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个性化体位管理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两组均行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体位管理,两组均持续观察至患者出院,对比两组血气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 O2)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体位管理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可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尘肺稳定期患者的治疗作用。选择尘肺病患者34例,均有胸闷、咳嗽、气短症状,测定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10d前后的肺通气功能、6min行走距离、运动后动脉血气分析,以评价该治疗对尘肺病患者的作用。结果显示,32例患者治疗后症状较前改善,有效率达94%;患者治疗后6min行走距离较治疗前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比治疗前也有增加,肺泡与动脉毛细血管血氧分压差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FVC、FEV1/FVC、FEV1、MVV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减轻尘肺病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增加运动耐力,但对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不大,对尘肺稳定期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锻炼联合家庭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家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54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强化组,2组患者均采用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另外强化组每日行呼吸功能锻炼。定期随访1年,观察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生命体征变化、再住院率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1年后强化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6MWD)变化值(73.3 m)大于最小临床显著差异值(54 m),强化组MRC评分及CAT评分明显改善(P0.01);2组患者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2组患者血气指标、再住院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结论对于合并高碳酸血症的重度、极重度COPD患者,长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改善二氧化碳潴留、减少住院次数有明显作用,联合呼吸功能锻炼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和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特点。方法通过对28例CODP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的病情、血气变化与护理要点进行观察。结果无创机械通气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明显改善动脉血气。结论CODP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面罩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在护理上进行必要的通气前准备,严格的气道管理是行无创通气的前提,血气、生命体征、神志、呼吸机工作状况以及并发症的监护是行无创通气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应用BiPAP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52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鼻罩式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治疗,同时采取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 45例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5例患者病情加重,行气管插管后进行有创通气治疗,2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治疗后45例患者动脉血气pH、PaO2、PaCO2均有显著改善。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无创、安全、有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用无创呼吸机优化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效果,为COPD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杭州市老年病医院2019年1—6月收治的病情稳定的67例出院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家用呼吸机管理模式,研究组进行家用呼吸机优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呼吸机使用时机、肺通气功能、6 min步行试验及生活质量水平。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用t检验、χ2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家用呼吸机使用时机以夜晚为主,每日使用呼吸机持续时间、使用方法更规范和依从性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施家用呼吸机优化管理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6 min步行试验(6MWD)、氧分压(P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用呼吸机优化管理模式可提高COPD患者无创通气依从性,改善其肺功能、运动水平及生活质量,在COPD患者无创通气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的疗效和护理。方法通过45例患者应用呼吸机BIPAP模式进行面罩无创通气,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45例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辅以系统监测和护理,可以降低病死率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将6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低流量吸氧组与无创正压通气组,并比较治疗后各项呼吸功能监测指标.结果:无创正压通气组病人的呼吸功能如:呼吸频率、SpO2、PaO2和PaCO2较低流量吸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可明显改善COPD病人的呼吸功能,并可以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单纯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与NIPPV结合呼吸功能锻炼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肺康复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行NIPPV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结合呼吸功能锻炼,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评估两组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呼吸肌功能以及运动耐力、呼吸困难程度。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肺功能及呼吸肌功能指标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6 min步行距离(6MWD)明显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Borg评分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肺功能指标、PaO2、(MIP)、最大呼气压(MEP)及6MWD明显升高,PaCO2及Borg评分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IPPV结合呼吸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呼吸肌功能,减轻其缺氧及呼吸困难程度,增加其运动耐力,在慢阻肺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并发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对症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各40例,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pH值、PCO2、PO2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24hpH、PaCO2、PO2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率、死亡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可有效缓解COPD患者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改善通气功能,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王晓艳  王开灿 《现代养生》2014,(20):111-11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81.58%)明显高于对照组(57.8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米三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伴呼吸衰竭(RF) 的疗效.方法:阿米三嗪治疗COPD 伴RF 35 例为治疗组,30 例为对照组( 未应用阿米三嗪),观察动脉血气指标、6 min 步行试验距离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动脉血气指标、6 min 步行试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阿米三嗪治疗COPD 伴RF 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提升COPD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中的运用效果,改善临床治疗结局。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将2012年7月前收治的40例COPD急性加重期需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将2012年7月后收治的42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建立以“提升COPD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为目的HFMEA小组;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计算优先风险指数(RPN);找出失效模式及相关原因,对于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措施改进,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无创正压通气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和住院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88.10% VS 67.50%),干预组患者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相关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8.91±11.25) VS (66.67±13.42),干预组患者对住院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4.68±6.95)VS (89.94±7.38)。结论将HFMEA应用于COPD患者正确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管理中,能使影响患者正确使用的因素得到分级、量化,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以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8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一般常规治疗组(40例)和BiPAP呼吸机治疗组(40例)。监测治疗前、后2h、8h及48h动脉血气变化。观察患者SpO2、心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常规治疗组治疗48h后PaO2有显著上升;pH值PaCO2改善不明显;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组的动脉血pH值、PaO2、PaCO2、心率有明显改善。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能明显改善COPD有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衰竭及全身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慢阻肺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通过无创正压通气与呼吸兴奋剂联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阻肺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常规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从肺通气功能、血气分析改善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FEV2及PEF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方面,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探究慢阻肺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通过无创正压通气与呼吸兴奋剂联合治疗后,明显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和血气分析状况,存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涂远香 《现代医院》2012,(Z2):90-92
目的探讨经面罩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体会。方法 38例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抗感染等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无创通气治疗,密切观察患者血气分析、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指标的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H值、动脉血氧饱和度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4例患者成功撤机出院,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治疗有效率为89.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低氧血症和CO2潴留改善明显,疗效显著。护理人员必须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紧急准备,提高护理水平是保证无创通气治疗的有效性及患者的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腹式呼吸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5例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腹式呼吸,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前、24h后的心率,动脉血pH值、PaO2、PaCO2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24h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腹式呼吸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能增加肺泡通气量,有效减慢患者心率、提高PaO2、降低PaCO2缓解缺氧状况,达到改善呼吸困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确诊为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2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予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经鼻导管持续吸入氧气。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 h和12 h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同时记录RR、HR、MBP等指标。结果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对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及改善呼吸衰竭的效果肯定(P<0.05)。结论对COPD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可以提高疗效,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近两年该院收治的126例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氧合指数及吸氧浓度指标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并随治疗进行,各项指标情况逐渐好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精心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确保有效通气可协助患者治疗,促进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韩小彤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8):1580-1581,1583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8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祛痰等对症支持治疗,并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尼可刹米+洛贝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24 h后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观察比较两组意识恢复时间、48 h后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插管率。[结果]24 h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其中治疗组pH、PaCO2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较对照组为短(P﹤0.01),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插管率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可有效改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高碳酸血症,明显缩短意识恢复的时间,提高无创通气的治疗效果,并可以降低其插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