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评价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鼓室成形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按手术顺序将择期行鼓室成形手术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静吸复合(C)组,芬太尼(F)组,瑞芬太尼(R)组,每组20例。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切皮时、苏醒时、拔管时的血压、心率情况,记录病人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前躁动情况、拔管后即刻清醒程度(OAAS评分)。结果F、C组插管反应明显高于R组;与C组比较,F、R两组在麻醉、手术各关键步骤应激反应较轻,血流动力学波动幅度较小;三组病人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差异无显著性,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C组与F、R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苏醒质量较R、F组差,躁动及OAAS评分与F、R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快、质量上更优,是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卵巢肿瘤和输卵管切除手术的病人90例,年龄16~42岁,随机分为异丙酚瑞芬太尼(R)组及异丙酚芬太尼(F)组,每组45例.观察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时的血压、心率;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观察病人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拔管后1、3和24 h的意识状态(OAAS),认知功能测试(MMSE),疼痛评分(VRS);观察恶心呕吐等副反应,记录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和病人满意度等.结果:两组病人诱导血压均下降,无显著差异,F组的插管反应发生率高于R组,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两组病人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有显著性差异.R组病人在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时间、拔管后1 h的VRS评分高于F组.病人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卵巢肿瘤和输卵管切除术时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苏醒质量上更优于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瑞芬太尼麻醉组病人术后很快就会感到疼痛,术后镇痛应及时开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组(R组)和异丙酚芬太尼靶控组(F组),每组20例.观察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时的血压、心率,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观察病人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拔管后1、3和24 h的意识状态(OAAS),认知功能测试(MMSE),疼痛评分(VRS)及主诉需要阿片药镇痛的时间;观察恶心呕吐等副反应,记录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和病人满意度等.结果 F组的插管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R组(P<0.05);两组病人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R组病人在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时、拔管后1 h和术后24 h的VAS评分明显高于F组(P<0.05),需要阿片药镇痛者R组明显多于F组(P<0.05);两组病人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诱导更加平稳,但苏醒质量不如异丙酚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优良,术后需及时镇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R组为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和维持,S组为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异氟醚吸入维持。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和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PACU)时间。结果:R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较短。结论: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能使手术更平稳,苏醒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组及芬太尼(F)组,R组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麻醉,F组采用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时间及苏醒期不良反应等.结果 R组术后苏醒较F组快,气管导管拔管时间也明显短于F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较芬太尼更适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柯劭 《吉林医学》2014,(14):56-5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诱导和维持,对照组给予芬太尼、丙泊酚诱导,异氟醚吸入维持。观察并记录患儿麻醉前、气管插管、人工气腹、手术结束时的HR、MAP。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围麻醉期的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平稳,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相比,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呼吸恢复快,清醒快,更适合于小儿腹腔镜手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n=20)和静吸复合麻醉组(B组)(n=20)。A组麻醉维持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持续泵注;B组术中吸入1%~2%异氟烷、50%N2O维持麻醉。记录各时段血压、心率。观察术毕停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①A组CO2气腹前后相比较及苏醒期与诱导前相比较,血压、心率无显著性变化。②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A组显著快于B组(P〈0.01)。③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无术中知晓。结论与静吸复合相比,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苏醒迅速、苏醒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泵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婴幼儿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 3岁以下行腹腔镜斜疝修补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两组,A组 (n=30),吸入异氟醚进行气管内麻醉,B组(n=30),泵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麻醉过程中血压心率,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及拔管时间,术后止痛药需求时间,麻醉后不良反应.结果 ①A组病人在人工气腹及气管拔管时血压及心率显著升高,B组病人麻醉后各时段均表现为显著的心率及血压下降.②B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离床时间均较A组提前22%~47%不等,有显著差异.③B组术后对止痛药物需求早于 A组.④A组术后呕吐、低血氧高于B组.结论 与常规吸入全麻行婴幼儿腹腔镜斜疝修补术比较,泵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效果更确切,苏醒快而且苏醒质量好.由于半衰期短,需及时开始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泵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婴幼儿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3岁以下行腹腔镜斜疝修补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两组,A组(n=30),吸入异氟醚进行气管内麻醉,B组(n=30),泵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麻醉过程中血压心率,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及拔管时间,术后止痛药需求时间,麻醉后不良反应。结果①A组病人在人工气腹及气管拔管时血压及心率显著升高,B组病人麻醉后各时段均表现为显著的心率及血压下降。②B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离床时间均较A组提前22%~47%不等,有显著差异。③B组术后对止痛药物需求早于A组。④A组术后呕吐、低血氧高于B组。结论与常规吸入全麻行婴幼儿腹腔镜斜疝修补术比较,泵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效果更确切,苏醒快而且苏醒质量好。由于半衰期短,需及时开始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和增殖体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ASAⅠ~Ⅱ级择期行扁桃体和增殖体切除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每组各20例。观察患儿在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时的BP、HR,记录术毕停药后小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结果:R组与F组麻醉诱导期心血管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R组插管反应明显少于F组(P<0.05)。R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扁桃体和增殖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宾勇  李微  罗懿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415-4416
