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血栓形成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组病倒,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23~54岁,平均41.8岁,均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术后因持续发热,腹痛等症而行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2.
脾切除术后并发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残端血栓形成是外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因其症状、体征与术后其他症状相互交错,早期诊断较困难。我们从2000~2003年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3例脾切除患者的门静脉进行术前、术后监测,诊断出不同程度门静脉系血栓14例,其中13例经治疗痊愈,1例治疗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3.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有相当数量患者出现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为一较常见并发症.我院1997年~2003年,共实施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或脾切除 门奇断流术156例,术后出现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30例.对其中单纯脾切除和脾切除 门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手术方式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形成有显著差异.因术后血栓发生率高,我院于2001年起采取了脾静脉术中注射小剂量肝素 术后复方丹参液静脉滴注等预防措施,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明显降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4 3岁。因肝硬化巨脾而行脾切除术。术后 1周 ,自感左上腹不适 ,其他生命体征平稳。常规行腹部 B超检查 ,脾区可见 5 .3cm× 5 .0 cm× 4 .7cm的液性暗区 ,内可见分隔状光带 ;于脾区积液上方相应部位的胸腔内可见 1.0 cm× 1.0 cm× 1.2 cm大小的液性暗区 ;继续探查脾静脉 ,于胰头后方脾静脉内可见 2 .2 cm× 2 .3cm的较强光团 (图 1) ,胰体后方脾静脉增宽。B超诊断为脾静脉血栓形成。 1月后复查 ,脾区积液、胸腔积液消失 ,脾静脉内光团变形缩小 ,紧附着于血管前壁 ;脾静脉再通 ,胰体后方脾静脉内径缩小 (图 2 )。 GB:胆囊 ;SP…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小板(PLT)术后、术前比率对门脉高压脾切除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对肝胆外科2002年3月至2010年12月行门静脉高压脾切除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及同期门脉高压脾切除后未形成静脉血栓患者的PLT手术前后比率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门静脉高压脾切除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血小板手术前后比率显著差异于门静脉...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脾切除手术(laparoseopic spleneetomy,LS)后可发生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目前其发病率、发病机制不甚清楚。现对腹腔镜脾切除术后可能引起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及机体的凝血纤溶改变,以及如何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我院1998~2006年共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96例,术后并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11例,占总数的11.4%。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男10例,女1例,年龄24~59岁。均有脾大、脾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均有上消化道出血史,术前经彩超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PHT)患者脾切除术后不明原因性"高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60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术PHT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不明原因发热时间持续7d以上且最高体温≥38℃者为观察组(n=26),其余患者作为对照组(n=34),根据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术后"高热"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肝功能分级、总胆红素(TBIL)、术中出血量、术中腹水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分级、TBIL、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腹水量为PHT患者脾切除术后出现"高热"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肝功能分级差、高TBIL水平、术中出血量多及术中腹水量增加是门静脉高压患者脾切除术术后"高热"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手助腹腕镜下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总结在手助腹腔镜下施行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教训。方法:患者取平仰卧位。经腹白线作长6-8cm的手助小切口。先经此切口在直视下离断部分脾结肠韧带和脾胃韧带,并结扎脾动脉。切口安装自制的充气式切口开关。脐下和左上腹部适当部位安置3个10mm(或12mm)Trocar。切脾方法有两种,一是先离断脾周所有韧带,待脾蒂完全游离后再以Endo-GIA切断(方法A);二是在直视手术的基础上,先以Endo-GIA切断脾蒂,后将脾肾韧带、皮膈韧带、剩余的脾胃韧带和胃短血管离断(方法B)。自2000年3-12月,先后对5例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了此种手术。手术时间125-180min,平均149min。术中失血70-460ml,平均222ml。采用方法A的3例术后恢复均顺利,未发生任何并发症。采用方法B的2例均发生胰尾损伤。结论:手助腹腔镜下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创伤比开腹手术小。但由于此类病人凝血机制差,术中避免胰尾损伤至关重要。采用上述方法A可能较为稳妥。不过因例数少,进一步的经验仍有待总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门静脉插管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护理要点。方法分析35例脾切除断流术后留置门静脉插管的患者,观察手术前后血小板的变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感染发生率,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溶栓效果。结果35例患者脾切除断流术后血小板进行性升高,至术后2周左右达到峰值,术后1月降至正常水平;术后门静脉最大流速、平均流速均明显减慢;门静脉插管感染1例;术后7例患者出现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溶栓治疗后,6例血栓溶解,溶栓成功率为85.72%。结论经门静脉插管溶栓抗凝可有效防治脾切除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为患者今后可能施行的肝移植手术保留条件,围手术期护理是该措施顺利进行、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合并脾大脾亢患者经精准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portal vein system thrombosis,PVST)的形成因素,为精准脾切除术后预防与治疗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形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010年3月-2018年6月共计387例HLD合并脾大脾亢患者作为对象.男213例,女174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274例,B级113例,监测记录所有患者凝血指标、术前超声测量门静脉宽、术后第1天、7天、14天监测患者的血小板(platelet,PLT),肝功能(胆红素,白蛋白)以及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等指标.