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目的研究脊髓慢性压迫损伤的扩散张量成像(DTI)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脊髓慢性压迫损伤患者和25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和横轴面DTI,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部分各向异性(FA)值。结果32例脊髓压迫损伤患者中13例可见T2WI高信号。压迫部位ADC值增高28例,不变4例,平均ADC值明显高于正常脊髓组织。ADC值和压迫程度、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压迫部位FA值下降15例,不变11例,增高5例,平均FA值低于正常脊髓组织。FA值和压迫程度、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DTI对判断脊髓慢性压迫损伤有一定价值,ADC值敏感度最高。  相似文献   

2.
羊脊髓慢性压迫合并急性压迫的MR扩散张量成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羊脊髓慢性压迫合并急性压迫模型的MR扩散张量成像(DTI)表现。方法 健康山羊24只,随机分为A、B组,每组12只。A组为慢性压迫组,B组为慢性压迫合并急性压迫组。将导管球囊通过左侧C3~4椎间孔缓慢插入硬膜外腔。术后第11天经导管向球囊内注射生理盐水,对脊髓进行持续压迫。术后第62天,对B组再次经导管外口缓慢注射生理盐水。对动物进行运动功能评分、常规MR和DTI检查,测量受压脊髓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术后第63天对受压脊髓进行光镜、电镜检查。结果 两组动物术前脊髓运动功能评分均为5分,脊髓ADC值为(1.23±0.05)×10-3 mm2/s ,FA值为0.72±0.05。术后第63天,A组动物评分降低至(3.42±0.43)分,受压脊髓的ADC值升高至(1.43±0.05)×10-3 mm2/s,FA值降低至0.62±0.07,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动物评分降低至(1.13±0.3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压脊髓的ADC值为(1.26±0.06)×10-3 mm2/s,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FA值为0.68±0.06,较术前降低(P<0.05)。常规MRI均未见异常。两组病理学改变均有脊髓组织水肿、变性、坏死,白质内髓鞘板层状结构紊乱,B组局部细胞水肿更重,并有局灶出血。结论 脊髓慢性压迫基础上合并急性压迫时,病理学改变加重,ADC值、FA值可反而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3.
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是目前人体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脊髓的特殊结构和毗邻,使扩散张量成像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快速成像序列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个问题。对颈髓的DTI研究显示,人体颈髓ADC及FA值呈有序分布;对各种脊髓病变,DTI还可以显示常规T2WI不能显示的病理学改变。脊髓DTI是一种有意义和潜力的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4.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造成的后果及预后也不同,急性脊髓损伤病情发展迅速且较为严重。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上的信号变化对于临床评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通过测量水分子的扩散运动,从微观上反映脊髓的损伤情况,不仅能早期及时地判断出急性脊髓损伤,而且能定量分析白质纤维束损伤的严重程度,为临床对这类患者的干预提供一定的价值信息。本文简要介绍了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情况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3.0T MR DTI及脊髓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技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3.0T MR成像系统对49名健康志愿者行脊髓DTI。分别测量颈髓、下段胸髓的ADC和FA值,同时进行各段脊髓DTT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在颈髓与下段胸髓之间ADC和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45、0.196)。在DTT彩色编码图上,正常脊髓纤维束显示为头尾向的一束,存在头尾侧各向异性。 结论 脊髓DTI是描述扩散特征并直观显示脊髓纤维束的有效检查技术,可为脊髓病变提供扩散定量值参考。  相似文献   

6.
MR DTI作为目前唯一能显示水分子运动方向和强度的成像技术,可以动态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的超微结构及相应病理生理改变,为研究脊髓损伤提供了新的方法。近年来脊髓DTI已应用于临床。本文对脊髓DTI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平均扩散系数(DCavg)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对肝硬化患者脊髓病变早期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45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B和C级(组)患者各15例;选取15例正常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D组)。所有受试者均行胸腰段脊髓DTI,b=500s/mm2,扩散敏感梯度为25个方向。原始数据后处理重建出DCavg和FA伪彩图,并测量其值。A、B、C、D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对照组与肝硬化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15例正常对照组胸腰段脊髓DCavg值为(1.330±0.160)×10-3mm2/s,FA值为0.320±0.150;45例肝硬化组胸腰段脊髓DCavg值为(1.415±0.250)×10-3mm2/s,FA值为0.404±0.110,两组DCavg值、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896、16.456,P值均〈0.05);A、B、C组患者胸腰段脊髓DCavg值分别为(1.342±0.100)×10-3mm2/s、(1.371±0.230)×10-3mm2/s和(1.492±0.290)×10-3mm2/s,FA值分别为0.353±0.110、0.385±0.130和0.446±0.090;A、B、C、D组四组间比较,DCavg、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间两两比较,C组患者DCavg、FA值较A、B及D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D组DCavg、FA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胸腰段脊髓DTI的DCavg和FA值较正常人增高,DTI能为肝硬化患者脊髓病变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8.
胡伟鹏  陈峻严 《临床医学》1993,13(3):115-116
椎管内硬脊膜外占位病变通常以恶性肿瘤为主,我们近年来收治4例特殊的硬脊膜外占位病变。病例介绍例1。男,62岁。反复双下肢麻木20年,双下肢无力伴大小便困难2个月。体检:脊柱无压痛、叩击痛;双上肢肌力、肌张力、反射对称正常。双侧 T6以下皮肤痛、触觉消失,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增高,膝反射、踝反射亢进,右巴氏征(+)。CT 检查见 T_(4-6)椎管内、胸腔哑铃状肿瘤,肿瘤大部位于后纵隔。在全麻下作背部正中切口,咬除椎板,见 T4~6  相似文献   

