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颈病变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 对我院2008年5月~2009年12月妇科门诊和住院患者528人次,同时通过HPV-DNA检测及宫颈液基细胞学和病理检测结果,同时通过阴道镜下多点位活检病理对比来诊断CIN患者528人次,对其HPV感染情况和CIN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感染CIN1患者有193例占36.7%,HPV感染率84.3%,CIN2-3中有患者335例占63.3%.HPV感染率92.4%,经过分析统计其HPV感染率和CIN病情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感染等级程度与HPV病毒感染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CMp,MCM蛋白)是真核生物DNA复制的主要调控因子,不仅在DNA复制的起始和延伸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解螺旋酶活性,保护S期基因的稳定性。当细胞增殖时MCM蛋白表达升高,当细胞退出增殖周期时MCM蛋白分解,因此它是标志细胞增殖活性的新指标,对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有望成为判断宫颈肿瘤患者预后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女性HPV感染和宫颈病变关系。方法选择于2014年5月至2018年12月于民航总医院妇产科就诊行阴道镜并取活检的患者,按照宫颈活体病理结果分为无宫颈病变组,LSIL组,HSIL组,宫颈癌组,对其宫颈细胞学、HPV感染和病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收集2634例患者,无病变组752例,LSIL组1348例,HSIL组497例,宫颈癌组37例。宫颈病变患者共1882例,占71.5%。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的高发年龄为30-44岁。HSIL组、LSIL组和宫颈癌组最常见的感染型别均为HPV16型,LSIL组第二三位感染型别依次为HPV 52、HPV58,HSIL组第二三位感染型别依次为HPV 58、HPV52。第四位均为HPV18型;在宫颈癌组中HPV18感染居第二位,HPV52、HPV58、HPV33、HPV68并列位于第四位。结论符合入组条件者发生宫颈病变几率高,应及早行阴道镜检查,重视30-44岁女性的筛查。TCT的阳性结果比阴性结果更有意义,建议TCT与HPV联合筛查减少漏诊率(尤其是30-44岁女性)。除HPV16、18外,建议HPV52、58的感染及时转诊阴道镜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miR-34a在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对HPV阳性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HPV阳性宫颈癌患者80例作为宫颈癌组,并选取同一时间与宫颈癌组患者年龄无差异的HPV阳性CIN患者60例作为CIN组,HPV阳性但子宫良性病变者5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qRT-PCR检测3组受试者血浆中miR-34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HPV阳性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检测血浆中CA125和SCCA的表达情况;使用Pearson法分析HPV阳性宫颈癌患者血浆中miR-34a与CA125或SCCA水平的相关性;经ROC曲线评估miR-34a与CA125、SCCA对HPV阳性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宫颈癌组患者血浆中miR-34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IN组和对照组(0.48±0.15vs 0.74±0.28和0.96±0.38,F=50.796,P<0.05),且CIN组低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组患者血浆中CA125(U/mL)、SCCA(ng/mL)水平明显高于CIN组和对...  相似文献   

5.
据2002年数据统计,全球估计有49万的子宫颈癌新发病例,超过27万妇女死于该病。目前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piloma virus,HR-HPV)联合细胞学检测是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达地区妇女首选的子宫颈癌筛查方案。研究显示,HPV检测可明显提高宫颈高度病变的检出率,提高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来看,两者联合检测是一个低本高效的方案,HR-HPV与细胞联合检测是目前宫颈癌筛查的最佳选择,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HPV L1蛋白和p16在子宫颈各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子宫颈病变进展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1例各种子宫颈病变(CIN1级18例、CIN2级9例、CIN3级8例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6例)中HPV L1蛋白和p16的表达.结果 HPV L1蛋白在各种子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为26.8%.其中HPV L1在CIN1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9%,CIN2为44.4%,CIN3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均无表达.p16在各种子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为68.3%,其在CIN1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9%,CIN2为77.8%,CIN3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均表达阳性.100%CIN3和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为p16+/HPV L1-,而61.1% CIN1中为p16-/HPV L1+或p16-/HPV L1-.