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在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中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临床观察213例表面麻醉下行隧道式小切口非超软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麻醉效果、术后视力及麻醉并发症情况,并与同期球后麻醉下用同样手术方法所行236例253眼病例进行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表面麻醉有效率99.5%,与对照组(100%)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出现多种麻醉并发症,睑裂变小26例(10.3%),结膜水肿21例(8.3%),球后出血3例(1.2%),一过性黑蒙4例(1.7%),而观察组无1例发生。结论表面麻醉在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术中应用安全、可行,并可避免球后麻醉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眼科对眼轴≥26mm的高度近视合并Ⅲ级以上硬核白内障患者156例(168只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结果术后3个月,161只眼(96%)术后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7只眼(4%)因合并严重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病灶故视力无提高。术中并发症:后囊膜破裂5只眼(3.0%)。术后并发症:17只眼角膜可逆性内皮水肿(10.1%);8只眼前房有渗出反应(4.8%);5只眼前房积血(3.0%);22只眼后囊膜混浊(13.1%);2只眼术后视网膜脱离(1.2%)。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较理想的手术方式.患者视力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小切口无缝线手动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所有白内障患者行角巩膜板层隧道切口,外切口中点距角巩膜缘1.5 mm,宽5.5mm,内口宽7 mm,达透明角膜内1.5 mm,进入前房。于10点和2点周边角膜做辅助切口。前房注入黏弹剂,连续环行撕囊,水分离后,用自制晶体钩将晶体旋入前房,以晶状体圈套器将晶体核娩出。囊内植入硬质人工晶体或软晶体。结果:术后第1天视力≥0.5者238眼(80.4%);术后1个月视力≥0.5者252眼(85.1%);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8者258眼(87.2%)。术中无虹膜脱出,术后未发生切口渗漏或浅前房。结论:小切口无缝线手动白内障摘除术操作简便,手术效果满意,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比研究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2例(152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MSICS组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PHACO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比分析并发症及术后1 d和1周的裸眼视力情况.结果 术后1 d及1周的裸眼视力手法小切口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处理硬核白内障时手法小切口摘除术的疗效与超声乳化术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其医疗成本明显低于超声乳化术,应成为扶贫扫盲活动中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小切口超声乳化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58例(90只眼)并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9例(45只眼)给予小切口超声乳化治疗,对照组29例(45只眼)给予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时视力水平,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视力水平均有好转(P<0.05);术后1周时,观察组<0.05、0.05~0.0911只、0.1~0.322只、0.4~0.65只、>0.61只;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0.054只、0.05~0.0910只、0.1~0.323只、0.4~0.66只、>0.62只;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0.052只、0.05~0.098只、0.1~0.324只、0.4~0.66只、>0.65只.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视力恢复水平分别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短暂性眼压升高3只眼,角膜水肿2只眼,眼睑皮下淤血2只眼,手术并发症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切口超声乳化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疗效优于传统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探讨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疗效.方法 共计52例52眼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施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观察手术的疗效.结果 52例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05~0.1者3例,0.1~0.5者32例,>0.5者17例.结论 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增视手术,有些患者还获得了意外的好视力.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应用晶状体注水圈套器和虹膜恢复器进行双径路手法劈核治疗成熟期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双径路手法劈核对60例60眼白色成熟期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关键步骤为:上方作反眉形巩膜隧道切口,右手侧作透明角膜辅助切口,手术至晶体核转至前房后,将晶状体注水圈套器从主切口进入核下方并向上托住核,虹膜恢复器从辅助切口进入前房至核的上方向下用力,双手配合将核劈为两半,分别娩出。结果术中后囊膜破裂8眼(13.3%);所有病例全部植入人工晶体、切口没有缝合;术后1d裸眼视力≥0.3者38眼(63.3%),术后3d裸眼视力≥0.3者50眼(83.3%);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普通器械行双径路手法劈核技术治疗成熟期白内障,不仅具有小切口的特点,且操作安全,不需特殊器械,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进行表面麻醉,对45例53眼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其麻醉效果及并发症。结果:49眼术中未感到疼痛或感到轻微疼痛,手术能顺利进行;3眼术中比较疼痛,经加滴1~2次表面麻醉药后仍能顺利完成手术;1眼行人工晶体后房悬吊固定时有痛感而加用筋膜囊下麻醉而完成手术。结论:表面麻醉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确切有效,简单快捷,且并发症较球后麻醉少。