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突发性耳聋患者64例(68耳)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34耳)和对照组31例(34耳),均常规应用高压氧、地塞米松、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剂,对照组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疗程10 ~ 14 d.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3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巴曲酶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后,观察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治愈38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为89.2%;对照组治愈32例,显效17例,总有效率为75.4%。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②≤10d病程组患者治愈26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为97.2%;>10d病程组患者治愈12例,显效11例,总有效率为79.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③观察组出现鼻塞2例,头晕1例,总胆固醇升高1例;对照组出现恶心3例,头晕2例。调整用药后均未影响治疗。结论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理想,尤其对病程短的患者更加有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黎霞 《海峡药学》2010,22(12):153-154
目的 评估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5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改善微循环、溶栓、扩容、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巴曲酶.结果 治疗组26例患者,4例痊愈(15.38%),显效10例(38.48%)例,有效9例(34.61%),无效3例(11.53%)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38%,其中痊愈2例(7.69%),显效8例(30.76%),有效7例(26.92%),无效9例(34.61%)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土加上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5.
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巴曲酶10、5、5U加入生理盐水150mL中,对照组加疏血通3支,10d一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伴耳鸣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321,P<0.05)。治疗组患者伴耳鸣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伴耳鸣的总有效率为5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6,P<0.05)。结论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共有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将治疗组采用的红花黄色素治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益气复脉的治疗方法进行疗效分析与比较,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主要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用药治疗期间,治疗组的症状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显效31例(62.00%),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显效20例(40.00%),总有效率为72.00%。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红花黄色素的方法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比较确切,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具有毒副作用小、治疗疗程短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红花黄色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脂类、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及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1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14 d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心率、血压变化情况、硝酸甘油片的消耗量。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脂情况都有所改善,但红花黄色素治疗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P<0.01)。红花黄色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7.00%和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光照条件对红花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红花黄色素的光稳定性,为红花黄色素的提取纯化工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保留率为指标,考察红花黄色素在不同浓度乙醇及水中的光稳定性。结果光照条件下,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保留率水〉10%乙醇〉30%乙醇〉50%乙醇〉70%乙醇;影响羟基红花黄色素A稳定性因素大小顺序为:日光〉紫外〉白炽灯光〉避光。结论红花黄色素光不稳定,主要受光中紫外光影响;水中稳定性大于乙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不稳定性心绞痛应用红花黄色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11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使用硝酸酯类治疗,观察组使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浆黏度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浆黏度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中具有稳定的疗效、高安全性、低副反应的的优势,是一种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理想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巴曲酶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患者给予改善微循环、扩容、营养神经、能量合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治疗组(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巴曲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42%,对照组总有效率65.72%,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巴曲酶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 选择189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67例,入院就给予三磷腺苷(ATP)、辅酶A、山莨菪碱、三七总苷、维生素、激素及高压氧等治疗,10 d为一个疗程.治疗组122例,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巴曲酶,第1,3天给予10 BU,第5,7,9天给予5 B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或100 mL中微泵推注或缓慢静脉滴注.所有病例均在第10天复查纯音测听力.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79%,对照组为62.69%,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在治疗组中,用巴曲酶的时间距发病时间≤7 d患者73例,有效率为89.04%;>7 d的患者49例,有效率为73.47%(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能明显提高疗效,并且越早应用,效果越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用前列地尔,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巴曲酶,两组用药时间均为12d,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巴曲酶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优势及疗效影响因素,指导临床安全有效治疗突发性聋.方法 将15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突发性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再给予巴曲酶治疗,观察组再给予巴曲酶联合高压氧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听力改善情况,评价不同年龄、不同病程、不同病情、不同疗程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7%比7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29,P <0.05);≤50岁患者和>50岁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8.21%比80.00%,病程≤7 d和病程>7d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比80.00%,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73%、92.59%、76.00%,1、2个疗程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比9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巴曲酶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快速缓解症状,提高听力水平,缩短治疗疗程,其疗效与患者年龄、病情、病程、疗程有关,应在突发性聋早期合理推广使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翠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41(11):2061-2064
目的 研究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6年12月在榆林市星元医院进行诊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注射液,每次10 BU,加入500 mL生理盐水中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每两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将0.4 g葛根素注射液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低切、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和纯音听阈值。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均明显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低切、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高切及血浆黏度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纯音听阈值均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巴曲酶,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以及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6.
高压氧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宝华  郭志强 《海峡药学》2008,20(8):118-119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7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压氧联合巴曲酶治疗组62例,常规治疗对照组65例.结果 高压氧联合巴曲酶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2.3%和8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5%和70.8%,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中就诊时间≤7d的患者有67例,就诊时间>7d的患者有60例,前者有效率为88.1%,明显高于后者66.7%(P<0.01).结论 高压氧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且治疗时间越早,愈后越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就诊于武汉市第三医院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10 BU/次,隔天1次,共使用5次;治疗组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d,其他同对照组。两组均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TT、APTT较治疗前延长,治疗后两组F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对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和局部微循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0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给予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40 mg,静脉滴注,2次/d,14~21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4~21 d为1个疗程.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方面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疗程进行疗效和血脂及血流变学变化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36/36),优于对照组58.3%(14/24)(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4.7±0.9)mmol/L比(6.0±0.8)mmol/L、(1.8±0.5)mmol/L比(2.3±1.0)mmol/L、(2.4±0.6)mmol/L比(3.6±0.8)mmol/L,对照组:(5.8±0.8)mmol/L比(5.9±0.9)mmol/L、(2.1±0.7)mmol/L比(2.2±0.7)mmol/L、(3.2±0.6)mmol/L比(3.2±0.7)mmol/L]、HDL-C明显升高[治疗组:(1.5±0.7)mmol/L比(1.2±1.1)mmol/L,对照组:(1.3±0.5)mmol/L比(1.3±0.5)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4.3±0.2)mpa/s比(5.9±0.7)mpa/s、(1.5±0.1)mpa/s比(2.3±0.2)mpa/s、(40.1±1.0)%比(44.6±1.2)%,对照组:(4.9±0.2)mpa/s比(5.8±0.9)mpa/s、(2.2±0.2)mpa/s比(2.3±0.3)mpa/s、(40.2±1.1)%比(42.2±4.7)%](均P<0.05);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可改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降低血黏度,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巴曲抗栓酶治疗突发性耳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亢福顺  晏媛 《新药与临床》1996,15(6):351-353
目的:比较巴曲抗栓酶与尿激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患突发性耳弛32例(37耳)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51±s12a,给予巴曲抗栓酶,首次剂量10~20BU静脉滴注(静滴)以后隔日一次5BU。对照组31例(35耳),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43±14a,应用尿激酶6万U加右旋糖酐-40,500mL静滴,疗程均3wk。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和61%(P〈0.05)。治疗组血液粘  相似文献   

20.
红花黄色素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红花黄色素在制备过程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浓缩、干燥过程中红花黄色素的稳定性。结果沸水浴加热时。避光条件下和不避光条件下HSYA损失率无显著性差异,其损失率与加热时间成正比,加热4h损失率大于17%。40℃、60℃、80℃避光减压浓缩,HSYA损失率分别为0.54%、2.71%、40.28%。40℃、60℃、80℃真空干燥。HSYA损失率分别为4.23%、26.83%、87.34%;冷冻干燥HSYA损失率为2.85%。结论HSYA对光稳定性良好,对热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