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实验性哮喘大鼠气道细胞DNA合成和气道重塑的干预效果。 方法 应用SD大鼠建立哮喘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其它形态学研究的方法,研究雾化吸入地塞米松对气道细胞DNA合成和气道重塑反应的影响。 结果 ① 地塞米松治疗组气道上皮下胶原沉积以及粘液的分泌比模型组明显减少。② 模型组气道平滑肌细胞Brdu阳性计数(10.25±2.0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15±2.05)和地塞米松治疗组(6.85±2.20)(P<0.01);模型组气道上皮细胞Brdu阳性计数(21.83±7.01)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6.22±4.36)和地塞米松治疗组(16.92±3.48)(P < 0.05)。 结论 应用地塞米松干预可减轻实验性哮喘大鼠气道炎症,抑制气道细胞DNA合成,延缓气道重塑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地塞米松对实验性哮喘大鼠气道细胞DNA合成和气道重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对实验性哮喘大鼠气道细胞DNA合成和气道重塑的干预效果。 方法 应用SD大鼠建立哮喘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其它形态学研究的方法,研究雾化吸入地塞米松对气道细胞DNA合成和气道重塑反应的影响。 结果 ① 地塞米松治疗组气道上皮下胶原沉积以及粘液的分泌比模型组明显减少。② 模型组气道平滑肌细胞Brdu阳性计数(10.25±2.0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15±2.05)和地塞米松治疗组(6.85±2.20)(P<0.01);模型组气道上皮细胞Brdu阳性计数(21.83±7.01)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6.22±4.36)和地塞米松治疗组(16.92±3.48)(P<0.05)。 结论 应用地塞米松干预可减轻实验性哮喘大鼠气道炎症,抑制气道细胞DNA合成,延缓气道重塑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哮喘大鼠气道重塑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尾加压素 Ⅱ(U-II)含量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3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2周组、哮喘4周组和哮喘8周组,每组8只。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模型,图像分析技术测量大鼠支气管壁总面积和平滑肌面积,计算单位基底膜周径(Pbm)的支气管壁厚度(Wat)和平滑肌厚度(Wam),ELISA法测定血清和BALF中U-II的含量。结果:哮喘各组Wat及Wam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哮喘组血清和BALF中U-II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哮喘8周组血清和BALF中U-II含量显著高于哮喘4周组和哮喘2周组(P<0.01),哮喘4周组也显著高于哮喘2周组(P<0.01)。各组大鼠BALF中的U-II含量与Wat及Wam呈正相关,BALF与血清中U-II含量亦呈正相关。结论:哮喘大鼠气道重塑血清和BALF中U-II含量增加;且U-II含量的变化与气道重塑相关。[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4):287-289]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Sprague-Dawley(SD)大鼠哮喘模型中Notch 信号通路靶基因Hes-1 的表达变化及与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关系,初步探讨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48 只SD 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哮喘组,采用卵白蛋白致敏及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替代致敏液,两组依据激发后不同处理时间点各分为4 周、8 周、12 周3 个亚组,每组8 只大鼠。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并检测支气管平滑肌厚度(Wam);ELISA 法检测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 和INF-γ 水平;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Hes-1 蛋白及mRNA 的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激发后时间的延长,哮喘组大鼠Wam 逐渐增加,血清和BALF 中INF-γ 水平逐渐降低、IL-4 水平逐渐增加,且与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PP结论 Hes-1 蛋白及其mRNA 的表达增加与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因子水平和气道平滑肌重塑密切相关,并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1)研究哮喘气道重塑大鼠气道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 ;2)观察布地奈德对气道上皮细胞的凋亡和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材料和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哮喘重塑组(A组)、布地奈德治疗组(B组),每组10只, A组给予致敏并激发12周,建立大鼠气道重塑模型。