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Hsp70.1在冬凌草甲素处理后的肝癌细胞HepG2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冬凌草甲素抗肿瘤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蛋白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Hsp70.1在冬凌草甲素处理的肝癌细胞HepG2的表达变化,并采用RNA干扰技术观察抑制Hsp70.1表达后对冬凌草甲素抗肝癌效果的影响。结果 冬凌草甲素作用12 h后,HepG2细胞的Hsp70.1蛋白及RNA表达均增加。Hsp70.1 短发夹RNA(shRNA)转染抑制Hsp70.1表达后,与对照组相比,Hsp70.1 shRNA转染组、冬凌草甲素处理组或两者联合应用组的HepG2细胞的存活率均明显降低。 结论Hsp70.1可促进HepG2细胞的生存,对HepG2细胞和冬凌草甲素处理的HepG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阿拉瑞林对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Fa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受不同浓度的阿拉瑞林刺激的PC3细胞Fas表达情况。阿拉瑞林的浓度梯度为1.0×10-7mol/L~1.0×10-10mol/L,同时设对照组(不加阿拉瑞林)。结果阿拉瑞林为1.0×10-9mol/L于培养第4天时对PC3细胞Fas表达的影响最明显,但此影响持续时间短且作用较弱。结论GnRHa阿拉瑞林可影响其凋亡调节蛋白Fas的表达,但作用较弱,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原发性肝癌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迅速,难以治愈,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手段十分必要。而分子伴侣Hsp90是维持一系列恶性肿瘤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特别是其在信号转导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如本实验通过特异性抑制剂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GA)抑制Hsp90功能的方法研究Hsp90在肝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采用Western印迹杂交法检测GA作用后HepG2细胞内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状态的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和活力,并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与凋亡;MTT法检测单独应用丝裂霉素(mitomycin,MMC)或者将其与GA联合应用时对HepG2细胞的抑制情况、计算两药相互作用指数,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这两种情况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400.mol/L的GA处理细胞后,HepG2细胞内磷酸化AKT的水平明显下降(24h为对照组的66.03%,48h为对照组的34.02%);经过GA的作用,细胞呈现G2/M期阻滞,48h可见到凋亡率显著增加;同时MTT法显示GA对HepG2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用药时间越长抑制率越高,24h和48h的抑制率分别为4.09%和21.74%。400.mol/L GA可以增强MMC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两药相互作用指数小于1。单独应用15.mol/L MMC细胞的凋亡率为7.65%,将400.mol/L GA与15.mol/L MMC联合使用,凋亡率上升到21.34%。结论在肝癌细胞中Hsp90可以通过增强信号转导系统中蛋白激酶的稳定性而维持癌细胞的生长优势,抑制Hsp90功能能够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同时增强常用化疗药物对肝癌细胞杀伤效应,Hsp90可以成为肝癌治疗中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丹皮酚逆转内质网应激诱导的HepG2肝癌细胞凋亡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及末端双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技术(TUNEL)观察内质网应激诱导剂衣霉素对正常人肝细胞株HL-7702及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作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内质网应激诱导剂衣霉素对正常肝细胞HL-7702及肝癌细胞HepG2的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及TUNEL法观察COX-2的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对内质网应激下的肝癌细胞HepG2 COX-2的表达及凋亡的影响;采用MTT及TUNEL法观察丹皮酚对内质网应激下的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作用;Western blot法观察丹皮酚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的HepG2肝癌细胞 COX-2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肝细胞HL-7702相比,在 TM诱导的内质网应激作用下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减少(P<0. 05),并且内质网应激可诱导肝癌细胞HepG2产生COX-2蛋白.而丹皮酚可下调内质网应激诱导的HepG2肝癌细胞中COX-2的表达,并使内质网应激诱导的肝癌细胞的凋亡增加.结论 丹皮酚可通过下调COX-2的表达从而逆转内质网应激诱导的HepG2肝癌细胞凋亡抵抗.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研究川芎嗪(Tetramethypyrazine,TMP)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TMP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实时细胞分析技术(Real-time cell analyzer,RTCA DP)检测TMP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MP对HepG2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全自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TMP对p53蛋白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TMP对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现时间剂量依赖关系;TMP可显著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显著增加G0/G1期细胞,且呈一定的时间相关性;TMP能够显著促进p53蛋白的表达(P<0.01)和降低Bcl-2/Bax表达比值(P<0.01)。结论 TMP具有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肝癌HepG2细胞周期,导致细胞周期阻滞有关;同时TMP可促进p53蛋白的表达,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从而降低Bcl-2/Bax表达比值,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epsin蛋白对肝癌细胞生长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RT-PCR技术检测肝癌组织样品肝癌细胞系中Hepsin基因的表达水平,并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癌组织中扩增Hepsin基因编码区序列,该序列被克隆并构建pCMV-tag-HS表达质粒。将pCMV-tag-HS表达质粒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Bel-7402细胞,观察Hepsin蛋白对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细胞凋亡效应的影响。结果:Hepsin基因在临床肝癌组织和人正常肝细胞L-02细胞中高表达,在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HepG2细胞和临床肝癌癌旁组织不表达或低表达,Hepsin蛋白可以增强肝癌细胞系的增殖能力,同时抑制肝癌细胞凋亡。