9.
颈髓软化扩散张量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颈髓软化扩散张量成像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平面回波成像技术对12例颈髓软化患者和36例健康志愿者行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并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第1本征值(λ1)、第2本征值(λ2)以及第3本征值(λ3).结果 ADC图与FA图均能显示颈髓软化区之异常信号,其ADC值为(1512.44±450.16)×10-6mm2/s,FA值为(407.81±86.14)×10-3,λ1值为(2229.31±417.19)×10-6mm2/s,λ2值为(1416.01±379.05)×10-6mm2/s,λ3值为(1401.48±589.18)×10-6mm2/s,2λ1/(λ2 λ3)值为1.67±0.23.颈髓软化患者病变区的ADC、λ1、λ2、λ3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其FA值与2λ1/(λ2 λ3)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λ1与λ2、λ3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λ1大于λ2与λ3.结论 DTI是一种显示颈髓软化的可靠检查手段,软化灶的各向同性扩散明显增高,其各向异性扩散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脊髓受到压迫后出现的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统称为脊髓压迫症 ,其常见原因是硬膜外肿瘤的转移[1,2 ] 。不同部位的肿瘤均可经血行侵犯脊椎骨 ,累及脊髓如颈 (C)、胸 (T)、腰 (L)、骶 (S)髓。临床除原发肿瘤症状外 ,还有背部疼痛、压痛、相应节段的麻木与束带感、大小便异常、感觉、运动障碍 ,常由下肢开始 ,逐渐加重致截瘫[3] 。高位截瘫可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现将我院 1997~ 1998年治疗的 8例患者的观察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附表 )附表  8例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资料病例性别年龄原发癌脊髓受累部主要治疗结果1男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颈髓的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平面回波成像技术对36例健康志愿者和12例多发性硬化患者行颈髓的扩散张量成像检查,并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值、第1本征值(λ1)、第2本征值(λ2)及第3本征值(λ3).结果 ADC图与FA图均能显示多发性硬化患者颈髓之异常信号区,其ADC值为(1473.7±227.8)×10-6mm2/s,FA值为(467.83±43.66)×10-3,λ1值为(2024.1±283.3)×10-6mm2/s,λ2值为(1151.8±146.1)×10-6mm2/s,λ3值为(1231.0±360.9)×10-6mm2/s,2λ1/(λ2 λ3)值为1.73±0.22.多发性硬化患者颈髓病变区的ADC、λ1 、λ2、λ3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其FA值与2λ1/(λ2 λ3)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λ1与λ2、λ3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λ1大于λ2与λ3.结论 DTI是一种显示颈髓多发性硬化的可靠检查手段,其病变区各向同性扩散明显增高,其各向异性扩散明显减低;颈髓病变区仍保持了各向异性,呈柱状扩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颈髓损伤的扩散张量成像(DTI)表现及其与神经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32例急性期颈髓损伤患者,于伤后72 h内行神经功能检查和MR扫描,观察不同神经功能改变与DTI特征性参数节段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颈髓损伤的FA值、ADC值与其神经功能改变有相关性(FA值:r=-0.75,P<0.05;ADC值:r=0.69,P<0.05)。结论 DTI特征性FA值、ADC值与其神经功能改变有相关性,能客观定量地反映颈髓损伤的程度和评价颈髓传导功能的完整性,且较常规MRI更敏感。  相似文献   

13.
MRI和DTI评价犬急性脊髓损伤后的形态及功能改变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观察犬急性脊髓损伤后的形态和功能改变.方法制作犬T13脊髓左半横断损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前、损伤后1周行MRI和DTI(SSFSE序列扫描,b=500 s/mm2,扩散敏感梯度方向=13)检查,测量手术侧和非手术侧的ADC值及FA值,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犬脊髓左、右侧的ADC值为(1.00±0.15)×103mm2/s和(1.01±0.17)×10-3mm2/s,FA值为0.59±0.11和0.60±0.08,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脊髓损伤后手术侧ADC值升高为(1.65±0.45)×10-3mm2/s(t=4.366,P=0.001)、FA值降低为0.30±0.17(t=-3.749,P=0.003);非手术侧无明显变化.结论DTI能对实验性脊髓损伤后的观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慢性损伤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慢性损伤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E-EPI)序列对31例临床确诊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髓常规MRI和DTI检查。测量病变处ADC值和FA值并按病变常规T2WI高信号阳性与阴性分组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常规MRI和DTI对颈髓病变检出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结果所有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能完成DTI检查,后处理图像颈髓显示清晰,无明显图像变形及伪影。9例(29%)表现为颈髓病变T2WI高信号的患者均出现颈髓受压平面ADC值升高,FA值下降,平均ADC值为(1183.44±121.96)×10-6mm2/s,相应FA值为(432.56±59.97)×10-3,与正常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22例(71%)颈髓病变T2WI高信号阴性患者中,7例(32%)病变处平均ADC值及FA较正常值无明显变化;15例(68%)颈髓受压平面ADC值升高,FA值下降,平均ADC值(1055.07±80.61)×10-6mm2/s,FA值为(501.87±41.09)×10-3,有统计学意义。检查方法的敏感度常规T2WI为29.0%,DTI为67.7%;特异度常规T2WI为71.0%,DTI为22.6%;PPV常规T2WI为27.3%,DTI为72.7%;NPV常规T2WI为75.9%,DTI为24.1%。结论 DTI较常规MRI更早期而准确地诊断脊髓型颈椎病颈髓慢性损伤,是一种显示脊髓型颈椎病颈髓病变和观察病变修复过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