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TpoAb、TGAb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甲状腺疾病患者 377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TpoAb、TGAb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 ,亚急性甲状腺炎和单纯性甲状腺肿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检测血清TpoAb、TGAb对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机制、协助和完善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指导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食盐碘化状态下甲状腺疾病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目前食盐碘化状态下成人甲状腺疾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07年1-6月内分泌与代谢病专科门诊甲状腺肿大的初诊患者150例,测定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以及尿碘质量浓度.结果 150例甲状腺肿大患者中60例诊断为格雷夫斯病(Graves病),40例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25例为单纯性甲状腺肿,17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其中男43例,女10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患者尿碘质量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肿大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率分别为51%与42%,甲状腺肿大患者TPOAb水平与TGAb水平呈正相关(r=0.717,P<0.01).结论 在目前超足量的碘营养状况下,碘缺乏已不再是引起甲状腺肿大的主要原因.长期暴露于高碘下,甲状腺自身抗体与TGAb水平均增加,易患人群容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多种抗体检测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之间收治的84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有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32例、桥本甲状腺炎30例、单纯甲状腺肿患者13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9例.对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 白抗体(TGAb)、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以及血清抗心肌抗体(CMA)等进行检测,与正常健康人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 比84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TRAb、TGAb、ANA、AMA以及CMA指标水平与阳性率均高于健康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 TRAb、TGAb、ANA、AMA、CMA等甲状腺疾病抗体检测,能够观测到患者的免疫紊乱现象,其中TRAb、TGAb等指标可作为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重要临床 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甲状腺疾病中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含量,探讨TGAb和TPOAb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TGAb和TPOAb,并对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TGAb和TPOAb在桥本氏病患者和Graves病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纯甲状腺肿组,桥本氏病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阳性率又明显高于Graves病患者;(2)TGAb和TPOAb在Graves病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阳性率均无明显差别。结论:TPOAb和TGAb检测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多种甲状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TPOAb和TGAb为桥本氏病等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研究糖皮质激素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治疗中的选择与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81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将其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患者治疗后的甲状腺肿体积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后的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糖皮质激素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降低其抗甲状腺自身的抗体水平值,是一种比较有效、安全、价廉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88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进行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检测,分析与讨论TRAb、TPOAb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将88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患者分成3组: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甲亢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甲减组)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TRAb、TPOAb含量,并观察各组中TRAb和TPOAb的变化.结果 TRAb在甲亢组中的阳性率为90.0%,在甲减组阳性率为46.7%,在正常组阳性率为32.1%,TPOAb在甲亢组中的阳性率为66.7%,在甲减组的阳性率为66.7%,在正常组阳性率为53.6%.结论 AITD患者血清中TRAb在甲亢的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血清中TPOAb阳性不能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但AITD患者血清中TPOAb的水平较高,甲减的发生几率增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在各种甲状腺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5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1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40例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和100例正常人分别检测TGAb和TPO-Ab水平。结果桥本氏甲状腺炎的TGAb和TPO-Ab阳性率最高,其次是原发性甲减。TGAb和TPO-Ab的定量检测,甲亢组、甲减组和桥本氏甲状腺炎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单纯性甲状腺肿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GAb和TPO-Ab的定量检测在甲状腺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程永福 《安徽医学》1991,12(4):46-48
<正> 一、甲状腺疾病与自身免疫现在,对一些原因不明的甲状腺疾病提出了“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新概念。如伴弥漫性甲状腺肿的甲亢、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简称慢淋甲炎),特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等,其发病都与自身免疫有关。 1.体液免疫。自1956年从慢淋甲炎病人血中提取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后,陆续发现了甲状腺组织抗原的多种抗体。有的能损害甲状腺细胞,有的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99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同时检测50例健康对照者TPOAb浓度.结果 不同病患者血清TPOAb浓度异常,组间存在差异(P〈0.05),尤其以Graves病(GD)组TPOAb浓度最高.结论 不同AITD患者均可出现TPOAb的异常.其临床检测有助于AITD的诊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为临床提供最佳的检测组合。方法 检测103例甲状腺类疾病及63例其他疾病患者的TG-Ab、TM—Ab、TPO-Ab;TPO-Ab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TG—Ab、TM—Ab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结果 三者阳性率在甲状腺疾病组与非甲状腺疾病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TP0-Ab与TM—Ab在甲状腺疾病组间相关系数r=0.581(P<0.01)。结论 TPO-Ab与TM—Ab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有很好相关性;TP0-Ab对甲状腺疾病诊断有更高的特异性;TPO-Ab和TG—Ab组合是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性因素检查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1.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功能亢进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或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38例甲亢、33例单纯性甲状腺肿、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的甲状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参数(Vmax、Vmin和RI)与正常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组甲状腺疾病腺体内血流分布有明显不同,甲状腺上动脉各项血流参数中,甲亢组的收缩期血流速度(MAX)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结论彩色多普勒在甲亢的诊断中具有明显的特征和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pSS-ATD)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79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比例及临床特征.结果 279例pSS患者中有82例合并有ATD,且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其中合并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 病)8例占2.87%,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56例占20.0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合并亚临床甲减18 例占6.45%,与甲亢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pSS可以合并多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亚临床甲减最常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及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HLA DR抗原的表达方式及其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2 0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及 18例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HLA DR抗原的表达。另外检测 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2 0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HLA DR表达阳性者 14例 ,18例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HLA DR表达阳性者 11例 ,二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 ,HLA DR抗原的表达主要在细胞膜 ,而在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 ,HLA DR抗原的表达多局限于细胞浆 ,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HLA DR的表达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可能参与抗原呈递及T细胞激活 ,引起机体的免疫损伤 ;在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时 ,其可能与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4.
