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千里光属中匍枝千里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使用常压硅胶柱层析法对匍枝千里光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 通过理化方法和NMR 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匍枝千里光Senecio filiferus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已知化合物:5个单萜化合物:(4S, 6R)6羟基胡椒酮(Ⅰ),(1S,2S)5异丙基2甲基环已3烯1,2醇(Ⅱ), (4R, 6S)6羟基胡椒酮(Ⅲ), (4R,5S)4羟基5异丙基2甲基环已2烯酮(Ⅳ),(4R,5R)4羟基5异丙基2甲基环已2烯酮(Ⅴ),其它类:(6S,7E)6hydroxy4,7megastigmadien 3,9dione (Ⅵ), 4, 4二甲基 1, 7庚二酸(Ⅶ),正十五烷酸(Ⅷ)。结论:;其中Ⅰ,Ⅱ,Ⅲ,Ⅳ,Ⅴ单萜化合物为千里光属中首次分离得到,其它Ⅵ,Ⅶ,Ⅷ化合物为首次从匍枝千里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并鉴定麻叶千里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苯二酚(hydroquinone,1)、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acid,2)、(6R,7aS)6-Hydroxy-7,7a—dihydro-2(6H)-benzofuranone,3、对羟基苯乙酸(p—hydroxy benzeneacetic acid,4)、2,5-二羟基苯乙酸甲酯(methyl 2,5-dihydroxy benzeneacetate,5)、β-谷甾4-甲基邻苯二酚(4-methyl-o-phenol,6)、醇(β—sitosterol,7)、邻羟基苯甲酸(o-hydroxy benzoic acid,8)、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9)。结论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千里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单麻叶千里光的化学成分研究(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单麻叶千里光Senecio cannabifoliusvar.integrilifolius(Koidz.)Kita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silica gel、Sephadex LH-20及RP-18等柱层析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单麻叶千里光的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绿原酸(1)、绿原酸乙酯(2)、对羟基苯甲酸(3)、ethyl-1-hydroxy-4-oxo-2,5-cyclohexadiene-1-acetate(4)。结论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单麻叶千里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欧洲千里光Senecio vulgari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欧洲千里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环阿尔廷-23Z-烯-3β,25-二醇(cycloart-23Z-ene-3β,25-diol,1)、1β,6α-二羟基桉烷-4(15)-烯(1β,6α-dihydoxyeudesm-4(15)-ene,2)、黑麦草内酯(loliolide,3)、1β,5α-二当归酰氧基-桉烷-(15)-烯(1β,5α-diangeloyloxy-eudesm-(15)-ene,4)、1β,7α-二羟基桉烷-4(15)-烯(1β,7α-dihydroxyeudesm-4(15)-ene,5)、刺参酮(oplopanone,6)、1-羟基-4-氧代-2,5-环己二烯-1-醋酸甲酯(蓝花楹酮,jacaranone,7)、1′-羟基-2′-甲氧基-4′-环己烯-醋酸甲酯(1′-hydroxy-2′-methoxy-4′-oxocyclohexanacetate methyl,8)、4-(醋酸甲酯)-4-羟基-环己酮(4-carbomethoxymethyl-4-hydroxycyclohexanone,9)、1-羟基-2,6-二甲氧基-4-环己烯-醋酸甲酯(1-hydroxy-2,6-dimethoxy-4-oxocyclohexanacetate methyl,10)、2-[2,2-二甲基-6-氧-7-二氢-1,3-苯并二氧戊环-3(6-氢)-基]-醋酸甲酯(2-[2,2-dimethyl-6-oxo-7-dihydro-1,3-benzodioxol-3(6H)-yl] aceate methyl,11)。结论 11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欧洲千里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林荫千里光Senecio nemorensis.的化学成分,从林荫千里光中分离鉴定了12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烟酰胺(Ⅰ),香草醛(Ⅱ),丁香酸(Ⅲ),丁香醛(Ⅳ),3-乙酰基-4-羟基苯甲酸(Ⅴ),4,4-二甲基-1,7-庚二酸(Ⅵ)3-醛基吲哚(Ⅶ),咖啡酸乙酯(Ⅷ),对-甲氧基桂皮酸葡萄糖酯(Ⅸ),(6S,7E)-6-hydroxy-4,7-megastigmadien-3,9-dione(Ⅹ),Annuion-one D(Ⅺ)和(1′S,6′R)-abscisic acid(Ⅻ)。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千里光属中匍枝千里光的生物碱进行研究。