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我决定论是阐述环境影响个体基本心理需要满足水平,从而产生自主一受控动机,最终影响行为质量和健康的动机认知理论。文章概括了自我决定论主要研究内容,指出基本心理需要是联系个体和环境的中介,内在目标与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相互促进,使个体产生自主动机,从而形成积极行为和健康;心智觉知调节着这个过程,高的心智觉知水平促进形成积极行为与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定量研究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科学开展高血压防控相关工作提 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0个省35个职业场所在职职工中的高血压患者5 861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 据,利用LISREL 8.7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知识、态度和行为作为潜变量,各潜变量对应的观测变量作为显变量。 结构方程模型的参数估计是基于多项相关系数,并配合渐进协方差矩阵,以一般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模型。结果: 知识对态度有直接影响,影响路径系数为0.84;态度对行为有直接影响,影响路径系数为0.38;知识对行为存在间接 影响;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情况良好。结论:高血压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相关态度具有显著的影 响,但知识和态度对高血压患者行为的影响力较弱,存在其他因素对患者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对高血压患者的健 康教育应全面考虑影响其行为的因素,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计划行为理论和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期望确认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网络游戏的特性,提出了网络游戏中个体持续使用行为意向理论模型。该模型分析了初始行为变量、过程变量、持续行为变量及其他们之间的效应关系,旨在全面深入的探讨游戏中个体持续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并为进一步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应对是个体面对有压力的情境和事件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1].应对方式作为应激源与应激结果之间的一种中介变量[2],对于缓解或调节环境压力,保持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应对方式可以使人有效而积极地面对心理压力,帮助个体重新恢复到自己生理和心理的平衡,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不成功的应对方式则会使人继续停留在充满压力的应激状态.消耗着个体潜在能量,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5.
孙艺凡 《重庆医学》2021,50(17):3046-3049
气质是个体对体内外刺激以情绪反应为基础的行为方式,是影响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儿童发展中占重要地位.该文从气质理论、气质的影响因素、气质的评价方式3个方面进行综述,为儿童气质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健康行为学是研究健康相关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健康相关行为指人类个体和群体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按这类行为对行为者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影响,可以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健康行为学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个体和群体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探索其动因、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制,为健康教育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挫折或压力时为减轻负面影响做出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1]。目前,大多数研究从心理控制源、主观幸福感、个性心理特征等角度去分析应对方式的形成,很少从家庭因素进行探讨。家庭因素,特别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和行为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  相似文献   

8.
认知情绪调节,也称认知应对,是指个体在处理来自内部或外部的、超过自身资源负担的生活事件时,所做出的认知上的努力[1].荷兰学者加尼弗斯蒂(Garnefski N)从情绪调节和应对两个研究领域对认知情绪调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于2001年编制了认知情绪调节量表(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CERQ),独立地考察个体在经历负性生活事件之后倾向于运用的不同于"行为"应对的"认知"应对策略,以及它如何影响个体在经历负性生活事件之后的情绪发展进程.目前国内研究者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研究多是从"行为(所做)"角度,如采用应对方式问卷等进行研究,较少从"认知(所想)"角度进行的相关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9.
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有压力的情境和事件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是应激与心理健康的中介机制[1~3].本研究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患者求医行为是个体患病或发现症状后,为恢复健康(寻求医疗帮助)所产生的相关行为的总称,包括就诊、治疗、康复以及消除疾病残留的困扰等所形成的种种行为。不同的人其求医行为的方式(如主动求  相似文献   