B组大鼠参照A组,只是激发半小时前,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mg。C组大鼠参照A组,只是致敏激发时均用生理盐水代替。肺组织用于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PAS染色,观察气道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和气道结构改变。 结果 (1)光镜下发现A组明显的气道重塑的病理改变,B组A组较有所减轻(2)透射电镜观察均发现A组明显胶原沉积, B组A组较有所减轻。(3)图像分析结果(Image-Pro Plus 5.0):支气管壁厚度比较,A组 (110.01±13.77) 明显高于C组(77.25±7.56)(P<0.01), B组(92.85±15.16)明显低于A组(P<0.05),但高于C组(P<0.05)。平滑肌厚度比较,A组 (45.39±7.51) 明显高于C组(25.72±4.05)(P<0.01),B组(36.48±4.70)明显低于A组 (P<0.05),但高于C组(P<0.01)。各组大鼠肺组织胶原百分比比较:A组(12.79±3.75)明显高于C(3.16±0.90)(P<0.01),B组(9.09±1.46)明显低于A组(P<0.05),但仍明显高于C组(P<0.01) (4) 图像分析免疫组化结果(Image-Pro Plus 5.0软件测阳性细胞数): cleaved caspase-3阳性细胞数的比较,A组大气道上皮细胞和中小气道上皮细胞分别为[(10.49±2.82),(9.58±1.86)] 明显高于C组 [(2.86±1.17),(2.44±1.0)](P均<0.01), B组分别为[(10.58±2.51),(10.65±2.36)] 与A组(10.49±2.82)(9.58±1.86)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明显高于C组 (P均<0.01)。结论: 1)哮喘气道重塑大鼠气道上皮细胞表达cleaved caspase-3显著增加,表明气道上皮凋亡在气道重塑组中明显增加。2)BUD不能抑制哮喘大鼠气道上皮细胞发生凋亡。3)布地奈德能部分抑制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姜黄素对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对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及姜黄素干预哮喘小鼠.应用OVA溶液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对各组小鼠进行肺功能的检测;应用Giemsa染色测定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炎症细胞计数;HE染色及PAS染色对各组小鼠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测;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IgE含量.结果 哮喘组小鼠在吸入乙酰甲胆碱(Mch)6.25 g/L浓度后,Penh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姜黄素干预哮喘组较哮喘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小鼠气道盥洗液白细胞总数及嗜酸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而姜黄素干预哮喘组白细胞及嗜酸细胞数量明显较哮喘组减少,两者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小鼠中BALF的IgE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姜黄素干预哮喘组中BALF的IgE含量较哮喘组明显降低(P<0.01).哮喘小鼠肺组织HE染色中可见支气管和血管壁周围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以嗜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姜黄素干预哮喘组较其减少.PAS染色哮喘组小鼠杯状细胞、黏液分泌明显增多,姜黄素干预哮喘组较其减少.结论 姜黄素可以减轻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减轻气道黏液分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降低肺泡灌洗液中的IgE含量.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是由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支气管高反应下出现的广泛气道狭窄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特征,气道重塑是造成哮喘不可逆性气流阻塞及肺功能损害的主要病理基础.气道重塑的最主要的病理学改变是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所致的气道平滑肌层增厚,在多种细胞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引起的气道平滑肌细胞的肥大及数目的增加是平滑肌层增厚的重要原因.该文就气道平滑肌细胞在气道重塑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气道重塑是气道慢性炎症的结果,包括气道壁增厚和基质沉积、胶原沉积、上皮下纤维化、平滑肌增生和肥大、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黏液腺、杯状细胞化生及增生、上皮下网状层增厚、微血管生成等病理改变.在这些病理变化中,气道平滑肌的改变被认为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哮喘加重的重要因素.有很多因素导致气道平滑肌增生及肥大,如炎症介质、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蛋白和遗传因子等.最近的研究揭示气道平滑肌也是炎症介质的重要来源.建议在哮喘发病早期应用激素吸入治疗. 相似文献
9.