方法使用常压硅胶柱层析法对匍枝千里光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核磁共振(NMR)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匍枝千里光中分离并鉴定了3个新的生物碱(人工产物)N-氯甲基-9-当归酰矛蟹甲草裂碱氯化物(P-1)、N-氯甲基瓶草千里光碱氯化物(P-2)、N-氯甲基瓶草千里光新碱氯化物(P-3)和1个已知的吡咯里西啶生物碱9-当归酰阔叶千里光裂碱(P-4)。结论 4个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匍枝千里光中经二氯甲烷处理后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羽叶千里光(Senecio argunensis Turcz.)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柱层析色谱技术分离羽叶千里光全草提取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各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8,8″-亚甲基5R.(3,3’,4’,5,7-五羟基黄酮)(1)、异鼠李素(2)、克氏千里光碱(3)、琥珀酸(4)、β-胡萝卜苷(5)、槲皮素、金丝桃苷、槲皮素-5-O-β-D-葡萄糖苷、千里光碱、千里光菲林碱和β-谷甾醇。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8,8″-亚甲基双槲皮素,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虫中分离出新的化合物并对其进行抑制多囊肾病活性指标PKD1/TRPP2活性的评价。方法利用正相与反相硅胶柱色谱法及半制备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虫的70%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共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1H-吡咯并[1,2-a][1,4]二氮杂卓1.5(2H)-六氢-二酮-3-对苯基酚(1),5-甲基尿嘧啶(胸腺嘧啶)(2),2-甲基-6-(2’3’4’-三羟基丁基)吡嗪(3),3-羟基吡啶(4),(3S,8a S)-3-丁基环己烷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5),3-乙基-6,8-二羟基-7-甲基-3,4-二氢异苯并吡喃-1-酮(6),3-(4-羟基苯基)-N-甲基丙酰胺(7),6,8-二羟基-3,7-二甲基l-3,4-二氢-1H-异苯并吡喃-1-酮(8)。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生物中分离得到。对化合物1~8进行了抑制PKD1/TRPP2活性的评价,结果化合物1具有活性。  相似文献   

9.
麻叶千里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叶千里光为菊科(Compositae)千里光属(Senecio)多年生草本植物麻叶千里光(Senecio cannabifolius Less.)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宽叶返魂草.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河北等地及朝鲜、日本、前苏联远东地区,生长于山沟林缘及湿草甸上[1].具有散瘀、止血、止痛的功效,在民间被广泛用于病毒性感冒、各种炎症的治疗[2].为了进一步开发该种药用植物,我们对前人关于麻叶千里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开发研究结果加以综述,为进一步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菊科植物大花千里光Senecioambraceus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并鉴定了5种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它们是千里光碱(senecionine,Ⅰ)、全缘千里光碱(integerrimine,Ⅱ)、千里光菲灵碱(seneciphylline,Ⅲ)、克氏千里光碱(senkirkine,Ⅳ)和倒千里光碱(retrorsine,v)。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民族药披针新月蕨Abacopter is penangiana化学成分并评价其细胞毒活性。方法 以硅胶柱、凝胶柱色谱分离,制备HPLC纯化,采用MS,1、2 D-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MTT法测试各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披针新月蕨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4(S),5,7-三羟基-4′-甲氧基-6,8-二甲基-2(R)-黄烷-5,7-O-β-D-二葡萄糖苷[4(S),5,7-trihydroxy-4′-methoxy-6,8-dimethyl-2(R)-flavan-5,7-O-β-D-diglucopyranoside, eruberin B, 1]; 5,7-二羟基-4(S),4′-二甲氧基-6,8-二甲基-2(R)-黄烷-5,7-O-β-D-二葡萄糖苷[5,7-dihydroxy-4(S),4′-dimethoxy-6,8-dimethyl-2 (R)-flavan-5,7-O-β-D-diglucopyranoside,eruberin C, 2];5,7-二羟基-4′-甲氧基-6-羟甲基-8-甲基-2″,4(S)-氧-2(R)-黄烷-5-O-β-D-葡萄糖苷[5,7-dihydroxy-4′-methoxy-6-hydroxymethyl-8-methyl-2″,4(S)-oxido-2(R)-flavan-5-O-β-D-glucopyranoside,3];5,7-二羟基-4′-甲氧基-6,8-二甲基-2″,4(S)-氧-2(R)-黄烷-5-β-D-葡萄糖苷[5,7-dihydroxy-4′-methoxy-6,8-dimethyl-2″,4(S)-oxido-2(R)-flavan-5-O-β-D-glucopy ranoside,eruberin A,4];高圣草素[5,7,4′-trihydroxy-3′-methoxyflavanone, homoeriodictyol,5];对-甲氧基桂皮醛(p-methoxycinnamaldehyde,6)。