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高效价冷凝集素对红细胞凝集及交叉配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因紧急情况需要输血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电子交叉配血和血清学交叉配血,并进行血清血型检测和冷凝集素试验等.观察患者血清交叉和电子交叉主次侧配型的结果,记录患者在不同温度下电子交叉配血试验的结果以及ABO血型的正反定型,分析患者的冷凝集素...  相似文献   

2.
冷凝集素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影响相关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清中高效价冷凝集素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方法:ABO血型正反鉴定、吸收放散试验、不规则抗体筛选、交叉配血用直接抗人球蛋白法、聚凝胺法,微柱法配血。结果:采用37℃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4℃冰箱过夜吸收后,再进行凝聚胺交叉配血或微柱法配血,可有效地排除冷凝集素的干扰,主次侧均无凝集。结论:重视高效价冷凝集素对婴幼儿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影响,高效价冷凝集素所至同型配血不合多为弱凝集,经水浴后凝集消失,证明交叉配血相合,但应加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或凝聚胺配血或微柱法配血,可以排除血清中可能含有其他不规则抗体;亚型同型配血(包括弱抗原与弱抗体配血)不合时也为弱凝集,但37℃水浴后凝集不消失,证明交叉配血不相合,为输血禁忌。  相似文献   

3.
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49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方法:1990年3月-2001年2月我院需输血治疗的患者输血前采用盐水及木板酶法交叉配血,发现配血不合49例。结果: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主要有:缗线状假凝集,冷凝集素所致非特异性凝集,MN血型抗体、湿型自身抗体、木瓜酶抗体和Rh血型抗体引起的凝集。结论: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应选择能同时检测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的方法,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4.
冷凝集素综合征(CAS),是伴有冷反应性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16%~32%。冷凝集素综合症常常使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变得困难,现将一例我院收治的冷凝集素综合征患者的血清学特征及交叉配血结果做一报道。  相似文献   

5.
输血是对患者重要的治疗和抢救措施,为确保安全输血,除应选择健康供血者外,更为重要的是必须ABO同型输血,也就是说,在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否则可引起生命危险.交叉配血试验包括主、副两个试验,主试验为受血者血清加供血者红细胞,副试验为受血者红细胞加供血者血清,以检查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细胞或血清是否存在足以引起反应的凝集原或凝集素.两试验均无凝集者为配血相合.  相似文献   

6.
高效价冷凝集素引起配血困难一例崔岳冰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郑州450052关键词血型;冷凝集素;交叉配血1病历摘要患者,男,37岁。于1995年4月12日因患门静脉高压入院,血型为A型。1995年4月21日手术备血,交叉配血时发现与A型、O型...  相似文献   

7.
自身免疫性贫血(AIHA)是某种原因使体内产生了自身抗体,并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或存在于血清中,使红细胞破坏增速的一种贫血,且1/3患者伴有在20℃起反应的冷自身凝集素,它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常有干扰,因此AIHA患者输血比较困难。最近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袁慧铭  毛韵  刘艳  白登科  谢珏 《浙江医学》2017,39(9):747-749
目的分析1例肝移植患者输注大量交叉配血相合血液后出现抗-A1抗体的情况,探讨特大型手术后危急重ABO血型亚型患者输血原则。方法采用血清学检测方法检测出抗-A1抗体,按照相容性输血原则,在交叉配血相合的情况下给予O型洗涤红细胞和A型血浆输注。结果输注后无输血相关不良反应,血红蛋白、凝血功能及临床表现得到一定改善。结论对于特大型手术后危急重ABO血型亚型患者,建议在选择抗原种类等于或少于患者自身的供者红细胞,避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相似文献   

