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种客观听力检测方法在婴儿听力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听性脑干反应、40Hz听觉相关电位或听觉稳态反应、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及鼓室声导抗等方法,对初筛和复筛未通过的200例(400例)婴儿进行了听力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0耳中各项结果均正常77耳(19.25%),一项或一项以上检查异常323耳(80.75%)。检查异常的323耳中传导性听力损失59耳(18.27%),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72耳(53.25%),混合性听力损失92耳(28.48%)。接受听性脑干反应测试的400耳中。正常199耳(49.75%),异常201耳(50.25%)。以听性脑干反应阈值评估听力损失程度。轻度96耳(47.76%),中度29耳(14.43%),重度22耳(10.95%),极重度54耳(26.86%)。接受40Hz听觉相关电位测试的184耳中,正常52耳(28.26%),异常132耳(71.74%)。以40Hz听觉相关电位反应阈值评估听力损失程度,轻度68耳(51.51%),中度34耳(25.76%),重度14耳(10.61%),极重度16耳(12.12%)。接受听觉稳态反应测试的216耳中,正常62耳(28.70%),异常154.1~-(71.30%)。接受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的400耳中,正常114耳(28.50%),异常286耳(71.50%)。接受鼓室声导抗测试的400耳中,正常310耳(77.50%),异常90耳(22.50%)。结论多种客观听力检测方法的联合运用,对判断婴儿听力损失的程度和性质有一定帮助,可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听力障碍新生儿随访中听力恢复正常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中3个月内诊断为听力障碍婴儿其听力恢复正常的原因。方法:2001年11月~2005年6月在上海市出生并接受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未通过者,转至上海市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接受听力学评估,均在出生3个月内诊断为听力障碍,并进行听力学跟踪随访至少6个月,对听力恢复正常者进行分析。结果:出生3个月内诊断为听力障碍者681例,随访6~24个月听力恢复正常者94例(115耳),占13.8%。听力恢复正常者中发现有鼓室积液56例(64耳),占59.6%;未发现有明确器质性原因者38例(51耳),占40.4%。听力恢复正常115耳中听力障碍轻度105耳,占91.3%;中度8耳,占7.0%;中重度2耳,占1.7%;重度和极重度无恢复正常者。结论:出生3个月内诊断有听力障碍的患儿,随年龄增长其听力恢复正常的可能性以轻、中度聋为大。恢复原因主要是分泌性中耳炎自愈和听中枢生理性发育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3.
分泌性中耳炎骨导听阈改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 证实分泌性中耳炎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为临床干预分泌性中耳为,尤其是顽固的分泌性中耳炎提供依据。方法 115例(164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愈后或未愈患者病程中复查的纯音测听检查结果,记录0.5、1、2、4kHz频率骨导听阈,计算骨导听力损失dB数。分为单侧组66例,双侧组49例,将66例单耳患者的健耳作为对照组。结果 在164耳中,出现骨导听阈提高的共94耳(57.3%)。双侧组与单侧组骨导听力损失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单侧组和双侧组患耳在同一频率的骨导听力损失程度相似,且平均的骨导听力损失程度也相似;同频率之间的骨导听力损失不同,4kHz的骨导听力损失为最大。结论 半数以上分泌性中耳为可以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在不同频率间的骨导听力损失不同,以高频损失为主,并有向语言频率区过渡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情况。方法于2000例新生儿出生后72h,即应用耳声发射筛查仪对其双耳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s)检查;初筛未通过者,42d后再次复查DPOAEs;复筛仍未通过者,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ABR检查不通过者,3~4个月内接受全面的听力学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其听力损失的性质和程度。结果接受初次筛查的新生儿中,1830例通过筛查,通过率为91.50%;初筛未通过的170例新生儿全部进行复筛,复筛通过者145例,通过率为85.29%;总通过率为98.75%,男女性别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产儿初筛通过率为96.55%,高危儿初筛通过率为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筛未通过的25例中,经ABR及全面的听力学检查评估,确诊为先天性听力障碍者2例,听力缺陷率为1‰。结论高危儿中先天性听力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宜及早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以及早发现新生儿听力缺陷并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5.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急性低频型听力损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对常规治疗无效的急性低频型听力损失的疗效。方法37例(38耳)经地塞米松及血管扩张剂静脉给药治疗无效的急性低频型听力损失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19例(20耳).男7例(7耳),女12例(13耳),单侧18例,双侧1例,患侧鼓室内注射5mg/ml地塞米松(0.5~0.8ml)。每天1次,共7天。对照组18例(18耳),男5例(5耳),女13例(13耳),静脉滴注血管扩张剂7天。治疗前后测试两组患者的低频(125、250、500Hz)平均听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患者随访1~2年。