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系统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损害常常不伴随血脂改变,但不能排除细胞内发生胆固醇及其酯类代谢紊乱的可能性。近年在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塞和缺血性心脏病时,对参与胆固醇酯代谢的酶类的研究已引起一定的兴趣。本文报告对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血液单核细胞溶酶体和胞浆内胆固醇酯酶活性的研究结果。作者共检查43例(心绞痛24例,心肌梗塞19例)病人,男19例,女24例;年龄43~74岁。全部病人均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各项检查结果进行确诊。19例心肌梗塞病人均在发病后1周内进行检查。设16例输血站的健康供血者为对照组。对全部病人及健康受检者均测定血液单核细胞溶酶体和胞浆内的胆固醇酯酶活性,另外对全部病人血浆内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也进行了测定。结果:单核细胞溶酶体内的胆固醇酯酶活性对  相似文献   

2.
QT间期延长是致命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危险因素,并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年生存率下降有关。再灌注治疗的应用改变了心肌梗塞QT间期的时程和临床意义。83例发病24小时内成功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病人中,排除因损伤部位非前降支近段或中段、既往已患心肌梗塞、梗塞复发或心导管随访前已行心脏旁路手术、死亡、束支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先天性心脏病、再灌注治疗未获成功、急性期或慢性期未行左室造影以及临床资料不充分的病人共49例。余34例(男30,女4;平均年龄59岁)作为人选研究对象。患者均未接受洋地黄…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作者在三年过程中对200例心肌梗塞后病人连续进行追踪观察的结果。200例中男153例,女47例。年龄:118例(59%)在40~60岁之间,64例在61岁以上,18例在39岁以下。120例为体力劳动者,80例为脑力劳动者。小灶性心肌梗塞和心肌变性占27.5%,大面积(包括透壁性)心肌梗塞占72.5%。有合并症的心肌梗塞占28.5%,无合并症的心肌梗塞占71.5%。晚期病死率:60岁以下为11.4%,60岁以上为32%,提示老年组病死率明显增高。多数作者认为心肌梗塞后病人的存活时间男女  相似文献   

4.
心室晚电位(VLP)阳性提示心室内可能有折返径路,心肌梗塞及心肌炎较常导致VLP阳性,但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对心脏损伤程度不同,VLP是否阳性,我们对186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观察。  资料和方法 1996年12月~1997年12月确诊为高血压病患者186例,男性102例,女性84例,年龄38~74(平均65.6)岁,高血压病史2~21(平均11.5)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入选:1心肌梗塞及心肌炎病史;2心功能~级。对照组42例均为22~68岁体检健康的正常人,心电图无异常表现。所有病例及对照组均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并依据心电图表现将其分为心电图正常组78例,左室肥大…  相似文献   

5.
在4800例冠状动脉造影中,作者发现25例按其临床症状、心电图演变和酶的改变可确诊为心肌梗塞,而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多次读片均正常。25例中男20例,女5例,年龄23~57岁,平均36.9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主要的易患因素是吸烟(每天20~30支),其次为血尿酸增高和脂肪代谢紊乱,26%的病例有遗传因素。在5例女性中,1例系在妊娠时发生心肌梗塞,1例正在服用含有雌激素及黄  相似文献   

6.
如何早期识别冠心病高危险病人的问题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这些病人尽早进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可提高生存率。本研究旨在提出临床上能有效地估计男女两性病人可能存在3支血管或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的一些变量。病人和方法选择症状符合或怀疑为冠状动脉疾病病人6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94例、女性186例。326例有心肌梗塞史或静息心电图异常Q波。对他们进行运动平衡核素血管造影,在核素造影6个月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每例均以逻辑回归分析评价16项临  相似文献   

