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庆玲  何俊  陈忠华  刘雪梅 《重庆医学》2009,38(24):3137-3138
目的 探讨利用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的意义.方法 对56例回肠末端病变的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 668例患者插入回肠末段,共检出回肠末段疾病56例,阳性率为3.36%.其中发现回肠末端炎24例,单纯淋巴滤泡增生11例,结节状隆起4例,息肉3例,肿瘤、肠腔狭窄、溃疡、鞭虫、黑变各2例,肠结核、钩虫、憩室各1例,溃疡性结肠、直肠炎同时存在末端回肠炎1例.结论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疾病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应作为回肠末段检查的首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伍庆国 《海南医学》2009,20(5):140-140
目的 探讨电子结肠镜诊断回肠末段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和讨论1000例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结果进入回肠末段约10—50cm不等,平均进入(25±3.5)cm;本组中初诊病例326例(326/1000,32.60%),复诊病例674例(674/1000,67.40%),发现回肠病理改变386例(386/1000,38.60%),其中初诊病例126例(126/386,32.64%),复诊病例260例(260/386,67.35%),复诊病例回肠末段病变阳性率38.57%(260/674),本组发现回肠末段慢性活动性炎症354例(其中确诊为克罗恩病58例,结核12例)、钩虫病20例、绦虫病2例、息肉8例、淋巴瘤2例;在发现回肠末段病灶同时合并结肠炎856例、结肠溃疡96例(其中克罗恩病18例、结肠溃疡性病变46例,溃疡性结肠炎32例)、息肉283例、结肠癌168例。诊疗结束后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均能够忍受,经排气排便后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电子结肠镜检查在完成全结肠检查的同时应常规进入回肠末段进行观察,以拓宽视野,尽可能避免遗漏,提高阳性率和与临床诊断符合率,尤其对于病程长、有典型临床消化道症状、在胃肠镜常规检查无特殊发现和/或结肠镜结果与临床不相符合情况下的患者,意义更加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静脉麻醉下结肠镜单人操作检查回肠末段的操作技巧。方法采用静脉麻醉单人操作法,在电子结肠镜检查全结肠的基础上进入回肠末段检查,总结操作技巧。结果4115例病人,肠镜到达回肠末段4014例,成功率达97.5%。结肠镜到达回肠末段时间3—48(11.2±1.6)min。插镜至回盲部所需镜身长度:〈60cm610例,60~80cm2415例,〉80cm989例。发现回肠末段病变630例,占15.7%,其中回肠末段炎174例,淋巴滤泡增生症232例,溃疡性回肠炎66例,回肠克罗恩病52例,回肠结核32例,回肠末段钩虫感染44例,回肠末段出血10例,回肠息肉13例,回肠末段恶性淋巴瘤7例。101例未能到达回肠末段的病人中,有57例结直肠癌,10例结肠重度炎症致肠腔狭窄,14例有腹部手术史,7例为腹部包块伴有大量腹水,还有13例因肠道清洁不充分无法找到肠腔。结论回肠末段病变具有多样性,在结肠镜检查时应重视回肠末段检查。掌握静脉麻醉下结肠镜单人操作的技巧,遵循循腔进镜、勾拉、抽气、旋进、旋退、滑镜,变换患者体位等基本原则,以充分发挥单人操作灵活多变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家族性息肉病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其特征是直肠和结肠中存在大量的腺瘤性息肉,如不及时治疗,最终几乎发展成为大肠的腺癌。3年来,我院对3例家族性息肉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病例介绍【例1】男,40岁。因近3年经常脐周隐痛,大便次数多伴粘液血便入院。肛诊未及明显息肉病变。其母3年前患直肠癌已手术。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广泛的多数小息肉,进入回肠末段约5cm亦可见少数小息肉,距肛门8cm以下  相似文献   

5.
