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对小鼠急性毒性的性别差异。[方法] 补骨脂素给药剂量为雌性(1 125、843、633、475、356 mg/kg)、雄性(633、475、356、267、200 mg/kg),异补骨脂素给药剂量为雌性(404、343、292、248、210 mg/kg)、雄性(317、292、269、248、229 mg/kg),补骨脂酚雌、雄剂量均为2 000、1 765、1 500、1 200、1 020 mg/kg。一次性灌胃给予受试药,连续观察并记录14 d小鼠的毒性反应、体质量和死亡情况,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采用Probit回归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和95%可信区间。[结果] 给药后小鼠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抽搐、四肢强直,部分动物口眼周围有分泌物,剂量越高反应越明显。与对照组比较,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给药组随给药剂量增大,小鼠体质量呈现降低趋势。补骨脂素雌性小鼠的LD50为514.35mg/kg,雄性小鼠LD50为421.37 mg/kg,雌性小鼠LD50值比雄性高出22%。异补骨脂素雌性小鼠LD50为258.02 mg/kg,雄性小鼠LD50为255.26 mg/kg。补骨脂酚雌性小鼠LD50超出2 000 mg/kg,雄性小鼠LD50为1 679.4 mg/kg。[结论] 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存在一定性别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新癀片由肿节风、三七、人工牛黄、猪胆汁膏、肖梵天花和吲哚美辛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主治热毒瘀血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痛,痹痛,无名肿毒等症。新癀片中药组分是在新癀片的基础上去吲哚美辛而制成。近年来,新癀片在临床上也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2],但未见新癀片对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的药效学报道。我们采用氧嗪酸钾引发小鼠出现高尿酸,观察新癀片及新癀片中药组分对小鼠血尿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龙葵碱对小鼠睾丸的毒性作用。方法:30只雄性小鼠,体质量20~24 g。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采用ip龙葵碱对小鼠进行染毒,染毒剂量分别是1/8 LD50(5.25 mg/kg)、1/4 LD50(10.5 mg/kg)、1/2LD50(21 mg/kg)。另设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CP,给药剂量40 mg/kg),龙葵碱不同浓度组连续染毒14 d。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睾丸中SDH、MDA、SOD、GSH的活力。结果:龙葵碱染毒两周后,GSH的量仅1/2LD50染毒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较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 MDA含量增加,1/2 LD50、1/4 LD50、1/8 LD50染毒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SOD的活性降低明显,1/2 LD50、1/4LD50染毒剂量时,SOD活性的降低与空白组比较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SDH的活性降低明显,1/2LD50、1/4LD50染毒剂量时,SDH活性的降低与空白组比较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龙葵碱能够使SDH、MDA、SOD、GSH活力降低,从而导致自由基增多,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脱偶联,三羧酸循环被阻断,线粒体基质渗透压升高,内膜肿胀,使线粒体的功能发生障碍,线粒体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制备方法对清热解毒方水煎剂毒性的影响。[方法] 清热解毒方中各味药材分别制备成不同待测样品:合煎样品、分煎样品及单味药给药样品,采用简化机率法测定各样品对小鼠灌胃给药的半数致死量(LD50),并比较测定结果。[结果] 所测得合煎样品和分煎样品的LD50分别为(91.26±7.92)g/kg 和(111.47±9.12)g/kg,与合煎样品比较,分煎样品的毒性显著降低(P<0.05),且动物死亡时间及死前表现不同。单味药样品给药后多未出现明显毒性反应。[结论] 与单味中药比较,复方配伍确能提高中药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IN)、组胺-吲哚美辛(his-IN)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肺癌生长的抑制及凋亡的效果。方法处死
