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明龙  贾晶 《吉林医学》2012,33(4):731-732
目的:比较预注去氧肾上腺素和单次被动注射在剖宫产术中对低血压的防治效果及母婴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在麻醉同时缓慢静脉滴注去氧肾上腺素1μg/kg,B组为对照组。A、B两组当患者血压下降25%时立即静脉滴注去氧肾上腺素100μg。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ECG、SPO2、SBP、DBP,及新生儿Apgar 1 min、5 min评分和脐静脉血气分析。结果:A组较B组血压波动小,血流动力平稳,新生儿脐静脉血氧分压高。结论:预注去氧肾上腺素对剖宫产术中的低血压有防治作用,能减少产妇及新生儿的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静脉推注去氧肾上腺素联合羟乙基淀粉预扩容防治腰麻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级,年龄20Ⅱ级,年龄2035岁择期剖宫产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0例患者入室后输入复方乳酸钠注射液,输液速度为10ml/(kg·h)。腰麻成功后调整患者体位为1535岁择期剖宫产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0例患者入室后输入复方乳酸钠注射液,输液速度为10ml/(kg·h)。腰麻成功后调整患者体位为1520度的左倾斜位至切皮前,血压下降超过20%给予去氧肾上腺素50μg/次,直至血压纠正。观察组20例患者入室后输入羟乙基淀粉,输液速度也为10ml/(kg·h),腰麻成功后的处理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2、5、8、11、14、20、25min的SBP,记录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及推注去氧肾上腺素的次数。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SBP520度的左倾斜位至切皮前,血压下降超过20%给予去氧肾上腺素50μg/次,直至血压纠正。观察组20例患者入室后输入羟乙基淀粉,输液速度也为10ml/(kg·h),腰麻成功后的处理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2、5、8、11、14、20、25min的SBP,记录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及推注去氧肾上腺素的次数。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SBP514min下降明显,对照组最多下降35mmHg,观察组最多下降26mmHg。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SBP均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下降程度大于观察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对照组为53.2%,观察组为32.5%,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去氧肾上腺素推注次数对照组为5.65,观察组为3.25,对照组多于观察组(P<0.01);两组新生儿1min和5min Apgar评分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推注去氧肾上腺素联合羟乙基淀粉预扩容是防治腰麻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去氧肾上腺素在剖宫产术中预防仰卧位综合征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性剖宫产产妇88例,依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去氧肾上腺素麻醉,对照组给予单纯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多巴胺,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2组患者在麻醉前后的心率和收缩压、舒张压,并观察2组患者的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麻醉前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在麻醉后5 min、10 min 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的出生后的5 min 和10 min 后的 Apga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产妇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去氧肾上腺素能够预防仰卧位综合征的发生,减少产妇和胎儿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麻黄碱和去氧肾上腺素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低血压的效果。方法:为行剖宫产的患者56例,随机把56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28例。全部患者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A组麻醉成功后使用麻黄碱,B组使用去氧肾上腺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和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B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比A组少(p 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和麻黄碱相比,去氧肾上腺素在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低血压上,效果更好,且对新生儿生理无显著影响,若条件允许可优先使用该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对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择取86例实施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全部患者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同时予以液体同步负荷,观察组在液体同步负荷中加用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情况和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血糖、乳酸以及pH.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pH值、1 min Apgar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且乳酸、血糖均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应用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低血压的发生,同时对于胎儿血气影响也比较小,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间断推注去氧肾上腺素联合预负荷液防治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CSEA)后低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级的剖宫产术患者80例,全部患者入室后输入复方乳酸林格氏液,输液速度为20-30ml·kg-1·h-1。将80例患者随机等分两组:Ⅰ组复方乳酸林格氏液+麻黄碱5mg间注;Ⅱ组复方乳酸林格氏液+去氧肾上腺素50ug间注。