闫如意  张倍宁  张军  费军  周金莲 《医学研究杂志》2019,48(2):173-175, 180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是一类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以甲状腺淋巴细胞浸润和甲状腺自身抗体产生为主要特征,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miRNAs几乎参与了机体所有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研究证明其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ITD患者甲状腺组织及血清中miRNA异常表达,然而这些异常表达miRNA的临床意义尚不明确,其在AIT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精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靶向治疗的可行性.以及在少见类型AITD中的表达特点等,均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5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活检资料。结果本组156例患者中,106例(67.95%)为结节性甲状腺肿,50例(32.05%)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单发结节率、有包膜率显著低于甲状腺腺瘤,继发囊性变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P<0.05)。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存在一定差异,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实验室检查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甲状腺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不同临床阶段患者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0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TPOAb浓度,包括Graves病(GD)120例、桥本病(HT)12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20例、甲状腺结节40例。结果:①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TPOAb浓度均超过正常值范围,组间存在差异,尤以HT组TPOAb浓度和阳性率最高;②AITD患者不同临床状态血清TPOAb浓度存在动态变化。临床缓解期的GD和HT患者TPOAb浓度均低于疾病初发者,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均可出现TPOAb的异常,尤以HT患者显著。TPOAb的降低滞后于临床甲状腺功能的恢复。其临床检测有助于AITD的诊断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7.
高频超声在儿童甲状腺疾病中具有重要价值。其适应证包括:先天性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缺如、异位甲状腺和甲状舌管残存);甲状腺局限性占位(良、恶性);各种原因导致的弥漫性甲状腺病变(急性细菌性甲状腺炎、桥本病和毒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的超声依据为:数量和解剖位置的改变;病变的局限或弥漫;病变回声的改变:囊性、实性和钙化;血流信号:正常、增强或降低。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以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增加、作用增强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甲状腺毒症,弥漫性甲状腺肿,伴有或者不伴有眼病和胫前黏液性水肿.目前公认甲亢的发生与自身免疫相关,至于如何启动自身免疫,引起发病尚不清楚,但普遍认为,甲亢是一类复杂疾病,由多个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协同作用启动对甲状腺的自身免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明确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疾病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其实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检查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本组88例患者中,病理诊断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26例,突眼性甲状腺肿24例,桥本甲状腺炎14例,甲状腺功能低下15例,甲状腺癌9例.其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诊断准确率为90.9%,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诊断准确率为71.6%,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有着较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更为显著的应用价值.临床医师在诊断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将两种检查方法结合起来,以提升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Cd34、mcp1的表达特征及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另选甲状腺良性疾病50例,甲状腺腺瘤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作为对照观察,运用酶联免疫法对各组Cd34、mcp1的具体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Cd34标记微血管密度(MVD)值167.94±28.71,mcp1浓度147.6593±8.0051pmol/ml;甲状腺腺瘤组MVD值40.95±11.72,mcp1浓度98.6593±7.6742pmol/ml;结节性甲状腺肿组MVD值45.16±11.25,mcp1浓度73.7295±9.5752pmol/ml;三组间Cd34、mcp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d34与mcp1可以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诊查和预后判断的科学依据,有助于评估肿瘤变化、转移情况,以正确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