气道重塑是气道慢性炎症的结果,包括气道壁增厚和基质沉积、胶原沉积、上皮下纤维化、平滑肌增生和肥大、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黏液腺、杯状细胞化生及增生、上皮下网状层增厚、微血管生成等病理改变.在这些病理变化中,气道平滑肌的改变被认为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哮喘加重的重要因素.有很多因素导致气道平滑肌增生及肥大,如炎症介质、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蛋白和遗传因子等.最近的研究揭示气道平滑肌也是炎症介质的重要来源.建议在哮喘发病早期应用激素吸入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奇霉素对哮喘儿童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中重度持续哮喘患儿104例分为A组(56例)和B组(48例).所有患儿均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50/100μg/剂)2剂/d,吸人4周,重度持续哮喘患儿加服孟鲁司特5 mg/d,合并过敏性鼻炎者加糠酸莫米松100~200μg/d喷鼻,然后进入观察期.A组继续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剂量同前),并加口服阿奇霉素7.5 mg/( kg·d)(最大剂量250 mg/d),每周服药2d;B组仅继续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剂量同前).观察期为12周.试验结束两组分别评定观察期内有症状天数;开始及结束时,两组分别检测一秒钟用力呼气量( FEV1)、最大呼气峰流量(PEF)占预计值的百分率,观察期第15天及结束时检测使FEV1下降20%的组胺激发剂量(PD20-FEV1);观察开始前24h及结束后24h分别检测24h尿17-羟皮质醇(17-OHCS)和17-酮皮质醇(17-KS);试验结束后2周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 (1)A、B两组有症状天数分别为(2.13±1.18)d、(2.25±1.1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54,P=0.59).(2)观察前、后PEF占预计值百分率:A组分别为(49.77±15.02)%、(82.73±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9,P=0.000),B组分别为(52.69±13.90)%、(81.15+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7,P=0.000);观察前、后FEV1占预计值百分率:A组分别为(50.48±15.08)%、(83.18±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5,P=0.000),B组分别为(53.29±13.89)%、(82.73±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3,P=0.000).(3)观察期第15天、结束时PD20-FEV1水平:A组分别为(65.13±26.08) μg、(460.79± 221.72) 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4,P=0.000),B组分别为(65.27±25.75) μg、(65.66±25.09) μ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P=0.15);观察期结束时A、B两组间PD20 - FEV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9,P=0.000).(4)观察前、后24h尿17 -OHCS水平A组分别为(14.27±3.41) nmol/L、(14.43±3.69) nmol/L,B组分别为(14.31±3.66) nmol/L、(14.56±3.37)n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前、后24h尿17-KS水平A组分别为(22.43±5.69)nmol/L、(22.07±5.21) nmol/L,B组分别为(22.40±5.04)nmol/L、(22.54±4.74)n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观察期结束后2周血清ALT水平A、B两组分别为(20.39±9.12)U/L、(20.83±7.83) 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P=0.79);AST水平A、B两组分别为(20.68±8.67) U/L、(21.44±8.60) 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P=0.66).结论 小剂量阿奇霉素口服12周,并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可降低哮喘患儿的支气管高反应性,但未减少患儿的有症状天数,也未使FEV1、PEF较单独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改善明显,对患儿肾上腺功能及肝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哮喘气道重塑大鼠中气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变化及神经激肽-1受体(NK-1R)拮抗剂WIN62577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哮喘气道重塑组,应用卵清蛋白对模型组大鼠激发8周,原代培养纯化气管平滑肌细胞(ASMC),通过免疫荧光、实时定量PCR等方法,检测ASMC中NK-1R的表达,并给予不同剂量WIN62577干预,应用transwell小室检测ASMC迁移的变化。结果 哮喘气道重塑组ASMC中NK-1R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和细胞膜,其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P-11 mol/L、10-10 mol/L、10-9 mol/L、10-8 mol/L)的WIN62577干预后ASMC迁移数目较哮喘气道重塑组明显减少(P结论 NK-1R能通过促进ASMC迁移能力而影响哮喘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幼年哮喘气道重塑大鼠中感觉神经肽受体NK1R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孟鲁司特组,每组8只。应用卵白蛋白(OVA)雾化吸入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应用生理盐水代替致敏液和1%OVA,孟鲁司特组于每次激发前2 h以孟鲁司特(15 mg/kg)灌胃,共持续8 周。采用免疫组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从mRNA和蛋白水平动态观察NK1R在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中的表达水平及孟鲁司特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哮喘组NK1R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孟鲁司特干预后NK1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哮喘组减少(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哮喘:诱发大鼠气道NK1R的表达增加,孟鲁司特能够下调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中NK1R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3.
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维生素A类衍生物,在调节细胞聚集、分化、凋亡、增殖及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ATRA在肾脏疾病的作用,特别是对足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就足细胞损伤、ATRA作用特点,以及ATRA诱导足细胞分化及再生、抗增殖与纤维沉积、抑制凋亡等保护作用研究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14.
