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目的考察热毒宁注射液对EV71病毒感染Vero细胞及乳鼠致手足口病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模型采用33 TCID50和25 TCID50 EV71感染Vero细胞,建立细胞感染病毒模型;采用乳鼠ip EV71病毒100μL/只的方法制备体内模型,攻毒2 h后各组分别ip给予相应药物,观察热毒宁注射液(2.60、1.30、0.65 g/kg)和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10 mg/kg)对乳鼠体质量、临床评分和肌肉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及腿部肌肉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体外结果显示,在Vero细胞模型上,热毒宁注射液(生药5.0 mg/m L)显著抑制33 TCID50和25 TCID50 EV71引起的细胞病变;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高、中剂量热毒宁注射液可降低病毒感染乳鼠的临床评分,提高乳鼠体质量,改善乳鼠生存状态,降低乳鼠肌肉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MCP-1水平(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热毒宁注射液可显著改善肌肉组织病理学病变。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能够抑制EV71病毒导致的乳鼠死亡,明显延长乳鼠的存活时间,能够减轻病毒引起的临床症状,缓解病毒引发的乳鼠生长抑制,抑制IL-1β、IL-6、TNF-α、MCP-1水平可能是其治疗手足口病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对柯萨奇病毒A16株(Cox A16)体内外感染模型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3日龄BALB/c乳鼠腹腔注射Cox A16,构建BALB/c乳鼠手足口病模型,设计了大、中、小3个剂量分别为62 mL/(kg·d)、31 mL/(kg·d)、15.5 mL/(kg·d),进行预防性给药和治疗性给药评价。预防性给药实验中,观察记录乳鼠感染程度,存活天数,计算死亡率、生命延长率。治疗性给药实验中,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后肢肌肉病毒载量,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后肢肌肉组织、脑组织病理病变情况。体外实验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法(CPE),其对Cox A16、Cox B4、Cox B5病毒的抑制作用。Real-time PCR法检测Cox A16体外病毒载量。结果:小儿热速清口服液高、中、小剂量组均可显著性延长存活天数(P<0.01或P<0.05),高、中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和临床感染评分(P<0.01)。中、小剂量组均可以显著降低后肢肌肉病毒载量(P<0.01或P<0.05)。大、中显著改善后肢肌肉病理学改变及病理学评分(P<0.01或P<0.05),中剂量组显著改善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及病理学评分(P<0.05)。体外实验表明,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对肠道病毒Cox B5株、Cox A16株、Cox B4株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对肠道病毒COX A16感染BALB/c乳鼠模型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因其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肺出血、肺水肿,导致婴幼儿死亡而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然而,至今仍没有上市的疫苗和有效的抗病毒疗法。传统中药在抗病毒治疗上以其天然、安全、毒副作用少而被众多专家青睐。临床研究已验证中药在EV71感染中的治疗作用,比如清开灵、喜炎平以及蓝岑口服液等。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众多学者致力于研究中药抗EV71病毒的有效性及其有效成分,如荆芥、鱼腥草等中草药被发现在体外有明显的抗病毒活性。本文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中药临床治疗及中药抗EV71病毒活性的基础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简版:目的:评价疏风解毒胶囊广谱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CPE)抑制法,以连花清瘟胶囊为对照,从药物的最大无毒浓度开始,测定疏风解毒胶囊对甲型流感病毒HIN1型(FM1株、PR8株、江西修水株、Bl0株、B59株)、单纯疱疹病毒1型、单纯疱疹病毒2型、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仙台株)、柯萨奇病毒B4型、柯萨奇病毒B5型以及腺病毒的抑制作用,按Reed-muench法计算50%细胞毒性浓度(TCso),最大无毒浓度(TCo),50%抑制浓度(IC50)和药物治疗指数(TI)。采用副流感病毒致小鼠肺炎模型,以利巴韦林颗粒和连花清瘟胶囊为对照,测定疏风解毒胶囊对模型小鼠肺指数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手足口病(HFMD)是全球性传染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多发生于5岁以下小儿.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裸花紫珠颗粒体外抗肠道病毒71型(EV71)和幽门螺杆菌(Hp)的活性。方法:以人肌肉横纹瘤细胞(RD)作为受试细胞,用EV71病毒感染RD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裸花紫珠颗粒抗EV71病毒的作用;采用幽门螺杆菌ATCC43504国际标准菌株,将100、50、25、12.5、6.25 mg/mL不同浓度的裸花紫珠颗粒药液进行琼脂打孔法试验,测定不同浓度药物产生的抑菌圈直径大小。结果:裸花紫珠颗粒可抵抗EV71病毒对细胞的感染,治疗指数为35.26;裸花紫珠颗粒对Hp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100 mg/mL和50 mg/mL浓度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9.7±0.45) mm和(10.8±0.26) mm。结论:裸花紫珠颗粒有较好的体外抗EV71病毒作用,对防治EV71病毒感染导致的小儿手足口病有一定临床意义;裸花紫珠颗粒对Hp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有望用于治疗Hp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胃溃疡。  相似文献   

