和C组比单纯放疗(A组)肿瘤退缩明显,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 %、91.89 %、88.4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子宫颈浸润、宫旁浸润、脉管浸润的 B 、C 两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个疗程较2~3个疗程化疗的淋巴结转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B2~ⅡA期早期巨块型子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疗效有优于单纯放疗组,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可降低子宫颈浸润、子宫旁浸润、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助于减少复发,改善预后,并以紫杉醇+卡铂的同步放化疗方案对子宫颈癌的疗效较好,胃肠道反应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经药盒系统对晚期肿瘤行化疗栓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介入技术经锁骨下动脉入路皮下植入药盒系统。研究经药盒系统对晚期肿瘤行化疗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选择化疗栓塞的给药方案,B组选择单纯灌注化疗的给药方案,各20例。结果:两组有效率(CR+PR)A组为45%,B组为20%(P<0.05)。1年生存率A组为50%,B组为30%(P<0.05)。结论:晚期肝癌患者,采用介入技术经锁骨下动脉入路皮下植入药盒系统行化疗栓塞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博莱霉素加常规化疗药物及碘油乳剂在肝动脉化疗栓塞中对原发性肝癌肿瘤的祛血管作用及其副反应。方法 对15例大的原发性肝癌经过常规药物和碘化油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疗效不满意的病例,采用常规化疗药物加博莱霉素及碘化油乳剂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比较栓塞后肿瘤血管支数的变化,栓塞后一周肝功能及血常规恢复情况。结果 应用博莱霉素治疗前血管减少值24±4.75,应用博莱霉素治疗后血管减少值43±11.89,二者比较统计学显著差异(P=0.001)。应用博莱霉素治疗前后WBC值、肝功能ALT值、BILT值及ALB值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博莱霉素治疗前后发热反应发生率均为73.3%,呕吐反应发生率为53.3%。应用博莱霉素治疗前疼痛发生率为80%,应用博莱霉素治疗后疼痛发生率为60%,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博莱霉素加常规化疗药物及碘油乳剂对原发性肝癌有明显祛血管作用,副反应很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癌术前口服 5—Fu乳剂加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洗化疗对胃癌术后腹膜转移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将胃癌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 ,各 3 2例。A组单纯手术 ,B组于术前口服 5—Fu乳剂并于术中进行腹腔内温热灌洗化疗。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并发症及 1、3年生存率。结果 A组 1年生存率 78.1% ,B组 81.3 % ,P <0 .0 1。A、B两组化疗毒性反应及并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胃癌术前口服化疗并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洗化疗 ,对于防治癌肿腹膜转移 ,提高生存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博莱霉素的周期特性及体内半衰期较短(约2.5小时),提示连续注射可能疗效更好。体外研究表明,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细胞系对博莱霉素的敏感性增大,对小鼠连续注射博莱霉素,比间歇给药疗效好,且毒性较低。1976年Samuels等在睪丸畸胎病人中,发现用博莱霉素连续注射加长春花碱联合治疗的病人,  相似文献   

13.
博莱霉素对肺鳞状细胞癌的有效率约为16%,较其他部位低。肺癌局部给5,000拉得时,约35%局部治愈。在试管内博莱霉素能增强放射治疗的作用,所以从理论上二者的综合治疗,当增强射野区的局部控制,还可能减少转移性隐性微小癌灶。1972年10月至1973年9月,选用 X片可测得病变,病理确诊为鳞状细胞癌,及局部已不能切除:如肺门受累、同侧锁上转移及上腔静脉梗阻;但不包括胸水者,做为治疗对象。分两组治疗,一为综合治  相似文献   

14.
霍奇金淋巴瘤序贯化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初治的霍奇金淋巴瘤(HL)更为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方法 对2000年10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Ⅱ~Ⅳ期HL患者97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A、B两组。A组48例,采用ABVD方案(多柔比星+博莱霉素+长春新碱+氮烯咪胺)化疗8个周期;B组49例,前4个周期采用ABVD方案化疗,后4个周期采用COEP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依托泊苷+泼尼松)化疗。两组患者化疗结束后均由同一位放疗科医师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放疗,制定放疗方案时不受A、B分组的影响。结果 A组8个周期ABVD方案化疗结束后完全缓解(CR)率为87.5 %(43/48),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8 %(46/48),90.0 %(36/40),79.3 %(23/29)。B组8个周期化疗结束后CR率为89.8 %(44/49),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9 %(46/49),92.7 %(38/41),80.0 %(24/30)。A、B两组比较,CR率1、2、3年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比较,B组患者心肌损伤、肺纤维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L采用COEP方案4个周期、ABVD方案4个周期序贯化疗较单用ABVD方案8个周期化疗的缓解率和疗效相似,而B组心肌损害、肺纤维化的发生率减低。  相似文献   

