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发性震颤与特发性帕金森病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究特发性震颤和特发性帕金森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247例PD和83例ET病例,根据发病年龄,家族史、震颤特征,某些其它体征及各种药物治疗的有效性等临床资料的比较,认为ET和PD是两类不同的疾病,同时还发现在94例ET病人中有11例合并有PD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ease,PD)均为中老年人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ET是由于小脑浦肯野细胞丢失,传递抑制性γ-氨基丁酸的神经递质及受体减少,导致小脑抑制作用减弱,活跃信号过度输出[1],进而表现出以双上肢运动性震颤为主的孤立性震颤综合征,但无...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震颤与特发性帕金森病言语功能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震颤 (ET)与特发性帕金森病 (PD)均为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二者均存在高比率的言语功能障碍 ,目前国内外尚未见二者比较研究的报道。现就我院近 4年来神经内科所见 80例 ET与 91例 PD患者的言语功能进行了分析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本院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4月神经内科门诊和少数住院的 ET与 PD患者。ET组 80例 ,男5 0例 ,女 30例 ,年龄 11~ 79岁 ,平均 47.7± 17.7岁。诊断采用国际震颤研究小组提出的标准 [1 ] 。 PD组 91例 ,男 5 3例 ,女 38例 ,年龄 31~ 77岁 ,平均 5 6 .7± 11.4岁。 PD…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特发性震颤(ET)和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评及使用药物干预,探讨二者各自在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征性,推测产生的机理,为判断预后、制定干预治疗措施提供一种临床策略。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8年8月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和门诊73例ET患者和54例PD患者为观察组,6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进行LOTCA测评,观察组在初次评分后给予丁苯酞胶囊口服,90 d后再次给予第二次测评。结果 (1) 3组除了定向评估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 0. 05)之外,其余6项亚组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5); PD组的思维操作得分最低,与对照组和ET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 002)。(2) ET和PD组LOTCA各亚组评分对总分贡献值:ET组除了定向之外,各亚组标准化系数b’j在0. 372~0. 493之间; PD组:思维操作,视运作组织,动作运用,空间知觉的b’j值分别是0. 715,0. 684,0. 621,0. 422。(3)丁苯酞干预ET和PD前后LOTCA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 027,P=0. 034)。结论 ET和PD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其中思维操作得分可以反映出各自认功能损伤的程度及作为判断痴呆转化的指标。机制可能是不同病理生理条件下,丘脑-额叶皮质生物电传导障碍。ET和PD二者都有向痴呆发展的倾向,早期对二者药物干预,可以改善认知功能,而丁苯酞是一种潜在有效备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特发性震颤(ET)与帕金森病(PD)患者的嗅觉功能,并探讨ET与PD的关系。方法应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制的五味嗅觉测试液检测30例ET、30例PD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从嗅觉察觉阈值和嗅觉识别阈值两个方面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 PD组的嗅觉察觉阈值和嗅觉识别阈值均明显高于ET组和对照组(P<0.01),而ET组与对照组的嗅觉察觉阈值和嗅觉识别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有明显的嗅觉功能障碍,而特发性震颤无明显的嗅觉功能障碍,ET与PD可能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震颤为主型帕金森病与特发性震颤患者的脑灌注差异。方法 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25例震颤为主型帕金森病患者和23例特发性震颤患者,并招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9例对照者,采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测定脑血流量。结果 3组受试者双侧额中回、尾状核、小脑后叶,左侧额上回、海马旁回、枕叶舌回、枕下回、楔前叶,右侧眶部额中回、楔叶、枕上回、枕中回脑血流量存在差异(均P <0.05,AlphaSim校正)。帕金森病组左侧额上回(t=4.891,P <0.05)、左侧额中回(t=4.993,P <0.05)、左侧枕下回(t=4.403,P <0.05)脑血流量低于对照组,右侧眶部额中回脑血流量高于对照组(t=4.162,P <0.05);以及左侧(t=5.471,P <0.05)和右侧(t=4.798,P <0.05)额中回、左侧枕叶舌回(t=4.972,P <0.05)、左侧顶下回(t=4.532,P <0.05)、左侧尾状核(t=5.001,P <0.05)、右侧小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99mTc-TRODAT-1 SPECT多巴胺转运体(DAT)显像对特发性震颤(ET)、早期帕金森病(PD)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9例ET,14例早期PD,5例ET合并PD(ET-PD)患者和20名健康人进行99mTc-TRODAT-1-SPECTDAT断层显像。结果:与年龄、性别相配对的正常人相比,ET患者纹状体(ST)与小脑(CB)DAT特异性摄取比值(ST/CB)无显著性差异,早期PD和ET-PD患者ST/CB显著性降低。结论:99mTc-TRODAT-1SPECT DAT显像有助于ET、早期PD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同期丘脑和苍白球切开术治疗合并特发性震颤的帕金森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合并特发性震擅(Essential tremor,ET)的帕金林病(Rarkinson‘s disease,PD)手术治疗的最佳术式,评估同期丘脑和苍白球开术的手术必要性、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及其适应证,探讨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应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对16例合并ET的PD患者实施了同期单侧丘脑和苍白球切开术。