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生物酶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医药提取技术的发展,生物酶技术在中药提取中有着独特的优势,酶具有催化效率高,作用专一性强和催化条件温和等特点,可通过酶反应较温和地将药材组织分解,促进有效成分的释放提取,从而提高了药材的提取率,且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了"绿色中药工业".  相似文献   

2.
在提取刺五加有效成分之前,经纤维素进行酶解。可以提高刺五加有效成分总黄酮和紫丁香苷的含量,从而考察是否可将纤维素酶用于其它药材的提取中,达到提高有效成分提取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超高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的加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耗能小、提取温度低、操作简单以及绿色环保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提取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热敏和易焦糊食品的低温灭菌,病毒灭活,疫苗制取,淀粉和蛋白质改性,食品加工,制药等诸多领域,为生物、医药和食品工程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艺改革提供了新的平台。近几年超高压技术开始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本文试对超高压提取的基本原理、方法、设备、工艺流程、主要特点以及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萃取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超声提取技术是由声学和中药化学相互交叉及渗透发展而来,应用于医药、化学、油脂、食品等各个领域,特别在药材成分提取中显现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超声波是一种在水等介质和人体中具有良好穿透性的、以震动波的形式传播的一种机械能量。超声提取又称超声波萃取、超声波辅助萃取。超声提取的原理主要包括机械作用、热学作用及空化作用,是利用超声波辐射产生的强烈的空化效应、机械振动、扰动效应、高的加速度、乳化、扩散、击碎和搅拌等多种作用,增加物质分子运动的频率和速度、溶剂的穿透力,从而加速目标成分进入溶剂。超声提取可极大地提高提取效率,节约溶剂,避免高温对提取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药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是整个"中药现代化"系统工程中的一环.中药成分的分离有多种技术,树脂吸附分离法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7.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Pueraria lobata(Willd.)Ohwi或甘葛藤P.thomsoniiBenth.的干燥根,系常用中药,葛根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具有多种药理和临床作用^[1,2],葛根中含有多咎有效成分,主要为异黄酮类^[3],近年来,纤维素酶在国外广泛应用于各领域,马田田将纤维素酶用于黄柏提取小檗碱的实验中,小檗碱的收率有显著提高^[4],本文将纤维素酶用于葛根总黄酮的提取中,为纤维素酶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黄连提取小檗碱之前,经纤维素酶进行酶解,可以提高小檗碱的收率,从而考察是否可将纤维素酶用于其它中药材的提取中,达到提高有效成分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中药提取中 ,往往采用浸渍、煎煮、蒸馏、有机溶剂提取等方法来提出有效成分 ,这些方法大多存在工艺流程长、耗费大、提取效率低、有机溶剂残留等缺点。近年来 ,超临界萃取技术发展迅速 ,主要是因其具有工艺流程短、提取效率高等特点 ,所以在中药提取中应用广泛。所谓超临界萃取技术 ,是指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和高选择性 ,从液体或固体中提取出所需成分的过程。而超临界流体是指在特定的温度下 ,对气体进行加压 ,使之成为类似液体的高密度状态的气体 ,从而具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性质。流体的高密度对压力和温度极为敏感 ,微小变化即可…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早在 1879年,Hannay和 Hogarth就发现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具有显著的溶解能力。1962年Zosel经过大量基础研究掌握了超临界流体作为分离介质的普遍规律。此后,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的开发研究便蓬勃兴起。20世纪70年代,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开始将SFE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我国于1991年研究开发了该项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现在,SFE作为一项新技术,在我国中医药工业上,尤其是在中草药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从传统抗炎中药中筛选具有拮抗细菌肽聚糖(peptidoglycan, PGN)活性的中药并对其进行活性物质含量的排序.方法 将可溶性PGN包被于生物传感器的生物素化样品池以建立靶点,测定114种中药水提液去鞣质后与PGN的亲和力;选择亲和力较高的26种药物与定量PGN (50ng/ml) 37℃混合孵育30min,再测定其与PGN的亲和力,以评价药物水提液中活性物质的含量.结果 114种中药中,侧柏叶、黄连、牡丹皮等26种中药与PGN具有较高亲和力(>100RU);侧柏叶、地骨皮、毛冬青等9种中药中与PGN特异性结合的活性物质含量较高.结论 生物传感器跟踪技术快速、高效、客观,应用其筛选具有结合PGN作用的中药具有可行性,筛选出的9种中药均含有非鞣质类能与PGN发生特异性结合作用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2.
从中医证侯、病因病机、藏象、治则治法、经络、针灸以及中药新药的研发等领域综述了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作为基因组学与中医药学研究的一个桥梁,必将对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起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在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中药血清药化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分析和总结,为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中挖掘出更加有效的仪器分析手段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液/气相色谱及液/气质联用技术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中广泛应用,一些血中移行成分得以分析鉴定出来。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发展需要先进的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支持,同时需要与血清药理学及中药药代动力学等相结合进行血中移行成分的检测、跟踪和分离。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微量热分析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认为基于生物热动力学的微量热分析有可能在中医药研究中发挥独到而突出的作用,建立基于生物热动力学表达的中药四性评价、品质鉴定、药效物质筛选、复方配伍关系分析等研究方法体系,可望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原代培养(pri mary culture)又名初代培养,是从供体取得组织细胞后的首次培养。其特点是细胞或组织刚离开机体,生物性状尚未发生很大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们在体内的状态,表现出原组织或细胞的特性。对于药物实验研究,原代培养是一种很好的实验技术。由于原代培养的组织含有多种细胞成分,即使生长出同一种类型的细胞,细胞间也存在很大差异。如果供体不同,即使组织的类型、部位相同,个体差别也可以在细胞上反映出来。因此原代培养细胞的部分生物学特征尚不够稳定,在进行较为严格的对比性实验研究时,还需先对细胞进行短期传代。近年来,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优选中药烫伤膏组方的醇提工艺条件并进行抑菌效果考察.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组方的醇提工艺,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MIC.结果 最佳工艺的影响因素:提取次数>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液对细菌的抑制效果较好.结论 最佳工艺用为8倍药材量的60%乙醇溶液对药材提取,提取3次,每次提取90min,且所得提取液抑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研究手段,可以在同一时刻对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形成完整的细胞基因表达谱.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免疫学研究中,如免疫细胞发育、成熟、活化、分化及其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变态反应的分子基础,疾病的临床表型和基因表达谱的关系,免疫药理学等,加深了人们对免疫系统的认识.同样,它也将有助于中医药对免疫细胞和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研究、中医药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机制的研究、中医辨证的标准化以及中药药理研究等.基因芯片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一是比较不同种类样本基因表达量的差异,二是为了获得特征性的基因表达谱,但关于样本量的多少、统计方法的使用尚没有统一的认识,研究人员正努力制定关于基因芯片实验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中药配方颗粒具有组方灵活、随证加减、起效快、易吸收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也使得中药配方颗粒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其应用领域、临床疗效等的实验研究也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定性、定量制订质量标准等方面还需加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梳理中医药信息学研究在中医临床数据挖掘与利用、中医智能诊疗装备研究、中药信息研究、基于中医古今文献信息的学科知识服务、基于大数据的中医药评价研究等方向的热点应用,为研究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