15.
早期巨块型子宫颈癌315例术前新辅助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较早期巨块型子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 将315例ⅠB2期和Ⅱ、期巨块型子宫颈癌患者分为3组,A组:术前单纯放疗;B组:术前放疗+TP方案化疗(紫杉醇+卡铂);C组:术前放疗+PVB方案化疗(顺铂+长春新碱+博莱霉素).分析3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前同步放化疗B组和C组比单纯放疗(A组)肿瘤退缩明显,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147/189)、91.89%(68/74)、88.24%(4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子宫颈浸润、子宫旁浸润、脉管浸润的B、C两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个疗程较2~3个疗程化疗的淋巴结转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B2~ⅡA期巨块型子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疗效优于单纯放疗组,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可降低子宫颈浸润、子宫旁浸润、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助于减少复发,改善预后,并以紫杉醇+卡铂的同步放化疗方案对子宫颈癌的疗效较好,胃肠道反应小.  相似文献   

16.
抗肿瘤药物能引起严重肺脏毒性反应,及时识别,有利于合理使用药物,提高化疗疗效。本文简述几种抗癌药所致肺疾病的临床表现、x线异常及其防治。一、博莱霉素对头颈部鳞癌、皮肤癌、肺鳞癌、恶性淋巴瘤及睾丸恶性肿瘤疗效较好。此药对肺的毒性与用药总量有关。Sostman等统计1,035例使用博莱霉素的病人,总量在150毫克以下者均未发生严重的肺部毒性反应,总量超过550毫克,10%的病人因肺炎、肺纤维化而死亡。博莱霉素与胸部放疗联合应用,肺纤维化发病率增加。国内华北制药厂曾统计137例各种肿瘤患者,以大剂量争光霉素治疗(每天10毫克,20—30天为一  相似文献   

17.
博莱霉素(Bleomycin)系日本梅泽氏等1962年由链丝菌属中提取的一种新的抗癌抗菌素。现已知与国产争光霉素类同。博莱霉素自1965年应用于临床治疗以来,对皮肤、头颈部、食管、肺等部位的鳞状细胞癌、恶性淋巴瘤、睾丸肿瘤取得了显著疗效。同时又因博莱霉素无骨髓及免疫抑制的突出优点,颇受临床重视,应用日益广泛。近年在临床治疗中逐  相似文献   

18.
放射合并化疗治疗子宫颈癌的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克  沈翠英 《肿瘤》1992,12(5):220-222
实验研究示放射合并抗癌药对HeLa细胞及裸鼠人宫颈癌移植肿瘤的抑制作用均大于单纯放射。25例Ⅰ_b~Ⅳ期宫颈癌分别接受~(60)Co腔内放疗(A点照射量800cGy/次)和腔内放疗合并化疗(顺铂30mg/m~2+博莱霉素15mg/m~2),照射后即刻用药,每周1次。结果示合并化疗组(11/25)肿瘤缩小及病理改变明显较单纯放疗组显著,毒副反应不明显。作者认为放射后即刻化疗(顺铂+博莱霉素)治疗子宫颈癌的方案,可能提高晚期宫颈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使用无金属博莱霉素和博莱霉素的铜、钴复合物处理中华地鼠V_(49)。细胞,观察对DNA链断裂及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方法是选用单层中华地鼠V_(49)细胞培养一天,将细胞标本用~8H-胸腺嘧啶标记15~16小时,再用博莱霉素处理细胞标本一小时,经胰酶消化10~20分钟,冷冻离心,取沉淀加入溶解液,小心地避光溶解15分钟,超声波打碎10秒钟,再用羟磷石灰进行柱层折,  相似文献   

20.
 博莱霉素选择性地和DNA结合, 从而抑制有丝分裂, 使DNA双链结构变得不稳定, 引起单链断裂, 并选择性地抑制依赖于DNA的DNA聚合酶所催化的DNA合成反应。 博莱霉素对鳞癌有效和引起肺、皮肤等毒性, 主要决定于它在体内的分布和失活。 博莱霉素的发热反应可能是刺激白细胞释放内源性热原刺激下丘脑热调节中柩所致。 争光霉素即博莱霉素, 其 A5组分是临床较有苗头的新药。 利用博莱霉素的作用机理建立筛选模型和通过生物合成和半合成途径有可能找到更有效的具有新特点的博莱霉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