但适应证的选择很重要,对手术并发症的处理有时要联合应用其他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实用性.方法实验组300眼,行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照组22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均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手术源性散光、并发症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术后1wk、1mo、3mo裸眼视力和角膜散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是一种简单易行、学习曲线短、效果理想的白内障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操作水平的提高 ,表面麻醉下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正逐步被人们接受。这种手术具有痛苦小、损伤小、术后反应轻、散光小、恢复快等优点 ,但需要手术者、护士和患者的密切配合 ,方能顺利完成。现将该手术的术前、术中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2 0 0 0年 9月~ 2 0 0 1年 9月共行表面麻醉下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5 9例 ,患者年龄 5 0~78岁。根据LOCS法对晶状体核分级 ,其中 2级核2 3眼 ,3级核 4 6眼 ,4级核 12眼。本组术后 1周的裸眼视力 1.0以上者 5 2眼 ,占 6 5 .4 3% ;术后 1个月的裸眼视力 …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0例符合手术要求的白内障患者行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其术后视力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天,裸眼视力〈0.05者30眼,占7.5%;0.05~0.3者124眼,占31%;≥0.3者246眼,占61.5%;术后1周复查视力,〈0.05者16眼,占4%;0.05~0.3者60眼,占15%;≥0.3者324眼,占81%;术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很低。结论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麻醉效果良好,能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视力恢复快,患者易接受;适宜于我国大规模复明行动及基层医院开展的以白内障为主的防盲治盲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小切口手法碎核治疗小瞳孔硬核白内障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106例小瞳孔硬核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法碎核治疗,对患者术后的视力恢复、散光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106例白内障患者(129只眼)术后30天视力达到0.5以上的患者85只眼,占65.89%;视力在0.8以上26只眼,低于0.5者18只眼,占13.95%。视力达0.5以上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大于<0.5的患者,具有代表性(P<0.05)。患者手术前平均散光度为(0.35±0.27)D,手术后1d、7d、30d平均散光度(0.42±0.31)D、(0.39±0.32)D、(0.37±0.31)D,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1d、7d、30d散光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106例患者(129只眼)共发生并发症9只眼,并发症发生率为8.49%;其中前葡萄膜炎3只眼,术后角膜内皮水肿3只眼,眼压增高2只眼,虹膜部分粘连1只眼,所有患者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在1周内消失。结论: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手术步骤及操作简单,对患者视力影响小,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小切口手法碎核应用在硬核白内障摘除术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白内障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超声乳化摘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手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后1天、术后2周以及术后2月的裸眼视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后囊破裂、红膜损伤、角膜水肿以及前房渗出等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第3天与第7天角膜水肿的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手术临床效果好,创伤小,安全性好,并发症少,愈合较快,并且后囊破裂率低,是常用的硬核白内障摘除手术。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95例硬核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实验组予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达到0.5~1.0患者(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81.01%)(P〈0.05);实验组术后1d、1周角膜散光情况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中并发后囊膜破裂发生率、角膜水肿发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少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在治疗硬核性白内障方面优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相似文献
20.
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14 年1 月-2016 年1 月确诊并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患者112 例(125 眼),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6 例(63 眼)和观察组56 例(62 眼),对照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观察记录术后裸眼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结果术后1 d 观察组裸眼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 周、1 个月两组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周、1 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均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周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周、1 个月两组六角形细胞比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临床效果好,能提高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