结论:Hepsin蛋白促进肝癌细胞生长并抑制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辣椒素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的机制。方法:以100、200、400μmol/L浓度辣椒素处理肝癌HepG2细胞后分别培养12、24、48 h,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Bad的表达。结果:随着作用浓度及时间增加,经辣椒素处理的肝癌HepG2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抑制率均显著增加,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1);HepG2细胞凋亡率也随辣椒素浓度增加而上升;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下降,Bax、Bad表达上升(P<0.05)。结论:辣椒素对肝癌HepG2细胞具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凋亡相关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①健脾化瘀方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黏附和侵袭的生物行为学影响;②健脾化瘀方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的影响。方法:①采用MTT法、黏附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迁移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健脾化瘀方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黏附和侵袭的影响;②利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色法,研究不同浓度健脾化瘀方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早期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①健脾化瘀方有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作用,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同一时间不同浓度各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有明显差异(P<0.01)。②健脾化瘀方高、中浓度(2、1mg/mL)作用HepG 2细胞40、60和120min时,细胞的黏附能力明显降低(P<0.01)。健脾化瘀方作用HepG 2细胞24h后,侵袭的细胞数减少(P<0.05)。③健脾化瘀方对人肝癌细胞HepG2作用48h后,有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的作用(P<0.05)。结论:①健脾化瘀方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②健脾化瘀方能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黏附能力和侵袭能力;③健脾化瘀方有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CHFR基因在人肝癌HepG2细胞中的表达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HFR基因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的表达,以及CHFR基因甲基化对HepG2细胞生长与集落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去甲基化剂5-氮-2-脱氧胞苷处理人肝癌细胞株HepG2,半定量RT-PCR检测CHFR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变化,CCK法和平板集落形成试验分析HepG2细胞生长增殖情况的改变。结果:CHFR在HepG2细胞中表达缺失;经Aza去甲基化处理后,CHFR在HepG2细胞中逐渐恢复表达,肿瘤细胞抑制率和集落形成抑制率都逐渐增高,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且CHFR表达水平与HepG2细胞抑制率、集落形成抑制率均呈正相关。结论:CHFR对于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发挥负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一定浓度的阿司匹林对人肝癌HepG2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及产生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方法 采用MTT法和平板克隆实验研究阿司匹林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吖啶橙荧光染色法观察阿司匹林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自噬小体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人肝癌HepG2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10 mmol/L浓度的阿司匹林能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活力,但增加HepG2细胞中自噬小体的数量,增加AMPK表达,降低 mTOR的表达,且和40 μm自噬抑制剂氯喹(CQ)联合使用时,CQ能够增强10 mmol/L浓度阿司匹林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论 联合自噬抑制剂CQ减弱浓度为10 mmol/L的阿司匹林诱导产生的自噬从而明显增强其抗HepG2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热疗中热休克蛋白90(HSP90)对26S蛋白酶体的调控机制.方法建立42℃热疗的HepG2肝癌细胞系模型,评价不同热疗持续时间(0、3、6、12、24 h)对细胞内活性氧簇(ROS)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对热疗导致Hsp90α和26S蛋白酶体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热疗后细胞内ROS的含量增加(F=28.958,P<0.001),且热疗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程度随着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强(F=621.704,P<0.001);热疗导致胞内Hsp90α表达量增加(F=27.403,P=0.035),26S蛋白酶体表达量明显降低(F=164.174,P<0.001),活性也下降(F=133.043,P<0.001);干扰HSP90α后,26S蛋白酶体也减少(F=180.231,P<0.001).结论随着热疗时间延长,细胞内ROS含量增加,热应激和ROS共同导致蛋白持续变性而消耗HSP90,使没有足够的HSP90对26S蛋白酶体组装和稳定导而导致变性蛋白蓄积发生未折叠蛋白反应使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 (Hsp90) 抑制剂槚如酸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
malachite green-molybdate 显色反应和ATP-琼脂糖凝胶结合实验检测槚如酸对Hsp90 抑制活性;MTT 法检测药物对
MDA-MB-231增殖抑制效应;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药物对细胞侵袭和迁移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药物对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
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Hsp90、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结果槚如酸为特异性
的Hsp90抑制剂,其抑制IC50值为82.5 μmol/L。MTT结果显示,槚如酸具有明显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呈现浓度依赖关系,其
IC50值为29.3 μmol/L。不同浓度的槚如酸(12.5,25.0,50.0 μmol/L)处理36 h后,与对照组相比,药物对细胞侵袭抑制率分别为:
23.6%、56.6%、67.0%,P<0.05。槚如酸(12.5,25.0,50.0 μmol/L)处理24 h 后,与对照组相比,药物对细胞迁移抑制率分别为:
30.0%、45.5%、77.5%,P<0.05。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槚如酸随着浓度的增加,诱导MMP-9降解越明显,而对Hsp90和Hsp70蛋
白表达均没有影响。结论槚如酸能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sp90 ATPase活性以
及导致下游的顾客蛋白的MMP-9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3.