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即刻、1、3、5、10min的BP、HR;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结果两组间的血压趋势对比无明显差异,心率变化趋势Ⅱ组优于Ⅰ组;两组新生儿1min和5minApgar评分均在正常范围,恶心、呕吐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间断推注去氧肾上腺素防治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纯预注麻黄碱及甲氧明和麻黄碱联合用药对择期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将60例足月单胎妊娠拟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30例。Ⅰ组静注麻黄碱10 mg。Ⅱ组静注麻黄碱5 mg和甲氧明1 mg。两组患者均为腰-硬联合麻醉,腰麻药注入、病人翻身平躺后即刻给入。记录麻醉前(T_0),麻醉后1 min(T_1)、5 min(T_2)、10 min(T_3)和手术结束(T_4)时HR、BP及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和1 min Apgar评分。记录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患者恶心、呕吐、心慌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_1~T_3时Ⅱ组SBP、DBP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T_4时两组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Ⅱ组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Ⅰ组(P<0.05);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及1分钟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氧明和麻黄碱联合用药对产妇术中循环系统的稳定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对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择取86例实施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全部患者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同时予以液体同步负荷,观察组在液体同步负荷中加用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情况和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血糖、乳酸以及pH。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pH值、1 min Apgar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且乳酸、血糖均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应用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低血压的发生,同时对于胎儿血气影响也比较小,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去氧肾上腺素对维持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效果.方法:选取130例接受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去氧肾上腺素组和麻黄碱组,各65例.去氧肾上腺素组给予患者静脉泵注去氧肾上腺素,麻黄碱组给予患者静脉推注麻黄碱.比较2组产妇麻醉前和麻醉后各个时间点血压、心率和术中给药次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去氧肾上腺素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血液循环稳定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F组(在鞘内注局麻药即刻以25~100μg/min静脉泵入去氧肾上腺素维持循环稳定)和M组(根据血压下降程度,静注麻黄碱5 mg)。记录麻醉后多时点的血压,心率,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失血量,输液量,新生儿生后Apgar评分情况,胎儿娩出即刻脐静脉血血气分析指标。结果:F组各时点观察指标均优于M组(P0.05),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各时点血压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在麻醉后5 min时减慢(P0.05);F组脐静脉血气pH值、BE值均高于M组(P0.05),PaCO2低于M组(P0.05);F组恶心、呕吐率低于M组(P0.05)。结论:以25~100μg/min静脉泵入去氧肾上腺素,更能稳定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产妇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麻黄碱和去氧肾上腺素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低血压的效果。方法:为行剖宫产的患者56例,随机把56例患者分为 A 组和 B 组,各28例。全部患者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A 组麻醉成功后使用麻黄碱,B 组使用去氧肾上腺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和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的 Apgar 评分。结果:B 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比 A 组少(pP <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的 Apgar 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和麻黄碱相比,去氧肾上腺素在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低血压上,效果更好,且对新生儿生理无显著影响,若条件允许可优先使用该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剂量间断预注去肾上腺素对腰硬联合麻醉后心率110次/min剖宫产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此给药时机和方法在降低去氧肾上腺素所造成的过度的反射性心率减慢方面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ASA或Ⅱ级在腰硬联合下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产妇80例,随机分为2组。预注组是患者麻醉平卧后,如若发现心率110次/min,立即给予去氧肾上腺素40ug静推,如果1min后,患者的心率仍110次/min,则继续给予去氧肾上腺素40ug静推,直至其心率低于110次/min,静推结束,而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观察和记录患者入室后、麻醉后2min、及胎儿分娩后1min的血压和心率,及此时期恶心呕吐和心率60次/min发生的例数。结果预注组和对照组患者入室后,及胎儿剖出后1min中的血压和心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麻醉后2min的血压和心率有明显差别P0.05,有统计学意义。预注组和对照组在麻醉后至胎儿剖出后1min出现心率110次/min的例数,及出现心率60次/min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此期间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心率110次/min,小剂量间断重复静注去氧肾上腺素,此给药方法和时机在维持患者循环稳定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情况下,由去氧肾上腺素导致的心率过度减慢(60次/min)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3.