Lewis 肺癌荷瘤小鼠后,制成肿瘤细胞悬液,接种于昆明小鼠的左腋下,待肿瘤长至1.0 cm 左右,将其分为5 组,具体为吲哚美
辛(IN 组)3.0 mg/kg 组和3.5 mg/kg 组,组胺-吲哚美辛(his-IN 组)3.0 mg/kg 组和3.5 mg/kg 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用药治疗10 d
结束后,以抑瘤率、流式细胞仪测定肿瘤细胞凋亡峰及凋亡率、放免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评价疗效。结果his-IN 组
与IN组的TNF-α含量、抑瘤率及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3.5 mg/kg his-IN 组要明显好于其他各组;通过流式细胞仪发现
不同治疗组都在G0/G1峰前出现“亚二倍体峰”,并且his-IN 组出现要比IN 组早,且凋亡细胞数多,其中3.5 mg/kg his-IN 治疗组
更明显。结论IN、his-IN 可以抑制肿瘤的增长及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其中3.5 mg/kg his-IN 组抑制肿瘤及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苋菜红对实验大鼠的蓄积毒性,确定可能的毒副反应靶器官,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2组,分别为苋菜红组和对照组。苋菜红组采用剂量递增方法给药,即于第1~4天ig给予1/10LD50(LD50按10 g/kg计),以后每4 d按前一剂量0.5倍递增1次,累计自实验开始至出现50%动物死亡期间的总剂量[∑LD(n)];对照组给以蒸馏水。观察实验期间大鼠的一般毒性症状、体质量变化、死亡情况,进行生化检测,尸检肉眼观察器官病变。结果 实验期间动物的精神、外观均无异常。体质量、血液学、血液生化学等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异常。结论 苋菜红对动物无明显蓄积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考察吲哚美辛凝胶剂的体外透皮特性。方法分别进行不同载药量、不同pH值缓冲液的体外透皮实验,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吲哚美辛在释放介质中的累积渗透量。结果在12.5mg的载药量和pH7.3的缓冲液下,吲哚美辛的体外释放情况良好。结论对吲哚美辛体外透皮的初步研究,为今后吲哚美辛新剂型的研究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蜣螂Catharsius molossus的毒性,明确蜣螂的毒性成分。方法 采用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蜣螂乙醇提取物及其水提取部位的毒性;采用有机溶剂沉淀与凝胶色谱法分离蜣螂水提取部位的毒性成分。结果 小鼠ig给予剂量小于34.8 g/kg的蜣螂乙醇提取物,毒性很小,表明经口给药安全。蜣螂水提取部位有明显的急性毒性,主要症状为精神萎靡、呼吸异常、呆卧少动、对外界声刺激反应迟钝等,蜣螂水提取部位半数致死量(LD50)为19.01 g/kg。蜣螂水提取部位中蛋白质质量分数约13%,相对分子质量在1.5×103~3.0×104,其中相对分子质量在3.0×104左右的蛋白质可能是蜣螂水提取部位毒性成分之一。结论 蜣螂毒性与本草学描述相符。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传统中药蟾酥中寻找抗肿瘤活性强而毒性低的化合物。方法 采用追踪分离的方式,以体外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强度为活性指标,同时结合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对蟾酥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 采用活性追踪分离方式,从蟾酥中分离得到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同时对小鼠急性毒性较低的化合物蟾毒它灵,其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具有较好的生长抑制作用,小鼠iv给药的LD50约为蟾毒灵的4倍,而且稳定性较好。结论 综合化合物的活性、毒性及稳定性等因素,初步判断蟾毒它灵较其他同类化合物具有更好的抗肿瘤药物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新癀片外涂给药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制作炎症及镇痛模型,观察新癀片外涂给药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新癀片外涂给药对小鼠耳肿、大鼠角叉菜胶足肿、棉球肉芽肿等急、慢性炎症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大、小鼠水浴甩尾、小鼠醋酸扭体等温热刺激、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有非常显著的镇痛作用,且在相同剂量下,外涂给药和ig给药的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新癀片外涂给药同ig给药一样,对各种肿痛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