1999年1月-2004年9月,我院从1397例电子大肠镜检查进入回肠末段的患者中检出65例回肠末段疾病。现就其临床资料和电子大肠镜检查结果总结分析,旨在探讨电子大肠镜检查回肠末段疾病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梁国强  郑远航 《广东医学》2005,26(8):1085-1086
目的探讨全长型纤维结肠镜在小肠病变致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中应用Olympus CF-LB3B(全长型)纤维结肠镜检查小肠病变致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4例。结果末段回肠平滑肌肉瘤1例,行部分末段回肠切除;空肠血管畸形1例,行部分空肠切除;末段回肠溃疡出血1例,行部分回肠切除;克罗恩病1例,行保守治疗,除克罗恩病术后3个月内仍有少量下消化道出血,经内科治疗后追踪2年无复发外,均止血成功,无并发症,无死亡。结论术中应用全长型纤维结肠镜,在处理小肠病变致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中,定性定位准确,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纤维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63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结肠镜检查回肠末段639例分析西山矿务局职工医院(030053)宋树果,周敏纤维结肠镜(纤结镜)检查术巳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经回盲瓣进入回肠末段,检查回肠末段病变的报道不多,我们自1988年6月至1993年4月使用日本Olympus产CF—CB3w...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无痛苦单人结肠镜诊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方案,单人操作法,患者在清醒镇静镇痛状态下完成肠镜诊疗.结果 3 4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结肠镜诊疗,无肠镜及麻醉相关并发症,患者评价良好.检出大肠慢性炎症611例,大肠息肉624例,大肠癌159例,炎症性肠病74例,肠结核15例,末段回肠炎273例,末段回肠淋巴滤泡增生55例,回肠结核14例,回肠克罗恩病5例,回肠息肉4例,回肠淋巴瘤1例,其余未检出病变.结论 无痛苦单人结肠镜诊疗技术安全、可行、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80年代中期国外开始普遍使用单人法操作结肠镜,近年来国内也逐渐开始推广使用单人法操作结肠镜。本人从双人操作法转为单人操作法后对两种操作法进行分析。比较分析结肠镜单人操作法与双人操作法的利弊。对我院2010年6月至9月结肠镜检查患者共792例分为两组,单人操作法组397例双人操作法组395例。方法:分析检查到达回肠末段的时间和成功率。结果:单人操作法组成功到达回肠末段380例时间(9±5)分钟,双人操作法组成功378例,时间(10±6)分钟两者对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操作法均是电子结肠镜理想检查方法,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可完全代替双人法并在协调性和随意性优于双人法。  相似文献   

10.
电子结肠镜是检查大肠疾病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不仅能够在直观下发现结肠粘膜的病变,而且可以对病变组织取活检和进行镜下治疗,其诊断准确率达到95%以上,是其它检查方法不能代替的。结肠镜检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在插镜的过程中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从而限制了结肠镜检查的临床应用和推广,如何操作才能安全、快捷、无痛苦地送达盲肠或末段回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不明原因小肠疾病患者行双球囊推进式电子小肠镜检查,评价其操作性能及安全性以及护理要点。方法:2 0 0 3年7月至2 0 0 4年3月期间38例有消化道症状,经胃镜、结肠镜、全消化道钡餐、腹部血管造影等检查无阳性发现的患者应用双球囊推进式电子小肠镜检查,视患者病情决定从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进镜,其中8例经上消化道进镜未能达到回盲部改从下消化道进镜。结果:小肠镜检查发现有病变者33例,病变检出率86 .8% (33/38) ;其中空回肠克罗恩病7例,空回肠多发溃疡5例,空肠血管畸形并出血4例,空肠多发憩室4例,空回肠静脉显露3例,小肠恶性间质瘤2例,非特异性回肠炎2例,回肠中分化腺癌1例,回肠钩虫病1例,嗜酸细胞性小肠炎1例,吻合口狭窄1例,回肠结核1例,空肠蛔虫病1例,未发现病灶5例。检查过程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2例因腹痛不能耐受中途放弃检查,其余患者均可完成检查。结论:双球囊推进式小肠镜可直视检查全小肠腔病变,病变检出率高,是一种安全、可靠、临床诊断和治疗小肠疾病的有利工具,适当护理配合是获得满意操作结果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耿芳芳 《广西医学》1997,19(2):313-314
纤维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的配合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耿芳芳纤维结肠镜的问世,显著提高了大肠疾病以及包括回肠末段的回盲部疾病的检出率和诊断率,并可通过纤维结肠镜进行摘除息肉,止血,乙状结肠扭转复位等非手术治疗。而在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或治疗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对结肠病变显示的能力,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检查,并于结肠镜结果相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发现腺癌10例,腺瘤性息肉20枚,克隆病并肠穿孔1例,其中>10 mm息肉显示率100%,5~10 mm显示率69%,<5 mm息肉显示率28%.结论:仿真结肠镜技术作为一种相对无创的检查方法,与常规结肠镜检查在检出率及显示病变形态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作为结肠疾病检查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结肠镜随访对大肠癌术后随访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8例大肠癌术后患者进行结肠镜随访检查,发现可疑病变取活检,发现息肉则行镜下凝固治疗,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8例患者检出复发癌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两者差异显著(P<0.05);升结肠2例,横结肠1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3例,直肠4例,三者之间无差异(P>0.05);其中吻合口复发癌8例,原发癌4例,治疗息肉22例,共36枚,其中腺瘤性息肉26例、吻合口炎10例.12例复发癌患者中,正规随访11例,未正规随访1例,两者差异显著(P<0.001);术后2年内复发11例,1例发生于3.5年,差异显著(P<0.001).结论:大肠癌术后2年内常规进行结肠镜检查可早期发现复发病灶,并可切除腺瘤性息肉,对降低大肠癌复发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及全长型纤维结肠镜在小肠病变致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出血期间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术中应用olympus CF-LB3B(全长型)纤维结肠镜检查小肠病变致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4例。结果末段回肠平滑肌肉瘤1例,行部分末段回肠切除,术后5年无复发;空肠溃疡并出血1例,行部分空肠切除术,术后2年无复发;空肠黏膜下小动脉瘤出血1例,行空肠部分切除,术后3年无复发;回肠黏膜下血管畸形出血1例,行部分回肠切除,术后4年无复发。4例术后均无并发症,无死亡。结论术前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对小肠病变致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术前定位定性有确诊意义,对术中内镜检查有指导性作用。术中应用全长型纤维结肠镜对进一步准确定位定性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决定性意义。术前血管造影配合术中内镜检查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阳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40例大肠黑变病的结肠镜特征和致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结肠镜检查发现的40例大肠黑变病临床资料。结果:总检出率2.6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慢性便秘者27例,有泻药服用史者18例,合并炎性息肉3例,合并增生性息肉2例,合并管状腺瘤性息肉1例,合并直肠腺癌1例。结论:大肠黑变病主要累及盲肠、乙状结肠和盲肠,与慢性便秘和长期服用泻药有关。  相似文献   

17.
