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牵拉掌按复位法加郑氏伤科中药治疗急性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牵拉掌按复位法配合郑氏伤科中药治疗急性胸椎小关节紊乱症43例患者。结果:经上述方法治疗后,治愈37例,好转6例,未愈0例。结论:牵拉掌按复位法配合郑氏伤科中药治疗急性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胸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胸椎小关节错缝,包括胸椎关节突关节、肋椎关节失衡.胸椎周围软组织比较薄弱,发生小关节紊乱并不少见,胸椎小关节紊乱后复位也较困难.笔者运用推拿复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33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膝顶旋提后伸搬肩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6月~2016年6月我院门诊63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进行膝顶旋提后伸搬肩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63例患者均已临床治愈,治愈率为100.0%。结论:膝顶旋提后伸搬肩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确切,可使紊乱的胸椎小关节解除紊乱,恢复胸椎小关节正常的解剖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双掌交错推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和体会。方法:33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均采用双掌交错推压法配合基本按摩手法进行治疗。结果:33例患者中,痊愈2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双掌交错推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方法简便,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鹏  郭永昌 《河南中医》2014,(11):2158-2158
目的:观察三步整脊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症,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运用三步整脊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步整脊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时间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周东辉 《中医正骨》2014,(12):50-51
目的:观察俯卧旋压整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俯卧旋压整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1~52岁,中位数36岁。受累部位位于T33例、T45例、T54例、T68例、T76例、T84例、T92例。胸椎棘突偏左11例、偏右21例。病程1 h至3年,中位数1 d。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颈、胸部脊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参照宋其良等制定的脊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治愈23例、显效6例、好转2例、无效1例。结论:采用俯卧旋压整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可明显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利于颈、胸部脊椎功能活动的恢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推拿联合快速牵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1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快速牵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方法:124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采取推拿联合快速牵引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24例中治愈103例,好转14例,无效7例,有效率94.4%。结论:推拿联合快速牵引的方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整脊疗法配合穴位封闭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疗效。方法:对55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采用整脊疗法配合穴位封闭的方法治疗,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愈4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3%。结论:整脊疗法配合穴位封闭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中医传统脊柱复位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48例,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脊柱手法复位治疗后治愈28例,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92%。结论:手法复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不同节段胸椎小关节紊乱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80例,根据其病变节段分别施以扩胸牵引法(上段胸椎)、俯卧按推法(中段胸椎)、侧卧斜扳法(下段胸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上段胸椎者总有效率为96.00%,中段胸椎者总有效率为92.86%,下段胸椎者总有效率为96.30%。结论:分节段采用不同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对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40例,对照组40例。以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三步定位法对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病灶进行精确定位,行手法治疗,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手法组40例中,治愈19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87.5%,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明显优于其他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牵臂旋提推肋复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牵臂旋提推肋复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183例,在治疗前以及治疗2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愈85例,治愈率46.45%;好转96例,好转率为52.46%;无效2例,无效率为1.09%.治疗前VAS评分为(7.95±0.97)分,治疗后VAS评分为(1.78±1.46)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牵臂旋提推肋复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俯卧推按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塞来昔布为药物对照组,以患者自觉疼痛程度和胸椎棘突侧偏情况为观察指标,研究俯卧推按法对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75%,对照组有效率为78.1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手法在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提肩顶胸法整复手法并观察提肩顶胸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提肩顶胸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431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标准和临床表现改善度评价标准,在治疗前以及治疗2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VAS评分为(7.43±2.47),治疗后VAS评分为(2.12±1.45),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善度,治愈375例,治愈率87.01%;显效33例,显效率为7.66%;好转21例,好转率为4.87%;无效2例,无效率为0.46%.结论:提肩顶胸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显著,可作为胸椎小关节紊乱整复手法之一在临床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5.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按摩工作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引起胸背痛的常见原因,严重者可牵涉颈部肌肉僵硬,造成颈椎不稳引起头痛.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往往是因搬运物品姿势不良,躯干用力扭转而发生小关节移位.胸椎小关节紊乱,俗称"岔气",为临床所常见,多以推按法、顶推法、旋转法等手法治疗.近几年,本人对22 例患者采取了手法整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该症的病因、诊断与整复手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踩跷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患者采用踩跷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结果]48例患者中,治愈42例,显效5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踩跷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踩跷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患者采用踩跷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结果]48例患者中,治愈42例,显效5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踩跷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手法推拿结合中药艾灸治疗运动员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胸椎关节突关节、肋椎关节和肋横突关节损伤后所引起的一系列神经、软组织及内脏器官的症状,常见于运动员。笔者在近10年的运动医学临床中,运用手法结合中药艾灸治疗16例运动员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临床引起背痛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自2003年5月10日至2005年9月21日共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38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8例中20-40岁者11例,约占28.9%,40岁以上者27例,约占71.1%;棘突后突伴偏歪者21例,约占55.1%,单纯棘突后突13例,约占34.2%,棘突凹陷者4例,约占10.5%。其中痊愈34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方法:31例采用整脊推拿手法治疗。结果:痊愈25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4%。结论: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