9.
冷凝集素引起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一般将标本放入37℃水浴箱内凝集消失,试验即可顺利进行。最近我们遇到1例高冷凝集素患者,按常规处理,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仍能进行。我们采用加温至40℃处理病人红细胞,加温45℃处理病人血清,才解决这一困难,现将经验介绍于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分析高效价冷凝集素对交叉配血的影响分析。方法从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因胆囊癌住院的患者中选取13例,对患者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分析患者配血困难的原因。结果经过不规则抗体试验后,患者血清中并未发现不规则抗体,同时,在血清中加入同血型或者O型红细胞,当室内温度低于31摄氏度时,容易发生红细胞凝聚现象。当试管放置于4摄氏度时,凝聚现象尤为显著。当室内温度达到37摄氏度左右时,凝聚现象逐渐消失。高效价冷凝集素很可能导致常规血液检查项目结果失真,对血型血清检查影响尤为明显。结论高效价冷凝集素在交叉配血期间会影响和干扰交叉配血结果,为了保证血液使用安全,医护人员应该事先选取科学、合理、有价值的鉴别方式,提高患者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正常健康人血清中冷凝集素不高于16,不会影响配血和输血。在某些情况下有极少数患者或献血者血清中含有较高效价的冷凝集素,给血型鉴定及输血带来一定困难。2010年5月,我们在配血时发现一袋高效价冷凝集素A型血液(简称样品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新生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主要影响因素及处置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周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2例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新生儿临床资料。对新生儿血标本进行ABO和Rh (D)血型鉴定、抗人球蛋白实验、抗体鉴定、交叉配血实验;统计新生儿血型、分析交叉配血不符原因并制定针对性处理措施。结果血液中含有免疫球蛋白G (IgG)抗A抗体,是A型Rh (D)阳性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交叉配血选取O型Rh (D)阳性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B型Rh (D)阳性患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为血液中含有IgG抗B抗体,建议处置策略为给予O型Rh (D)阳性洗涤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相合。O型Rh (D)阳性患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原因为血液中含有IgG抗D抗体或血液中含有IgG抗E抗体,前者交叉配血选取O型Rh (D)阴性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后者交叉配血选取O型Rh (D)阳性E抗原阴性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结论新生儿血标本交叉配血不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血液中含有母体IgG抗体。输血前应积极行抗人球蛋白实验、抗体鉴定等明确具体抗体,给予相对应抗体的抗原阴性血液进行交叉配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一例成年、男性、B 型、脾切除患者,在术中和术后的三天内,共误输 A 型血三次,总血量达800毫升。虽未引起严重后果,但教训是深刻的。从本例吸取的教训是:在检定血型和配血试验时,应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在交叉配血中,若怀疑某例为冷凝集而需要排除时,为防止将特异性凝集误认为冷凝集,除严格控制加温的温度外,还应对疑有冷凝集素的血清加入自身的红细胞作对照,否则有可能会重犯本例所发生的严重错误;对同一位献血员和受血者,若要进行重复输血时,在每次输血前也应再做交叉配血,以防万一;在输血后,尤其是在短期内多次输血,若发现输血疗效不佳,而当时对此又无满意的解释时应警惕是否已误输异型血的可能性。此外,对本例未发生严重后果的机理,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MGT)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及快速处理输血的对策。方法对2014年9月-2016年12月本院临床需要输血或备血的住院患者,用微柱凝胶法做输血前血型复检、不规则抗体筛查、直接抗人球蛋白(DAT)和交叉配血试验,对交叉配血主侧相合次侧不合,DAT阳性的32例比较输血前后的胆红素(TBIL、DBIL)、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并评估悬浮少白红细胞输注的临床疗效。结果交叉配血不合52例,红细胞直抗阳性46例,占交叉配血不合88.5%,不规则抗体阳性6例,占交叉配血不合11.5%,其中两者合并阳性2例;输血前后的Hb、Hct有显著差异(P0.05),TBIL、DBIL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患者红细胞DAT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是引起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悬浮红细胞输注对于DAT阳性导致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贫血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正> 生理性的冷凝集素存在于正常人血清中,不仅效价低,且适宜的反应温度也低,冷凝集素的效价一般在1:16以下,因此,通常对患者及配血试验无影响,但某些疾病,如恶性肿瘤、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提高正常冷凝集素的效价及出现反应的温度,使室温配血发生困难,关于这类患者的输血问题,国内外已报道甚多,但健康人血清中有高冷凝集索,比较少见,1986年9月我们在配血过程中发现1例献血员的血液与四名同型患者血液作交叉配血(盐水室温)均发生凝集,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中遇到的疑难配血问题,制定科学、有效和安全的输血措施。方法对临床输血过程中的疑难配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疑难配血病例中,ABO血型抗原减弱3例,抗-A、抗-B抗体减弱2例,自身冷抗体5例,病人有不规则抗体6例,献血员含有不规则抗体2例,ABO亚型2例。结论临床输血的血型鉴定必须正反定型联合使用,确保ABO血型准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型的鉴定和交叉配血应做自身对照,以便发现有无自身凝集;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患者输血时,需选择相应的抗原阴性、交叉配血相合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17.
冷凝集素对交叉配血的影响石家庄长安区医院牛淑斌,徐秋英患者男性62岁,胃癌手术前备血。在交叉配血过程中,患者血清与献血员B2、B3、B4及其子的血液于室温下主端、次端均发生凝集,自身红细胞于室温下也发生凝集。用ABO标准血清及A、B型标准红细胞分别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对输血前检查3项的影响,建立AIHA患者血液标本的研究性实验方法及交叉配血策略.方法 对392份AIHA患者血液标本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鉴定、DAT分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合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免疫史,分析试验结果并选择盐水介质直接离心法、LISS/Coombs卡、经典抗人球蛋白试验等不同方法进行抗体筛选、鉴定及交叉配血.结果 392份AIHA标本中338份(86.2%)为温自身抗体,17份(4.3%)为冷自身抗体,37份(9.4%)为混合型自身抗体(温+冷自身抗体),其中45份同时存在同种抗体;48份自身抗体具有类特异性,344份自身抗体无特异性(全凝集素);交叉配血方法选择LISS/Coombs卡相合21份,试管法LISS-IAT相合22份,经典抗人球蛋白法相合218份,配血均不相合153份.结论 对于AIHA患者血液标本应建立完整的输血前检查试验方法,根据试验结果选择适合的交叉配血方法,保障临床输血的及时、安全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临床成分血的输注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临床上常用成分血种类添加剂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浓缩血小板、血浆、冷沉淀。2护理2.1心理护理输成分血和输全血一样,也有发生输血传染病的危险,患者因此而担心害怕在所难免。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血风险二者的关系,做好解释工作,并做好输血前患者各种传染性指标检测工作,让患者放心。2.2严格查对制度在抽血做交叉配血及输注过程中,认真严格地查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床号、住院号、血型及输注成分的种类,确保输血安全。2.3输注过程中的护理2.3.1红细胞输注及护理输注前需将血袋轻轻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  相似文献   

20.
当有冷自身抗体存在时,会引起自身红细胞凝集,即冷凝集。冷自身抗体极易干扰红细胞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高效价自身凝集抗体可通过37℃盐水洗涤法或硫醇试剂处理法来消除,同时红细胞抗原及结合在红细胞上的IgG和补体均不受影响。现将1例高效价自身凝集患者的血型鉴定与配血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