11.
医学伦理学的定量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分析影响人的伦理行为的因素入手,将这些因素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引入虚拟变量的方式对这些定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进行医学伦理学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相关分析表明,英语课堂心理环境整体评分与期末成绩呈显著弱相关,说明课堂心理环境对英语学习效能会产生一定影响。对课堂心理环境的构成因子与期末成绩的相关分析和独立检验均表明,学生的学习行为对英语学习效能有显著影响,而课堂人际关系、课堂气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个体心理体验对英语学习效能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当代心理学认为模仿是学习的一种方式,有机体有意或无意地仿效其他个体行为而表现出类似行为的过程,但模仿行为究竟是是先天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尚未定论[1].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曾就人类模仿行为的原因与类别进行了分析,认为模仿行为的发生源自观察榜样的示范,即让观察者进行实际的尝试性模仿操作,这种"观察-模仿-再观察-再模仿"的学习形式,通过替代强化形成固定的行为倾向[2].传统认知心理学则认为,模仿能力的强弱来自于个体对外界接收信息并按此发起新活动能力的大小,行为的创新则是模仿在许多榜样示范的基础上,观察者产生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观察者由于受不同模型的作用,在大脑建立若干暂时神经联系,这些暂时神经联系通过大脑的整合作用出现了不同于任何榜样示范的新的行为模式.随着社会认知神经科学(SCN)等交叉学科的兴起,近来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系统是模仿行为的重要神经机制[3-5].  相似文献   

14.
大量研究表明,个体的依恋模式,特别是依恋安全感是解释婚恋关系质量差异的主要变量[1].本文在综述成人依恋与婚恋质量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探讨了依恋与婚恋联系的机制以及依恋理论对婚恋咨询和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越  黄菊  代涛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3):1636-1641
背景 医生是双向转诊中的关键角色,直接影响着双向转诊的执行,而有序、高效、互联互通的转诊系统有助于促进医生进行双向转诊。探究信息化对医生双向转诊的影响机制,对于促进双向转诊、实现分级诊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的 构建信息化对医生转诊意向和行为影响的定性模型,为后续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于2021年4—10月,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Web of Science中与本研究构建模型相关的文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结合文献检索情况,对模型涉及的潜变量进行内涵界定和观察变量选取,进而构建信息化对医生转诊意向及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结合理论模型,基于技术接受模型进行业务分析,构建相应的业务模型。 结果 构建的信息化对医生双向转诊意向及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确定了行为、意向、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信息化控制因素6项潜变量,以及各潜变量的观察变量。各潜变量间的关系可分为相关/共变关系、因果关系。构建的业务模型可以清晰反映信息化的不同发展水平对医生转诊意向及行为的影响。业务模型显示,只有当信息化支撑在联通与共享的基础上支撑业务协同、信息系统功能完善且转诊标准与平台深度融合时,才能真正降低转诊的难度并促进双向转诊。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定性模型可以为下一步开展相应定量模型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以为我国双向转诊评价体系的构建和相关政策文件的制定提供参考,同时也拓展了计划行为理论的适用范畴。  相似文献   

16.
应付方式被认为是处在应激与健康之间的重要中间机制,对个体心理的调节和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应付方式的研究多是用量表进行测量、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诊断方面,本研究对20名医科大学生进行了为期8周的团体辅导并用相关工具进行了评定,以期探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应付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成人依恋与婚恋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量研究表明,个体的依恋模式,特别是依恋安全感是解释婚恋关系质量差异的主要变量。本文在综述成人依恋与婚恋质量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探讨了依恋与婚恋联系的机制以及依恋理论对婚恋咨询和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冯志颖 《开卷有益》2007,(10):18-19
患者求医行为是个体患病或发现症状后,为恢复健康(寻求医疗帮助)所产生的相关行为的总称,包括就诊、治疗、康复以及消除疾病残留的困扰等所形成的种种行为。不同的人其求医行为的方式(如主动求医、被动求医和强制求医等)也有区别,这不仅与所患疾病的种类、部位、性质、严重程度、治疗难易、预后优劣和影响社会功能状况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及个人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健康产生的重大影响.儿童时期形成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将对他们一生其它发展阶段的行为方式产生深远影响.本研究旨在调查承德市小学生几种常见的健康相关行为的现状,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健康教育是指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息传播等干预措施使人群或个体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避免或减少暴露于危险因素,帮助实现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及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全国在校大学生已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