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症乙型肝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是我国当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我科对80例重症乙型肝炎的治疗与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 1992年起应用干扰素 (IFN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慢性丙型肝炎 (CHC)等 ,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使用干扰素治疗 2 0 0例患者中对副作用的观察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0 0例中 ,男 132例 ,女 6 8例 ,年龄 18~ 6 3岁 ,平均40 .5岁。按 1990年上海全国肝炎诊断标准分型 ,慢性乙型肝炎 12 2例 ;慢性丙型肝炎 40例 ;慢性乙型加丙型肝炎 2 4例 ;慢性乙型加丁型肝炎 12例 ;慢性丙型加戊型肝炎 2例。本组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干扰素。经临床观察 ,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的前三天可出现以下副作用 :①发热 187例 (9…  相似文献   

3.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是我国当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我科对100例重症乙型肝炎的治疗与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是我国当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我科对120例重症乙型肝炎的治疗与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拉米夫定 (L amivudine,简称 3TC,商品名 :贺普丁 )是一种新型的核苷类似物 ,具有很强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 (HBV)复制的作用 ,近几年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2 ] 。 1999~2 0 0 1年我院应用常规疗法联合 3TC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 132例 ,疗效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12 38例 CHB为我院 1999~ 2 0 0 1年门诊及住院患者 ,诊断依据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标准 [3]。治疗组 132例中男 10 5例 ,女 2 7例 ;年龄 15~ 6 9岁 ,平均 (40 .5± 11.8)岁 ;病程最长 6年 ,最短 1年 ,平均(2 .3…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 ,其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 ,对治疗及护理要求高。我院近年来采用干扰素加综合对症治疗 ,及细心的整体护理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 2 0 0 0年我院传染科收治的乙脑 6 0例 ;其中男性 37例 ,女性 2 3例 ;年龄1 7- 12岁 ,平均 4 5± 2 2岁 ;轻型 8例、中型 38例、重型 13例 ,死亡 1例。1 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发热均在 38 5℃以上 ,39- 40℃ 39例 ,4 0℃以上 13例 ;5 0例均有不同程度抽搐 ;16例出现昏睡、2 6例浅昏迷、8例深昏迷 ;4 …  相似文献   

7.
乙型病毒性肝炎可造成肝细胞损伤 ,使得糖代谢发生障碍 ,在部分患者可导致高血糖或低血糖 ,当合并糖尿病后 ,可加重其病情。因此 ,给治疗带来困难。我科自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共收住乙型肝炎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 30例 ,经采用中西药治疗及护理指导 ,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5例 ,女 5例 ,男女比为 5∶1,年龄36~ 6 5岁 ,平均 5 7岁。1 2 诊断标准 病毒性肝炎诊断符合 1995年北京病毒性肝炎会议修改方案 ,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轻度 4例 ,中度 12例 ,重度 10例 ,肝硬化 4例。糖尿病诊…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简称慢性乙肝 )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顽症之一 ,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常采用保肝、降酶、增强机体抵抗力为主要治疗措施。自 1 998年以来 ,我院传染科选择 78例慢性乙肝患者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了干扰素的治疗。 78例慢性乙肝患者应用干扰素后 ,由于干扰素的不良反应 ,致使大多数患者用药后出现程度不同的临床症状。通过加强临床护理 ,保证了患者在用药期间的治疗效果 ,护理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慢性乙肝患者 78例均符合 1 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肝炎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无特效药治疗,只能对症治疗,因此,护理质量的好坏决定本病的存活率.自2005年以来我院共收治乙脑6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呼吸衰竭 (呼衰 )是重型、危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临床表现之一 ,也是乙脑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正确认识呼衰的临床表现 ,确定呼衰的临床类型 ,是制定呼衰临床护理与抢救措施的基础和降低乙脑病死率的关键。现将笔者在抢救乙脑呼衰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7例病人中 ,男 11例 ,女 6例 :年龄为 1.8~7.2岁 ,平均 3.6岁。乙脑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均阳性 ,重型 11例 ,危重型 6例 ,病程中均出现呼衰。2 观察与护理乙脑呼衰分中枢性呼衰 ,外周性呼衰及混合型呼衰。无论哪种类型的呼衰 ,都会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 …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经蚊虫传播 ,常在夏秋季流行 ,儿童发病率最高 [1 ] 。我院自 1998年 7月至 2 0 0 1年 9月共收治 78例乙脑患儿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 ,有效地降低了致残率 ,提高了生命质量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8例患儿 ,其诊断均符合邝安 编写的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标准。其中患儿男 38例 ,女 4 0例 ,最大 12岁 ,最小 1岁 ,1~ 2 .5岁 12例 ,3~ 6岁 4 6例 ,7~ 12岁 2 0例 ,有乙脑疫苗接种史者 19例 ,未接种者 5 9例 ,均来自偏远乡村。大部分患儿入院时持续高…  相似文献   

