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合理应用胃肠内、外营养支持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4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肠外肠内营养序贯治疗)和对照组(完全肠外营养),每组42例,治疗后对其并发症的发生和预后情况及相关指标进行评估与检测.结果:观察组在疗效与并发症减少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重症脑卒中进行肠外肠内营养序贯治疗是一条科学的有效治疗方案,可达到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陈征 《中外医疗》2014,(11):93+95-93,95
目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重症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ICU时间、住院费用、营养指标改变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ICU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各营养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ALB明显高于对照组,GLU与AL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重症脑卒中患者治疗中,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大幅缩短ICU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接受营养支持治疗对并发症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重症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91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46例和肠外营养组45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入住ICU时间、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住院费用及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 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8%(22/46);肠外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3%(42/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在入住ICU的时间、住院费用、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方面与肠外营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肠内营养组的清蛋白水平明显增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糖水平明显降低,与肠外营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机体的营养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入住ICU时间,延长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切除术患者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将92例胃切除术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各46例,观察两组患者营养前后免疫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肠内营养组血液淋巴细胞计数(TLC)及转铁蛋白(TRF)营养后水平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肠外营养组(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用于胃切除术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一种营养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危重患者由于创伤或应激等因素使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 ,易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 ,是导致其死亡的重要原因。合理的营养代谢支持可以保证患者的营养和代谢平衡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促进患者的康复。对于不能正常进食或不能足量进食的重症患者 ,合理的肠内营养 (EN)支持对改善营养状况十分有利。本研究对我院ICU2 0 0 0~ 2 0 0 2年 34例患者应用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与传统的标准胃肠外营养 (PN)在等热卡、等氮条件下进行对比研究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 ICU危重患者 ,均有部分或全部胃肠功能 ,但不能经口进食 ,并需要…  相似文献   

7.
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3年来,我院对1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实施肠外营养及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陈舒秀 《中外医疗》2009,28(36):77-77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行手术后采取肠外营养支持(PN)与肠内营养支持(E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营养支持前后分别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3组营养支持前后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PN组和EN组的Alb,Prealb和TFN在营养支持后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N组与EN组间各营养指标差异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营养疗法对胃癌患者术后康复很有帮助,且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有更多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ICU内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 肠外营养(PN)组(28例)和PN组(28例),EN PN组伤后即实施PN,入院后早期(24h)开始应用EN,并逐渐加量,不足部分以PN补充,PN组伤后即实施PN,期间监测两组病人的上臂肌围、血糖、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同时观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N PN组在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增高方面优于PN组(P<0.05),EN PN组病例营养状态明显好于PN组(P<0.01),并发症减少,预后良好。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病患者,早期EN PN可以明显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何程祖  谭海才 《广西医学》2012,34(11):1524-1525
目的比较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和肠外营养(PN)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胃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32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30例,术后分别给予EEN和PN支持,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0 d观测患者营养指标、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EEN组前白蛋白明显高于PN组(P<0.05),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低于PN组(P<0.05);EE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营养状况,加快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研究分析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9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接受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组45例患者接受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第7天、第14天血清前清蛋白水平、患者内毒素水平下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内进行比较,治疗组患者第14天血清前清蛋白水平、患者内毒素水平下降优于第7天,对照组患者第14天血清前清蛋白水平、患者内毒素水平下降优于第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稳定了患者营养状况,稳定患者内环境,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时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 将84例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44例和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组(PN组)40例.EN组患者机械通气后即刻给予留置胃管,用输液泵均匀鼻饲能全力溶液,PN组患者机械通气24 h内通过颈内静脉予静脉全营养混合液,经输液泵24 h均匀滴注.两组患者根据Harris Benedict公式推算每天的基础能量消耗(BEE),呼吸衰竭患者实际能量需求为BEE×校正系数(男1.16,女1.19)+10%BEE,氮摄入量为0.2~0.24 g/(kg·d),研究期为10 d.结果 EN组在恢复氮平衡、提高白蛋白水平方面均显著高于PN组(P<0.05),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PN组显著高于EN组(P<0.05),两组死亡率及死亡时APACHE Ⅱ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机械通气早期(24 h内)对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EN是可行、有效的,可以很快纠正患者负氮平衡,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与PN支持相比可以明显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重症患者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危重患者66例。根据纳入对象营养方式不同分为肠内营养组36例和肠外营养组30例。肠内营养组男性26例,女性10例;肠外营养组男性21例,女性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TP、ALB、TLC。结果肠内营养组Hb、TP、ALB、TLC均较肠外营养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合理地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是一种急性全身消耗性危重病症 ,缺少特效疗法。营养支持是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自 1996年 6月至 2 0 0 0年 6月共收治 2 6例SAP,分别予以肠内加肠外营养或全肠外营养治疗。本文总结营养治疗对本病的作用。1 资料、方法、结果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 ,男 18例 ,女 8例 ,年龄 2 2~ 6 6岁。全部符合 SAP的诊断标准。其中非手术治疗16例 ,采用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和抑制胰腺分泌药物、营养支持、腹腔灌洗等。手术治疗 10例 ,行广泛胰包膜切开、胰腺坏死病灶清除 ,胰床松动 ,腹腔多管引流与营养支持等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比较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身体恢复、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10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检测两组患者术前体重、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等营养状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发热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体重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白蛋白(27.15±8.24) g/L、淋巴细胞总数(1.48±0.86)×109/L、住院时间(17.2±6.9) d、并发症发生率4%、发热时间(3.8±1.6) d均优于对照组在术后白蛋白(23.65±5.45) g/L、淋巴细胞总数(1.13±0.42)×109/L、住院时间(7.2±3.3) d、并发症发生率14%、发热时间(28.5±5.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临床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杜登泰   《中国医学工程》2013,(2):126-126
目的本文主要通过比较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共同支持下,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并对肠内营养(EN)的安全和有效性,以及优势进行了探讨。方法本文针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SAP患者进行分类治疗分析,其中50例SAP病人运用肠外营养配合治疗,成为PN组,另外50例患者则是运用肠内营养配合治疗,成为EN组,比较两组经过治疗后的结果,并对两组的一些主要治疗方法、临床转归及APACHEⅡ、CT的评分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组血清、前白蛋白及一些免疫学上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EN组50例患者相比较PN组患者病程得到了显著缩短,住院费用也得以减少,同时降低了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经过治疗,EN组各种评分显著变化要比PN组大,而白蛋白的水平也比PN组要高,EN组的免疫学上的指标比PN组有较显著改善。结论通过治疗结果对比可见EN组比PN组对于治疗SAP更加安全、有效,显著改善了患者营养状况及自身免疫功能,同时还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最终缩短病程、减少费用。  相似文献   

18.
营养不良是胃癌、胰腺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可纠正营养不良、加速伤口愈合。为了比较肠内与肠外营养的支持效果,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宝鸡市中心医院上腹部手术后接受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early enteral and parenteral nutri-tion,EEN-PN)和全肠外营养(total pa  相似文献   

19.
陈溉  姚健  官禹 《西部医学》2009,21(6):918-919,922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食管癌患者术后临床恢复的影响。方法PN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EN组术后第1天以静脉支持为主,第2天开始经鼻肠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逐步加大支持强度并减少静脉支持。观察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体重量、血红蛋白(HGB)、血清前白蛋白(PA)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结果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第7天EN组各项指标的恢复速度均优于PN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EN支持可促进小肠运动功能恢复,加快免疫和营养状态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治疗,研究组予以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血清指标水平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APACHE II评分、住院时间均高于研究组,而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优于肠外营养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