7.
曹泽彧  常秀娟  赵忠鹏  曹亮  周军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2014,45(10):1450-1455
目的 研究热毒宁注射液对A16型柯萨奇病毒(CoxA16)感染Vero细胞及乳鼠模型的抗病毒作用。方法 采用75 TCID50和50 TCID50 CoxA16感染Vero细胞,建立细胞模型;5日龄ICR乳鼠ip感染1×106 TCID50 CoxA16,建立动物模型。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CoxA16感染Vero细胞病变的影响,体内实验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病毒感染乳鼠死亡率、生存时间、体质量变化率、临床症状评分的影响。结果 在Vero细胞模型上,热毒宁注射液(生药5.0 mg/mL)显著抑制75 TCID50和50 TCID50 CoxA16引起的细胞病变;在5日龄ICR乳鼠模型上,热毒宁注射液明显缓解CoxA16导致的乳鼠死亡,延长乳鼠生存时间和恢复乳鼠生长抑制;同时热毒宁注射液缓解病毒感染导致的临床症状。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在体内外均有抗CoxA16作用,为其临床用于治疗手足口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金银花水提物体外抗病毒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中医杂志》2015,(8):1495-1497
目的:为建立金银花抗病毒谱-效相关评价系统,对金银花水提物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筛选,最后选择金银花水提物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体外抗病毒实验CPE法结合中性红染色,以半数治疗浓度(EC50)和半数细胞毒性浓度(TC50)并以治疗指数TI作为评价指标,观察金银花水提物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手足口病病毒EV71株和流感病毒H1N1株的抑制作用。结果:金银花水提物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手足口病病毒EV71株未见明显抗病毒效果,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株有显著抗病毒效果且测得80批金银花水提物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株的治疗指数为14.57~39.85,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治疗指数为16.78。结论:金银花具有良好的抗流感病毒H1N1的作用,且某些样品作用优于利巴韦林对照组,实验重复性好,数据真实可靠,为进一步建立金银花谱-效模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外泡内服治疗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EV71阳性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Ⅰ、对照组Ⅱ,各50例。对照组Ⅰ、对照组Ⅱ分别予以喜炎平、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予以疏风解毒胶囊外泡内服治疗,3组疗程均为5 d。观察患儿发热、皮疹、口腔疱疹等变化情况,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完全退热时间、疱疹/皮疹开始消退时间、疱疹/皮疹完全消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优于对照组Ⅰ的82.00%,对照组Ⅱ的84.00%(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外泡内服治疗EV71阳性手足口病患儿疗效确切安全,加快患儿皮疹、口腔疱疹消退。  相似文献   

