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视频脑电图在诊断小儿非癫痫性发作中的实用价值。方珐:对临床上拟诊为非癫痫性发作的314例患儿,进行20min~3h的视频脑电图动态监测,监测中对各种状态及事件进行标记,结束后将记录的EEG与临床录像资料同步回放分析。结果:314例患儿中,196例(62.4%)监测到发作,302例(96.2%)结合脑电图检查证实为非癫痫性发作。结论:视频脑电图是明确小儿非癫痫性发作的种类、鉴别非癫痫性与癫痫发作的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睡眠是癫痫活动的有效诱发方法之一,特别是在清醒脑电图未能提供证据,而又疑为癫痫的患儿,作睡眠脑电图,常可提供更多的信息。现将我院自1992年以来38例癫痫儿童剥夺后的睡眠脑电图分析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38例作清醒常规脑电图均未见癫痫放电。38例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9个月~3岁9例,4岁~8岁13例,9岁~14岁16例,既往有外伤史(包括出生时产伤)者3例,癫痫家族史5例。发作类型: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11例,单纯部分性发作7例,失神发作8例,婴儿痉挛症3例,复杂部分性发…  相似文献   

3.
郑锦萍 《广东医学》2002,23(2):118-118
特异性脑炎是临床的常见病 ,在婴幼儿、青少年患者中不少病例是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 ,诊断本病主要靠临床、脑脊液检查及脑电图。但特异性脑炎癫痫发作患儿的脑电图 (EEG)报道较少。本文对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0月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 54例特异性脑炎小儿的临床及EEG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 54例 ,男 45例 ,女 9例 ;年龄 2 5个月至 1 4岁。其中3~ 1 4岁 45例 ,占 83%。均为抽搐发作来诊 ,大部分伴有呕吐、低热 (T <37 5℃ )症状 ,部分伴有头痛、流涕、精神错乱、幻觉、欣快、虚构等症状。1 2…  相似文献   

4.
何海英 《广西医学》2000,22(5):1105-1106
癫痫是一种可由多种不同因素所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的脑功能紊乱现象 ( 1) ,而脑电图是诊断癫痫最关键的辅助检查。为了探讨小儿癫痫间歇期脑电图(EEG)检查的意义 ,现将 1 993年至 1 999年我院住院治疗的 64例癫痫患儿发作间歇期脑电图检查的资料探讨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男 47例 ,女 1 7例 ,男∶女 =2 .76∶ 1。发病年龄~ 3岁 30例 ,~ 7岁 2 6例 ,~ 1 0岁3例 ,>1 0岁 5例。1 .2 诊断标准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确诊 ,按照国际癫痫发作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2 ) 。1 .3 发作类型 :大发作 50例 ,失神小发作 3例 ,肌阵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在儿童癫痫非癫痫陛发作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我科动态脑电图室监测到发作的45例患儿。结果:经动态脑电图证实,40例初诊为癫痫性发作的患儿中,32例(80%)确诊为癫痫,8例(20%)为非癫痫性发作;5例初诊为非癫痫性发作的患儿中,2例(40%)确诊为癫痫3例(60%)为非癫痫性发作。结论:动态脑电图对鉴别癫痫及非癫痫性发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动态脑电图在不儿癫痫发作间期的痫样波检出率。方法:采用Solar Rover-8脑电图分析仪,在同一个癫痫患儿发作间期时,做常规脑电图的基础上加做动态脑电图。结果:发作间期常规脑电图痫样波检出率25%,动态脑电图痫样波检查率66%、两者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小儿癫痫在发作间期应进行动态脑电图检查,以提高检出率,更有效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央及颞叶儿童良性癫痫(BECCT)的临床特征及脑电图(EEG)特点.方法 对24例中央及颞叶儿童良性癫痫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患儿年龄为3~12岁,90%病例癫痫发作与睡眠有关.以部分性运动为主要表现,少数可发展为强直-阵挛发作.结论 脑电图背景活动正常,中央及颞叶儿童癫痫是一种特殊癫痫综合征,预后良好,正确认识临床特征和脑电图特点是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资料,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9年9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的8例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其中5例癫痫发作患者和3例无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癫痫发作时间都在4 w以内,1例男性患者以癫痫发作为首发表现;4例患者表现为全面发作,1例也有部分发作表现;7例患者脑电图可见广泛慢波,4例癫痫发作患者脑电图可见以前额、中央部居多的尖波、尖慢波,顶、颞叶尖慢波也可被观察到。结论:抗NMDAR脑炎患者的癫痫发作随着疾病症状控制逐渐消失,复发机率较低,以额颞顶叶起源的全面性癫痫多见,可同时有局灶性癫痫表现。  相似文献   

