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有报道 ,日本慢性功能性头痛 (偏头痛、肌紧张型头痛 )的发病率占人口的 3 0 %以上。饱受头痛之苦的患者中 ,许多人都自认为是“得了头痛” ,以一种有病的状态郁郁度日。近年来 ,随着对头痛病情了解的逐步深入 ,在临床中导入了以偏头痛为中心的新药物疗法 (triptan类药物 )。但从另方面看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非药物疗法 ,而且选择非药物疗法的人也不少。这些疗法的主要依据是 :头痛的发病、诱因、加重因素等均与以应激为主的精神因素密切相关 ;而且许多人尽量避免药物副作用的愿望十分强烈。本文介绍的头痛体操就属非药物疗法之一。一、所谓…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约50%有睡眠呼吸障碍(SDB)。有SDB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及伴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陈氏呼吸两大类,后者为心衰所特有。SDB时反复低氧血症、交感神经活性亢进,心脏前后负荷增大等使心衰的病情恶化,给心衰患者预后带来影响。近年,把慢性心衰患者合并SDB作为新的治疗目标。其中,证实了作为非药物疗法的夜间氧疗及持续气道正压疗法的有效性,有望针对不同心衰患者的发病机制制定治疗方案。但是,无论用何种治疗方法对长期预后带来的影响都不肯定,有关治疗适应证及治疗方法的选择还有很多异议。为确定适当的治疗,需要进一步循证医学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良性慢性反复发作性头痛被认为与心理应激有关,以前一直被作为身心症的一种。本文就心理学领域最新进展介绍慢性头痛的新分类。在阐述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的身心相关的同时,也阐述作为身心医学治疗进展的自我控制疗法。一、分类慢性头痛的分类,以往使用1962年美国Friedman等制定的分类。可是,国际头痛协会于1988年发表了头痛分类和诊断标准。新的分类和原分类基本没有差别,只有用词等方面的更改。举例说,以往肌肉痉挛性头痛的概念,广义地称为紧张型头痛。新分类确立了更具体的诊断标准,今后将按新的标准分类。本文重点介绍紧张性头痛  相似文献   

4.
丛集性头痛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集性头痛的治疗是以作用于血管的药物和对昼夜节律起作用的药品为主。急性期治疗用舒马普坦皮下注射和纯氧吸入。头痛发作期的预防治疗以盐酸维拉帕米为基础,短期预防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夜间用麦角胺,长期预防用碳酸锂有效。对于难治性的慢性丛集性头痛,伽玛刀疗法和对丘脑下部深度刺激疗法显示有效性,长期预后是今后的课题。丛集性头痛从EBM角度缺乏充分证据,今后希望从病态研究方面入手来推进治疗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在慢性疾病中 ,慢性头痛极易带来烦恼、痛苦 ,患者常有如患了恶性病一样的不安感等症状。因此与其它疾病相比 ,慢性头痛带来的抑郁、不安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停职及休学等社会问题屡见不鲜。对于以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为主的慢性头痛 ,药物疗法难以改善症状 ,随着治疗的进行 ,逐渐陷于慢性化、长期化的病例在不断增加 ,类似这样的长期化的慢性头痛被称为 chronicdaily headache (慢性每日头痛 ,CDH) ,由于其对 QOL 有着巨大影响 ,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一、普通人群中的慢性头痛头痛是极普通的身体症状 ,在欧美等国普通人群中偏头痛占…  相似文献   

6.
偏头痛的预防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预防疗法目的是减少发作频率和减轻发作程度,最终改善偏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疗法主要用于发作频率较高的患者,但患者是否愿意进行预防治疗与急性期治疗的有效性紧密关联。目前,日本预防疗法主要是普奈洛尔、阿米替林、丙戊酸和洛美利嗪,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和肉毒素(BTX)有望成为新的偏头痛预防药物。  相似文献   

7.
丛集性头痛是慢性反复型头痛的一种类型 ,与偏头痛及紧张型头痛相同只依靠病史可作出诊断。 1 95 4年 Kunkel等认为以在某一时间持续发生的头痛为特征 ,故迄今为止 ,命名为丛集性头痛 (cluster headache)。一、分类依诊断和治疗的需要 1 988年国际头痛学会将头痛进行了分类 ,丛集性头痛按表 1分类。表 1 丛集性头痛的分类  3.1 丛集性头痛3.1.1 周期性非确定性3.1.2 发作性3.1.3 慢性  3.1.3.1 原发性慢性  3.1.3.2 继发性慢性  3.2 慢性爆发性偏头痛  3.3 慢性头痛样综合征发作型指在半年到数年间 ,间插 1~ 3个月无头痛时…  相似文献   