结果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18例单侧患者治愈8例(8耳),有效7例(7耳),有效率83.3%,无效3例(3耳),1例双侧患者治疗无效,2例在随访中再次出现低频听力下降。对照组18例(18耳)治愈3例(3耳),有效5例(5耳),有效率44.4%,无效10例(10耳),5例患者在随访中复发,其中1例最后确诊为梅尼埃病。两组单侧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25、250、500Hz平均听阈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扩管药治疗无效的急性低频型听力损失患者,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2868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新生儿听力损失情况并探讨早期干预策略。方法利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听性脑干反应(ABR)对2868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时间出生后3~5天,未通过者42天后复查,仍未通过者在出生后3月做诊断性检查,评估听力损失情况。结果2868例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通过2552例,初筛通过率88.99%。初筛未通过316例,未通过率11.01%。287例参加复筛,279例通过复筛,复筛通过率97.22%。8例未通过复筛,未通过率2.78%。总筛查通过率99.72%,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生率0.28%,易造成听力损失的新生儿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结论通过系统规范的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听力障碍新生儿,多层面建立普查、干预体系,早决策、早治疗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地区新生儿听力损失情况并探讨早期干预策略。方法利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听性脑干反应(ABR)对2868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时间出生后3~5天,未通过者42天后复查,仍未通过者在出生后3月做诊断性检查,评估听力损失情况。结果2868例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通过2552例,初筛通过率88.99%。初筛未通过316例,未通过率11.01%。287例参加复筛,279例通过复筛,复筛通过率97.22%。8例未通过复筛,未通过率2.78%。总筛查通过率99.72%,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生率0.28%,易造成听力损失的新生儿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结论通过系统规范的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听力障碍新生儿,多层面建立普查、干预体系,早决策、早治疗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784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探讨听力损失高危因素与听力损失的关系。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2013年4月~2015年3月清远市出生3~5天的7840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其中正常新生儿7216例,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新生儿624例;分析家族史、孕期、分娩情况和围产期情况等与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关系。对初筛未通过者于出生30~42天采用DP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联合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于3月龄进行听力学诊断,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7840例新生儿听力初筛通过率为92.60%(7260/7840),复筛通过率为85.17%(494/580),听力损失检出率为0.32%(25/7840)。②不同分娩方式、不同性别新生儿间听力初筛、复筛通过率和听力损失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过期妊娠和高龄产妇的新生儿听力初筛、复筛通过率和听力损失检出率高于足月儿及适龄产妇(P<0.01)。③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新生儿初筛、复筛通过率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 P<0.01),听力损失检出率(3.04%,19/624)高于正常新生儿(0.08%,6/7216)( P<0.01);④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检出率由高到低排序的高危因素依次为:有听力障碍家族史、有2种及以上高危因素、IC U住院≥24 h、高胆红素血症、重度窒息、宫内感染、早产儿、低体重。结论本组新生儿听力损失检出率为0.32%,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的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单侧听神经病(UAN)的听力学特点,以提高对UAN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UAN患者的听力学资料,并与双侧AN及正常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AN患者340例。其中UAN11例,占AN患者3.2%。左耳5例,右耳6例;男4例。女7例,男女之比为1.00:1.75;年龄5~35岁。平均20岁;病程平均3.1年。患者均诉单侧听力减退,听不清说话6例。伴耳鸣4耳,无眩晕发作。纯音听力图下降型5耳(45.4%),低频上升型4耳(36.4%),平坦型1耳(9.1%),盆型1耳(9.1%);听力损失极重度聋6耳(54.5%),中重度聋3耳(27.3%),中度聋2耳(18.2%)。纯音听阈各频率均值UAN组明显高于双侧AN组,健侧听力图正常。