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吴倩 《当代医学》2012,18(21):10-11
目的 探讨分析院前急救模式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4月~2010年10月急诊救治的3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例患者未进行院前急救,入院后采用常规急救措施实施救治;观察组15例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死亡率及平均急救时间.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3.3%,平均急救时间(33.2±5.3)min,死亡率13.3%;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急救时间(18.2±4.6)min,死亡率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平均急救时间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模式可以明显提高疗效,显著缩短急救时间并大大降低死亡率,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唐旭军 《吉林医学》2014,(9):1827-1828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措施的分析。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取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对照组没采取急救措施,对两组的一般情况、急救相关时间、治疗的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平均总治疗时间(50.3±5.8)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平均总治疗时间(85.6±4.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采取正确合理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的节省治疗的时间并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对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对急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2010年5月收治的95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9例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护理收治入院为治疗组,受伤至急救时间平均为(17.5±6.5)min,46例患者由患者家属直接送入医院未采取院前急救护理为对照组,受伤致入院急救时间平均为(46.5±13.5)min,两组患者除受伤至急救时间有显著差异外,其他资料经比较无显著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在我院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我院经过治疗后,半年后回访全部患者,49例治疗组患者中治愈26例、中残8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为69.39%,而46例对照组患者中,治愈10例、中残10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9例,总有效率为43.48%,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护理,不仅使某些致命性威胁如窒息、大出血、休克等得到缓解,而且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接诊方式分为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92例)和对照组(未实施院前急救,由家属送入院,9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转运时间、总有效率、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有效转运时间为(0.95±0.13)h,对照组为(1.27±0.2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3%,并发症发生率为15.21%,死亡率为6.52%;对照组总有效率67.39%,并发症发生率为30.43%,死亡率为17.3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能有效缩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转运时间,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抢救有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左心衰患者的院前急救方法及效果,总结其急救经验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1年9月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8例急性左心衰的患者。按照急救时机分为观察组(院前急救)24例和对照组(自行就诊)14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病死率及急救时间。结果观察组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3例,24h内死亡1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5例,24h内死亡4例,总有效率64.3%。两组急救效果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得到有效救治的时间为(13.6±2.3)min,对照组为(41.0±6.4)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126,P<0.05)。结论对于急性左心衰患者,积极采取院前急救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对全面提高抢救效率和改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患者入院治疗之前实施院前急救措施)和对照组(在患者家属陪同的情况下入院治疗),对比分析入院抢救时间、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急救现场抢救时间大概5~20 min,对照组患者急救现场抢救时间大概25~50 min,实验组患者急救现场抢救时间平均(15.1±4.9)min明显短于对照组(31.1±5.9)min,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良好7例,残疾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对照组治疗良好2例,残疾6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4例,实验组患者死亡率(5.6%)明显低于对照组(22.2%)。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效果良好,不仅可有效缩短患者急救时间,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急诊及院前急救工作中全科医生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48例急诊患者,将其随机盲目均分并设组,分别给予全科医生急救和专科医生急救,每组24例。结果:观察组医生到达时间为(5.07±0.31)min,抢救时间为(11.27±0.17)min,对照组医生到达时间为(9.81±0.27)min,抢救时间为(19.68±0.21)min,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评价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75.00%、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专科医生相比,全科医生在急诊及院前急救工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稳住患者的伤情,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模式对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接诊的10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给予了院前急救措施,并归入院前急救组;36例患者自行来院就诊,未给予院前急救措施,归入自行就诊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急救时间、治疗的有效率以及病死率。结果院前急救组患者平均急救时间、有效率、病死率分别为(12.4±6.4)min、96.6%、1.7%,自行就诊组则为(43.2±14.3)min、83.3%、8.3%。院前急救组组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自行就诊组(P<0.05),且平均急救时间、病死率显著低于自行就诊组(P<0.05)。结论采用坐位、速尿、氨茶碱、西地兰等院前急救措施对于降低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病死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紧急救治路径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抽签的方法对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应用紧急救治路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0.43±6.25)d,短于对照组(85.21±7.66)d,观察组急救时间为(20.03±3.48)min,短于对照组(20.03±3.48)min,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为46.67%(14/30),死亡率为6.67%(2/30),对照组恢复良好率为(20.00%),死亡率为26.67%(8/30),P0.05。结论应用紧急救治路径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具有良好疗效,有效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诊治的11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经过院前急救(观察组),55例未经任何处理由家属直接送入医院(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伤后至获得救治时间和预后情况.结果 院前急救组患者伤后至获得救治平均时间为(21.3±9.85)m i n,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预后为良好为58.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重度伤残及死亡率(41.4%)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为重型颅脑损失患者抢救赢得了时间,对于降低伤残率与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影响及提高成功率的策略。方法对南通市红十字救护中心出诊的328例(急救组)以及由现场司机等送医院的213例(对照组)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现场救治、转运、医院救治转归作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急救组、对照组的急救响应时间分别为(9.85±1.52)min、(2.16±0.37)min;而医院反应时间分别为(16.47±2.65)min、(11.54±6.3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良好率、重残率、植物生存及病死率情况:急救组分别为:32.31,22.26,3.66,6.71;而对照纽分别为15.49,39.91,7.52,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及时、实效的院前急救加院前、院内的无缝隙连接为患者挽救赢得了时间,对于提高生存率和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陈竹芳  毛青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0):106-108