采用UP-DRS评分法,对所有患者进行了术前和术后的病情评分,分析手术对患者的整体症状,特别是震颤症的改善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同期单侧丘脑和苍白切开术能全面改善患者的整体症状,手术对侧各种形式的震颤在“开、关”两种状态下均完全消失,改善率为100%,对震颤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苍白球切开术。同期丘脑和苍白球切开术与单侧苍白球切开术相比风险相当,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同期丘脑和苍白球切开术治疗合并ET的PD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适应证的合理选择和微电极导向技术的应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的临床特点。方法对92例E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ET中男58例,女34例,发病年龄12~80岁,平均(50.2±17.3)岁,病程6个月~60年,平均(16.2±8.9)年。49例(53.3%)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主要表现为单症状的姿势性震颤,累及部位依次为手(92.4%)、头(25.0%)、咽喉部(21.7%)、下颏(15.2%)等。16.3%患者因震颤致日常生活困难。42例饮酒患者中,85.7%显示对酒精有反应性。6.5%患者并发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67.3%患者小剂量普萘洛尔治疗有效。结论本组ET患者男多于女,临床表现为单症状姿势性震颤,部分病例可伴发PD,小剂量普萘洛尔治疗大多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磁共振体积测量技术评价特发性震颤(ET),帕金森病(PD)患者基底节区核团体积的变化及互相间的差异。方法:采用1.5T磁共振机测量9例ET患者、5例PD患者和8例年龄匹配正常人全脑体积、尾状核和壳核体积。比较各组之间感兴趣区体积的差异。结果:PD组双侧尾状核标化体积之和、双侧壳核标化体积之和较正常人缩小(P〈0.05)。ET组双侧尾状核标化体积,双侧壳核标化体积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别。结论:PD患者存在尾状核和壳核体积的缩小,而ET患者无明显尾状核和壳核体积变化。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震颤与特发性帕金森病嗅觉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原发性震颤(ET)与特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的嗅觉功能,并探讨ET与PD的关系.方法采用Bain等(国际震颤研究小组)提出的ET诊断标准及国际通用的PD诊断标准,收集80例ET 和96例PD患者,分别进行简易嗅觉检查,并随机选择两组年龄、性别分别与ET、PD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PD患者嗅觉障碍远高于对照组,而ET患者与对照组相近.结论 ET与PD可能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震颤幅度评分 ,对生理性震颤 (PT)和特发性震颤 (ET)进行鉴别。方法 采用震颤幅度评分和 6项任务震颤幅度评分法 ,对 63例PT患者 (PT组 )和 38例ET患者 (ET组 )的上肢震颤幅度进行比较。结果 PT组与ET组震颤幅度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6项任务震颤幅度评分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PT组两项任务震颤评分接近或 >2分 ,而且非利手评分 >利手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ET组 4项任务震颤评分 >2分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但利手与非利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对上肢震颤幅度进行评分量化分析有助PT与ET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震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震颤除表现为震颤外,还可以出现共济失调等运动症状以及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和听力下降等非运动症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小脑、脑干、红核、丘脑和基底神经核均受累,致病基因的克隆为发病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其中,表现为头部、手部和声音震颤的患者可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外科手术包括丘脑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巴胺转运体(DAT)显像对特发性震颤(ET)、早期帕金森病(PD)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以99mTc-2β-[N,N'-双(2-巯乙基)乙撑二胺基]甲基-3β-(4-氯苯基)托烷(99mTc-TRODAT-1)为显像剂,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对8例姿势性震颤(PT)患者,5例姿势性震颤伴静止性震颤(PT+RT)患者、12例早期PD(H-Y I级)患者进行DAT显像.结果与PT组相比,PT+RT组两侧纹状体(ST)与枕叶(OC)的ST/OC均值略高,但无显著性差异;早期PD组ST/OC均值显著性降低.PT+RT组两侧ST/OC均值明显高于早期PD组患肢对侧,但与其同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T伴RT的ET患者存在轻度多巴胺神经元的缺失,99mTc-TRODAT-1 SPECT DAT显像对ET和早期PD有鉴别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震颤 (essentialtremor,ET)与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 ,PD)是两种常见的锥外系统疾病 ,但ET合并PD (ET PD)很少见 ,我们用A型肉毒毒素(BTX A)局部注射治疗难治性ET PD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国内尚未见类似报道 ,目前 ,对于ET与PD的相互关系仍有争论 ,本文报道我科诊治的 17例患者。临床资料本组 17例患者中 ,男 11例 ,女 6例 ,ET发病平均年龄 (4 5 5± 4 3)岁 ,PD发病平均年龄为 (5 0 3± 3 7)岁 ,两者相比无差异 (P >0 0 5 )。另有 3例患者 ,就诊时已有ET及PD的症状 ,不能确定其发病时间 ,被排除在本组外。ET患者…  相似文献   

16.