8.
紧张型头痛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发表的《国际头痛学会分类修订版(ICHD-II)》反映了诊断、治疗方面的医学证据,紧张型头痛也应依此标准进行诊断。此分类将头痛分为组、类型、亚型和派生型等几个层次。在临床实践中,经常有难以进行严密鉴别诊断的病例;但是只要通过详细的问诊和检查、利用头痛日记、根据ICHD-II就可能得到准确诊断,从而能够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这样还可以抑制药物滥用性头痛的发病。本文主要介绍紧张型头痛的ICHD-II分类和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9.
左室肥厚的退缩治疗一、非药物治疗作为非药物疗法,通常为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如生活疗法、食物疗法和运动疗法。因为左室重量指数与血压值、尿钠排泄量、吸烟量呈正相关,所以作为生活疗法,戒烟、减轻紧张、保证睡眠时间是最重要的。作为食物疗法首先要限盐(6~8g/日...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的治疗表面上看似乎很简单,然而要真正使每一个患者达到最终的治疗目标,治疗彻底也是困难的。实际上,日本国民大约每6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估计其中大部分人适合降压治疗(非药物或药物疗法)。降压疗法的目的是为了预防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损害。以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各领域的急速发展,高血压病的治疗也有很大进步,主要表现在:①对高血压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因已有的资料表明,血压稍高就有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所以,现已将正常血压的上限值向偏低的方向进行了修正。②重视治疗对生活质量(quality oflife)的影响,特别对轻症高血压药物疗法副作用更为关心。③给非药物的一般生活疗法以新的评价。④新种类降压药物的出现。基于以上进展,对高血压的治疗,目前一般采取如下对策。对轻症,仅依赖非药物的生活疗法即可,对重症应迅即给予药物治疗,而位于两者之间的中等病症应尽量应用一般生活疗法,但提降压不理想时也可以借助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急性期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偏头痛急性期的治疗,最重要的是综合考虑患者各种情况,从而选择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为了确定诊断、明确治疗效果,首先必须做详细的问诊;其次,为了判断治疗效果,最好让患者像写日记一样做头痛记录。偏头痛急性期的治疗原则是采用药物疗法,而药物的使用要根据发病的严重程度来选择适当药物,在症状尚轻时就应使用药物,避免漫不经心地使用药物导致药物滥用性头痛,并考虑伴随症状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此外,当患者存在合并症时,特别要注意药物的禁忌证;不得不用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     
一、消化性溃疡的基本疗法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精神、身体休息;饮食疗法;限制、禁止对胃有不良刺激的嗜好及药物疗法等四项措施。这里主要谈谈内科治疗。(一)精神与身体的安静(住院) 住院治疗比门诊治疗容易治愈。这是因为有规律的饮食与避免不良嗜好的刺激,但更重要的是解除了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各种压力,使之得到了充分休息。(二)饮食疗法软食常作为溃疡食。但有些报道指出,普通饮食的病人容易治愈。并且牛奶疗法也没有引起合并出血,目前认为除急性期外不必严格限制饮食。  相似文献   

14.
一、脑缺血急性期治疗战略和谷氨酸-钙假说1.抑制缺血时谷氨酸释放的药剂1腺苷受体激动药和拮抗药 腺苷的磷酸化合物是能量的载体,在脑缺血早期就有减少,过去曾有补充疗法把三磷酸腺苷制剂用于脑缺血的治疗。另外,脑血管平滑肌、内皮细胞上亦有腺苷受体(Azx),受刺激时血管扩张,脑血流增加,特别是与低氧时的血管扩张有关。随着脑缺血病态的阐明,现已知神经细胞有4种腺苷受体(A1、A2a、A2b、A3)。A1受体和Gi/Go蛋白有共轭作用,通过刺激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使K 通道开放,抑制通过N型及P型钙通道的Ca 内流。因而,A1受体激动药(2-chlo-roade…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与其认为肥胖属于治疗医学领域,莫如说属于预防医学范畴,不少疾病都如此,肥胖症更是这样,当前其治疗是个难题。尽管有很多行动疗法、运动疗法以及有关药疗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肥胖者几乎一致的见解是;不能单靠某个措施,而必须是治疗总方案中各种措施有机配合、长期坚持方能奏效。故药疗只是总体治疗的一小部分。随着最近肥胖症渐增,迫于内科治疗的需要,介绍有关药疗法的动态与实际应用。二、药物疗法的概要当前药疗的种类可分为食欲抑制剂(anorectics),代谢促进剂(metabolic stimulators),消化吸收阻碍剂和其他。  相似文献   