气道重塑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气道重塑可导致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增加、肺功能下降。气道上皮细胞可在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通过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分化为间质细胞,进而参与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发展。该文对参与哮喘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信号通路,如TGF-β
1介导的信号通路、Wnt/β-连环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A酸(ATRA)对缺氧性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 Prohibitin1(PHB1)和Prohibitin2(PHB2)表达的影响.方法 购自上海生物细胞库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采用混有胎牛血清和双抗的培养基(100 mL培养基中加5 mL胎牛血清和1 mL双抗)在37℃、50 mL/L二氧化碳的培养箱中培养.传代3次后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ATRA干预组.正常组细胞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细胞置于真空罐中,负压吸引器吸尽残余空气,充人缺氧气体(950 mL/L氮气和50 mL/L二氧化碳)密封建立缺氧性RTEC损伤模型,ATRA干预组细胞中加入0.1 μmol/L ATRA后参照模型组的方法进行缺氧.于缺氧24 h、36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各组NRK-52E细胞PHB1、PHB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NRK-52E细胞PHB1、PHB2、TGF-β1的蛋白表达.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ATRA干预组2个时间点NRK-52E细胞的PHB1和PHB2的蛋白表达量及其mRNA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均<0.05),缺氧时间越长,表达量越低;与模型组比较,ATRA干预组2个时间点NRK-52E细胞的PHB1和PHB2的蛋白表达量及其mRNA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均<0.05).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ATRA干预组2个时间点NRK-52E细胞的TGF-β1的蛋白表达量及其mRNA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均<0.05),缺氧时间越长,表达量越高;与模型组比较,ATRA干预组2个时间点NRK-52E细胞的TGF-β1的蛋白表达量及其mRNA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 ATRA可显著增强缺氧性RTEC中PHB1和PHB2蛋白表达量及其mRNA表达量,可能对缺氧性RTEC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ȫ��ʽά�����������������ϻ������ƶ�ͯ������������Ѫ������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s2O3)的联合化疗治疗方案对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 1995-07--2005-06在中山大学附属二院及广州市儿童医院共有14例患儿接受了含ATRA、As2O3的联合化疗方案,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2.1~12岁,平均6.7岁.所有病例起病时均有贫血、皮肤瘀斑或牙龈出血等表现;骨髓检查原始+幼稚细胞比例为59.0%~97.5%,其中M3a 9例,M3b 5例;8例患儿行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其中阳性6例.比较不同细胞学类型、化疗方案等对APL的疗效及对复发率的影响.结果 14例中有12例(85.71%)使用上述的诱导缓解方案达到骨髓(BM)缓解CR1,由开始治疗到BM CR1的中位时间为5周(2~9周);该组病例使用As2O3、DA、HA、EA、DEA序贯或同时联合其它化疗的巩固方案,共2例复发,均为M3b;用不同的巩固方案对APL复发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195);含As2O3的方案进行维持治疗可能减少APL患儿的复发;是否加用VP/6MP+MTX序贯维持治疗对控制复发差异无显著性(P=0.66).结论 含ATRA、As2O3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儿童APL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能否提高疗效,及改善其毒副反应。方法2000年2月至2005年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初治APL患儿12例,观察经As2O3和ATRA联合治疗后的缓解情况、凝血功能恢复及毒副反应等;并与1994~2000年入院的11例单用ATRA治疗的初治APL患儿作对照。结果(1)As2O3联合治疗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11例完全缓解(11/12),缓解率为91.7%;对照组完全缓解8例,1例脑出血死亡,完全缓解率72.7%(8/11)。(2)联合治疗组凝血指标于治疗后(7.82±4.12)d恢复正常,对照组于治疗后(14.33±5.77)d恢复正常,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联合治疗组胃肠道反应、肌肉疼痛、肝功异常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但都为轻度一过性改变;对照组肾功能异常、头痛发生率较高。(4)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升高的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白细胞增高持续时间亦较短。结论As2O3联合ATRA治疗具有更高的诱导缓解率;能较快地改善凝血功能;无严重的不可逆毒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