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为观察滤过手术聚合干扰α-2b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将52例(60只眼)青光眼随机分为干扰素α-2b治疗组和5-Fu对照组各30只眼。同一标准行小梁切除术,术后1周内每天行球结膜下注射,治疗组注干扰素α-2b10万U,对照组注5-Fu5mg。术后记5-12个月(平均6.4个月)。结果干扰素组手术成功率约93.3%(28/30),5-Fu对照组为90%(27/30),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功  相似文献   

2.
将双眼发痒、不适、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患者30例(60只眼),晶体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病人60例(60只眼)各随机分为两组,在2个月内分别滴入0.1%地塞米松眼液及0.3%氧氟沙星眼液。于首诊,用药后1周、2周、1月、2月及用药结束时各测定眼压一次,发现激素组眼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对其发生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白内障摘除空气填充前房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应用的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除了截囊方法不同和不用粘弹物外,其余均按常规ECCE+IOL方法完成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146例(152眼)病人在术后一周内视力恢复至≤0.1者3眼,占1.9%;0.2~0.5者82眼,占54%;0.6~0.8者4=57眼,占48%;0.9~1.0以上者10眼,占6%。一个月后查视力结果:≥0.5~0.9者104眼,占68%;≥1.0以上者24眼,占16%。常见的并发症是:角膜水肿和内皮混浊(71眼,占46%)、葡萄膜炎性反应(45眼,占29%)、前囊膜部分残留(6眼,占3.2%)、皮质残留(10眼,占6.5%)、后囊膜破裂引起玻璃体脱出导致瞳孔欠圆(7眼,占4.6%)。结论:用空气填充前房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操作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观察,探讨儿童人工晶体植入的时机、屈光度的选择、手术技巧、并发症的防治及疗效.方法:2岁~12岁(平均 7.6±3.5岁)儿童白内障 78眼,I期植入人工晶体68眼(先天性白内障60眼,外伤性白内障8眼);Ⅱ期植入10眼(外伤性白内障6眼,无晶体眼4眼)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共 37眼,占 47.4%;0.3~0.5共 28眼,占 35.9%;0.3以下 13眼,占 16.7%.术后葡萄膜炎及后发障较重.结论:儿童期白内障术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是防治弱视、恢复双眼单视功能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110例(124只眼)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重点介绍对于不同截囊方法、娩核技术、人工晶体植入及术中、术后部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本组病例随访2~5年,平均3.6年。去除未植入眼24只,100只眼术后矫正视力0.3以上者90只,占90%。  相似文献   

6.
40岁以下各类型青光眼患者60例(70只眼),随机分为实验组(尿激酶与5-氟脲嘧啶用药组)和对照组各30例。行青光眼滤过术后第1~3天于滤区结膜下每日注射尿激酶1000u,术后第4~8天每日注射5-氟脲嘧啶5mg,随访观察1.5~2年,平均20个月。结果表明:手术成功率实验组为88.89%,对照组为61.76%(P<0.01)。功能性滤过泡实验组为94.44%,对照组为52.94%(P<0.01)。  相似文献   

7.
报道62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膜形成14例,发生率为25%,前膜的形成,形成时间及类型与白内障种类有关。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易发生前膜,一般于术后1-5天出现,大多为中厚膜;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前膜一般发生于术后7-8天,多为半透明薄膜。试用地塞米松,5-FU联合球结膜下注射使大多数前膜在发生后1周内吸收。对前膜的易患因素和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报道经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治疗无足够后囊支持的32只眼,其中1期植入20只眼,主要为计划的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樾入术中后囊破裂及外伤性白内障,2期植入12只眼,为无后囊膜支持的无晶体眼。结果术后视力≥0.5者87.5%接近有后囊膜支持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结果(90.02%),并对手术的适应症,人工晶体的设计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白内障28例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空孔伤23例,其中空孔伤合并球内异物3眼;钝挫伤5眼。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天 ̄2年。28眼均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出院时敌正视力≥0.8者16例(57.1%),随访时间4月 ̄14个月。随访时矫正视力≥0.5者13例(65.0%),对外伤性白内障的特点、手术时间和手术操作的关键作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5-FU治疗糖尿病白内障现代囊外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纤维蛋白渗出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对27例(32只眼)患行5-FU 5mg球结膜下注射,隔日1次,总量不超过40mg。结果 27例(32只眼)中有27只眼在用药后半个月内前房及晶体表面渗出的纤维蛋白吸收,5只眼在3周内吸收。结论 5-FU治疗糖尿病白内障人工晶体术后纤维蛋白渗出效果较好,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1.