结论 随着子宫颈病变的进展,HPV L1阳性表达率降低而p16阳性表达率增高.p16+/HPV L1-提示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有进展的可能,而p16-/HPV L1+和p16-/HPV L1-可能为无进展的或潜在消退的子宫颈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TERC基因的表达情况,探索其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20例正常对照和100例患者(CINⅠ14例、CINⅡ35例、CINⅢ36例、宫颈癌15例)的宫颈脱落上皮细胞TERC基因的表达情况。并以组织病理学结果做对照。结果随宫颈病变级别增加,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异常细胞数和异常核型的复杂性均显著增加。宫颈癌/CINⅢ该基因扩增阳性率显著高于CINⅡ/Ⅰ及正常对照(P〈0.01),CINⅡ病变者显著高于CINⅠ者(P〈0.01)。结论TERC基因扩增与宫颈病变的发展关系密切,FISH检测TERC基因扩增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观察宫颈脱落细胞标本是否能替代宫颈组织标检测HPV16、18型的感染。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比较127例宫颈患者的单、双份宫颈脱落细胞和宫颈病变组织中HPV16、18型E6基因的检出率。发现单、双份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中HPV16型E6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34.64%和40.73%;HPV18型的检出率为17.32和22.04%,存在差异。组织标本中HPV16、18型的检出率分别为41.73%和22.83%,与双份脱落细胞本的检出率无明显,表明双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可替代宫颈组织标本检测患者宫颈组织中HPV16、18型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砸别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宫颈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技术,对375例宫颈病变患者(宫颈炎182例、CINI81例、CINⅡ68例、CINⅢ69例、宫颈癌15例)进行HPV感染基因型分型测定,同时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375例标本中HPV阳性检出率为35.2%,HPV在各类宫颈病变组的阳性枪出率分别为宫颈炎18.6%,CINI32.1%,CINⅡ57.3%,CINⅢ68.9%,宫颈癌86.7%,宫颈炎组和宫颈癌病变组HPV之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0,P〈0.05)。HPV多重感染率为32.6%,其中最常见HPV感染亚型为HPV16。结论宫颈病变严重程度与感染HPV亚型的致病能力密切相关。HPV核酸分型检测对宫颈疾病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人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浸润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的数量、分布变化,为人宫颈癌的诊断和生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测定人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浸润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树突状细胞表型抗原CD1a、S-100及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3、CD8阳性细胞的数量、分布和表达强度.结果 与人正常宫颈组织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中CD1a 、S-100 、CD3 、CD8 细胞数量增多(P<0.05),与组织分级呈正相关(P<0.05),抗体表达强度增高;宫颈浸润癌中4种抗体阳性细胞数量减少,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强度略有下降.结论 人宫颈上皮癌前病变至浸润癌变过程中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数量及抗体表达强度发生变化,提示宫颈病变局部的免疫功能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1.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主要致病因子。国际宫颈癌生物学研究(the international biologicalstudy of cervical cancer,IBSCC)报道在98%以上宫颈癌组织中可以检出HPV DNA。目前  相似文献   

12.
人乳头瘤病毒外壳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晚期转录区(L区)编码病毒的两个外壳蛋白:主要外壳蛋白(L1)和次要外壳蛋白(L2),外壳蛋白具有组装功能、有抗原表位、在宿主细胞表面有蛋白受体。本文就HPV外壳蛋白的分子特性、组装功能、表达、抗原表位及血清学、受体、病毒外壳蛋白的组织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型别分布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130例行阴道镜活检并经病理诊断为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其中子宫颈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Ⅲ级118例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qumaous cell carcinoma,SCC) 12例,采用HR-HPV分型核酸测定试剂盒对患者的子宫颈脱落细胞进行分型检测,观察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感染HR-HPV型别。结果130例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R-HPV单一型感染率明显高于多重型,HR-HPV中HPV 16、58、52感染率较高,单一型HPV 16阳性检出率SCC组明显高于CIN组(P 0. 05)。HR-HPV感染各年龄段中,46~55岁组感染率最高。结论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以单一型HR-HPV感染为主,单一型HPV 16感染与子宫颈SCC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需将46~55岁的患者作为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4.
