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膜反应     
骨膜反应是骨疾患的一个基本X线征。按形态分类则杂乱而无多大实用价值。如将其简化为良性和恶性骨膜反应,则有助于鉴诊。除骨膜下吸收无新骨形成属阴性骨膜反应外,而良恶性骨病变几乎均有骨膜新骨形成,属于阳性骨膜反应。良性者X线  相似文献   

2.
正骨膜反应是重要的骨基本病变之一,对提示骨病变的存在、判断骨病变的范围,以及骨病变的定位、定性均具有重要价值。正确认识骨膜反应类型及其表现,有助于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若对骨膜反应的不同表现形式有所误解,可引起影像诊断的偏差而导致误诊误治。本文从骨膜解剖及组织学特点、骨膜反应的定义及病因、影像学表现和临床意义等方面探讨骨膜反应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5 骨膜增生 5.1 定义 骨膜受到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产生的骨膜新生骨,又称为骨膜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前瞻性研究各向同性CT图像对骨膜反应的显示能力.资料与方法 对于拟诊长骨病变的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和64层CT各向同性扫描;对其中48例手术病理证实有骨膜反应者采用双盲法阅读其X线平片、CT横断位及长轴位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对比3种方法显示骨膜反应的平均评分与病理的符合率,并行X2检验.结果 各向同性的CT长轴位MPR图像对骨膜反应的显示能力明显好于CT横断位图像(x2=7.22,P<0.05),但与X线平片无明显差异(x2=0.98,P>0.05).结论 CT常规扫描显示骨膜反应的难点已基本由各向同性CT长轴位MPR图像解决.  相似文献   

5.
作者回顾复习了20例骨原发淋巴瘤,探讨X 线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治疗前X 线征象归纳为:病理骨折;浸蚀或虫蚀状破坏;软组织肿胀;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包括层状、壳状或葱皮状);骨膜反应性新骨断裂;光芒状骨膜反应;皮质穿破;生骨反应。研究结果表明,无复发的患者,阳性X 线征象较复发者少,平均有2.1个阳性X 线征象,复发者平均有4个(P<0.02),且早复发较晚复发者有更多的X 线征。上述九种X 线征象中,以病理骨折,层状骨膜反应,骨膜新骨断裂、皮质穿破、软  相似文献   

