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剖宫产术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具有操作简单、麻醉快速、镇痛效果可靠的特点.但由于产妇的生理变化,蛛网膜下腔局麻用药量偏大会造成孕妇阻滞平面过高、血压严重下降,影响胎儿血液供应.为此,作者用布比卡因联合不同麻醉性镇痛药作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剖宫产术,观察能否减少布比卡因用量以及对麻醉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足月初产妇行剖宫产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给予等比重0.5%左布比卡因1 ml复合硬膜外2%利多卡因3 ml(A组)、等比重0.5%左布比卡因1.5 ml(B组)、2 ml(C组)、2.5 ml(D组)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每组40例。术中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麻醉前(T0)及麻醉后1 min(T1)、5 min(T2)、10 min(T3)、15 min(T4)、30 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值;观察并记录给药后的麻醉效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痛觉消失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B、C、D组与A组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T0时比较,B组平均动脉压(MAP)在T2、T3时,C、D组HR、MAP在T1、T2、T3、T4时均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MAP在T2、T3时,C、D组MAP、HR在T1、T2、T3、T4时均降低(P<0.05)。术中四组产妇的SpO2除D组在T2、T3时有所降低外,均维持在98%以上,四组新生儿出生后各时间点Apgar评分均>8分。A组与B、C、D组比较,患者术中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追加2%利多卡因例数、麻黄碱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行0.5%左布比卡因1.0 ml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硬膜外追加2%利多卡因3 ml对剖宫产患者循环影响最小,并能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将60例行下腹部、下肢择期及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观察组)和布比卡因(对照组)2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0.5%左旋布比卡因8 mg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0.5%布比卡因8 mg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比较2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从注药至感觉阻滞最高平面的时间)、感觉阻滞范围(感觉阻滞上界最高平面,T表示)、感觉阻滞平面开始消退时间、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效果、术中与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T、感觉阻滞平面开始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醉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阻滞3级占56.7%,对照组占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血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椎管内并发症。结论左旋布比卡因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5.
吗啡椎管内注射用于剖宫产患者镇痛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椎管内吗啡镇痛对剖宫产患的疗效并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选择1998年1月-1999年8月剖宫产妇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观察组于手术结束前5-10min从硬膜外管内注射射吗啡2mg止痛,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方法杜冷丁肌内注射镇痛,根据患平静咳及深呼吸的疼痛的评定镇痛效果,并对比较两组呼吸抑制,尿潴留、呕吐及泌乳情况、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比较有显性差异,P〈0.001;术后泌 相似文献
6.
费宏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2,6(5):456-456
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具有起效快、镇痛确切、肌松完全等优点,但具有麻醉平面不易掌握,血压下降明显等弊端.作者就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应用于剖宫产术与硬膜外麻醉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邹学军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3,4(5):51-52
目的 :比较不同椎间隙椎管内联合麻醉 (CSEA)剖宫产术后行硬膜外恒速泵镇痛的效果。方法 :80例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 :I组 4 0例 ,于L3~ 4 椎间隙行CSEA ;II组 4 0例 ,于L2~ 3间隙行CSEA ,均于脊麻下完成手术。手术结束后硬膜外导管注入负荷量吗啡和布比卡因 ,接恒速泵连续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VAS ,BCS和Bromage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均 <30 ,两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BCS比较Ⅱ组患者明显舒适 (P <0 .0 5 ) ;两组术后Bromage评分均为 0级。术后恶心 ,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SEA剖宫产术后在原穿刺间隙置管行硬膜外恒速泵镇痛效果满意 ,选择L2~ 3间隙穿刺比L3~ 4 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将椎管内联合穿刺(CSE)的麻醉技术用于舆腔及下肢手术,用硬膜外勺状背部打孔针9Tuohy)于L(2-2)或L(3-4)间隙穿刺,细针入蛛风膜下腔,注入脊麻药并留置硬膜外导管备用。根据手术要求及脊麻平面决定是否硬膜外腔给药及剂量,经34例观察,我们认为CSE麻醉技术综合了硬膜外及蛛网膜下腔麻醉两者的优点,避免了各自的某些缺点,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临床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保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寻求剖宫产中有效的麻醉方法及管理。方法选择血小板计数(Ph)〈100×10^9的55例产妇,分椎管内麻醉组39例(Ph〉50×10^9/L)和全麻组16例(Ph〈50×10^9/L)。其中椎管内麻醉组中连续硬膜外15例(Ph〉70×10^9/L)、蛛网膜下腔麻醉24例(Pit为50×10^9-70×10^9/L),回顾性分析55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情况。结果所有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椎管内麻醉产妇和全麻产妇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产后1min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椎管内麻醉组的窒息新生儿发生率明显少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4,P〈0.05),而无窒息和轻度窒息新生儿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2.25、2.89、P均〉0.05)。产后5min新生儿间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0.96、1.33、0.58,P均〉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麻醉方式,且应充分估计病情及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等比重布比卡因液在下肢单侧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无腰麻禁忌手术患者260例,年龄16~80岁,ASA Ⅰ~Ⅲ级.单侧下肢创伤患者230例和非创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等比重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组(1组)和重比重传统腰麻组(2组),手术时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不同比重布比卡因1.5~2mL实施麻醉.结果:1组取得了与2组相同的麻醉效果,其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达最高阻滞平面和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短于2组(均P<0.05),最大感觉阻滞平面低于2组(P<0.01),其对循环的影响明显小于2组.结论:等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用于单侧下肢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12.
