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足月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90年4月~2007年12月收治足月新生儿NEC 115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51例(44.35%),死亡25例(21.74%)。单因素分析发现足月NEC患儿病死组较治愈组合并或并发硬肿症、呼吸衰竭、全腹膜炎、代谢性酸中毒、低钠血症、肺出血、全心衰竭、肾功能衰竭、休克、中毒性脑病之合并率高,P0.05。治愈组腹部X线Ⅱ或Ⅲ期表现发生率为31.37%,病死组为60.00%,χ2=5.69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影响足月新生儿NEC预后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新生儿硬肿症、低钠血症,回归方程为Logistic(NEC)=β0(-2.065)+1.854X1+1.87X2(χ2=11.460 1,P0.001),模型预测正确率为80.30%。结论:新生儿硬肿症、低钠血症为影响足月新生儿NEC预后的危险因素,积极防治NEC各种合并症及并发症,有助于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颅内出血早产儿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颅内出血早产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8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早产儿血小板参数变化,并与同期无颅内出血的早产儿45例和正常足月新生儿27例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92.96±46.91)×109/L、(220.61±35.01)×109/L和(188.85±51.62)×109/L,血小板压积分别为(0.232±0.07)%、(0.188±0.06)%和(0.126±0.04)%,提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患儿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显著降低(F=68.66,P<0.001);而血小板平均容积与血小板分布宽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异常变化可能参与了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发病机制,要重视对早产儿凝血状态的监测,以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3.
廖培良 《现代医院》2006,6(5):74-75
目的探讨化瘀膏对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方法将146例新生儿硬肿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除综合治疗外,加用化瘀膏外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1·7%,对照组52·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14·42,p<0·01),且未见任何毒副反应。结论化瘀膏是较好的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999年 9月~ 2 0 0 3年 6月我院收治的 HIE93例患儿入院后在未静脉输注葡萄糖之前常规取静脉血进行血糖测定。结果 :血糖正常 62例 (血糖 3 .46± 0 .86mmol/ L) ,占 66.67% ,其中合并硬肿症者 4例 ,多器官功能衰竭 3例 ,死亡及病危放弃治疗 2例 ;低血糖 2 9例 (血糖 1.78± 0 .3 2 mmol/ L ) ,占 3 1.18% ,足月儿占绝大多数 ,HIE均为中、重度 ,其中合并硬肿症者 7例 ,与正常血糖组比较χ2 =5.82 ,P<0 .0 5,多器官功能衰竭 4例 ,死亡及病危放弃治疗 4例 ;高血糖 2例 ,占 2 .15% ,死亡 1例 ,放弃治疗 1例。高、低血糖组死亡及病危放弃治疗例数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两组比较 ,P<0 .0 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HIE并低血糖症者多发生在足月儿 ;低血糖组并发硬肿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 ;合并高、低血糖患儿预后不佳 ,尤其是前者。 HIE及时监测血糖 ,调整血糖在正常水平对降低脑损伤 ,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宫内窘迫、产时窒息或严重感染、硬肿症、颅内出血等处于应激状态的 2 0例新生儿及非应激状态下的新生儿 2 0例进行血糖监测 ,结果发现应激状态下高血糖 17例 ,其中血糖 >34 mmol/ L 5例 ,15~ 34 mmol/ L3例 ,7.8~ 15 mmol/ L9例 ,而非应激组新生儿仅 1例发生高血糖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足月小样儿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足月小样儿颅内出血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6年1月本院儿科收治的的足月小样儿49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颅内出血分为颅内出血组84例和无颅内出血组408例。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92例足月小样儿中,共有84例发生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7.1%。颅内出血组顺产比例、住院时间≤10 d的比例明显低于无颅内出血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日龄≤1.5 d、羊水污染、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硬肿症比例明显高于无颅内出血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羊水污染、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硬肿症为足月小样儿发生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足月小样儿颅内出血主要发生在脑室内和脑室周围,产前羊水污染、新生儿硬肿症及动脉导管未闭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硬肿症的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新生儿硬肿症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与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分析36例新生儿硬肿症、36例无硬肿症患儿和30例正常新生儿的血液流变学6项指标的变化,并观察新生儿硬肿症合并器官损害的血液流变学变化。采用复方丹参和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并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其疗效。【结果】新生儿硬肿症低切变、高切变全血粘度、红细胞凝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而红细胞变形性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01)。合并器官损害的新生儿硬肿症病例其全血粘度、红细胞凝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明显高于未合并损害者(P<0.01)。【结论】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血液流变学6项指标均增高,并且随病情及合并症的不同而不同。治疗时首先改善红细胞的凝集性和变形性以期减轻对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致病因素,并观察其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4年4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这5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患儿治愈39例(78%),放弃治疗6例(12%),好转4例(8%),死亡1例(2%)。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与胎龄、体重及喂养方式相关,早产儿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足月儿(P<0.05),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中出生时体重<1 500 g患儿所占的比例大于出生时体重≥1 500 g的患儿(P<0.05),非母乳喂养的患儿所占的比例大于母乳喂养所占的比例(P<0.05)。结论:合理控制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提倡母乳喂养,早发现、早治疗并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才能有效提高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99年9月~2003年6月我院收治的HIE93例患儿入院后在未静脉输注葡萄糖之前常规取静脉血进行血糖测定.