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侧隐睾、尿道下裂伴睾丸横过异位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4岁,因尿道口异位伴阴囊空虚4年,拟“两侧隐睾伴尿道下裂”收住院.入院体检:两侧阴囊发育欠佳,未及睾丸,左腹股沟外环处可及0.5cm×0.4cm结节,不能推入阴囊,右腹股沟未及睾丸,阴茎呈屈曲状,尿道开口于阴茎腹侧中段,系带缺如,背侧包皮堆...  相似文献   

2.
γ-氨基丁酸及其受体在大鼠脊髓疼痛传导通路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腰膨大段脊髓背角γ-氨基丁酸(GABA)及GABAAβ3受体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 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n=8)、致痛对照组(n=8)、置入导管对照组(n=8)及置入导管给药组(n=8).致痛大鼠采用福尔马林炎性痛模型,观察致痛后大鼠疼痛退缩反应,并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 比较致痛24 h后大鼠腰膨大段脊髓背角两侧GABA免疫阳性细胞和GABAAβ3受体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 在福尔马林致痛后鞘内注射蝇萆醇可抑制大鼠第2期的退缩反应,其退缩反应数明显低于致痛对照组和置入导管对照组(P<0.05).致痛24h后,GABA免疫反应神经元在致痛对照组和置入导管对照组致痛侧腰段脊髓背角Ⅰ~Ⅲ层有大量表达,与各自组的非致痛侧及空白对照组两侧相比数量明显增加(P<0.05),置入导管给药组在两侧脊髓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两侧、致痛对照组和置入导管对照组非致痛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致痛对照组和置入导管对照组致痛侧比较数量明显减少(P<0.05).GABAAβ3受体mRNA阳性细胞在致痛对照组和置入导管对照组两侧腰段脊髓背角第Ⅱ和第Ⅲ层有大量表达,分别与空白对照组和置入导管给药组比较,其数量明显增加(P<0.05),置入导管给药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其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GABA及其GABAAβ3受体参与了脊髓对外周伤害性刺激的应答及调控.  相似文献   

3.
马蜀爽  王耀东  贺凯 《四川医学》2007,28(11):1224-1224
患者,男,52岁.因阴囊肿胀坠痛2个月于2005年12月17日入院.入院前2个月无诱因出现阴囊肿胀坠痛,经口服抗生素及平卧,疼痛减轻,但阴囊肿大,大小无改变.  相似文献   

4.
<正> 临床资料:10名病员除常规检查单侧或双侧阴囊内无睾丸。“B”超诊断隐睾症外,均有阴囊不发育或发育不良。阴囊萎缩,无法提起阴囊皮肤及手术中无法扩大阴囊以容纳睾丸。或单侧隐睾双侧阴囊不对称。对侧阴囊下垂,隐睾侧阴囊发育不良或萎缩。其中双隐睾6例,单侧隐睾4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22岁。10例均行阴囊扩大成形术。术后随访阴囊外形增大约1/4面积。睾丸位于阴囊内位置正常,活动良好,发育良,阴囊双侧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30岁。因右侧睾丸肿痛半年伴增大、变硬1周余,于1983年5月21日入院。一年前曾有右侧睾丸外伤史,半年前自觉睾丸肿大伴疼痛。入院3周前感劳累后右睾丸疼痛加剧,无尿痛、尿急和血尿,亦无发热。曾去某院诊断为“右睾丸炎性肿块”。经青、链霉素治疗1周后肿痛消退。此后右睾丸常有剌痛感,睾丸增大、变硬。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心肺无异常。双侧肾区无叩击痛,双侧输尿管径路及膀胱区无压痛。阴茎无畸形,两侧阴囊无殊。右侧睾丸增大至4×4cm,质硬,有压痛,呈结节状,与阴囊无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采用阴茎腹侧阴囊纵隔联合皮管治疗会阴型尿道下裂新方法。方法:从阴茎腹侧和阴囊纵隔取皮瓣,冠状沟下向两侧取与阴茎腹侧皮瓣相连的皮瓣,连续缝合皮瓣并包绕尿管形成皮管,皮管远端穿过隧道与龟头顶端作缝合固定,形成新的尿道。结果:15例中,一次手术成功12例,成功率80%。2例术后尿瘘,1例龟头部尿道狭窄。结论:阴茎腹侧阴囊纵隔皮管,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且尿道开口于龟头顶部,符合尿道下裂的治疗标准,是一种治疗会阴型尿道下裂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采用阴茎腹侧阴囊纵隔联合皮管治疗会阴型尿道下裂新方法.方法:从阴茎腹侧和阴囊纵隔取皮瓣,冠状沟下向两侧取与阴茎腹侧皮瓣相连的皮瓣,连续缝合皮瓣并包绕尿管形成皮管,皮管远端穿过隧道与龟头顶端作缝合固定,形成新的尿道.结果:15例中,一次手术成功12例,成功率80%.2例术后尿瘘,1例龟头部尿道狭窄.结论:阴茎腹侧阴囊纵隔皮管,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且尿道开口于龟头顶部,符合尿道下裂的治疗标准,是一种治疗会阴型尿道下裂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 睾丸良性肿瘤是罕见的疾病,同时存在睾丸及附睾囊腺瘤则更为罕见。我院于1985年3月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51岁,因右侧阴囊逐渐肿大、不适、偶有右下腹牵扯痛7年入院。10年前因右腹股沟疝行疝修补木,术后即感右下腹不适,木后3年发现右侧阴囊肿大。无外伤史及睾丸炎史。查体:阴囊皮肤颜色正常,右侧睾丸、附睾及精索正常,睾丸外上方可触到一鸡卵大之肿物,波动(+),柔软,光滑、无触痛,透光试验(+),平卧休息时肿物无减小及消失,托起无沉重感。对侧阴囊内容物正常。余检查正  相似文献   

