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枳实消痞丸为治疗脾虚气滞,寒热互结之心下痞满之证的常用之方,导师贾波教授运用该方治疗痞证临床疗效满意,笔者予以简介,以期同道们临床更好的运用该方。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痞证以心下痞为主症。临床上痞证可以分为热痞证、寒热错杂痞证和虚痞证3种,其病机均与心相关。热痞证与寒热错杂痞证皆由心中有热所致,治疗采用泻心汤类方,清泻心中热邪以消痞。热痞证如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的病机为心火亢盛,附子泻心汤证则兼有肾阳虚衰;寒热错杂痞证如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为心火上炎、脾胃虚弱,生姜泻心汤证的病机为心热脾虚、水气内停,甘草泻心汤证的病机为脾胃虚弱、心中有热。虚痞证的基本病机为心脾不足,治以温补心脾为主,旋覆代赭汤证属于心阳不足、脾虚有痰,桂枝人参汤证属于心脾两虚兼有表证。  相似文献   

3.
痞证主要由于中焦脾阳不足导致枢机不利,阴阳升降失常从而气机壅滞于局部,病位为心胃,涉及胸膈,表现为自觉胃脘部阻塞、胀满不舒,涵盖了西医消化系统的多种疾病。目前西医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并无明显优势,尤其对于功能性腹胀、功能性消化不良更是束手无策。至阳穴为督脉要穴,能够激发一身阳气,其温脾助运、调畅气血之性紧扣痞证病机,且在病因、病位上与痞证相应,针刺至阳穴能够有效弥补痞证临床治疗方法的不足。本研究论述至阳穴治疗痞证的临床应用及机理探析,以期为至阳穴治疗痞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罗伟生教授认为心下痞的病因常来自太阳证误下以后,里虚邪陷所致;但亦有饮食不节、肝胃不和、情志抑郁、中气不足、复感外邪等多种致病因素导致心下痞证的发生。心下痞病机主要是脾胃气虚,中焦气机不利,气机壅滞,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罗伟生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心下痞,临证时同病异治,分清寒热虚实错杂之偏盛。七方胃痛散为罗伟生教授从医30余年的临床经验方,治疗心下痞具有抑制炎症介质、修复胃黏膜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辛开苦降法的代表方,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中,是治痞证之名方;《金匮要略》也有该方剂相关论述。《金匮要略》言:“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呕、利、痞为其三大主证。该方由半夏、黄芩、黄连、炙甘草、干姜、人参、大枣7味药物组成,具有和胃降逆、开结消痞之功。笔者在临床上对半夏泻心汤的“呕、利、痞”三大主症一抓到底,加以变通推广,融会贯通,对多种疾病的临证治疗,每每得心应手,效如桴鼓,此举数则验案与大家共飨。  相似文献   

6.
试谈《金匮要略》、《伤寒论》对痞证的论述朱秀兰甘肃省平凉市人民医院(744000)主题词中医师张仲景痞证/中医病机复方(中医)/治疗应用“痞”即痞塞不通,是指心中、心下,也即胸腹、胃脘部有满闷堵塞不通之感,其临床特点是按之柔软而不硬不痛,是无形之邪,...  相似文献   

7.
枳实消痞散出自《兰室秘藏》,其作用消痞除满,健脾和胃。主治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临床症状表现为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畅,苔腻而微黄,脉弦。临床应用广泛,常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胃肠神经症等存在上述临床症状,中医病属胃痞证属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者。李玉贤主任医师根据祖国医学理论,依原方之意辨证施治,临证化裁治疗胃痞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者,收到良好效果。本人跟师李老师多年,现对李玉贤主任医师有关运用枳实消痞散加减治疗胃痞的临床经验加以整理,有些许心得体会,以资各位同道临证参鉴。  相似文献   

8.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和“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是治疗中气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的常用方,临床多用于治疗胃肠疾病。笔者根据寒热错杂辨证点用于咽炎的治疗,其效尚佳,现结合案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阅国内古今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对丰夏泻心汤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方名为“泻心”,实则泻胃,指示该方以脾胃中虚、客邪上逆、气机升降失司为病机,以痞、痛、舌苔为临床辫证要点,揭示了仲景通过辛开苦降的药物配伍以达到“泻”心下之邪“消”心下之痞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正>痞证是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早在《素问·五常政大论》对痞证就有论述:"备化之纪…其病否;…卑监之纪…其病留满否塞。"汉·张仲景则称之为"心下痞"。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提出"八痞"、"诸痞"之名。说明历代医家对本病在认识与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仅就中医历代医家对本病的治疗思路略作梳理。1张仲景"和中"之法与泻心汤类方张仲景在治疗痞证以调和脾胃升降为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11.
痞证以"心下痞,按之濡"为主证,其证错综复杂,用药多为寒热并行。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文章结合"否""泰"之卦与临床医案,对痞证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邱红  周正华 《河南中医》2014,(4):577-578
心下痞病在胃脘部,与胃气的升降密切相关。心下痞可分为寒热错杂痞和热痞,寒热错杂痞应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分别治以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热痞应治以大黄黄连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在治疗时心下痞时,要先辨证论治,分清寒热虚实、表里有无,如此则气机顺畅,痞证消除。  相似文献   