胆囊息肉样病变8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指征。方法:对经手术切除和病理检查证实的8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固醇性息肉61例(74.4%),炎性息肉13例,肿瘤性息肉5例(腺瘤4例,腺肌瘤1例),乳头状腺癌2例。结论:B超是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主要手段,对50岁以上、合并胆囊疾病、病变在短期内有增大趋势、直径在10mm以上的单发性息肉应立即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96年 1月至 2 0 0 1年 2月 ,我院内镜室对 15 5 2例患者行电子结肠镜检查 ,共检出大肠息肉 332例 ,其中经病理证实为腺瘤性息肉 15 3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电子结肠镜检查的 15 5 2例中 ,检出大肠息肉 332例 ,其中证实为腺瘤性息肉 15 3例 ,检出率为 9.9% ,占息肉检出数的 4 6 .1%。 15 3例腺瘤性息肉中 ,男 98例 ,女5 5例 ,男∶女之比为 1∶ 0 .5 6。年龄 19~ 75岁 ,平均 5 0 .4岁。单发息肉 6 3例 ,多发息肉 90例。息肉分布 :直肠 38例 ,乙状结肠 39例 ,降结肠 17例 ,横结肠 2 1例 ,升结肠 19例 ,回盲部 6例 …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中期国外开始普遍使用单人法操作结肠镜,近年来国内也逐渐开始推广使用单人法操作结肠镜.本人从双人操作法转为单人操作法后对两种操作法进行分析.目的比较分析结肠镜单人操作法与双人操作法的利弊.资料:对我院2010年6月至9月结-333 肠镜检查患者共792例分为两组,单人操作法组397例,双人操作法组395例.方法 分析检查到达回肠末段的时间和成功率.结果 单人操作法组成功到达回肠末段380例,时间9±5分钟,双人操作法组成功378例,时间10±6分钟,两者对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两种操作法均是电子结肠镜理想检查方法,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可完全代替双人法,并在协调性和随意性优于双人法.而且护士有更多时间观察病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T仿真内镜在结肠癌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 30例结肠癌的CT仿真内镜、电子结肠镜及手术病理的材料 ,并从肿块分型、病变环周侵犯范围及病变长度等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结肠癌的CT仿真内镜征象分析 :(1)肿块分型 :肿块型 11例、溃疡型 11例、浸润型 8例。 (2 )环周侵犯范围 :侵犯肠腔≤ 1/2共 4例、侵犯肠腔 1/4- 3/4共 6例、侵犯肠腔≥ 3/4共 2 0例。 (3)病变长度 :1.0 - 3.0cm共 7例 ,3.1- 5 .0cm共 10例 ,5 .1- 1.0cm共 13例。CT仿真内镜、电子结肠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 :(1)CT仿真内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 :肿块分型相同 2 6例 ,不同 4例 ;环周侵犯范围相同 2 5例 ,不同 5例 ;病变长度相同 2 3例 ,不同 7例。 (2 )电子结肠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 :肿块分型相同 2 2例 ,不同 8例 ;环周侵犯范围相同 2 8例 ,不同 2例 ;病变长度相同 14例 ,不同 3例 ,电子结肠镜不能确定病变长度 13例。结论 CT仿真内镜能获得类似电子结肠镜所见的图像 ,可以作为不能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 ,或电子结肠镜检查观察不全面的结肠癌患者的一种良好补充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