目的 探讨快捷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快捷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69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护理,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对比两组APACHEⅡ、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急救死亡率、住院死亡率和急救费用.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病情稳定,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救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急救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捷护理路径的应用能显著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效率,改善患者预后,减轻经济负担,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8月~2013年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出车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2例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采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比两组的急救时间、急救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出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救治时间、溶栓或介入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救现场的情况了解和正确处理指导,转运途中对症处理和病情评估,急诊绿色通道衔接的优化急救护理流程,使患者获干预时间提前,缩短等待治疗处理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汤新颜 《中外医疗》2013,32(7):22-23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的应用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ICU于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35例严重创伤患者为实验组,对患者应用一体化及救护立新模式进行治疗;选取医院急诊科、相关创伤外科于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29例严重创伤患者为对照组,对患者采用普通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治疗。对两组人群在有效抢救时间长短及抢救效果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验组65.7%患者的救治时间处于(36±15)min,34.3%患者为(67±23)min,总有效率91.4%;对照组38.0%患者的救治时间处于(36±15)min,62.0%患者为(67±23)min,总有效率82.7%。两组患者在救治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可以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救治效果,有利于保障临床严重创伤患者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策略下一体化急救模式在危重症院前院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创伤危重症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将2010年10月-2012年3月采取常规急救模式进行急救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2年4月-2013年9月采取损伤控制策略下一体化急救模式进行急救的4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乳酸清除时间及PT、APTT恢复时间(8.8 h±1.3 h、11.3 h±4.2 h、13.2 h±4.7 h、28.9 h±3.2 h),均短于对照组(分别为14.7 h±3.6 h、32.3 h±7.5 h、29.6 h±17.5 h、39.3 h±4.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27.6 d±8.6 d)、ICU监护时间(10.3 d±5.7 d)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分别为21.4 d±7.9 d、8.4 d±5.1 d),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2.86%vs.82.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4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7.50%)(P<0.01)。结论在危重症院前院内急救中应用损伤控制策略下一体化急救模式,可显著改善生理状态,降低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危重症救治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多发伤的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多发伤院前急救护理程序的应用及效果.结果:本组66例多发伤院前急救中经护理程序的应用,现场死亡5例(死亡率7.5%),61例得以安全转送.结论:护理程序在多发伤的院前急救中的应用,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对伤员进行准确的检诊分类,快速有效的解除对伤员生命的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急诊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32例,采用单纯内科保守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观察2组疗效。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Child-Pugh分级为B、C级患者及早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并降低病死率。结论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过程中,在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缺少内镜治疗及外科治疗的条件下,采用三腔二囊管止血仍为一种有效的急救方法,能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和机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入院前实施过院前急救者为院前急救组(n=110),未实施院前急救而由家属送入院的为对照组(n=100)。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等。结果院前急救组在发病后到达急诊科时间(t1)、急诊科接诊后进行初步处理时间(t2)、发病后送达科室并得到确切治疗的总时间(t5)及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压控制率、有效率、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院前急救能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抢救有效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疗程7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0%(40/43),显著高于对照组72.1%(3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肠道恢复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等指标恢复至正常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有效率高,症状改善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12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颜红凤 《当代医学》2011,17(6):68-6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联合溶栓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7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1)观察组治愈28例,显效17例,总有效率为80.4%;对照组治愈21例,显效19例,总有效率为5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从CK-MB峰值时间、胸痛缓解时间及并发症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迅速、转变快,综合治疗十分必要,溶栓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