7.
对影响心肌梗塞后预后因素的估价在病人的管理、心肌梗塞后治疗的临床试验设计、阐明心肌梗塞后死亡机理、以及心肌梗塞后同类病人疗效的比较等方面很为有用。然而,过去对这些预后因素的研究缺乏一致性,使其有用性受到限制。产生不一致的最重要原因是不同的见解、较差的统计方法、以及对因素的不同定义和衡量。本文报告1971年 Perth冠心病登记(PCR)中666例急性心肌梗塞后存活病例的9年随诊结果。方法:PCR 是 WHO 在欧洲、以色列和澳大利亚19个中心合作调查心肌梗塞发生率的一个部分。PCR 有239,546名30~69岁人群,其中1,138次最后确诊或为可能心肌梗塞,发生于1,078例病人。此1,078例从最早登记日起随诊至1979年12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察了45例心肌梗塞病人血糖水平的变化,发现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易合并高血糖,而血糖高的心肌梗塞病人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较血糖正常组高。提示血糖增高可以预测心肌梗塞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是引起老年心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中风、心绞痛、心肌梗塞、猝死、心衰等多与持续性高血压有关。有研究显示:65~74岁老年人群,高血压与血压正常者比较,心血管病危险性增高3倍,心血管病病死率增高2倍,且病理证实,冠脉中纤维斑块或“突出管腔”的病变更为广泛,极易发生心肌梗塞。本文收集我院1975~1980年老年高血压病人并发急性心肌梗塞(AMI)住院患者145例,从高血压类型、发生AMI部位、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及出院时心功能方面进行10~15年随访,了解其病情及生活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体位性血压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高龄老年人227例。按照体位性血压的改变分为正常组151例,体位性低血压组52例和体位性高血压组24例。所有入选者均进行四肢血流多普勒超声测定。比较3组体位性血压变化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体位性高血压组年龄明显增高[(83.93±2.99)岁vs(82.32±3.15)岁,P0.05],体位性低血压组跌倒评分明显增高[(57.40±17.92)分vs(49.37±17.25)分,P0.01];右侧ABI和左侧ABI明显降低(0.97±0.14 vs 1.18±0.09,P0.01;0.89±0.21vs 1.15±0.12,P0.01)。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BI降低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OR=20.776,95%CI:7.449~57.947,P=0.000)。跌倒评分升高发生体位性低血压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035倍(95%CI:1.013~1.057,P=0.002)。年龄是导致体位性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OR=1.169,95%CI:1.014~1.348,P=0.031)。结论 ABI降低是高龄老年人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年龄是导致体位性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跌倒评分值可能预测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曾有报道,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伴束支阻滞的病人,在梗塞后6周内迟发室颤和突然死亡的发生率很高。作者连续观察42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伴束支阻滞病人,发病后头6周内在冠状监护室内的情况,并追踪观察至平均13月,评价其远期预后。42例中有24例(57%)在梗塞后6周内死亡,绝大多数死于心源性休克或心脏破裂。6周后随访存活的18例,以评价其监护期是否需要延长。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心肌梗塞后左室扩张颇为常见,发生迅速(梗塞后2周)且可自限。作者采用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法追踪观察左室容量,评价透壁梗塞后左室扩张的时程以及溶栓的影响。方法:平均59(39~78)岁的36(男34、女2)例急性透壁心肌梗塞存活的病人中:17例为前壁梗塞,19例为下壁梗塞;35例存活出院。经紧急诊断性心导管术后试行溶栓,其标准为:年龄≤78岁,心绞痛持续≥30分钟,新的 ST 段抬高及有关导联相继出现 Q 波,住院三天内血清酶增高。症状开始至插管造影和溶栓治疗的时间<7小时。24例冠状动脉内注入链激酶242000±27000u,  相似文献   

13.
<正> 心肌梗塞病人是否存活心肌,是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能否使其受益的重要因素,亦与病人的预后有关.近年来已报道多种方法可检测心肌活力,亦有人推测冠心病病人心肌活力与某些临床因素相关.本文试图探讨心肌梗塞病人心肌存活状况的临床相关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及分组方法1996年10月-1997年2月心肌梗塞住院病人62例,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1979年颁布的缺血性  相似文献   

14.
心肌梗塞病人有室性心律失常者,随访1至4年的死亡率增高。连续动态ECG记录到各种室性心律失常,可作为总死亡和猝死的预测因素。但是,监护多长时间对帮助处理病人比较有用,目前仍不清楚。显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有助于处理病人的资料,对方便病人和节约费用都是有益的。作者的目的是检验不同的动态ECG记录时间对分析梗塞后病人死亡危险的价值。方法:3837例梗塞后病人参加有安慰剂对照的β阻滞剂(普蔡洛尔)心脏病发作随机临床试验(BHAT),3290例在梗塞后2~21天做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1336例服安慰剂病人的动态心电图  相似文献   