段鲁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5,6(10):53-53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在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中的临床效应。方法 选60例ASAⅠ-Ⅱ级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三组,每组20例,L2-3间隙穿刺成功后分别推注0.5%布比卡因1ml(Ⅰ组),1.5ml(Ⅱ组),2ml(Ⅲ组)。并于硬膜外腔置管留作备用。记录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呼吸及温觉、痛觉、下肢运动度阻滞的起效及持续时间、最高阻滞平面、腹肌松驰度、新生儿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温觉、痛觉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下肢运动度阻滞起效时间、新生儿评分,麻醉前后心率,呼吸变化情况,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均有不同程度血压下降,尤以第Ⅲ组明显,Ⅰ组部分病人有痛感、肌松不甚满意。结论 剖宫产手术中,0.5%布比卡因1.5ml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能取得较理想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10月的32例HIV感染足月妊娠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剖宫产,分别于术前、术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于麻醉前和术后1、3、5d抽取静脉血,采用BD、FACS Calibur计数方法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3d CD4+、CD8+、CD4+/CD8+比值明显下降,与术后5d无显著差异。HIV感染者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可导致CD4+、CD8+细胞下降,细胞免疫功能受影响,一般5d后将恢复并接近术前水平。因此,手术及麻醉使HIV感染者免疫功能下降,但椎管内麻醉对HIV感染者实施剖宫产,仍为一种安全适用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4.
腰硬联合椎管内麻醉用于妊高征剖宫产是目前应用较广,效果较好的麻醉方法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鞘内加用芬太尼来加强麻醉强度和延长麻醉的作用时间。本研究通过不同剂量的药物配伍来探讨联合椎管内麻醉用于妊高征剖宫产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公茂珂 《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山东)》2007,9(2):11-11
连续硬膜外麻醉曾经是国内剖宫产手术中最常用的麻醉方法。近年来,随着腰麻穿刺针的改进,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日益增加。本文就其两种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作一临床比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罗哌卡因联合镇痛药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剖宫产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罗哌卡因以及与芬太尼或吗啡联合用于蛛网膜下隙阻滞,剖剖宫产患者阻滞效果、血压、心率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5例。经侧卧位L2-3间隙穿刺行阻滞麻醉。A组:罗哌卡因10mg,B组:罗吡卡因7.5mg 芬太尼25μg,C组:罗吡卡因7.5mg 吗啡0.2mg,D组:罗吡卡因5mg 芬太尼25μg。用针刺法测感觉阻滞平面,用改良Bromage法测运动阻滞,术后随访并记录开始出现切口疼痛的时间,以及头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A组的感觉阻滞平面上界为T2-6,高于其他组(P<0.05),下肢运动完全阻滞百分率明显大于其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A组感觉阻滞时间与B组相比没有差异(P>0.05)。四组中。C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最长,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运动阻滞时间与B组比较没有差异(P>0.05),明显比A组短(P<0.05)。在D组中,有66.7%的患者因感觉阻滞平面不完善,需在硬膜外导管内注入局麻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A组最为明显,在注药后的5min,血压,心率显著降低,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C组最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四组患者术后均无头痛症状。结论:罗吡卡因加入芬太尼25μg,能减少局麻药的用量,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能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并且不增加术后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不同比重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下行剖宫产术的比例逐年增加。本文对等比重布比卡因和重比重布比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的效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陈鹏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广州)》2003,(68):16-17
剖宫产手术在临床中广泛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我们应用低浓度布比卡因,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方法与现今多采用的硬膜外阻滞方法比较,以探讨它的优劣。 相似文献
20.
金光明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7,8(1):33-34
硬外麻醉是剖宫产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但常有麻醉效果不确切的缺点。单用布比卡因进行腰麻,其麻醉效果确切,但蛛网膜下腔用药量较大,对循环的扰乱程度重且出现早、术后下肢运动神经恢复时间长是其不足。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是近年开始应用的麻醉方法,能弥补上述方法的缺点。本文旨在比较4种麻醉方式的镇痛效果、安全性以及对胎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