<正>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是一种被定义为双侧上肢动作震颤的综合征,是成人最常见的运动障碍之一~([1])。目前普萘洛尔和扑米酮仍是第一线用于治疗特发性震颤的口服药物~([2])。然而关于治疗的长期疗效知之甚少,因为很少有试验进行长期随访。很少有Ⅰ类证据证明干预措施有其疗效。手术治疗方案的出现为受影响最严重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在过去的10 y中,从化学去神经到非侵入性神经调节的新型治疗方法为该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撰写这篇综述时,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和意大利运动障碍协会(IMDA)都为原发性震颤的治疗制定了指导方针~([3])。本文拟对指南中强调推荐药物、化学去神经、外科干预措施、生活方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特发性震颤 (ET)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80例 E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0例 ET中男 5 0例 ,女 30例 ,发病年龄 3~ 70岁 ,平均 34.6± 16 .3岁 ,病程 6个月~ 6 0年 ,平均 14.2± 9.9年。45例 (5 6 .3% )患者有阳性家族史 ,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主要表现为单症状的姿势性震颤 ,累及部位依次为手 (92 .5 % )、咽喉部 (2 1.3% )、头 (2 0 % )、下颏 (17.5 % )等。 17.5 %患者因震颤致日常生活困难。 34例饮酒患者中 ,91.2 %显示对酒精有反应性。 6 .3%患者并发帕金森病 (PD)。 6 1%患者小剂量心得安治疗有效。结论 本组 ET患者男多于女 ,发病年龄轻 ,呈单峰模式 ,临床表现为单症状姿势性震颤 ,部分病例可伴发PD,小剂量心得安治疗大多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特发性震颤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选择于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特发性震颤患者120例,依据个体化特点,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并随访6周。治疗前后进行震颤分级量表评分,同时使用药物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46例患者因震颤轻微未治疗;21例患者因震颤仅影响工作,予以临时性治疗(其中应用小剂量酒精4例,普萘洛尔11例,阿罗洛尔6例);53例因震颤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接受长期药物治疗(其中应用普萘洛尔14例,阿罗洛尔18例,普拉克索9例,托吡酯12例)。接受长期药物治疗的特发性震颤患者,治疗后震颤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例发生低血压,1例出现幻觉,药物减量后消失。结论根据不同特发性震颤患者的具体因素,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自1987年以后,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成为治疗难治性帕金森病和特发性震颤的主要外科手段。刺激的靶点最先为丘脑腹侧中间核(nucleus ventero-intermedius,Vim)。由于Vim DBS只能缓解震颤,而对于帕金森病的其他核心症状以及多巴长期应用后的不良反应,如运动波动和异动症疗效不显著,1990年后治疗PD的靶点转移到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和苍白球内侧部(interal globus pallidus,GPi),上述问题在这两个靶点得到显著改善。Vim DBS仍然为治疗特发性震颤的位点。本文就这3个靶点的持续电刺激在治疗帕金森病和特发性震颤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等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E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ET中男56例,女42例。发病年龄6~72岁,平均43.08±18.18岁。病程1~48年,平均14.04±11.39年。48例(48.98%)患者有阳性家族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单症状的姿势性震颤,累及部位依次为手98例(100%)、头38例(38.78%)、下肢28例(28.57%)、咽喉部16例(16.33%)、下颏10例(10.20%)等。64例患者做了饮酒试验,其中58例(90.63%)有酒精反应。84.62%的患者服用盐酸阿罗洛尔治疗有效。结论特发性震颤的临床表现以单症状姿势性震颤为主,手及头部受累明显,多数患者对酒精有反应,盐酸阿罗洛尔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