6.
有骨膜反应的非骨化性纤维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较少见的原发良性骨肿瘤,以往文献认为此类骨肿瘤无骨膜反应.近期笔者遇到1例有明显骨膜反应的非骨化性纤维瘤.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兔VX-2骨肿瘤模型早期骨膜改变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将VX-2肿瘤细胞悬液注入20只新西兰大白兔的右侧胫骨骨髓腔内制成骨肿瘤模型,种植后每隔5天对所有兔进行X线及MRI检查直至骨膜新生骨形成,每次影像检查之后处死4只实验兔取其胫骨制成病理标本,进行影像学与病理学观察及对照。结果肿瘤种植后第5~15天,MRI显示20只实验侧胫骨骨膜水肿;第20天,MRI发现8只实验侧胫骨骨膜增厚;第25~30天,MRI显示4只骨膜新生骨及其外缘增厚的骨膜。结论兔VX-2骨肿瘤中骨膜水肿及骨膜增厚是发生在骨膜新生骨形成之前的早期骨膜反应,MRI可显示这两种骨膜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加强对长骨转移瘤影像学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24例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长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男10例,女14例,年龄21~80岁,平均52岁。结果:9例具有骨膜反应,其中1例为层状骨膜反应,1例为中断型骨膜反应伴骨皮质中断,其余7例为骨皮质增厚。结论:长骨转移瘤影像学表现多样化,但具有特征性。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检查和病理诊断,分析影像学资料,与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相鉴别,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膜骨肉瘤的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6例骨膜骨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6例均摄X线平片,5例行CT扫描,4例行MRI扫描;对其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骨膜骨肉瘤好发于胫骨,影像学表现为发生在长骨的骨干或相当于干骺部位置的骨表面肿块,病灶内见局灶性骨化或环状钙化(本组3例),边缘可见骨膜反应(本组2例),肿瘤下骨皮质不受侵,但不侵犯骨髓腔。骨膜骨肉瘤组织学上由大量分叶软骨构成,肿瘤细胞呈明显异型性。结论:骨膜骨肉瘤是位于长骨骨皮质表面的恶性骨肿瘤,影像表现与病理表现相结合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对于骨关节疼痛和骨膜反应必须查找病因。首先要考虑到肿瘤,以便进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恶性骨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恶性骨肿瘤CT检查资料,分析其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CT易显示各类恶性骨肿瘤特征性表现,并对骨破坏、骨皮质破坏,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等能同时检出。结论:尽管各种恶性骨肿瘤均可表现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但根据CT扫描的特点及表现,大多数肿瘤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病例资料 患儿 ,男 ,剖宫产出生 1d ,全身皮肤黄染 ,无明显皮疹 ,左前臂皮肤红、轻度肿胀 ,可触及约 5cm× 3cm的肿块 ,质软 ,边界不清 ,皮温稍高。左前臂自主活动差 ,被动活动时啼哭。不流涕。X线表现 :双侧肱骨远端的干骺端不规则骨质破坏。双侧桡骨不规则骨质破坏 ,轻度骨膜反应 ,其中左侧桡骨骨质破坏严重 ,有近 2 / 5骨骼缺如 ,软组织肿胀。右侧桡骨骨干层状骨膜反应 ,轻度骨质破坏。双侧股骨下端干骺端内侧骨质轻度破坏 ,局部有线状、层状骨膜反应 (图 1)。其它骨骼未摄片。实验室检查 :血WBC 2 2 .4× 10 g/l,患儿及其母甲苯胺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兔肢体软组织开放性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对骨膜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8只,于兔双后肢制备肢体软组织开放性损伤模型,分为3组:单纯致伤组(A组)、海水浸泡30min组(B组)、海水浸泡1 h组(C组).分别于致伤后0、1、3、7 d时取骨膜做组织学观察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检测.结果 (1)肢体软组织开放性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后骨膜炎症反应明显重于单纯致伤组,浸泡时间越长,骨膜炎症反应越重.(2)海水浸泡30 min后,膜内成骨延缓不明显.浸泡1 h后,膜内成骨明显延缓.(3)C组BMPs及VEGF表达时间明显延迟且明显弱于A组、B组,B组BMPs及VEGF表达时间虽未延迟但弱于A组.结沦肢体软组织开放性损伤合并海水浸泡1 h后,可明显延迟并损害骨膜膜内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兔肢体软组织开放性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对骨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兔肢体软组织开放性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对骨膜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8只,于兔双后肢制备肢体软组织开放性损伤模型,分为3组:单纯致伤组(A组)、海水浸泡30min组(B组)、海水浸泡1 h组(C组).分别于致伤后0、1、3、7 d时取骨膜做组织学观察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检测.结果 (1)肢体软组织开放性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后骨膜炎症反应明显重于单纯致伤组,浸泡时间越长,骨膜炎症反应越重.(2)海水浸泡30 min后,膜内成骨延缓不明显.浸泡1 h后,膜内成骨明显延缓.(3)C组BMPs及VEGF表达时间明显延迟且明显弱于A组、B组,B组BMPs及VEGF表达时间虽未延迟但弱于A组.结沦肢体软组织开放性损伤合并海水浸泡1 h后,可明显延迟并损害骨膜膜内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15.
训练致胫骨反应性骨膜增生58例武警黑龙江总队医院骨科李魁章,刘小化,季广义,唐志伟(哈尔滨150076)胫骨骨膜反应增生是部队新兵训练中较常见的一种损伤。我院自1988年以来诊治5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8例均为男性,年龄18~...  相似文献   