虹膜拉钩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非  黎蕾  朱志忠  陈旭 《上海医学》2003,26(8):583-586
目的 评价小瞳孔白内障手术中用虹膜拉钩及传统方法扩瞳对术眼瞳孔和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43眼用虹膜拉钩扩瞳(拉钩组),18眼用传统方法扩瞳(对照组)。术前两组视力为眼前手动至0.2,瞳孔直径为1.0~3.5mm,对光反射基本无;两组视力及瞳孔直径的差异无显著性。结果 拉钩组:术中瞳孔缘少量渗血11眼,无后囊膜破裂和瞳孔缘咬伤;术后第1天视力≥0.2为71.4%(30/42眼),3个月后视力≥0.5为59.5%(25/42眼);瞳孔边缘不规则5眼,对光反射迟缓41眼、消失2眼,出现眩光2眼,无多视。对照组:术中瞳孔缘少量至中量出血10眼,瞳孔缘咬伤6眼,后囊膜破裂2眼;术后第1天视力≥0.2为55.6%(10/18眼),3个月后视力≥05为16.7%(3/18眼);瞳孔边缘不规则11眼,对光反射迟缓11眼、消失7眼,出现眩光5眼、多视2眼。术后3个月,两组视力及瞳孔直径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在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虹膜拉钩具有扩瞳快且充分、对虹膜损伤小、不易引起炎症出血等优点;对保持并恢复术后瞳孔的形态功能,提高视觉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预防术后镇痛所致恶心呕吐二种用药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妇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D组,50例)、欧贝组(O组,50例)。所有病例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手术麻醉过程顺利,术毕关腹腔时经硬膜外导管一次注入:D组0·25%布比卡因加地塞米松5mg的复合液5ml,O组0·25%布比卡因5ml同时静脉注射欧贝4mg。然后连接一次性微量止痛泵行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止痛泵复合液配方:布比卡因187·5mg加氟哌利多5mg加曲马多40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D组加地塞米松10mg,O组加欧贝8mg。术后4h、24h、48h随访并记录术后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镇痛效果都较满意,两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塞米松、欧贝都可以有效减轻曲马多复合液术后行PCEA时所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不影响镇痛效果,不增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opical 1% cyclosporin A (CsA), 0.1% dexamethasone or 1% CsA combined with 0.1% dexamethasone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immune rejection after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PKP). METHODS: Eighty-six eyes from 86 PKP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1) Thirty-one eyes were treated with 1% CsA and dexamethasone for 3 months. (2) Twenty-nine eyes were treated with 1% CsA for 3 months; (3) Twenty-six eyes were treated with 0.1% dexamethasone for 3 months. The rejected eyes of postoperation were given with the dexamethasone injection under conjunctiva and increased the frequency of CsA and dexamethasone eye drop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 to approximately 2 years. RESULTS: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3 groups in the postoperative immune rejection which occurred in 5 out of 29 (17.3% ) eyes treated with 1% CsA, 7 out of 26 (26.9%) treated with 0.1% dexamathasone, and 3 out of 31 (9.7%) with 1% CsA and dexamethasone. The immune rejection after PKP occurred in 15 eyes and 13 eyes were cured by sub-conjunctiva injection of dexamethasone combined with eye drops of 1% CsA and 0. 1% dexamethasone. 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CsA combined with dexamethasone topically is better than that of 1% CsA or 0.1% dexamethasone alone in preventing rejection episodes. It is effective to cure the graft rejection after PKP with sub-conjunctiva injection of dexamethasone combined with the eye drop of 1% CsA and 0.1% dexamethason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晶状体囊袋内注射透明质酸酶联合囊膜抛光是否可预防兔眼后囊膜混浊及其眼内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将 4 0只兔随机分为 4组 ,每组均进行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分别采用不抛光不用透明质酸酶、抛光不用透明质酸酶、水分离和抛光囊膜时用进口透明质酸酶和用国产透明质酸酶的方法。手术后不同时期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术后 3个月对每组 5只兔眼的后囊膜混浊进行分级 ,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术后 3个月经秩和检验第 1、2组的后囊膜混浊发生率与第 3、4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第 3组与第 4组、第1组与第 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说明透明质酸酶联合抛光可以降低兔眼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率 ,而且进口与国产透明质酸酶同样有效。术后病理学检查提示抛光用联合囊袋内注射组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最少 ,而且该组的 Soemmering环、Elschnig小体和后囊膜上的细胞都比较少 ,出现晚 ,眼内其它组织未受损害。结论 :晶状体囊袋内注射透明质酸酶联合囊膜抛光可以预防兔眼后囊膜混浊的发生 ,而且眼内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观察环孢霉素A(cyclosporinA ,CsA)、地塞米松和CsA联合地塞米松对穿透性角膜移植(penetratingkeratoplasty ,PKP)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 :86例 (86眼 )PKP术后患者 ,随机分为 3组。