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9例出现焦虑抑郁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心理干预(48例)与非心理干预(41例)的对照研究。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术前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其影响。方法把13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8例。在手术前后对干预组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DS)和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定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前SAS和SDS得分均高于划界分(45分),干预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两组并发症比较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抑郁焦虑,并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效的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有偿献血而感染HIV/AIDS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有偿献血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皖北有偿献血感染的HIV/AIDS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名,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0名HIV/AIDS病人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情绪较对照组减轻(t=3.882,P〈0.01;t=3.018,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有偿献血HIV/AIDS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4.
心理干预对伴有负性情绪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伴有负性情绪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干预组加心理干预,均于干预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并于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心理干预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治疗能帮助冠心病患者缓解负性情绪,更有利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临床中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的作用。方法将102例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另一组为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组(心理干预组)。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在出院时进行临床疗效总体评估。结果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SAS、SDS、SAQ首次评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周后再次评定,心理干预组的SAS、SDS、SAQ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杰  赵翠  陈晓燕 《山东医药》2010,50(21):50-5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行常规干预;干预组32例行常规干预加心理干预。干预前后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SF-36健康调查量表检测。结果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本组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方式,干预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结果经过两组不同的护理方式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得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更有利于缓解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因此,需要大力推广并使用,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本组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方式,干预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结果经过两组不同的护理方式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得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更有利于缓解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因此,需要大力推广并使用,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血压病并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评估及其综合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老年高血压病并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负性情绪情况,并观察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对60例老年高血压病并冠心病患者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在入院时进行评估,然后进行6周的药物、心理和物理疗法的综合康复干预,并再次进行评估。结果:老年高血压病并冠心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及焦虑,经6周综合干预后,SDS及SAS评分分别由57.34±8.57和49.97±6.82降为47.38±6.59和41.45±5.38(P<0.01),抑郁、焦虑发生率分别由78.3%和86.7%降为40%和65%(P<0.001,<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并冠心病患者抑郁及焦虑负性情绪发生率高,药物、心理及物理疗法综合干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内科》2015,(6)
目的探讨日记式心理教育干预对双相抑郁缓解期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双相抑郁缓解期住院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精神科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日记式心理教育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4周。采用正负性情绪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实验组患者正性情绪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日记式心理教育干预有助于改善双相抑郁缓解期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焦虑、抑郁症状,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中焦虑/抑郁心理状况的流行情况。方法入选老年冠心病患者164例及同期体检正常对照组患者40例,使用统一问卷调查表,包括一般资料问卷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均采取面询的方式,统一指导语和填表方法,在患者入院后一周内完成问卷调查。结果 1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44例(26.8%)存在焦虑,54例(32.9%)存在抑郁,其中24例(14.6%)患者合并有焦虑、抑郁心理障碍。老年冠心病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成正相关,相关系数r=0.352,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较非冠心病人群焦虑、抑郁严重程度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与抑郁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脑出血后忧郁状态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7例脑出血后有忧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和常规护理组(36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分别于入院时和干预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个月后,与干预前和常规护理组同期比较,干预组SDS[(58.15±8.57)分、(60.15±9.38)分比(51.20±7.81)分]、SAS评分[(58.55±6.86)分、(54.75±8.03)分比(45.85±7.14)分]显著降低,MLHFQ量表中所有分值均显著减少[总分:(64.75±6.08)分、(60.18±5.72)分比(42.45±4.71)分],P均<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改善脑出血后忧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桡动脉途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理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年龄〉65岁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72例,随机分为经桡动脉组84例和经股动脉组88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AMI患者PCI术前术后的心理变化,同时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前SAS、SDS积分无显著差异,PCI术后1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SAS、SDS积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同时,PCI术后1个月、6个月时,经桡动脉PCI组较经股动脉PCI组SAS、SDS积分进一步减低(P〈0.05)。经统计学分析证实不同手术入径对AMI患者的焦虑或抑郁情绪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两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经桡动脉途径直接PCI治疗AMI患者可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心理问题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老年冠心病患者168例按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抑郁分表(HAD)评分分为冠心病伴抑郁组(抑郁组,87例)和冠心病不伴抑郁组(非抑郁组,81例)。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脂蛋白α(Lp(α))。结果:抑郁组TG、LDL-C水平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1),而TC显著低于非抑郁组(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TC、TG、LDL-C是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血脂的变化与抑郁情绪有关,伴有抑郁情绪的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心理干预组、综合干预组各4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既定方案的心理干预;综合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另给予既定方案的心理干预及抗抑郁药物(黛力新片)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及干预4周后进行调查,评价其心理疗效,通过患者症状及心电图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前,三组一般情况及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4周后,心理干预组和综合干预组患者的SAD和SDS评分差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综合干预组差值升高更明显(P<0.01);综合干预组和心理干预组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x2=26.911,P<0.01x2=7.500,P<0.0167),综合干预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心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8,P<0.0167).结论 对伴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心身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在心理干预基础上加服抗抑郁药物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综合心理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抑郁症康复的作用。方法:72例住院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药物治疗和综合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康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6周末,HAMD、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的下降(P均〈0.01),4周末观察组HAMD、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6周时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NOSIE中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卫生评分均显著升高,激惹、迟缓退缩和抑郁评分显著降低(P均〈0.01);且社会功能、社会兴趣、激惹和抑郁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提高ACS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减少抑郁症状,提高社会兴趣、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并发焦虑抑郁的状况。方法:对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对其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血管病患者的SAS[(39.13±8.15)分比(56.91±10.39)分]、SDS[(40.21±9.30)分比(59.36±11.42)分]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合并焦虑抑郁71例,占59.17%,其中焦虑状态35例(29.17%),抑郁状态22例(18.33%),焦虑抑郁状态14例(11.67%)。结论: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中有较高的焦虑、抑郁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反复疑病就医和主要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210例[约占同期PCI术患者的29.8%(210/704)],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心理治疗组(112例)进行对照研究,对治疗组进行系统规范的强化性心理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2个月前后心理评估分数的变化。并对两组患者同时随访观察6个月至2.5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疑病就医率和MACE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性;随访阶段治疗组心理辅导不间断,以维持巩固治疗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结果PCI术后2个月治疗组患者经过强化性心理干预后,心理评估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41.13±4.15比51.71±4.18,抑郁45.04±4.12比56.88±4.01,P〈0.04);术后随访6个月至2.5年,治疗组临床疑病就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5.56%比79.51%,P〈0.01),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60%比20.41%,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地纠正负性情绪,使PCI术后患者反复疑病就医率和MACE发生率明显降低。如果能够大规模对PCI术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将大大减少这些患者的疑病就医和MACE发生,从而减少其不必要的医疗费用,以有效地使用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及其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住院的呼吸内科老年患者275例,其中伴发焦虑抑郁情绪者96例,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药物与吸氧治疗护理、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等。观察干预前后(6周)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临床症状积分及肺功能相关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FEV1/FVC〕变化。结果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4.91%(96/27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临床症状积分、FEV1/FVC、FEV1及FEV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SDS评分及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FEV1/FVC、FEV1及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存在着焦虑抑郁情绪,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肺功能及提高临床疗效,是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治疗与康复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黛力新对高血压病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黛力新与降压药联合应用对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高血压病伴焦虑抑郁患者80例,随机被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降压药联合黛力新治疗,单纯降压药治疗。疗程8周。结果:观察组血压、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在治疗后显著下降(P均〈0.01),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黛力新治疗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