10.
虎杖蒽醌提取物抗柯萨奇B3型病毒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凤新  孙振国  苏红  王巍巍  王金霞  孙非 《中草药》2008,39(11):1699-1701
目的研究虎杖蒽醌提取物抗柯萨奇B3型病毒(Coxsackie B3virus,CoxB3)的作用。方法通过对病毒性心肌炎致病有关的CoxB3型病毒体感染模型,观察虎杖蒽醌提取物对CoxB3型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虎杖蒽醌提取物对感染细胞的治疗指数(TI)分别为6.73(Vero)和4.00(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对照品抗病毒口服液组TI为4.01(Vero)和3.56(原代培养心肌细胞);虎杖蒽醌提取物对CoxB3病毒感染细胞的TI高于抗病毒口服液(P<0.05)。小鼠感染病毒后,各给药组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移酶(ASTase)、肌酸激酶(CK)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虎杖蒽醌提取物对由CoxB3型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疏风解毒胶囊对EB病毒转染的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Z移植感染Balb/C裸小鼠致肿瘤模型的影响,评价疏风解毒胶囊体内抗EB病毒作用。方法:在Balb/C裸鼠右腋皮下接种鼻咽癌CNE-2Z细胞悬液,接种1周后,将移植瘤模型成功的裸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模型组、阿昔洛韦组、连花清瘟胶囊组、疏风解毒胶囊高、中、低剂量组(2.2,1.1,0.55 g·kg~(-1)·d~(-1)),每组7只,分组当天开始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3周。给药当天测定裸鼠的体重,肿瘤体积,隔日测定1次,3周后称体重处死裸小鼠,取出肿瘤组织、脾脏和胸腺称质量,计算每组肿瘤体积、相对肿瘤体积、相对肿瘤增殖率、脾脏指数、胸腺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疏风解毒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Balb/C裸小鼠脾脏指数,升高其胸腺指数;疏风解毒胶囊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给药8~20 d后裸鼠肿瘤体积(P0.05,P0.01);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给药8~14,18 d后肿瘤体积(P0.05,P0.01),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给药8,12 d后肿瘤体积(P0.05)。在相对肿瘤增值率方面疏风解毒胶囊表现出一定的抑制肿瘤增长的趋势。结论:疏风解毒胶囊对EB病毒转染的CNE-2Z细胞移植裸小鼠肿瘤模型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朱强  潘君  许浚  韩彦琪  张洪兵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2022,53(11):3557-3563
疏风解毒胶囊由虎杖、连翘、败酱草、柴胡等8味中药材组成,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之功效,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风热证,症见发热、恶风等,临床应用多年,疗效确切。疏风解毒胶囊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五、六、七、八、九版)推荐用药。从疏风解毒胶囊药理学机制和临床应用2个方面对疏风解毒胶囊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总结疏风解毒胶囊特色及上市后研究路径,为更多中药产品上市后再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马莉  侯衍豹  黄妍  毕海燕  李翔宇  丁连峰  刘静  张铁军 《中草药》2019,50(15):3563-3568
目的对疏风解毒胶囊进行拆方研究,研究清热解毒组分、解表组分及其配伍组合分别对急性肺炎模型大鼠血清免疫系统的影响,从而分析疏风解毒胶囊配伍合理性。方法疏风解毒胶囊拆分成解表组分及清热解毒组分进行配伍合理性研究,采用肺炎链球菌致大鼠肺炎模型,观察疏风解毒胶囊全方及拆方对肺炎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类、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血清补体蛋白3(C3)水平、血管舒缓激肽(BK)水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免疫器官质量、肺脏质量的影响,运用金氏公式分析全方及拆方的相互关系。结果疏风解毒胶囊全方、解表组分、清热解毒组分均能显著降低肺炎大鼠B淋巴细胞比例,升高CD4+/CD8+,全方、解表组分能显著升高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降低CD8+比例,解表组分及清热解毒组分在B淋巴细胞比例及NK细胞比例2个指标上具有协同作用;疏风解毒胶囊全方能显著降低血清IgM水平,全方组及解表组大鼠血清IgG水平降低;疏风解毒胶囊全方组、清热解毒组大鼠血清BK、MCP-1水平显著降低,解表组大鼠血清MCP-1水平显著降低;疏风解毒胶囊全方、解表组分能显著减少肺炎大鼠胸腺、脾脏、肺脏质量,清热解毒组分能显著减少肺脏质量,在此器官质量3项指标上,解表组分及清热解毒组分具有协同作用。结论疏风解毒胶囊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显著减少血清IgM、IgG、BK、MCP-1水平,有显著的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在此模型上解表组分和清热解毒组分有显著的协同作用,主要体现在B淋巴细胞比例、NK细胞比例及胸腺、脾脏、肺脏质量等指标。  相似文献   

14.