言语识别率患耳差,健耳正常。声导抗患侧声反射消失,健侧引出,1例双耳同侧及交叉部分频率引出。听性脑干反应(ABR)患耳自波Ⅰ起均未引出(〉100dBnHL),健耳正常引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引出双侧均正常或基本正常,同正常对照组相比,DP—gram幅值和SNR值在全频(0.5~8.0kHz)降低(P〈0.05).以中、高频显著(P〈0.01),而低频较双侧AN组明显降低(P〈O.01)。4例UAN健耳的对侧声抑制DP-gram幅值下降.患耳的对侧声抑制效应减弱或消失,甚至在5kHz幅值增加较健耳及正常组显著(P〈0.05)。7例行眼震电图(ENG)检查,患耳半规管功能减退及麻痹各1例;5例行前庭诱发性肌源性电位(VEMP)检查,双侧未引出1例,引出4例,其中患耳幅值降低2例。结论:UAN的听力学特点与双侧AN基本相同,但UAN以下降型听力图和极重度聋较多见,DPOAE幅值与双侧AN比较全频降低。健耳对侧声抑制明显,患耳对侧声抑制效应减弱或消失。需注意与一般单侧感音神经性聋相鉴别。DPOAE及ABR对诊断、鉴别诊断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两次听力筛查未通过转诊婴儿的临床听力学。方法对210耳两次听力筛查未通过转诊的婴儿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听性稳态反应(ASSR)、40 Hz听觉相关电位(40 Hz AERP)、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声导抗(AI)等检查,并分析其结果。结果两次未通过听力筛查的210耳中,有听力损失143耳,听力损失的检出率为68.10%(143/210)。其中传导性听力损失62耳,占听力损失耳43.36%(62/143);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81耳,占听力损失耳56.64%(81/143)。确诊大前庭导水管扩大综合征(LVAS)16耳,发病率为7.62%(16/210)。诊断为类听神经病6耳,发病率为2.85%(6/210)。结论两次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对于听力高危因素婴幼儿的听力动态随访有待更加关注,应结合婴儿生理特点更加精准的进行听力学诊断,及其本身的生理发育特点全面评估。  相似文献   

11.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与波动性听力损失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分析波动性听力损失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中的特征。方法 总结LVAS13例(23耳)的临床资料,对其波动性听力损失的机理、LVAS诊断及治疗作一讨论。结果 LVAS13例(23耳)中双侧10例,单侧3例,平均年龄7.9岁。多幼年起病,呈缓慢进行性听力减退,波动性突然加重12耳,并伴发作性眩晕3例。6例有提重物、运动、乘飞机、感冒史。3例有遗传性家庭史。纯音听力多呈高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眼震电图12耳6耳一侧半规管麻痹。高分辨率CT显示大前庭水管扩大2.5-8mm,有的深达前庭总脚。结论 LAVS多于幼年时出现缓慢进行性听力减退,可伴波动性突发性听力下降、眩晕,常与增加颅内压的活动有关,故应注意预防和避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自身免疫病患者的听力状况。方法 对29例自身免疫病患者询问了病史,进行耳镜检查,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测试,对其中12例患者进行了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主诉听力下降2例4耳,耳鸣4例6耳,耳痛1耳,无眩晕主诉,音测听听力正常25耳,有传导性听力损失的8例14耳,其中10耳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强直性脊柱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各2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11例19耳。声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未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诊断测听结果,全面了解这些幼儿的听力状况,以便更好地采取应对措施。方法对102例未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幼儿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并参考声导抗测试结果进行听力学诊断。结果双耳听力正常33例(33。7%);双耳听力异常47例(48%),其中轻中度听力损失26例(26.5%)、重度以上听力损失21例(21.4%);单耳听力正常18例(18.4%)。4例只进行了DPOAE测试者未记入最后统计数据。结论在未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幼儿中,听力损失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多样性,部分幼儿的听力有一定的波动。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不同的听力损失情况做出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患者的听力学特点进行分析,为其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5月~2013年10月经颞骨 CT 检查确诊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49例(96耳)患者均进行声导抗、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ABR)及听性稳态反应(ASSR)检查,其中23例46耳(6岁以上者,均为双侧 LVAS)同时行纯音听阈测试。结果23例(46耳)6岁以上患者中33耳(71.74%,33/46)纯音听阈表现为低中频(2 kHz 以下)存在明显气骨导差而高频下降型的混合性听力损失,13耳(28.26%,13/46)表现为无气骨导差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49例96耳鼓室导抗图均为 A 型,其中5耳可引出声反射;36例68耳(70.83%,68/96)ABR 测试在3~4 ms 处记录到特征性的负相波(ANSR);46例96耳 DPOAE 均未通过,ASSR检查多为中、重度听力损失。