12.
惊厥是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的严重症状之一。熟练地掌握惊厥的紧急处理,做到快速止惊,是提高乙脑治愈率的关键措施,对惊厥护理体会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67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5个月~7.5岁,其中5个月~1岁10例,1~2岁30例,2~3岁8例,3~6岁10岁,7岁以上的9例。67例中,高热期间体温38.5~39℃者5例,39~40℃者40例,40~41℃者13例,41℃以上者9例。惊厥的先兆症状与体征:烦躁不安,两眼呆视,眼球上翻,牙关紧闭,肌张力增强,面肌震颤等。发生惊厥的主要病因是高热、脑水肿、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及水电解质失衡;另外不良的外界刺激也…  相似文献   

13.
任鲜华 《河北医学》2003,9(8):740-741
临床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乙肝 )除药物治疗外 ,缺少其他辅助治疗措施。为了配合药物治疗 ,我科使用DSG—I型电脑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对慢乙肝患者进行辅助治疗。此治疗仪采用指套环能脉冲 ,调频于全功率 ,取得了一定疗效 ,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与分组 :从 2 0 0 1年 1 2月至 2 0 0 2年 1 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肝炎患者中选择慢乙肝患者 70例 ,诊断符合 2 0 0 0年 (西安 )全国传染病会议制定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 ,年龄在 1 9~ 6 9岁 ,平均 4 0 .1 2岁。男 5 8例 ,女 1 2例 ,随机分两组 ,观察组 38例 ,对照组32例。两组病…  相似文献   

14.
肝移植术后胆系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脏移植术后胆管消融、胆漏、胆石形成、胆管狭窄等是可能导致肝脏移植物功能丧失、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并发症。 1999年 2月至 2 0 0 2年 12月 ,我所完成 95例原位肝移植 ,7例受体发生胆系并发症 ,发生率为 7 3 % ,除 2例受体因胆系并发症死亡外 ,余均得到及时有效诊断治疗。现将原位肝移植后胆系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临床资料   95例受体中 ,男性 81例 ,女性 14例 ,年龄 19~ 68岁 [平均( 4 3 8± 10 2 )岁 ]。肝移植术前诊断 :进展期肝癌并肝硬化 2 9例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2 8例 ,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3例老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3例老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设为观察组,41例非老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BsAg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阴转情况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峰值、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峰值及凝血酶原时间(PT)峰值情况。结果观察组TBIL峰值高于对照组(<0.05),而ALT峰值及PT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老年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以男性居多,年龄集中在60~70岁,70岁以上者较少见;老年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BIL较非老年急性乙型肝炎高,易发生淤胆。老年急性乙型肝炎病毒学及血清学转换良好。  相似文献   

16.
<正>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是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以及脑膜刺激症为特征,重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乙型脑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如果不及时、迅速,可直接影响到预后,甚至危及生命,作者对40例乙型脑炎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整个妊娠期都有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在妊娠这一特定的生理时期,乙型肝炎不仅使病情复杂化,同时也对胎儿产生一定的影响,重者可危及母儿生命。患乙型肝炎的孕产妇的心理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妊娠及分娩的过程,因此,积极加强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孕产妇的心理护理有重要意义。1临床资料2007年1月~2010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有40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产妇。其中"大三阳"10例,"小三阳"27例,携带者3例,均母婴平安。2孕产妇心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Ag)阳性血清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 S1抗原 ( Pre S1 Ag)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 ( HBV-M)、乙型肝炎病毒 DNA( HBV-DNA)的关系 ,以及与肝炎分型的关系。方法 :Pre S1 Ag测定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ISA)。结果 :2 0 9例 Pre S1 Ag阳性血清标本中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 e抗原、乙型肝炎核心抗体三者阳性者共84例 ,占 40 .1 9%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 e抗体、乙型肝炎核心抗体三者阳性者 74例 ,占 3 5 .41 % ;二者合计 75 .60 %。Pre S1 Ag阳性与 HBV-DNA符合率 94.74%。结论 :Pre S1 Ag阳性与 HBV-DNA呈正相关性 ,是乙型肝炎病毒存在和复制的新标志  相似文献   

19.
α-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副反应的观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瑜 《右江医学》2002,30(3):272-272
干扰素是一种具有抗病毒和调节免疫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可明显抑制HBV的复制 ,是最有希望的抗病毒药物之一( 1) 。我科自 1998年到 2 0 0 1年用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丙型肝炎 (以下简称乙肝丙肝 ) 98例 ,取得满意疗效。但因治疗时间长 ,且α 干扰素对机体的许多靶细胞和靶器官有一定不良反应 ,而影响治疗进展 ,应引起临床重视并给予及时处理 ,现将副反应观察护理简述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 98例中 ,乙肝 5 9例 ,丙肝 39例 ,男性 6 4例 ,女性 34例 ,年龄在 2 2~ 6 8岁之间。治疗期间 ,出现副反应 82例 ,占 84% ;发热伴流…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高发区,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1.3亿人,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30%发生肝硬变,乙肝相关的肝硬变患者有20—50%发展为原发性肝癌,所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得不到抗病毒治疗,最终40%死于肝衰竭或肝癌。所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更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我院于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采用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