①CsA组 ,2 9例 2 9眼 ,用 1%CsA溶液滴眼 ;②地塞米松组 :2 6例 2 6眼 ,用 0 .1%地塞米松溶液滴眼 ;③CsA联合地塞米松组 :31例 31眼 ,用 1%CsA和 0 .1%地塞米松溶液滴眼。 3组每日滴眼各 3~ 4次 ,均于术后 1月改为 2~ 3次 ,持续用药 3个月以上。对PKP术后发生植片免疫排斥反应者 ,予以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和增加 1%CsA及 0 .1%地塞米松滴眼液的滴眼频次 ,直至病情缓解。所有患者随访 1~ 2年。结果 :术后发生角膜免疫排斥反应共 15眼(17.4 % ) ,其中CsA组 5眼 (17.2 % ) ,地塞米松组 7眼 (2 6 .9% ) ,CsA联合地塞米松组 3眼 (9.7% )。后组与前 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15只发生排斥反应眼经治疗有 13眼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PKP术后应用 1%CsA联合 0 .1%地塞米松滴眼能更有效地减少植片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 ;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和增加CsA及地塞米松滴眼液的滴眼频次 ,能有效控制PKP术后所发生的免疫排斥反应 ,从而提高穿透性角膜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导致晶体后囊膜混浊(PCO)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3例(87眼)先天性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其中35眼保持后囊膜完整、19眼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PCCC)、33眼行PCCC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AV)。51眼I期植入人工晶体(IOL)。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30眼(34.48%)发生PCO,其中后囊完整组19眼(54.29%)、PCCC组5眼(26.32%)、PCCC+AV组6眼(18.18%)。PCO的形成与术中未行PCCC+AV(P<0.01)、手术年龄小于1岁(P<0.05)及I期植入IOL(P<0.05)有关。结论:手术年龄越小、I期植入IOL及保持后囊完整是PCO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地龙胶囊对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及IL-23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复方地龙胶囊高剂量组、复方地龙胶囊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小鼠。卵白蛋白(OVA)抗原溶液腹腔注射致敏,雾化吸入激发制备哮喘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的形态结构,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IL-23的水平。结果:各治疗组小鼠的一般情况明显优于模型组;复方地龙胶囊治疗组、地塞米松组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复方地龙胶囊治疗组、地塞米松组小鼠血清IL-23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复方地龙胶囊能明显抑制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并通过降低哮喘小鼠血清IL-23的水平调节免疫系统,且治疗哮喘的作用与地塞米松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BK)矫正中度近视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中度近视患者59例(114眼),其中LASIK组与SBK组各57眼,分别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视力、等效球镜和高阶像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LASIK组与SBK组术后裸眼视力(UC-VA)≥5.0分别占82.46%、87.72%,剩余等效球镜在±0.5D之间分别占80.70%、85.9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垂直慧差(C7)、水平慧差(C8)、球差(C12)和总高阶像差均方根(Rmsh)均于术后1周开始显著增高(P<0.05),除术后1个月SBK组C7明显低于LASIK组外,余各时间点C7、C8、C12和Rmsh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SIK组C7、C12和Rmsh术后3个月较术后1周显著下降,SBK组C7和Rmsh术后1个月较术后1周显著下降,至术后6个月,两组的C7、C8、C12和Rmsh均未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术后视觉质量均有显著性影响,术后早期,SBK组较LASIK组视觉质量好,随着时间的推移,LASIK组与SBK组视觉质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晶状体囊袋内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本科室收治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18例(651眼),术中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后晶状体囊袋内分别注入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抗代谢药物的甲基纤维素溶液0.5 mL.所有患者完全随机法分为4组:实验组155例(157眼)注入含有0.2 mg/mL丝裂霉素C(MMC)、12.5 mg/mL 5-氟尿嘧啶(5-FU)的甲基纤维素溶液;空白对照组173例(194眼)仅注入甲基纤维素溶液;MMC对照组145例(151眼)注入含有0.2mg/mL MMC的甲基纤维素溶液;5-FU对照组145例(149眼)注入含有12.5 mg/mL 5-Fu的甲基纤维素溶液.5 min后用灌注液置换晶状体囊袋内的药物并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术眼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生长情况,眼内压变化及晶状体前、后囊膜混浊情况,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各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情况无明显差异,术前后眼内压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6个月及以上的患者中,实验组、空白对照组、MMC对照组、5-FU对照组患者晶状体前囊混浊发生率分别为11.83%(11/93)、57.65%(49/85)、50.60%(42/83)、52.63%(40/76),晶状体后囊混浊发生率分别为3.23%(3/93)、20.00%(17/85)、10.84%(9/83)、14.47%(11/76),与其他各组比较.实验组晶状体前、后囊混浊发生率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晶状体囊袋内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能有效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从而预防后发性白内障.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接受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57例62眼进行了术后临床观察。随访37眼视力1.0以上者62.16%,0.5以上者91.89%,术后并发症共计16眼,包括后囊混浊,虹膜周边部丝状前粘连、前房出血、人工晶体半脱位、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初步讨论了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