结论LVAS 患者中耳功能正常,纯音听阈可表现为明显的低频气骨导差而高频下降的混合性听力损失,ABR 检查可引出 ASNR 负相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单侧听神经病在单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中的发病率及其听力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20年6月广州开发区医院耳鼻咽喉科489例单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统计单侧听神经病在单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中的发病率,比较单侧听神经病和单侧一般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纯音听阈,分析单侧听神经病的声导抗、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性脑干反应(ABR)、视频眼震电图(video-nystagmography,VNG)、内听道MRI检查。结果 489例单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患者中单侧听神经病16例(3.27%),右侧9例,左侧7例;男6例,女10例;年龄9~32岁,平均21岁;平均病程为2.6年。单侧听神经病纯音听阈多为重度以上听力损失,16例单侧听神经病患耳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12例,中重度平坦型听力损失3例,高频下降型听力损失1例。单侧听神经病患者与单侧一般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纯音听阈在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 Hz频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POAE双耳均能引出,但患耳对侧声抑制效应消失;ABR结果显示14例患耳100 dB nHL强度刺激下未引出任何波形,2例患耳90 dB nHL强度刺激下仅引出V波;VNG结果显示3例患耳单侧半规管功能减退,2例患耳出现对侧优势偏向;8例行内听道MRI检查中3例患耳听神经缺如。结论 单侧听神经病临床并不罕见,与一般单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纯音听阈相比具有明显差异。临床工作中对单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要完善全面听力学检查,特别是完善影像学MRI检查,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均具有重要意义,尽量避免单侧听神经病漏诊。  相似文献   

16.
徐进  刘铤 《耳鼻咽喉》2001,8(1):7-10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听力损失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对14例(16耳)听神经瘤患者行纯音听阈、阻抗、听性脑干反应(ABR)、诱发耳声发射测试(EOAE)及CT和(或)MRI扫描。EOAE能引出的4耳还检测其传出抑制功能,ABR不能检测且EOAE不能引出的重度聋(听力损失大于80dB)有5耳行鼓岬刺激试验(PST)。结果:16耳听神经瘤中2耳(12.50%)听力损失源于神经性损害;6耳(37.50%)蜗性损害;8耳(50%)蜗-神经性损害。能引出EOAE的4耳均有传出功能障碍。结论:EOAE可评价听神经瘤的耳蜗功能形态;ABR结合PST能分析听神经瘤的蜗后神经功能。听神经瘤的听觉病理可同时或单独发生于听外周的耳蜗水平、第Ⅷ对颅神经(传入神经)水平和橄榄核耳蜗传出神经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听觉稳态诱发反应(auditory steady state evoked response,ASSER)联合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测试对婴幼儿进行听力检测,评价两种方法对婴幼儿听力损伤早期发现及损失程度评估的作用。方法对7 6例(1 5 2耳)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复筛未通过的婴幼儿及门诊就诊疑有听力损失的婴幼儿进行ASSER和ABR测试,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7 6例(1 5 2耳)婴幼儿ABR反应阈与ASSER高频反应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ABR在最大输出无反应而ASSER测试中各频率能引出反应。结论ASSER联合ABR检查可以更全面的评估婴幼儿的真实听力情况,对ABR无反应的患儿还应进行ASSER测试,有助于全面评估其听力损失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球受听力损失困扰的群体较为庞大,单侧聋是听力损失其中的一类。单侧聋是指一侧耳为重度及以上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而对侧耳保持正常或轻度听力损失。这类患者会出现声源定位困难、噪声下言语辨别困难以及生活质量下降。单侧聋的患儿长期只用单侧听力,容易出现疲劳,并影响其学习及智力发育。对侧听力的相对完好使得该类型听力损失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相当多的单侧聋患者终生都没有得到治疗干预。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单侧聋的听觉原理、临床表现及不同干预治疗的特点,旨在帮助单侧聋患者及早认识到疾病的危害性并能尽快了解不同干预方式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单侧聋患者尽早选择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9.
以往对单侧耳听力损失的患者大多采取消极等待的态度,即如果对侧耳听阈正常则不需要配戴助听器。如果有条件可以考虑配戴信号对传线路助听器(contralateral routing of offside signals,CROS),或者当另一侧耳听力也下降,正常语言交流非常困难时,才考虑配戴助听器。近年来,耳声发射作为客观、早期判断耳蜗病变的检测手段已被公认。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大概有2.5亿患者的听力损失至少在中度以上,其中三分之二的人群居住在发展中国家。国外报道正常活产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1‰~3‰和2‰~4‰。成人的听力损失发病率在10%。如果将听力损失定义为超过25dB HL以上,美国报告的65岁以上老年人听力损失发病率约为30%~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