化合物3、4对L929及HeLa细胞的IC50值分别约为13.05、24.75 μg/mL,25.11、18.32 μg/mL。结论 化合物3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5、6首次从新月蕨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3、4对L929和HeLa具有显著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药效活性部位醋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现代化学成分分离纯化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该部位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芹菜素(2)、槲皮素(3)、5,7-二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4)、柚皮素(5)、芦丁(6)、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7)、秦皮乙素(8)、咖啡酸(9)、2-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1-丙酮(10)、3,4-二羟基苯甲酸(11)、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12)、奎宁酸(13)、4-muurolene3,10-diol(14)、β-谷甾醇(15)。结论 除化合物8和15外,其余1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4、5、7、9~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莫哈韦丝兰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利用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莫哈韦丝兰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1)、β-羟基-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2)、1-O-β-D-glucopyranosyl-2-hydroxy-4-allylbenzene(3)、2-O-(4-hydroxybenzoyl)-2,4,6-tr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4)、对羟基苯甲酸(5)、原儿茶酸(6)、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7)、丁香酸(8)、对羟基苯甲醛(9)、原儿茶醛(10)、麦芽酚(11)、5-hydroxymaltol(12)、5-羟甲基糠醛(13)和4,4-二甲基-1,7-庚二酸(14)。[结论]化合物2~4、7~14为首次从丝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5、6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窄头橐吾抗癌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窄头橐吾的抗癌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CC)对窄头橐吾根部的提取物进行分离提纯,并利用现代波谱方法(1H-NMR,13CNMR,HMBC,MS,IR)分析鉴定,确定其化合物的结构,用SRB方法,对从植物中分离而得的化合物进行抗癌活性实验。结果从该植物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出3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2,2-二甲基-4-(5,6-二甲氧基-2-苯并呋喃基)-4-戊烯酸(2,4-二甲氧基-5-醛基)苯酯(化合物1),1β,6α-二羟基-4(15)-桉叶烯(化合物2),2-异丙烯基-5-乙酰基-6-羟基苯并呋喃(化合物3),其中化合物1和3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结论化合物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而得,化合物1和3可能为潜在的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单体化合物用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鉴定为三十一烷醇(Ⅰ)、正二十四烷酸(Ⅱ)、β-谷甾醇(Ⅲ)、1-羟基-7-甲氧基酮(Ⅳ)、优酮(Ⅴ)、1,6-二羟基酮(Ⅵ)、8-姜酚(Ⅶ)、6-姜酚(Ⅷ)、6-姜烯酚(Ⅸ)、1-去氢姜辣二酮(Ⅹ)、3,5-二酮-1,7-二-(3-甲氧基-4-羟基)苯基庚烷(Ⅺ)、(3S,5S)-3,5-二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癸烷(Ⅻ)。结论化合物Ⅰ~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Ⅵ为首次分离得到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绿藻基根硬毛藻Chaetomorpha basiretorsa的化学成分,从中寻找结构特殊的化合物供活性筛选。