结果:术后PVST发生率随时间增长呈线性增长趋势.387例患者中173例术后出现PVST,发生率为44.7%(173/214).PVST组与非PVST组围手术期一般资料中,PVST组门静脉宽度(14.02±2.87)mm,明显高于非PVST组的(12.85±2.58)mm;2组患者性别、年龄、肝功能分级、凝血酶原延长时间、白蛋白等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PVST组PLT(421.40±203.49)×109/L明显高于非 PVST 组(376.42±180.33)×109/L;术后 14d,PVST 组 PLT(560.66±208.77)×109/L 也明显高于非 PVST 组(487.14±283.21)×109/L,胆红素PVST 组(13.72±10.85)umol/L 明显低于非 PVST组(19.44±17.64)umol/L,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术后并发症:出血115例、胰瘘16例、发热246例、肝功能异常188例,术后死亡患者0例.结论:形成PVST的因素与门静脉内径、PLT、胆红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及血栓发生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因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116例患者,其中男56例,女60例;行脾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以下简称断流术)50例,选择性断流术28例,断流+脾肾分流术38例,比较各手术组术前1周、术后2周、术后2个月及术后6个月血栓发生情况。结果(1)断流术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术后2个月时100%)及Ⅱ级以上血栓发生率(术后2周时56%)较高,其均于术后2周起升高,但至术后6个月时血栓发生率(84%)及Ⅱ级以上血栓发生率(24%)均有下降。(2)选择性断流术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术后2个月时100%)及Ⅱ级以上血栓发生率(术后6个月时42%)较高,其均于术后2周起升高,术后6个月时血栓发生率稍有下降(79%),但Ⅱ级以上血栓发生率仍较高。(3)联合手术组术后血栓发生率较术前升高(术后2个月时79%),但至术后6个月时有部分血栓再通(37%),且Ⅱ级以上血栓发生率始终维持于较低水平。结论(1)对于术前已发生门静脉系统血栓,甚至Ⅱ级以上血栓的患者,应尽量避免行断流术或者选择性断流术。(2)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均应积极检测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情况,断流术术后2周左右应监测血栓情况,选择性断流术术后6个月内均应检测血栓情况,联合手术术后2个月内监测门静脉系统血栓情况。 相似文献
14.
孙桂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3(3):63-64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回顾1990年9月~2006年6月10例脾切除术后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使护士对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如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血管因素等有了充分的认识,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预防取决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护理中仔细观察,重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主诉。 相似文献
15.
袁金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6):53-56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23例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出现门静脉血栓(PVT)分为PVT组40例和非PVT组83例,对可能造成患者形成PVT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VT组的腹水史、脾容积、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及抗凝药物的使用与非PV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血小板计数、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未使用抗凝药物是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PVT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术后应该针对P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给予相关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6.
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症对血栓形成的影响——附6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症与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将60例脾切除术后随访60日以上的病例设为脾切除术组,并按术后血小板值分组:血小板增多组(血小板计数等于或超过400×109/L)和非血小板增多组(少于400×109/L).另选同期行胆囊切除术并随访时间超过60日的5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收集术后60日内血小板计数资料和血栓检出情况,并作比较.结果:术后血小板增多组5例(5/32)、非血小板增多组5例(5/28)、对照组1例(1/50)查出血栓,血小板增多组血栓发生率与非血小板增多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绝大部分血栓(9/10)发生在术后20日内.结论: 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症对血栓形成可能没有影响.术后20日是预防血栓形成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7.
门静脉系统血栓(PVT)是指手术、创伤、炎症等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主干和(或)其分支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血栓形成。PVT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因其发病隐匿,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被漏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1]。本文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PVT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认识水平和防治能力。1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中应用大清生物纸对术后腹腔出血、发热、肠道通气时间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巨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A组(大清生物纸覆盖后腹膜创面)22例、B组(未使用大清生物纸,行常规处理)19例。结果:A组手术时间平均4.4h,术中出血平均180mL,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呈淡红色,平均40mL,第3天拔除腹腔引流管,平均3d肠道通气,1例脾热发生。B组手术时间平均4.2h,术中出血平均220mL,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呈淡红色至暗红色,平均96mL,第5天拔除腹腔引流管,平均4.4d肠道通气,有7例脾热,在2周内症状消失。结论:术中使用大清生物纸覆盖后腹膜可减少创面渗血,降低脾热发生,防止腹腔创面的早期粘连,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脾切除术后围手术期门静脉系统血栓(PVST)形成的高危因素。 方法回顾性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7年11月至2020年6月因HLD继发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0例。根据术后有无PVST形成将患者分为2组。术前行超声检查测量脾脏最大厚度、门静脉内径及最大血流速度;术后第7天超声检查观察胰腺后方脾静脉、门静脉管腔内有无血栓形成。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LD继发脾功能亢进患者脾切除术后发生PVST的危险因素,并应用ROC曲线分析不同危险因素对PVST的预测价值。 结果门静脉内径(P=0.019)、门静脉血流速度(P=0.012)、脾脏体积(P=0.045)是HLD患者脾切除术后发生PVST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脾脏体积预测PVST的曲线下面积为0.831,高于单一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发现并监测HLD患者脾切除术后围手术期PVST,可通过检测术前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及术中脾脏体积来预测术后PVST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