16.
骨样骨瘤的CT表现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骨样骨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的CT表现特点。结果 :3 8例中股骨 2 1例 ,胫骨 5例 ,肱骨 3例 ,其他部位 9例。 3 8例中 3 7例有瘤巢中心钙化 ,形成“牛眼征” ;瘤巢周围见骨质硬化者 3 3例 ;骨膜反应 13例 ,内骨膜增生 8例 ,外骨膜增生 2例 ,内外骨膜均增生 3例。 9例骨髓腔内出现骨质吸收的改变。结论 :骨样骨瘤的CT表现典型 ,CT是目前诊断骨样骨瘤的常用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7.
兔肢体软组织开放性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对骨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兔肢体软组织开放性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对骨膜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8只,于兔双后肢制备肢体软组织开放性损伤模型,分为3组:单纯致伤组(A组)、海水浸泡30min组(B组)、海水浸泡1 h组(C组).分别于致伤后0、1、3、7 d时取骨膜做组织学观察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检测.结果 (1)肢体软组织开放性损伤合并海水浸泡伤后骨膜炎症反应明显重于单纯致伤组,浸泡时间越长,骨膜炎症反应越重.(2)海水浸泡30 min后,膜内成骨延缓不明显.浸泡1 h后,膜内成骨明显延缓.(3)C组BMPs及VEGF表达时间明显延迟且明显弱于A组、B组,B组BMPs及VEGF表达时间虽未延迟但弱于A组.结沦肢体软组织开放性损伤合并海水浸泡1 h后,可明显延迟并损害骨膜膜内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道了1例发生于手部的尤文氏肉瘤。患者为8岁女孩,右手外伤后轻度疼痛,第3指基底部持续肿胀,体检发现右手第3指近节肿胀,质硬,邻近的掌指和近侧指间关节的活动范围略受限。X线表现为溶骨性膨胀性病变,累及整个近节指骨,伴有软组织肿物,指骨基底部可见病理性骨折,沿后外侧方可见轻微骨膜反应,骨扫描显示摄取增加。对患者施行了开放性外科活检,免疫学和组织学表现支持尤文氏肉瘤的诊断。作者指出,发生于手部的尤文氏肉瘤放射学表现与特征性的弥漫性骨破坏,层状或针刺状骨膜反应等不同,它们可表现为骨膨胀,溶骨性或蜂窝状,缺乏层状或针刺状骨膜反应。该病的鉴别诊断包括感染性病变如结  相似文献   

19.
Ewing肉瘤75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探讨Ewing肉瘤在不同骨部位,其放射学表现的异同点。材料与方法:对经证实的75例Ewing肉瘤的临床和放射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复习。结果:1.长管骨:病变易沿骨长轴扩展,范围较广泛,常呈虫噬样或配木样改变,骨膜反应较明显,常呈多层状或葱皮样,可有轻微膨胀;软组织肿块多不明显并多限于骨膜鞘下;2.扁骨,溶水状骨破坏常较局限,边缘不清,骨膜反应不明显,骨外软组织肿块较大,以及易侵犯邻近骨和关节。  相似文献   

20.
李博  黄进  郭炜  白建军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11):1307-1307
患者男,35岁,无明显诱因右小腿疼痛2月,加重1周,X线平片:右胫骨下端髓腔内多发囊状密度减低区,边界清晰,内见较粗大骨嵴,局部骨皮质略有膨胀。前方部分骨皮质中断,未见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图1,2)。MR I:右侧胫骨下端膨胀性骨质破坏,呈长T1、混杂长T2、SPIR高信号表现,内有低信号骨嵴,呈不规则分隔样改变,病变长约10 cm,其前部骨皮质部分缺失,骨骺板未见破坏,无明显骨膜反应,周围软组图1,2右胫骨下端多发囊状密度减低区,局部略有膨胀,边界清晰,内见较粗大骨嵴,未见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图3 MR冠状位扫描,T2W I序列,右侧胫骨下端病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