9.
<正> 会阴型异位睾丸是少见的先天性畸形。我院近年收治3例,病例报告见表: 讨论会阴型异位皋丸因睾丸引带终止于坐骨棘而异位。两侧均可发生,但其真正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为阴囊颈的狭窄,腹内压增高推动作用的结果。儿童会阴型异位睾丸的诊断易与隐睾或无睾症混淆,临床检查见该侧阴囊空虚,但于会阴部能触及性腺,轻压敏感。会阴型异位睾丸并发症与隐睾相似。  相似文献   

10.
1983年6月至1984年6月,我院对农民行输精管注射粘堵术185人,年龄23~52岁。结果,两侧穿刺成功者179人,一侧穿刺失败而改结扎者6人,穿刺成功率达96.7%均无发生阴囊出血、感染及痛性结节等并发症。术后随访4月者110人,16月者75人,其妻无再孕。材料与方法术野常规剃毛、消毒。将一侧输精管固定在阴囊前壁近中线皮下表浅位置,以2%普鲁卡因1ml作局麻。用皮外输精管固定钳将输精管套住固定在皮下最表浅处(钳柄倒向受术者脚端)。  相似文献   

11.
患男性,24岁,河北省人,汉族,主因左侧阴囊肿胀疼痛,伴发烧,在院外以急性睾丸炎治疗2w无效后,入我院治疗。体检体温37.8℃,神情合作,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元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能及,无叩击痛,双肾区无叩击痛,膀胱区无压痛,左侧阴囊肿胀,约如人拳头大小,睾丸肿大、触痛,右侧睾丸附睾大小质地正常,神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切断大鼠前根的方法,探讨前根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结果发现:①大鼠在正常状态下,左右两侧大腿外侧部皮下痛阈无显著性差异,切断左侧L_4、L_5前根后第3d,切断侧痛阈[(o.760±0.139)mA]较切断前[(0.365±0.120)mA]和对侧痛阈[(0.443±1.09)mA]均显著性增高(均为P<0.05)。②在切断后第3d给予电针刺激,切断侧的电针效应与切断前的以及对侧的电针效应相比较,虽有升高,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前根在电针镇痛信息的传入中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睾丸扭转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1例隐睾扭转者表现为腹股沟痛性肿块,同侧阴囊内空虚。以阴囊疼痛就诊22例,以腹痛就诊1例。体检:均有睾丸触痛,Prehn征阳性,睾丸明显上移、横位。局部皮肤红肿2例,体温升高3例。阴囊彩超检查,均表现为患侧睾丸增大,睾丸血流消失20例,血流减少4例。结果1例隐睾扭转者行睾丸切除术;23例阴囊内睾丸扭转者中,8例手术复位固定,15例因睾丸坏死予以切除(65.2%)。均行对侧睾丸预防性固定。结论Doppler超声检查可灵敏检测出血流,是一种快速、简便、无损害和可重复的检查方法。睾丸扭转一经诊断即应及时手术探查,将发病时间与术中观察睾丸质地及色泽结合考虑睾丸的取舍、复位或切除坏死睾丸及预防性固定。  相似文献   