15.
当心房扩张时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房颤及房性心动过速时,血浆心房利钠肽(ANP)浓度增高。心肌梗塞的急性缺血伴有心室功能的损害,扩张的心房将释放出较多的ANP。作者测定4例在疼痛发作2小时内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病人的血浆ANP浓度。其中3例应用全身纤溶治疗;另1例则不用此方法。每30分钟从肘前静脉取血后马上分离血浆,在放免测定前于-20℃冰冻保存。 结果所有4例病人血浆ANP浓度正常或轻度升高,在疼痛发作的最初3~8小时ANP水平降低,尽管此时临床检查或胸部X线检查有心衰的征象。3例病人出院后再次检查则发现ANP浓度增高。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血压不稳定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压不稳定综合征是以血压随着体位、进食、运行和睡眠而异常波动为特征。认识血压不稳定综合征,能加强高血压的治疗并减少与之有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调查了该综合征的常见类型。体位性低血压从卧位到直立位时,收缩压(SBP)下降≥2.67kPa(1kPa=7.5mmHg),舒张压(DBP)下降≥10mmHg,即确定为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改变后3min,血压下降最明显。大约20%65岁以上、30%7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体位性低血压,且与摔倒、晕厥、脑缺血症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老年人的体位性低血压,可能与因年龄造成的生理变化如自主神经机能不全、血浆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对体位变化的反应较差,或摄入的药物损伤内环境有关。心率改变是体位性低血压的重要信息。随着体位变化,心率改变<10bpm,表明压力  相似文献   

17.
心肌梗塞后综合征(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syndrome,PMIS)为Dressler于1955年首先描述,以心肌梗塞(MI)后几周或几个月发生胸膜心包疼痛、发热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增高为特点。发生率为0~4.6%。本研究旨在对大批不加选择的MT病人,通过随访分析比较,以确定其临床特点、发病率及其预后。病人和方法 1,809例心肌梗塞后随访的患者.诊断标准是:心肌梗塞后1周以上发生下列症状:①胸膜心包疼痛;②发热37.5℃以上;③ESR>40mm。如果仅有上述中的2点,则诊断为可能PMIS。此外,除再发性梗塞、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心力衰  相似文献   

18.
心肌梗塞急性期所发生的心包炎,虽未能证实住院期病死率会增高,但对心包炎并发症的认识仍有其重要性,因为可避免由 ST 段抬高而误诊为梗塞范围的扩展和广泛性心肌损伤.作者将1977年7月1日至1978年底住美国大学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的261例患者的所有资料储存在电子计算机内。诊断标准:①典型病史(较典型的心绞痛);③S-T 及 T 进行性改变及异常 Q 波;③血清酶明显增高(如 CPK、GOT 和 LDH 等)。上述标准至少符合2条,患者均持续监护至少3~5天。在26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共发现38例(14.5%)透壁心肌梗塞患者合并心包炎,在余下的223例无合并心包炎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按每一  相似文献   

19.
急笥心肌梗塞诊断及抢救成功率的提高 ,使再发心肌梗塞的人数增多。为探讨再梗塞患者临床特点及发病因素 ,现将 4 8例再发性心肌梗塞进行回顾性分析 ,供临床参考。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 4 1例 ,女 7例 ,年龄 51~ 81岁 ,平均 6 6 .3岁。再梗塞距初发梗塞间隔时间为 3月~ 10年。其中高脂血症 31例 ,高血压 2 0例 ,糖尿病 18例。1.2 再发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既往有明确的心肌梗塞病史和 (或 )心电图、心向量图有陈旧性心肌梗塞改变 ,入院时有新的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改变或原梗塞图改变或原梗塞图形出现动态变化 ,同时伴有相…  相似文献   

20.
<正> 在存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时,据心电图能否诊断心肌梗塞是有争议的。本研究是试图寻求心电图诊断心肌梗塞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标准的可靠性。在985例中缺血性胸疼发生在18小时以内者有35人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急性心梗可通过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增高而确定诊断。在这35例病人中24例有急性心肌梗塞和/或陈旧性心肌梗塞,另11例则无心肌梗塞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