9.
李莉 《浙江实用医学》1996,1(1):48-48,41
我室自1990年7月至1995年12月对临床疑诊为内脏型癫痫但清醒常规脑电图正常的34例儿童开展了禁睡一睡眠诱发脑电图检查,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本组患儿 34例,男 21例,女 13例.年龄7~13岁,其中7~9岁25例,10~13岁9例.病程自 2个月至11年,其中 1年以内12例,1~5年14例,6~10年7例,10年以上1例.患儿均以发作性头痛或腹痛为主要症状.发作时伴有程度不等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朦胧、意识不清等)或发作后入睡或伴有头晕、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发作持续时间几分钟至2小时不等,发作后一切很快恢复正常.根据临床发作特点,疑为头痛型癫痫21例.腹痛型癫痫13例.34例患儿均在发作间期来我院就诊.经全面体检、神经系统检查.清醒常规脑电图检查(最少1次,最多5次)均未见异常.其中16例作CT检查.  相似文献   

10.
黄会坚 《广东医学》2002,23(1):49-49
由于生理特点 ,对儿童颞叶癫痫诊断尚为困难。现对我院 1990~ 2 0 0 0年收治的 5 7例颞叶癫痫患儿发作间歇期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儿童颞叶癫痫脑电图特征。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7例患儿均符合癫痫国际分类法 (196 9)诊断标准 ,男 33例 ,女 2 4例 ;年龄 4~ 13岁 ,平均 8.5岁。病程 3d~ 4年 ,平均 1.5年 ;有癫痫家族史者 7例 ,高热惊厥者 10例 ,难产窒息史者 10例 ,颅脑外伤史 9例 ,其余病例病因不明。发作时均有意识障碍 ,其表现是在感觉、运动障碍等症状基础上 ,加上精神症状 ,如恐惧、错觉、幻觉、幻嗅、幻听、发…  相似文献   

11.
儿童肢痛性癫痫19例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侠  李俊江 《中原医刊》1999,26(5):28-29
儿童肢痛性癫痫是以肢体疼痛为特点的一种局限性癫痫发作。现将我院自1992年~1998年6月所见19例肢痛性癫痫脑电图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住院患儿3例,门诊患儿16例;年龄4岁~13岁,平均年龄6...  相似文献   

12.
张悦 《河北医学》2005,11(4):328-330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时异常脑电图(EEG)与以后癫痫的发作,与热性惊厥的再发及预防性治疗的关系。方法:对250例6个月至6岁患儿的热性惊厥后的脑电图。结果:首次EEG异常率为45%,EEG异常率与I级亲属的热性惊厥史关系,EEG异常与热性惊厥的临床特征(局限性发作和热性惊厥持续时间>15min)的关系,随着发热再发次数的增多逐渐增高,再发3次以上的患儿中,其EEG异常率高达40%~60%,3岁以上热性惊厥儿童其EEG异常率明显增多,部分患儿多次EEG检查出现发作性棘尖波、棘(尖)慢综合波,其中10例随访3~5年,最后诊断为癫痫。结论:EEG异常率与I级亲属是否有热性惊厥史有关,与高热临床特征有关,热性惊厥再发与EEG异常,年龄有明显关系,EEG多次异常,发热可发展为癫痫,建议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3.
视频脑电图诊断儿童癫痫128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新  王宝西  王峰 《医学争鸣》2002,23(7):664-666
目的 分析视频脑电图(Video-EEG)在小儿癫痫诊断,分类中的应用价值及癫痫发作期的EEG特点。临床诊断的癫痫患儿128(男94,女34)例,1mo-14岁,平均年龄5.4岁,应用伟思VEEG1161B型视频脑电图仪,对患儿进行至少4-6h包括清醒与睡眠期的临床和EEG监测。监测中对各种状态及事件进行标记,结束后将EEG信号与临床录象资料同步回放并逐秒分析。结果 128例癫痫患儿中有54例(42.2%)进一步确定了癫痫综合征的诊断,其中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25例,儿童失神癫痫3例,少年肌阵挛癫痫1例,额叶癫痫5例,West综合征13例,Lennox-Gastaut综合征7例,有49例(38.3%)可明确其发作类型,其中强直或(和)阵挛发作10例,部分性发作33例,肌阵挛发作5例,失张力发作1例,另外有25例(19.5)尚无法分类。结论 视频脑电图 是诊断癫痫及明确癫分类的可靠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秦虹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427-2427
<正>剥夺睡眠后的睡眠脑电图为诱发试验方法之一,它有助于提高癫痫患儿的脑电图阳性率,当患儿不合作时,而临床疑诊为癫痫,在发作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故作睡眠脑电图是非常重要的。现将自2003年以来,我们对38例癫痫患儿剥夺睡眠后的脑电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在儿科癫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临床诊断癫痫患儿38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住院的40例非癫痫性发作患儿为对照组,分别为两组做常规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比较其痫样放电及背景波异常的阳性率。结果:动态脑电图中痫样波发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脑电图在儿科癫痫诊断中的价值大于常规脑电图。  相似文献   