方法利用正相和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借助MS、IR和NMR等方法鉴定结构;通过MTT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从基根硬毛藻中分离鉴定了3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和3个降碳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为2-(1,2-二甲基-双环[3.1.0]环己烷-2-基)-5-甲基-苯酚(Ⅰ)、4-溴-2-(1,2-二甲基-双环[3.1.0]环己烷-2-基)-5-甲基-苯酚(Ⅱ)、海兔阿普里素(Ⅲ)、6α-羟基-紫罗-4,7-二烯-3,9-二酮(Ⅳ)、3β-羟基-5α,6α-环氧-β-紫罗烯酮(Ⅴ)、(3R,6R,7E)-3α-羟基-紫罗-4,7-二烯-9-酮(Ⅵ)。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其中Ⅳ、Ⅴ为首次从绿藻中分离得到,Ⅵ为首次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狼毒大戟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狼毒大戟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狼毒大戟根的石油醚部分分离出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二羟基-6-甲氧基-3-甲基苯乙酮(1)、3,3′-二乙酰基-4,4′-二甲氧基-2,2′,6,6′-四羟基二苯甲烷(2)、2,4-二羟基-3-醛基-6-甲氧基苯乙酮(3)、富马酸(4)、β-谷甾醇(5)。结论5个化合物均为已知化合物,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系统开展流苏子[Coptosapelta diffusa (Champ. ex Benth.) Steenis]根中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和抗菌活性测试。方法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活性测试。结果 从流苏子根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拉帕醇(lapachol,1)、 hydroxyhydrolapachol(2)、 dehydro-α-lapachone(3)、 α-lapachone(4)、 rhinacantin A(5)、 β-lapachone(6)、 2-carbomethoxyanthraquinone(7)、 7-hydroxy-2-methylanthraquinone(8)、 isoscopoletin(9)、 alyxialactone(10)、(3S)-3-(hydroxymethyl)-3H-isobenzofuran-1-one(11)和(7’S,8S,8’R)-4,4’-dihydroxy-3,3’,5,5’-tetramethoxy-7,9-epoxylignan-9’-ol-7-one(12)。化合物1~4和6对测试病原菌菌株表现出较好的抗菌作用。结论 化合物1~6和10~12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流苏子根中拉帕醇的含量为3.56 g/kg(干重),可作为拉帕醇的原料来源;该研究为流苏子根抗菌消炎的民间药用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五倍子石油醚和氯仿部位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薄层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ESI-MS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化合物Ⅰ对尖孢镰刀菌的抗菌活性。结果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2-羟基-6-十五烷基苯甲酸(Ⅰ)、白果酚(Ⅱ)、棕榈酸-1,3-二甘油酯(Ⅲ)、β-谷甾醇(Ⅳ)、正二十五烷(Ⅴ)、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Ⅵ)、棕榈酸(Ⅶ)、月桂酸(Ⅷ)、肉豆蔻酸(Ⅸ)及没食子酸(Ⅹ)。结论化合物Ⅰ~Ⅵ为首次从五倍子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对尖孢镰刀菌显示中等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黄亮橐吾根和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Sephadex L H- 2 0柱色谱分离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黄亮橐吾的根和根茎中分离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泽兰素(euparin, )、6 -甲氧基泽兰素(6 - methoxy- euparin, )、2 -羟基- 4 ,5 -二甲氧基苯甲醛(4,5 -dimethoxy- 2 - hydroxybenzaldehyde, )、2 -乙酰- 5 ,6 -二甲氧基苯并呋喃(2 - acetyl- 5 ,6 - dimethyoxybenzofuran, )、对羟基苯乙酮(4- hydroxyacetophenone, )、2 - isopropenyl- 5 ,6 - dim ethoxy- 2 ,3- hydrocum aran( )、8β- hydroxy- 7(11) - erem ophilen- 12 ,8α- olide ( )、羽扇豆醇(lupeol, )。结论 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黄亮橐吾中分离得到。主要成分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特别是化合物 和 是两个重要的成分,具有杀虫和昆虫拒食活性,这和黄亮橐吾民间用于驱虫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