TCT联合液态基因芯片法HPV检测对宫颈病变的筛查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多重PCR扩增和多重分子杂交结合的液态基因芯片法检测25种亚型HPV感染,联合液基细胞学TCT方法对宫颈病变进行筛查,评价其联合筛查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1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就诊,TCT检查异常患者313例,同时行液态基因芯片法HPV分型检测,并行宫颈活检病理学诊断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细胞学TCT对CIN及宫颈癌筛查的敏感度为(173/233)74.2%,单独HPV检测为84.5(197/233)%,TCT联合HPV分型检测为(211/233)90.6%。TCT诊断为ASCUS的101例患者,病理诊断慢性炎症41例(40.59%)、CINⅠ41例(40.59%)、CINⅡ11例(10.89%)、CINⅢ6例(5.94%)、鳞癌2例(1.98%)。HPV分型检测阳性率为67.33%(68/101)。结论 TCT检查联合基因芯片法HPV检测对宫颈病变具有较好的检出效果,需重视细胞学提示ASCUS患者,应进一步检查及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石蜡标本中人染色体端粒酶基因( human telomerase gene, hTERC)表达情况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上海第八人民医院148例宫颈石蜡组织标本,其中对照组20例(正常宫颈),研究组128例( CINⅠ级30例, CINⅡ级53例, CINⅢ级45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检测其hTERC基因的表达并采用凯普HPV-DNA分型测定上述受试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结果①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增高, 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增加。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hTERC基因扩增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63.707, P<0.05); CINⅡ级及以上病变的hTERC基因扩增率明显高于CINⅠ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6.973, P<0.05)。②受试者中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74.3%(110/148),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组hTERC基因扩增率和阴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9, 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hTERC基因扩增与HPV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民航总医院就诊女性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情况及分型特点。为北京地区预防HPV感染和防治宫颈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4月于民航总医院妇产科就诊并行高危型HPV检测的女性23296例,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高危型HPV感染情况,比较不同年龄组、不同亚型HPV感染情况。结果高危型HPV感染率为17.21%。其中单一HPV感染率13.00%,多重HPV感染率4.21%。HPV亚型感染率的前四位依次为HPV52型(感染率3.68%)、HPV16(感染率3.07%)、HPV58(感染率为3.04%)、HPV51(感染率1.89%)。HPV的感染率呈现反抛物线分布,在<20岁的女性中HPV的感染率最高,后逐渐下降,到30~45岁的感染率到达最低点,后逐渐升高,到>60岁到达第二高峰。结论1.本研究HPV感染率总体处于中等感染水平。2.<20岁人群是HPV感染的高危人群,建议在性生活前注射HPV疫苗,可以最有效的阻断HPV感染。3.应重视45岁后患者的HPV感染,尤其是持续性HPV感染,应积极行阴道镜检查,早期发现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变。  相似文献   

17.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尖锐湿疣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为早期防治宫颈癌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标本来源于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期间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妇产科和解放军三○二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086例患者,在未接受任何检查及治疗、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病变标本HPV-DNA进行检测;用上述方法无法明确HPV型别的标本,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果 CIN Ⅰ、CINⅡ和宫颈鳞癌的标本中,HPV的检测率均为100%,以HPV16型感染为主,但存在两种以上HPV型别感染.在子宫内膜癌中主要是HPV18,仍然存在HPV多种型别混合感染.636例女阴尖锐湿疣中,HPV阳性率为96.70%,其中以HPV6(44.97%)和HPV11(29.40%)为主,少数患者是HPV16和(或)HPV18感染,也有少数为两种以上甚至四重HPV感染.结论 子宫及宫颈瘤变主要以高危型HPV16和18为主,外阴生殖道的尖锐湿疣以低危型HPV6和HPV11为主,但两者都可合并有多种型别的HPV混合感染,给临床治疗和患者机体病理生理改变造成一定的复杂性.对HPV感染型别进行早期鉴定和监测,对提高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原则中,首要目的是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早期筛查出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对于其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就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因及诊断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宫颈LSIL患者行HPV检测的临床意义,以便更好地指导LSIL患者的治疗。方法2009年5月-2011年3月,到我院门诊行宫颈病变液基细胞学(TCT)检测提示LSIL的212例妇女,采用表面等离子谐振技术(SPR)检测HPV感染并分型,必要者行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收集病理检查结果。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受试人群HPV感染率为73.11%。24种HPV亚型中检出21种,受试人群中感染率排名前3位的是16、58、33亚型。对细胞学提示LSIL的受试人群,SPR—HPV检测筛查CINII及以上级别病变的敏感度为98.78%。结论对细胞学检查提示LSIL的人群.HPV检测可有效检出宫颈CINlI及以上级别病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基因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正常宫颈组织、40例CINⅠ、40例CINⅡ、40例CINⅢ、40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组织中转移相关基因1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转移相关基因1表达最低,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最高,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转移相关基因1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等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