目的:比较微量泵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与静吸复合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n=32),瑞芬太尼组(R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芬太尼组(F组):安氟醚复合芬太尼静吸麻醉。监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切皮时的血压、心率的变化,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等。结果:R组诱导期心率较F组明显下降(P<0.05);R组术后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较F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微量泵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常规静吸复合麻醉更加平稳,苏醒迅速,更加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0例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研究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意识状态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气腹后10 min、气腹结束及手术完毕的心率和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时点间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开恢复室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拔管后即刻、1 h、4 h、离开恢复室时间的意识状态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LC中效果满意、术后患者清醒快、可保证麻醉深度,减轻患者的痛苦且避免手术室的空气污染,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24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12例(R组)和芬太尼组12例(F组)全凭静脉麻醉,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1)、插管后5 min(T2)、切皮即刻(T3)、锯胸骨即刻(T4)、停机后10 min(T5)、手术结束时(T6)记录BIS、HR、MBP、CVP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术中BIS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稳定;与F组比较,R组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镇痛药使用率增高。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适用心脏瓣膜置换术快通道麻醉,术后镇痛需尽早执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remifentanil)联合输注全凭静脉麻醉诱导、术中情况及术后苏醒过程.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五官科手术病人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丙泊酚与芬太尼组(F)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组(R)组.观察两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及术中的血压、心率变化;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等副反应;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全程监测麻醉深度指数(CSI).结果 ①两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血压、心率变化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②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③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丙自酚与瑞芬太尼联合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诱导平稳,苏醒快,质量高.但瑞芬太尼停药时间不宜过早,否则可能因切口疼痛导致苏醒过程不顺利;应用其他阿片类止痛药应紧密衔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手术行靶控输注(TC I)全凭静脉麻醉时对血流动力学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50例;复合异丙酚行靶控血浆浓度输注并观察记录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心率、血压的变化、术毕停麻醉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送术后恢复室(PACU)、呼之睁眼、拔管、定向力恢复和离开PACU时间;并根据OAA/S及VRS评分,记录患者意识状态、疼痛评分及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3 m in、气腹时及术后5 m in、拔管时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术毕停药后呼吸恢复时间、送PACU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后时间;拔管后即刻、回病房后1.5 h的OAA/S及VRS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瑞芬太尼组躁动和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TC I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及术中心血管反应小,术后恢复快,正确处理并发症不失为理想的麻醉镇痛药。  相似文献   

16.
刘惠  李熊刚 《吉林医学》2014,(23):5140-5140
目的: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82例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吸入异氟醚的麻醉方式,观察组采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方法。结果:在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恢复定向力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方式,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静脉输注对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术后早期的影响.方法:择期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人40例,随机均分为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组(L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两组病人均行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L组在手术切皮前10 min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直至手术结束.记录患者清醒和拔管时间、拔管前后5 min的镇静和躁动评分、拔管后5 min、术后1,4,8,24,48 h的疼痛评分、术后镇痛药用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各时点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术后48 h内镇痛药用量明显高于L组,L组拔管前和拔管后镇静躁动评分均低于R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R组.结论:术中利多卡因静脉输注可改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8.
熊新 《当代医学》2011,17(35):23-24
目的 探讨胸科手术中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全凭静脉麻醉(TTVA)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TVA(F组)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R组).结果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R组清醒拔管时间和恢复室停留时间明显比F组缩短(P<0.01),拔管后两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致下降.结论 运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胸科手术应用,术毕停药后清醒时间短,生命体征平稳,不易发生后遗呼吸抑制作用,但患者有明显伤口疼痛和烦躁,为此应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术后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诱导、维持和术后苏醒过程的效果。方法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切皮气腹时(T3)、关腹缝皮时(T4)、术毕时(T5)、拨管时(T6)的MAP和HR,记录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呼之睁眼(意识恢复)的时间、拔管时间,24h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有无术中知晓。结果与R组比,F组T1点MAP较R组降低更明显(P<0.05),T2、T3时MAP、HR升高更明显(P<0.05);R组T6点的MAP、HR升高较F组明显(P<0.05)。与F组比,R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全麻下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诱导、维持和术后苏醒过程的效果.方法 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切皮气腹时(T3)、关腹缝皮时(T4)、术毕时(T5)、拨管时(T6)的MAP和HR,记录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呼之睁眼(意识恢复)的时间、拔管时间,24h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有无术中知晓.结果 与R组比,F组T1点MAP较R组降低更明显(P<0.05),T2、T3时MAP、HR升高更明显(P<0.05);R组T6点的MAP、HR升高较F组明显(P<0.05).与F组比,R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全麻下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