14.
睾丸鞘膜腔内结石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开毅  刘川  胡自力  黄秀川 《吉林医学》2010,31(14):2124-2124
睾丸鞘膜腔内结石罕见,现将我单位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1例,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35岁。因“左侧阴囊隐痛3月余”,于2009年09月29日入院,疼痛呈阵发性,无放射痛。查体:双侧阴囊无红肿,睾丸附睾形态大小正常,双侧阴囊透光试验(一),左侧阴囊内扪及2粒黄豆大小硬物,与睾丸附睾无粘连,  相似文献   

15.
1976年Silber首次用显微外科技术为1例9岁的腹内隐睾患儿成功地将睾丸移植入阴囊,为高位隐睾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我院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于81年10月为1例两侧腹内隐睾患者作了左侧睾丸自体移植术,亦获得成功,报告如下。患者,15岁,因双侧阴囊内无睾丸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好,无阴毛,阴茎发育尚可,双侧阴囊发育较差,阴囊内及下腹部均未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3岁,因右侧阴囊内肿物2年余于1998年7月1日入院。门诊B超示“右侧阴囊鞘膜积液”。外科情况:右侧阴囊大小约11cm×13cm,质中,局部无红、肿、热、有轻压痛,平卧或局部还纳肿物不能消失或缩小,透光试验阳性。左侧阴囊及内容物无异常,术前...  相似文献   

17.
患者50岁,因肛周脓肿半月住院,既往阴囊无红肿热痛病史,住院期间发生右阴囊肿大、疼痛,彩超检查发现双侧睾丸附睾无肿大、回声无异常,鞘膜腔无明显积液;右阴囊壁明显增厚,其间见一薄层斑点状强回声,后伴浑浊声影(图1),下部阴囊壁内见细点状低回声夹杂斑点状强回声(图2),探头挤压有波动感。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67岁,因阴囊及左下腹疼痛2天伴休克,于1993年3月12日入院。患者发病前1天无明显诱因自感下腹部及臀部不适,因夜间解小便不慎将阴囊跌伤,伤后无血尿及排尿困难,阴囊皮肤无破损,仅感局部疼痛。次日病情加重,伴畏寒、发热,小便明显减少至无尿,并发现阴囊皮肤及左下腹皮肤青紫、瘀斑。检查:T 38.5℃,P 100次/分,R 35次/分,BP 8/5kPa。神志清楚,全身皮肤、巩膜无黄疸,心肺无异常。左下腹皮肤可见大片紫红色瘀斑,边界清楚,水肿明显,压痛轻,无捻发音,肝脾正常,肠呜音正常,无移动性浊音。阴囊除两侧边缘皮肤正常外,其余部分呈紫褐色,水肿发亮,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患者,72岁,男性,因“进行性排尿困难3年,阴囊肿痛3d”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以夜尿增多明显,最多达10余次,尿线细,射程短,症状逐渐加重,未给予特殊治疗。3 d前患者出现阴囊肿痛,以左侧为著,急来我院就诊。患者有尿道结石病史10年。查体:t38·1℃,BP 140/70 mmHg,头颅五官端正,心肺听诊未见异常,下腹部膨隆,压痛,无反跳痛,肝肾区无叩痛,双侧阴囊红肿,左侧阴囊部分皮肤颜色暗黑,双侧睾丸触摸不清。肛诊:前列腺Ⅱ度大,质韧,中央沟变浅,表面光滑。入院诊断:①急性尿潴留;②阴囊感染;③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入院后给予导尿,发现前尿道阻力较大,于前尿道可触摸到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阴囊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阴囊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右侧阴囊肿大伴有一无痛性有搏动包块30年,多普勒彩超、DSA诊断为高流量的阴囊动静脉畸形,选择性右侧股动脉栓塞并切除包块,病理显示为包含动脉和扩张增厚静脉的皮下血管结构,随访1年阴囊动静脉畸形无复发。结论:病史、多普勒彩超、DSA是诊断阴囊动静脉畸形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