16.
五十年代初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以下称CS)疗法对暴发性肝炎等重症肝炎治疗有效。嗣后,陆续确认其对迁延型肝内胆汁淤滞、自身免疫性肝炎,特别是对狼疮型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疗效。六十年代以后,有报道除自身免疫性肝炎外,又扩大应用于病毒性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据肝功化验和肝活检病理学研究结果认为有效。但是,评论CS对CAH的真正功过却是进入七十年代,即确立乙型肝炎病毒(HBV)和甲型肝炎病毒(HAV)血清学诊断技术之后。以肝炎病毒为病原的CAH,有乙型与非甲非乙型之分。在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的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非甲非乙型肝炎十分容易转为慢性,可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止方法。日本千叶大学第一内科田辺雄一先生等,在非甲非乙型输血后肝炎的急性期,应用胰高糖素,胰岛素疗法(G-I 疗法),取得可喜的效果。对象是60例非甲非乙型输血后肝炎患者,潜伏期均在2周以上,谷丙转氨酶(GPT)峰值显示200mU/ml 以上,发病前后均未给予过抗菌药和抗癌药。这些病例分为2组:G-I 疗法组共17例,把胰高糖素1mg 和胰岛素10个单位加到10%葡萄糖液500ml 里,1天三次,每次3小时内静点完,连续治疗3周。另外43例  相似文献   

18.
血栓性脑梗塞和抗血小板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多数的脑梗塞都是由于血栓引起的动脉闭塞。因此可以说抗血栓疗法是脑梗塞的最根本的治疗方法。过去抗血小板疗法是在脑梗塞的慢性期以预防再发为目的而使用的,然而现已明确血小板的活化对脑梗塞急性期的状态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目前它又被作为脑梗塞急性期的治疗方法引起人们的重视。一、抗血小板疗法的理论根据在血液快速流动的动脉和小动脉系统形成血栓的过程中,血小板起着核心作用。其中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和其先兆暂短性脑缺血发作(TIA)也是在颈部大血管和脑内主干动脉粥样硬化斑的基础上,以血小板为主体形成的血栓,因此它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诊断与治疗指导方针相继发表 ,表明类固醇激素的应用有了一定的标准。然而 ,目前的状况是 ,关于COPD的类固醇激素疗法的作用尚未确定 ,虽然认为急性期全身用药有效的意见不少 ,但慢性稳定期有关吸入、口服类固醇激素的有效性之意见还并不一致。关于吸入及全身应用类固醇激素的大规模随机双盲试验的结果已有新的报告。本文就指导方针赋予类固醇激素疗法的地位及大规模试验的结果加以解释。一、COPD指导方针赋予吸入类固醇激素疗法在慢性稳定期的地位日本呼吸协会 (JRS)、美国胸科协会 (…  相似文献   

20.
头痛的问诊是进行正确诊断的第一步 ,系统地问诊至关重要。以问诊后的一般性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所见为基础 ,再行适宜的第一阶段检查。一、问诊的要点1 .起病样式 突发性剧烈头痛 ,首先要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其他的急性起病的头痛有头部外伤、青光眼、中耳炎等 ,然而这些头痛的鉴别 ,依其伴随症状通常并不困难。亚急性进行性的头痛 ,有脑肿瘤、慢性硬膜下血肿、慢性脑膜炎 (真菌性、结核性、癌性脑膜病 )、颞动脉炎、副鼻窦炎等是典型病例。慢性持续性头痛 ,从发病频率上看 ,以紧张型头痛的可能性高 ,但也可能有起因于抑郁的心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