13.
李新华教授在诊疗胃痞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病机以阴阳失和为本,中焦枢机不利为标,病位在胃,与肝、脾相关。李教授主张以和调阴阳、达木消痞为基本治则,临床常以自拟方泻心越鞠汤治疗该证。  相似文献   

14.
童俊生  李玉明  覃小兰 《新中医》2023,55(16):21-25
泻心汤类方是张仲景专为痞证而设,五个泻心汤均可治疗寒热错杂之痞证,但是相互之间存在差 异和联系。现通过论述病机,分析方药及结合历代医家经验剖析五个泻心汤,认为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无形邪 热痞结于心下之痞,附子泻心汤治疗无形邪热互结兼下焦肾阳衰败之痞,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 汤均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痞证,在病机上,半夏泻心汤证兼有痰浊,生姜泻心汤证兼有水气,甘草泻心汤证为脾 胃虚盛,三者脾胃虚弱程度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5.
半夏泻心汤运用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泻心汤,是张仲景治疗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汤证具,而以它药下之,导致邪结心下,变为痞证的处方。痞之为病,如钱潢所言:“阴阳参错,寒热分争,虚实更互,变见不测,病情至此,非唯治疗之难,而审察之尤不易也”。就半夏泻心汤证而言,亦是如此。根据本人的临床经验,运用该方,如能细为辨析,谨察病机,则不仅可以治疗痞证,还可以治疗其它病证。  相似文献   

16.
正邱明义,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邱教授多年致力于伤寒研究,临证40余载,颇擅用经方治疗脾胃疾病,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先生,现将其经方治疗胃痞病经验介绍如下。胃痞病又称痞满,其以症状学命名,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脾胃系病证。它是指以心下(指胃脘)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其发病较缓慢,症状时轻时重,易反复发作,且病情漫长。中医胃痞病范畴包含西医消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7.
甘草泻心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脉证并治·下》第七和《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主要用于治疗痞证和狐惑病,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胃病,证见心下痞硬而满,下利,干呕心烦,脉滑弱,舌苔白稍黄厚腻。但是甘草泻心汤在临床实际应用范围并不仅限于此,本文选用甘草泻心汤治疗痤疮和口腔溃疡的案例来论述甘草泻心汤的现代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8.
半夏泻心汤一方自出《伤寒论》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它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曰:“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本方由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大枣、甘草7味药组成。其组方特点为扶正祛邪、寒热并调、辛开苦降、开结散痞、调和肠胃,是临床治疗脾虚湿热型“心下痞”“胃脘痛”等消化道疾患的主要方剂之一。现就其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作一概述。1作用机制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自1983…  相似文献   

19.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为张仲景寒温并用之代表方剂,该方具有辛开苦降,寒温平调之效,用于治疗脾胃升降失序,寒热互结于心下之证,可见心下痞满、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薄黄微腻,为临床常用之有效方剂。本文从《伤寒论》原文论述半夏泻心汤证病因病机及其组方特点,重点介绍李秋贵主任医师临证应用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呃逆、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的经验与体会,指出心下痞、呕逆、大便不成形是本方证候特点,临证只要抓住脾胃升降失序、寒热错杂的基本病机,投以本方化裁治之,均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若干病证今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成书年代久远,文字古奥,书中提到的有些病证属古代病名,其确切涵义往往不甚明了,当今临床上不常使用,然其所描述的症状与相应方药仍为临床辨证所沿用,故探究这些古病证的病位与性质,对正确辨证论治,提高临床疗效有较大价值。本文试举五例,拟从文字意义、证候表现。病位病性及治疗用方等方面作肤浅探讨。一、痞"痞"的原义在《说文解字》中说:"痞,痛也"。但(伤寒论)149条云:"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巨(伤寒论)讲到痞发生的部位都在"心下"。后世对痞的理解大都宗仲景,如(请病源候论》说:"痞者,心下满也。"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