预充万汶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低血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预扩充万汶对剖宫产产妇在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60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年龄23~35岁,ASAⅠ~Ⅱ,随机分为万汶(V组)和林格氏液(R组)两组,麻醉前半小时分别输入万汶和林格氏液500ml预扩容,记录麻醉前和麻醉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新生儿Apgars评分。结果:R组产妇麻醉后SBP、DBP较麻醉前下降(P<0.01),V组麻醉后SBP、DBP较麻醉前下降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V组麻醉后SBP、DBP均较R组高(P<0.05),两组产妇心率麻醉前与麻醉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充万汶500ml能减少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低血压的发生,对产妇和新生儿没有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托烷司琼预注联合琥珀酰明胶即时扩容对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行剖宫产产妇循环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在CSEA下行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产妇,随机分成托烷司琼组(T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于麻醉前10 min静脉推注托烷司琼5 mg或等体积生理盐水,T组麻醉注药即刻快速输注琥珀酰明胶500 mL。记录麻醉前30 min,麻醉诱导即刻,麻醉后2 min、5 min、15 min,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心率,观察并记录产妇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比较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带血血气分析指标。结果:T组产妇术中低血压和恶心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 < 0.05),T组产妇术中收缩压最大下降幅度明显小于C组(P < 0.05)。两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及脐带血pH、PCO2、PO2和乳酸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剖宫产手术麻醉前预注托烷司琼联合琥珀酰明胶即时扩容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妇麻醉后低血压和恶心的发生率,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并且不会导致胎儿的酸碱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接受剖宫产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与对照组(局麻+气管内插管全麻)各40例,观察不同时间段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变化,记录产后1 min、5 min后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时及麻醉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 min、5 min后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中采用硬膜联合能够保证术中血流稳定,改善母婴预后,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高危产妇剖宫产后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行剖宫产的高危产妇随机分为两组(n=70),A组选择腰硬联合麻醉,B组选择硬膜外麻醉,娩出胎儿后进行1min5、min、10minApgar评分,比较A、B两组新生儿1min、5min、10minApgar评分。结果 A、B两组1min新生儿Apgar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B组;5min、10min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差异。结论高危产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娩出的新生儿Apgar评分高,新生儿发生缺氧和酸中毒的机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103例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52例)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比麻醉后的镇痛效果及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观察组镇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更为有效地维持妊娠期高血压行剖宫术的产妇的血压、心率,起到较佳的镇痛效果,围生儿身体状态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析不同剂量去氧肾上腺素预防静脉输注对腰麻下择期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择期行剖宫产产妇9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患者鞘内注药后立即静脉泵注去氧肾上腺素100 μg,B组患者鞘内注药后立即静脉泵注去氧肾上腺素200 μg,C组行等量生理盐水进行对照.对比3组产妇及其新生儿临床指标.结果 A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B组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C 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为腰麻下择期行剖宫产产妇提供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能够稳定产妇及新生儿生命体征,确保母婴安全及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李广海 《中外医疗》2011,30(1):88-88
目的通过剖宫产术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分析,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对胎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2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剖宫产的足月孕妇随机分为2组:七氟醚组吸入8%七氟醚加3L/min氧吸入诱导后,插入气管导管,维持麻醉至胎儿娩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组L2~3穿刺,蛛网膜下腔给予0.5%罗哌卡因10~15mg,记录2组产妇的ECG、BP、SPO2等生命体征,记录给药至胎儿娩出的时间以及出生后即刻、5~10分、10分的Apgar评分。结果给药至胎儿娩出的时间2组均在5~10min。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七氟醚组有4例新生儿Apgar评分≤7分;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组有5例,经吸氧简单处理10分Apgar评分2组均为10分。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均可安全用于剖宫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七氟烷联合依托咪酯插管全身麻醉在剖宫产中应用。方法:选取择期剖宫产80例,根据产妇意愿分为腰-硬联合组和全身麻醉组,每组各40例。全身麻醉组患者采取七氟烷联合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腰-硬联合组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进行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新生儿分娩时间及Apgar评分,产妇术中、术后各时间点出血情况。结果:七氟烷诱导联合依托咪酯维持用药方法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好,对血压无明显影响,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使用麻黄碱机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分娩时间及Apgar评分;产妇术中、术后各时间点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诱导联合依托咪酯维持用药方法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好,对新生儿及产妇安全性高,适宜剖宫产全身麻醉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