16.
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的动态脑电图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的临床特点与动态脑电图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的临床资料及动态脑电图结果。【结果】23例患者均捕获"发作",表现为抽搐、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等多种发作形式,发作时间持续3min~4h。发作期脑电图表现均相似:在肌电伪差、动作伪差间可见正常节律,或表现为全部正常节律,无癫痫样放电。随访1年,本组PNES患者在受到暗示治疗后13例未发作,6例发作次数逐渐减少,4例失访。【结论】PNES从临床症状有时很难与癫痫鉴别,动态脑电图与临床症状相结合,有助于PNE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卢孝鹏  郑帼  胡正  陆海英 《海南医学》2004,15(12):102-103
目的研究Lennox-Gastaut综合征(Lennox-Gastautsyndrome.LGS)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征。方法对25例LGS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脑电图分析。结果LGS起病年龄1—13.5岁,平均年龄3.5岁。好发年龄2—5岁。25例临床发作频繁且形式多样,以轴性强直发作、不典型失神发作、点头、失张力发作为特征性发作。大多伴智力发育落后。发作间期21例脑电图背景变慢,25例均有全导暴发高幅1.5—2.5Hz慢棘慢复合波。12例在睡眠期出现双侧10—12Hz快波节律,6例出现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及早进行治疗,大部分患儿发作频率减少、程度减轻。结论LGS的临床及脑电图的特征是:频繁、形式多样的癫痫发作;脑电图提示慢棘慢复合波,睡眠期部分患儿出现快波节律发放及癫痫性电持续状态;多数患儿智力发育落后。依据LGS的临床及脑电图的特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减少发作,改善患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8.
李莉  张勤 《浙江医学》1996,18(4):236-237
自然睡眠脑电图是诱发癫痫脑电图的有效方法之一。我院自1990年7月至1995年7月对临床疑诊为癫痫而清醒脑电图未检出痫性波的71例患儿进行了自然睡眠诱发试验脑电图检查,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71例患儿,男40例,女31例,男:女为1.24∶1.年龄<1岁8例,1~3岁15例,4~7岁20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录像脑电图观察额叶癫痫的临床特征、发作期及发作间歇期的脑电图特点。方法使用录像脑电图30例确诊为额叶癫痫的患者进行常规及长时间记录,对其中12例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所见进行分析。结果额叶癫痫常见的发作形式有:姿势性发作,具有额叶癫痫特点的自动症;复杂部分性发作时伴发声、偏转或表情的变化,有时出现发作性情绪改变或强迫思维等少见症状。其发作特点为:持续时间短,发作相对较频繁,无明显发作后意识障碍。发作间歇期脑电图有时可无阳性所见,典型的临床发作及发作时VEEG记录到的额部爆发性节律有助于诊断。结论额叶癫痫是一组较为特征性的癫痫综合征,临床并不少见,录像脑电图有助于正确的诊断,以便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单纯部分性发作癫痫36例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单纯部分性发作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误诊为慢性胃炎13例,胆道蛔虫症3例,急腹症、肠痉挛各2例;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误诊为慢性胃炎22例,脑炎3例;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误诊为脑炎或脑膜炎8例,偏头痛3例;误诊为角膜炎1例。结论脑电图检查及诊断性治疗有助于减少本病误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