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危重患者院间安全转运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重患者院间转运是指医院有组织、有计划把危重患者从基层医院转运到专业医院治疗的过程.但在转运过程中,路途颠簸、汽车噪音、陌生环境、不当体位等都能使患者气道分泌物增加影响通气,还可能造成患者的激惹,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耗氧量[1],危重患者转运时36%患者发生轻微至严重并发症.近几年有关学者对转运前患者的评估、途中安全保障、转运后交接做了大量研究,现就目前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急诊危重症患者院间转运现状,以期为患者院间转运相关工作规范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4月6日至2021年4月26日,采用便利取样法,以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全国26个省、直辖市的97家医疗机构的2142名急诊医护人员进行急诊危重症患者院间转运现状调查。结果急诊医护人员认为危重症患者院间转运存在的挑战前三项分别为转运前后的病情评估、转运相关的沟通、转运前后的病情交接;最担心的潜在事件前三项分别为患者病情变化、发生医疗纠纷、转运设备不足或故障。院间转运实施难易程度的平均分为(6.40±2.01)分,院间转运通畅度的平均分为(8.00±1.85)分,101名(9.6%)医护人员参与院间转运发生过的相关事件。结论我国急诊危重症患者院间转运工作相关流程有待规范,需逐步完善院间转运流程、院间转运信息平台、院间转运监测网的建设,以促进医疗单位间的有效沟通,保障院间转运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3.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了解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影响因素和防范对策。方法:对该院急诊科2005年1~8月126例危重症患者转运时意外情况进行统计。结果:126例转运途中发生意外42例。讨论:要做好转运前的评估、准备工作,以及急救药品和器材的准备,加强相关科室的协调,提高护送人员的责任心,以确保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肿瘤急危重患者由于肿瘤本身的特点及其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特殊性,使得转运过程存在很多高危因素,因此转运的安全护理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我科在2004年1~12月因诊断性检查或治疗性需要进行转运的231例肿瘤危重患者回顾性分析,认为转运前对病情的准确评估、相关科室人员的充分准备、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密切观察、预防抢救措施得当、环环紧扣,对减少转运过程意外情况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危重患者转运是因检查诊断与治疗的需要,常需转至检查科室、手术室或相关的专科病房进一步检查或治疗[1]。转运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转运过程中环境的变化、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和应变能力、仪器设备状况等种种因素均可增加患者的转运风险。而危重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转运会进一步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的稳定,甚至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有效提高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已经引起急诊急救和重症医学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黄艳 《中国临床护理》2011,3(6):519-520
转运是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救治过程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关键在于掌握转运的指征、转运前的风险评估、转运人员的组成、转运的急救器械和药品的准备、转运前的预防处理、转运途中的观察与抢救、搬运方法是否正确、抢救预案是否有效实施及严格交接班等。  相似文献   

7.
探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存在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评估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制定护理标准制度,规范危重患者转运过程.  相似文献   

8.
