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上很多国家均有报道,特别在亚太地区广泛流行,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警惕。目前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已达20余种,以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ekievirusA16,CoxAl6)为主,两者常相伴引起手足口病的暴发和流行。本文就全球手足口病流行现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手足口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手足口病是世界范围广泛流行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和疱疹,部分重症可导致死亡,严重威胁儿童健康。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等EV是引起我国手足口病持续流行的主要病因。2013年以后,其他EV在手足口病病例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多,引起重症和死...  相似文献   

3.
陈多状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2,18(1):50-50,70,F0003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A16型或肠道病毒71等)感染引起的,以出疹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我国于1981年始见于上海。2007年5月,山东临沂手足口病疫情明显上升,在局部地区发生了手足口病流行[1]。2008年3月,安徽省阜阳市发生1起由EV71所致的手足口病疫情,截止到5月31日报告患者7 470例,死亡23人[2]。  相似文献   

4.
陶涛  刘亮  宋世佩  郑金福  郝永建 《职业与健康》2009,25(19):2087-2087
手足口病多以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为主感染所引起的病毒性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夏季及初秋季节,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粪便。该病具有自限性、病程较短、一般病情较轻等临床特点。2009年3月20_23日,某部幼儿园出现了一批以皮疹为主要症状的患儿。根据临床特征、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是由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5.
一起幼儿园手足口病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传播快,流行强度大,在短期内可造成流行。柯萨奇病毒A16(CoxAl6)和肠病毒71型(EV71)是HFMD的主要病原。2006年3月14日—3月29日,我市某幼儿园发生具有手足口病症状的病人23例。接报后我们随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发的病例最为常见,且病情重,病死率高。为摸清泗洪县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对泗洪县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TaqMan荧光定量RT—PCR法快速检测肠道病毒EV71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是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由人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saekie vials)A组16、4、5、7、9、10型,B组2、5型;埃可病毒(ECHO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其中以EV71及CoxA16型最为常见。EV71感染儿童引起的手足口病大部分病例病情较轻,可治愈,但少数患者可出现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手足口病是世界广泛流行的传染病,是由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引起,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因此,及早发现疫情,控制疫情扩散蔓延是做好手足口病疫情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更好地做好手足口病疫情管理工作,有效控制肠道传染病的蔓延和扩散,作者就2007--2008年高唐县人民医院手足口病疫情管理工作经验进行交流,以便提高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手足口病是一种侵犯婴幼儿为主的常见传染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最常见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及肠道病毒71型(EV71)。我国南方地区时有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发生。为掌握手足口病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我们对2008和2009年某市发生的13起手足口病爆发疫情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武汉市阳逻地区2008至2012年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至2012年在湖北省中山医院阳逻院区儿科治疗的874例手足口病病案资料,对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在874例手足口病例中,男584例,女290例。2008至2011年武汉阳逻地区手足口病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χ2=36.54,P<0.001),2012年有所下降。发病高峰集中在4~9月份;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幼儿为主;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或幼托儿童为主。2011年报告的病重率明显高于其它年份(χ2=16.92,P<0.001)。男性儿童发病率高于女性儿童,每年性别比平均维持在1.50:1以上。普通病例为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共同主导流行。重症和死亡病例以EV71为流行优势株。结论武汉市阳逻地区手足口病流行有明显季节性、人群性以及地区性,引起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流行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和CoxA16,且不同年份流行优势株有所不同,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流行优势毒株均为EV71。  相似文献   

11.
<正>手足口病(HFMD)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V 71)和柯萨奇病毒A 16型(CoxA 16)[1]感染引起,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夏秋季节为流行季。该病传染性强,易引起爆发或流行。我们对2008和2009年本区手足口病  相似文献   

12.
手足口病是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l6)引起的手足口病较为多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1],是当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0-2011年聊城市手足口病病原学流行特征及病原谱变化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0-2011年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0和2011年分别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3 303例和2 078例;2010年以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感染为主,2011年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感染为主。手足口病发病有季节性,4~7月份为发病高峰,不同发病时段的优势病原体主要为EV71和CA16,二者呈交替流行;发病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年龄组(95.56%),以散居儿童为主(90.24%),托幼儿童中EV71的检出率高于CA16的检出率(χ^2=71.02,P〈0.001);1~岁组的重症发生率最高,感染EV71的重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感染CA16者(χ^2=216.47,P〈0.001)。结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是EV71和CA16,二者在不同时段可交替或相伴流行;病原谱的变化有规律性;EV71是造成重症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4.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简称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简称CA16)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两种主要的病原体,常相伴造成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每次流行中两种病毒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不同[1].EV71感染引起HFMD常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CA16感染引起自限性的手足口病,极少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2~6].2008年安徽、广东(包括深圳市)、浙江等28个省市出现手足口病暴发流行,因此,亟须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方法对这两种病毒进行快速区分检测.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手足口病常见病原体基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人类是唯一已知的自然宿主,其中最常见的型别是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16型(CA16)。与CA16相比较,EV71的感染更有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的症状或肺水肿而导致死亡。肠道病毒主要经日或近距离飞沫感染或通过接触不洁物品传播。从2007年起,婴幼儿手足口病的疫情有所上升,2008年安徽阜阳出现规模较大的爆发疫情,其他省市也相继出现了手足口病感染病例,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升高的趋势。为此,建立快速、灵敏、有效的检测方法并结合基因分析可为及时制定HFMD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2008—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并以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HEV 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 16)为主要病原的肠道传染病。自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报告管理后,病例数急剧上升,发病数仅次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相似文献   

17.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并以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A 16,CoxA16)为主要病原的肠道传染病,多数症状轻微,少数出现并发症导致死亡.目前,手足口病其流行特征还不完全清楚,且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1].为进一步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以探讨适宜的防控措施,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2008-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主要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包括EV71病毒、柯萨奇A16型病毒等1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可在多个年龄组人群引起感染,但在5岁以下婴幼儿中易发生暴发流行[1J。EV71病毒是目前常见的手足口病流行病毒,因患儿发病较严重,并多伴发轻重程度不等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而受到人们的关注翻。卫生部于2008年5月2日将手足口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为了解其发病水平及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19.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其中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为了解目前湖北省郧县手足口病的流行情况,将2008年1~8月郧县手足口病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锦  许国章 《浙江预防医学》2011,23(11):24-27,34
人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HEV 71)是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致病原之一,5岁以下学龄前儿童发病率较高,其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影响婴幼儿健康,是重症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HEV 71在亚太地区的流行呈上升趋势,备受关注,但目前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