Ethnopharmacological relevance

The radices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and herb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Glycyrrhiza spp. have been us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s an herbal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viral induced cough, viral hepatitis, and viral skin diseases like ulcers in China. Glycyrrhizic acid (GA) is considered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in Glycyrrhiza spp. with a wide spectrum of antiviral activity.

Aim

The present study attempt to validate the medicinal use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for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and further to verify whether GA is an active antiviral component in the water extract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Materials and methods

Radices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were extracted with hot water. The chemical contents of the extract were profiled with HPLC analysis. The antiviral activity of the extract and the major components was evaluated against infection of enterovirus 71 (EV71) and coxsackievirus A16 (CVA16) on Vero cells. The cytopathic effect caused by the infection was measured with MTT assay. Infectious virion production was determined using secondary infection assays and viral protein expression by immunoblotting analysis.

Results

The extract at 1000 μg/ml suppressed EV71 replication by 1.0 log and CVA16 by 1.5 logs. The antiviral activity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tent of GA in the extract since selective depletion of GA from the extract by acid precipitation resulted in loss of antiviral activity. In contrast, the acid precipitant retained antiviral activity. The precipitant at a concentration of 200 μg/ml inhibited EV71 and CVA16 replication by 1.7 and 2.2 logs,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GA dose-dependently blocked viral replication of EV71 and CVA16. At 3 mM, GA reduced infectious CVA16 and EV71 production by 3.5 and 2.2 logs, respectively. At 5 mM, CVA16 production was reduced by 6.0 logs and EV71 by 4.0 logs. Both EV71 and CVA16 are members of Enterovirus genus, time-of-drug addition studies however showed that GA directly inactivated CVA16, while GA anti-EV71 effect was associated with an event(s) post virus cell entry.

Conclusions

This study validated the medicinal usefulness of radices Glycyrrhiza uralensis against the etiological agents of HFMD. In addition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GA as the antiviral component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against EV71 and CVA16 infection, this study also reveals that GA inhibits EV71 and CVA16 with distinct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析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COVID-19)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中药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查找筛选疏风解毒胶囊的化学活性成分,并运用PubChem数据库预测疏风解毒胶囊人类靶蛋白。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并筛选COVID-19人类基因,数据导入生物通路分析(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软件,比较疏风解毒胶囊靶蛋白和COVID-19人类基因之间相同的分子网络、生物学通路及位点,预测药物作用机制。结果 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COVID-19相关基因546个,TCMSP数据库筛选得到101个类药性良好的活性成分,PubChem数据库对应预测出靶蛋白102个。经过IPA分析发现,疏风解毒胶囊与COVID-19共有的生物学通路有331条,多数集中在炎症、免疫以及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相关通路。作用于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 1,CXC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及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等位点。结论 疏风解毒胶囊可能通过与炎症、免疫反应以及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等相关生物通路治疗COVID-19,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趋化免疫细胞、激活多种炎性因子的表达以及抑制病毒等方面有关。  相似文献   

16.
许嘉慧  薛艳  张炜  陆灏 《中草药》2020,51(8):2015-2023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分子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疏风解毒胶囊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运用GeneGards等数据库对疾病靶点进行筛选,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和蛋白互作(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得到疏风解毒胶囊有效活性成分共207个,其中作用于COVID-19的60个活性成分可通过46个潜在靶标作用于COVID-19。富集得到GO中1 343个生物过程条目和6条KEGG通路,涉及内分泌抵抗、MAPK信号通路、精氨酸生物合成路径等。结论疏风解毒胶囊主要通过黄酮类和植物甾醇类活性成分调节IL6、IL1B、CCL2、MAPK8、MAPK1、MAPK14、CASP3、FOS、ALB等关键靶点,调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凋亡、肺纤维化增生等过程减轻肺损伤来治疗COVID-19。  相似文献   