影响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急诊室危重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对我院急诊室2006年1~6月142例危重症患者转运时意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42例转运途中发生意外32例。结论:做好危重患者转运前的认真评估、转运途中的严密看护,"绿色通道"的及时开通及相关科室的紧密协调,护送人员责任心的提高,是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便携式呼吸机在危重患者院间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院间转运47例应用便携式呼吸机的危重患者,转运前充分的准备、全面的病情评估以及转运中的密切观察与护理是重要的措施.结果:47例患者转运前后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间转运需要持续辅助通气的危重患者应用便携式呼吸机的效果良好,转运前的充分准备、患者的全面评估、转运中的密切观察与护理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危重病人的院间转运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转运中的风险评估和降低转运过程中不良影响的措施等,达到提高转运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危重病人的院间转运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转运中的风险评估和降低转运过程中不良影响的措施等,达到提高转运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转运系统(newborn emergency transport service,NETS)的建立是新生儿急救工作中重要一环,是将危重新生儿从基层医院转往三级医院的NICU做进一步监护、诊断和治疗的过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转运过程,而是一个连续的监护治疗过程。成功转运能降低危重新生儿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我院于2003年12月-2005年12月转运危重新生儿82例,现将转运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朱青龙 《当代护士》2017,(11):109-110
总结了本院75例院际患者长途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护理措施,认为做好转运前病情风险精准评估、备好急救设备及药品、完善急救转运措施流程、转运途中严密监护和及时治疗、做好转运记录提高安全意识,能够确保患者安全转运,提高长途转运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孙琳  韩小琴  狄开荣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9):644-645,659
文章阐述了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过程中存在的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分析了急诊危重患者转运的病情、转运、人员、药物及设备、沟通等相关危险因素,提出制订转运及相关护理文书规范、加强转运的沟通与交接、完善转运前准备、加强转运中的监测与护理等安全措施,为提高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层培训在危重患者转运安全质量控制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需要转运的危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使用未经过分层培训的护士人员,遵循医嘱进行常规的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使用经过分层培训的护士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层标准和原则,对不同的层级护理人员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采取相应的培训方法。在对患者进行转运后,通过问卷对两组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危重患者的转运过程中选用经过分层培训过的护理人员更为有利,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自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还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航空医疗转运过程中危重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分析航空医疗转运主要安全问题、根据患者病情做好转运前的协调与评估、制订航空转运协调核查表、明确医护人员转运流程等。结果 3例危重患者均安全转运,未发生紧急和意外情况,平均住院日6.5 d。结论规范的航空医疗转运流程及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统一协调指挥及各部门间的密切配合是医疗航空转运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齐鲁模式移动ICU院间转运患者的变化趋势,为安全转运患者寻找切实可行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齐鲁模式移动ICU院间转运的358例患者,回顾性收集其病历和护理记录单,分析并比较5年间患者临床特征的变化情况。结果:转运相关指标:5年间院间转运的距离、转运时间段、患者的来源医院、转入科室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相关指标:5年间转运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疾病分类、转入ICU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间患者应用人工气道比例、机械通气比例、预后、转入ICU患者的首次Braden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不良事件:共12例,其中与呼吸机不匹配有关的为5例,与病情变化有关的为6例,气管插管脱出1例。结论:5年间齐鲁模式移动ICU院间转运的患者,其临床特征有一定变化趋势,院间转运应及时、合理,以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应用转运制度及流程对197例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发生各类不良事件82起,其中35起(42.68%)是患者本身相关的不良事件,47起(57.32%)是由于仪器设备引起的相关不良事件,经过一系列护理措施的改进,降低了患者转运途中风险的发生,确保了转运患者的安全。结论:加强护理工作者的护理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专业知识,认真执行各项制度,是确保医疗安全、提升医疗质量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危重症患者院际间长途转运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6年2月-2019年2月院际间长途转运危重症患者646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和干预组)每组323例。传统组按院前出诊流程出诊;干预组出诊前进行采取一系列的干预,包括医生评估病情与风险告知、车载设备检查、出诊人员安排、急救物品抢救器材检查补充;收集数据用统计学软件包处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转运成功率、病情变化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干预组转运成功率高于传统组(99.3%)、病情变化发生率(6.8%)、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危重症患者院际间长途转运成功率,对降低病情变化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有着非常重要意义,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索、评价并整合急危重症患者院间转运决策的最佳证据。方法 检索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国立诊疗指南库、加拿大医学会临床实践指南库、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等指南网,英国重症监护学会、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等专业协会网站,以及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有关急危重症患者院间转运决策的所有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对证据进行提取、整合。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其中,指南4篇、专家共识2篇,汇总了涉及转运必要性评估、获益与风险评估、可行性相关因素、转运决策者、知情同意、病历记录6个类别的25条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了急危重症患者院间转运决策的最佳证据,建议规范院间转运体系建设,监测院间转运的结局,评估和解决现存问题,形成规范性的评估工具、知情同意模板及病历记录模板,用以指导转运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