研究雷公藤红素分别与甘草次酸、紫杉醇、大黄酸联合用药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MTT法,测定并计算雷公藤红素分别与甘草次酸、紫杉醇、大黄酸联用后HepG2细胞的存活率,利用协同指数(CI)、金氏公式判定协同药效。同时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以及细胞周期阻滞情况。结果表明,单独应用雷公藤红素、甘草次酸、大黄酸、紫杉醇均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雷公藤红素分别与甘草次酸、紫杉醇、大黄酸联用,能显著增强雷公藤红素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效果,联合用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协同作用;联合用药使HepG2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P<0.01),并使更多HepG2细胞阻滞于G2/M期。雷公藤红素与甘草次酸、紫杉醇、大黄酸联用对HepG2细胞的增殖具有良好的协同抑制效果,其与共同诱导凋亡及增加细胞G2/M期阻滞相关。  相似文献   

14.
白芍总苷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白芍总苷(TGP)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TGP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后的细胞形态;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GP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TGP(1.0~5.0g/L)能抑制HepG2细胞生长,且呈浓度依赖性;TGP(1.5、2.5g/L)分别作用72h后,HepG2细胞出现体积缩小,荧光染色增强,胞核或胞质中可见致密浓染的块状或颗粒状黄绿色荧光染色;TGP(1.0、1.5g/L)药物作用72h后,流式细胞仪可检测到细胞凋亡现象并发现显著的S期阻滞。结论 TGP在体外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并能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索拉非尼联合顺铂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联合顺铂(DDP)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单独及联合给药后以MTT法测定HepG2细胞的增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用Western blotting观察ERK及pERK蛋白的表达.结果 索拉非尼及DDP单药对HepG2均有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P<0.05).索拉非尼及DDP分别主要使细胞阻滞于G1及G2期.两药联用后同时阻滞于G1及G2期.联合组凋亡率明显比单药组高(P<0.05).单用及联合用药对HepG2细胞ERK表达无明显影响,索拉非尼及联合用药减少pERK的表达.结论 索拉非尼和DDP对肝癌HepG2细胞有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两药联合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的双重阻滞及细胞增殖通路Raf/MEK/ERK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HBV X蛋白表达对转染X基因HepG2细胞的影响。方法:磷酸钙沉淀法转染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x到人肝癌细胞株HepG2;72 h后,Western-blot检测X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磷酸钙沉淀法能有效的导入X基因且Western-blot能检测到X蛋白表达;MTT法、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X蛋白表达组细胞活力受抑制(P<0.01),凋亡率增加(P<0.01)。结论:HBV感染及其相关慢性肝病中,X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肝细胞凋亡,炎症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核转录因子-κB圈套寡核苷酸抑制NF-κB活性后,肝癌HepG2细胞对ciglitazone敏感性的变化。方法:运用基因转染技术将NF-κB圈套寡核苷酸转染入肝癌HepG2细胞中,检测转染前后NF-κB活性。再用ciglitazone处理转染细胞,描记HepG2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处理前后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的变化。结果:转染后的肝癌HepG2细胞NF-κB活性明显降低;ciglitazone抑制HepG2细胞增殖作用增强,70.65%的细胞被阻滞于G1/G0期,Cyclin D1表达明显下降。结论:NF-κB圈套寡核苷酸能增加肝癌HepG2细胞对ciglitazone的敏感性,可能与其下调NF-κB的活性、增强ciglitazone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阻滞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