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病证结合与方证相应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探讨病证结合与分证相应,主要从病证结合方证相应两大方面进行研究,涉及辨证论治,辨病治疗,辨症治疗、病证关系等多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
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学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在满足人民身体健康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关于中医学的研究,许多专家倡导从最具有中医特色的内容出发进行相关研究,但是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其中相关内容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只有方剂仍以中医特有的形式出现,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以经方研究为对象进行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研究可以认为是方剂、证候基础研究的有效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生育年龄妇女日趋增多的常见病,其发病机制不清,易于浸润和复发,属难治之症[1]。本病可归属中医学"痛经"、"不孕"、"癥瘕"等范畴。中医药治疗能起到缓解症状、改善体征、促进受孕的作用,且毒性小,无明显不良反应,在临床实践中已充分显示出其优越性。然而  相似文献   

4.
通过目前证候物质基础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无论是"证"或"方"都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研究方与证的物质基础,应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背离整体性原则,割裂方证的关联,无视动态的观念,可能将失去辨证论治与中医复方的特色和优势。代谢组学研究技术架起方与证研究的桥梁,寻找病与证和方与证的契合点及方与证效应的靶点,建立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系统——系统的方证相应动态研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中医治疗思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瘀血内停是发病的基本病机,活血化瘀乃治疗的基本法则,应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但处于不同生理阶段的患者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治疗原则上应有差异,方能体现中医用药因人而宜、个性化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特殊效果,对90例EM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对照组52例EM患者单纯西药或西药手术联合治疗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保守或手术治疗EM,加用中药可软坚散结,缩小病灶,术后用中药可消灭残存散在内膜异位病灶,防止新种植病灶萌发,此法疗效高,显效快。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保守性手术后常易复发,患者一般不愿接受第二次手术。笔者采用中药自拟方配合经前抗炎疗法治疗复发患者,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经腹腔镜或剖腹保守性手术后复发的内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组为治疗组,组和组为对照组。各组痛经程度及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见表1),表明三组间具有可比性。表1 三组痛经程度及一般情况组别年龄(岁)病程(年)痛经程度*巧克力囊肿的体积(cm3)组31.2±6.33.5±1.712.4±4.841.12±28.66组29.6±7.13.2±2.112.1±5.339.36±20.16组33.5…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中药“异位消”汤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50例接受中药“异位消”汤剂治疗,对照组患者50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为92.0%(46/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0%(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异位消”治疗子宫内膜异住症、子宫腺肌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子宫内膜异位症系指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的一种疾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临床难治之症,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0例1995-11~2003-10就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年龄24~46岁,平均35岁;病程6个月~10年。对照组年龄26~47岁,平均36.5岁;病程6个月~12年。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制订《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标准,经…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存在子宫腔以外有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所引起的疾病。生育年龄妇女发病率为2%~5%,甚至更高。由于需要腹腔镜或手术确诊,人群中的患病率很难确定。目前虽诊断和治疗方法甚多,但总的看来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国内外学者仍在不断深入研究,目前药物治疗包括假绝经疗法、假孕疗法以及GnRH-α等均有效,但不能根治,且一些药物副反应较严重,如不可逆的雄激素反应、卵巢功能早衰等。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这些药物的价格都比较贵,根据基层卫生条件及患者的经济承受力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晓艳 《光明中医》2010,25(5):843-84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与结果。方法观察9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采用中药血府逐瘀汤,配合小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1.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笔者1995~1999年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2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共42例,其中22~30岁11例,31~40岁22例,41~48岁9例;病程2~6年1 9例,6~1 0年1 8例;痛经2 9例(69.05%),不孕18例(42.86%),月经紊乱14例(33.33%),性交痛4例(9.52%),腰底部胀痛13例(30.95%),1例无症状(2.38%),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17例.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10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自1991年2月~1997年4月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106例,分别运用西药、中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已婚已育妇女。西药组16例,年龄30~53岁,平均426岁,病程1~5年,平均29年;中药组35例,年龄27~50岁,平均407岁,病程1~7年,平均34年;中西医结合组55例,年龄29~54岁,平均417岁,病程1~9年,平均38年。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痛经;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后壁或后穹窿结节者49例,子宫增大者31例,附件可触及明显囊肿者68例;B超检查子宫腺肌症3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85例。治疗方法 西药组:三苯氧胺…  相似文献   

15.
异位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近年来在我国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因其产生的继发性痛经、性交痛、盆腔痛、月经异常、不孕等,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迫切要求得到治疗。西医一  相似文献   

16.
以国内近10年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对中西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了综述。研究显示:中西医内治、外治以及综合疗法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均有一定疗效,中药多途径给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能起到缓解症状、改善体征、促进受孕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7.
严余明 《养生月刊》2012,33(11):988-99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种植在子宫腔外的某些部位的妇科疾病.其中,异位于子宫肌层的,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症;异位于子宫肌层以外部位的,称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多,因而临床上一般所称子宫内膜异位症均指前者.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发病率日益升高的妇科常见病,多见于30~40岁妇女.患者常并发不孕,一旦妊娠,异位内膜也呈蜕膜改变,病变缩小或消失,症状缓解.绝经后异位内膜也随卵巢功能衰退而逐渐萎缩吸收,但也偶见于绝经后发病者.子宫内膜异位分布范围甚广,常见于盆腔腹膜及盆腔器官的表面,如卵巢、子宫骶骨韧带、子宫下段后壁浆膜层以及覆盖于子宫直肠陷凹等处,故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60例用孕三烯酮假绝经疗法治疗,治疗组60例用中药加孕三烯酮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疑难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腰骶部胀痛、不孕等,其病程长,且反复发作。我们1995年~1999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25例,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例中,均为住院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22岁,平均35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3年,平均6.5年。对照组17例,年龄最大46岁,最小25岁,平均35.5岁;病程最长8.5年,最短2年,平均5.25年。2组年龄、病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英 《四川中医》2003,21(5):43-44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较为有效的方法。方法:对照组于月经第1日开始口服米非司酮5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研究组除按对照组方法服用米非司酮外,同时口服中药“消异汤”,每日1剂,每月服20天停药10天,如此连服3个月。结果:研究组4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2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伍用中药“消异汤”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