17.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发病率高,可引发肺水肿、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儿的健康。目前该病相关病毒的致病机制、致病病毒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关系、药效学评价方法、药物抗病毒机制等核心问题尚不明确,而构建具有人类染毒模拟表现的动物模型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国内外研究人员建立了多种不同动物种属、品系的HFMD动物模型,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最常见,应用也最为广泛。EV71与CA16同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肠道病毒A型,两者在病原学、感染和复制特征、感染导致的临床症状和免疫反应有相似的方面,但引发的HFMD动物模型在易感年龄,感染方法,表现出的神经毒性、临床症状及体征、组织器官损伤程度等也有明显不同的方面,因此,研究者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这对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感染EV71和CA16病毒建立的不同物种HFMD动物模型,分类阐述各模型的种属品系、病毒株类型、感染方法、病毒感染特点,深入研究EV71及CA16感染诱发的HFMD特点及其感染所导致的临床症状差异,整体评价小鼠、树鼩及非人灵长类3类动物模型各自的优缺点,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原,且后者较凶险,更易导致严重并发症而致死、致残,危害性较大.目前对EV71感染尚缺乏有效的药物,因此研制抗EV71病毒活性的药物意义重大.中国中药资源丰富,具有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的独特优势,从中筛选出具有抗EV71病毒活性的成分,进而开发出新的抗病毒药物具有很大潜力.同时,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始见手足口病以来,中药在临床治疗手足口病方面的报道日益增多且方法多样,大多疗效满意,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展现了其独特的临床优势与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热毒宁注射液组分抗柯萨奇病毒A16(coxsackievirus A16,Cox A16)和肠道病毒71(enterovirus 71,EV71)病毒的活性。方法:考察热毒宁注射液1~19号组分(RND1~19)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的毒性,明确半数中毒浓度(TC50);进一步利用病毒感染的Vero细胞模型研究各组分的抗病毒活性及量效关系。采用50倍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Cox A16和EV71病毒分别感染Vero细胞(1万个/孔),热毒宁注射液组分(15.625~500 mg·L-1)给药3 d后,考察抗Cox A16和EV71病毒活性(n=3)。活性组分(最佳浓度)给药8 h后,检测病毒载量。结果:热毒宁注射液各组分的Vero细胞毒性,TC50从1 000 mg·L-1到221 mg·L-1不等;抗病毒活性及量效关系研究表明,RDN7和RDN18具有较好的抗Cox A16活性,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460,92 mg·L-1,治疗指数(TI)分别为1.44,2.40;RDN6和RDN17具有较好的抗EV71活性,EC50分别为395,378 mg·L-1,TI分别为2.22,1.10;病毒载量研究表明,RDN7极显著降低Vero细胞中Cox A16病毒载量(P0.01),RDN6,RDN17极显著地降低Vero细胞中EV71病毒载量(P0.01),而RDN18则没有上述活性。结论:明确了热毒宁注射液组分的抗Cox A16和EV71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制备首批肠道病毒71型免疫球蛋白国家标准品,用于肠道病毒71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产品效价测定。方法 选择国内经批签发检验合格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产品以及高效价肠道病毒71型人免疫球蛋白作为原料进行合并,分装冻干后并按规定对标准品的水分含量、分装精度、无菌检查和稳定性进行考察。在5家实验室按微量细胞病变法进行协作标定,以肠道病毒71型中和抗体滴度的倒数作为中和效价,单位定义为u。结果 5家实验室共进行了63次协作标定,结果均经LOG转换后进行计算,实验室内几何变异系数GCV范围为1.5%~4.1%,实验室间几何变异系数GCV平均值为3.1%,效价几何平均值为327 U。为以后使用和计算方便,该批次标准品赋值为330 U。该标准品160 d加速破坏实验和22 m长期稳定性考察显示效价稳定无下降趋势,12 m测定不同温度点的单体加二聚体(HPLC-SEC法)含量大于98.0%,有效成分稳定。该标准品的水分含量为0.6%,分装精度为0.56%,无菌检查合格。结论 该批肠道病毒71型人免疫球蛋白标准品各项检测指标符合要求,可以作为国家标准品发放用于肠道病毒71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效价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