结果血糖正常62例(血糖3.46±0.86 mmol/L),占66.67%,其中合并硬肿症者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死亡及病危放弃治疗2例;低血糖29例(血糖1.78±0.32 mmol/L),占31.18%,足月儿占绝大多数,HIE均为中、重度,其中合并硬肿症者7例,与正常血糖组比较X2=5.82,P<0.05,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死亡及病危放弃治疗4例;高血糖2例,占2.15%,死亡1例,放弃治疗1例.高、低血糖组死亡及病危放弃治疗例数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HIE并低血糖症者多发生在足月儿;低血糖组并发硬肿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合并高、低血糖患儿预后不佳,尤其是前者.HIE及时监测血糖,调整血糖在正常水平对降低脑损伤,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玉  姜凤梅  宋述真 《职业与健康》2001,17(11):142-142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见的急重症,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治疗难度较大。我院1997~1999年收治的70例新生儿硬肿症,早期加用多巴胺(Dopamine)酚妥拉明(Phentolamine)治疗中、重度硬肿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0例新生儿硬肿症入院时病情分度根据1989年全国新生儿组会议讨论的标准分成轻、中、重度。并按照随机的方法分成加多巴胺、酚妥拉明治疗组38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体重(2.63±0.52)kg,硬肿天数(3.81±2.35)d,足月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分娩镇痛(CSEA)对第二产程的影响. 方法 对西北妇女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经阴道分娩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的影响,并比较对镇痛组(CSEA组)与非镇痛组(非CSEA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的差异及产妇和胎儿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1 994例,中5 748例(47.92%)产妇接受CSEA,6 246例(52.07%)产妇未实施CSEA.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SEA组第一产程时间为(529.03±162.03)min,第二产程时间为(43.86±21.19)min,非CSEA组第一产程时间为(348.17±161.31)min,第二产程时间中位数为(33.95±18.14)min,CSEA组第一及第二产程均较非CSEA组延长(t值分别为-53.20、-23.75,均P<0.001).CSEA组会阴侧切率为38.40%,显著高于非CSEA组(χ2=28.6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SEA不增加二产程延长的风险(OR=0.839,95%CI:0.767~1.205,P=0.691).另外,CSEA组会阴侧切率及器械助产率高于非CSEA组(χ2=37.32,P<0.001),而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及新生儿入院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63),且CSEA组中转剖宫产率低于非CSEA组(χ2=84.46,P<0.001). 结论 虽然CSEA延长了第一及第二产程时间,但不增加第二产程延长风险,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妮  赵孟陶  李彤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4):4836-4837
目的:对确诊宫内感染的新生儿,观察血糖异常发生率以及感染程度对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宫内感染儿97例,其中TORCH感染IgM抗体阳性48例,细菌感染49例。对照组为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81例。观察对象在生后24h和72h各采血1次(距哺乳时间4~6h),感染组随着病情进展及时监测血糖及电解质,采血样24h内未输血和使用激素。葡萄糖输注浓度7.5%,补糖量为6~7.5mg.kg-1.h-1。血糖检测用氧化酶法,由专人操作。结果:①低血糖和高血糖发生率不同成熟度感染儿差异不明显(χ2=1.79,P>0.05;χ2=0.53,P>0.05);但感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85,P<0.01;χ2=11.71,P<0.01)。②重度感染组高血糖发生率和血糖升高值显著高于轻中度感染组(χ2=29.43,P<0.01;t=25.2,P<0.01);而低血糖发生率两组差异不显著,但血糖降低值重度感染组显著低于轻中度组,差异明显(χ2=0.02,P>0.05;t=6.75,P<0.001)。③重度感染组中的死亡病例,血糖升高值显著高于存活病例(t=17.6,P<0.001)。④低血糖病儿临床表现以呼吸、循环系统异常多见,高血糖病儿以神经系统异常为主。结论:胎儿宫内感染,出生后感染扩散,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以致内分泌调节血糖功能发生紊乱;感染愈重机体内环境紊乱愈重,最终导致内分泌调节血糖功能处于衰竭状态。因而对感染的新生儿监测血糖对预防高渗血症引起的脑损伤和判断预后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禄全  余加林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8):2388-2389
目的:探讨住院低出生体重儿(LBW I)、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I)的患病病种,以便更好地预防、诊治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74例住院LBW I、VLBW I病种。结果:LBW I、VLBW I患儿患病病种分别为肺炎(98.1%)、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69.7%)、酸碱失衡(47.1%)、病理性黄疸(43.8%)、新生儿硬肿症(43.1%)、血糖异常(26.6%)、电解质紊乱(22.3%)、颅内出血(21.5%)、呼吸暂停(14.2%)、败血症(12.8%)、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11.3%)、应激性溃疡(8.0%)、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6%)、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3%)。VLBW I组颅内出血、低体温、应激性溃疡、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镁血症、呼吸暂停、肺透明膜病、肺出血、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分别为41.5%、48.8%、19.5%、17.1%、9.8%、7.3%、34.1%、12.2%、7.3%、4.9%,均高于LBW I组(P<0.05)。结论:LBW I、VLBW I患病病种繁多、病情危重,以肺炎、H IE为主,VLBW更易发生颅内出血、低体温、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呼吸系统疾病,是住院期间应密切诊治及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脾切除治疗的远期疗效,探讨围手术期的特殊处理.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月脾切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结果术后并发症3例(7.5%),远期随访,有效组32例(其中显效19例,良好13例),无效组8例.术后血小板上升速度1w内≥100×109/L者共28例,有效组22例,占有效组69.1%,无效组6例,占无效组25.0%(χ2=19.46, P<0.01);术后血小板上升峰值≥200×109/L者12例,有效组11例,占有效组34.4%,无效组1例,占无效组12.5%(χ2=19.03,P<0.01).结论术后1w内血小板≥100×109/L或血小板峰值≥200×109/L者均预示脾切除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E局部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维生素E局部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硬肿症的160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用常规综合治疗,包括复温、纠酸、供给足够热量、应用复方丹参及抗生素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用维生素E注射液按摩硬肿局部,每次按摩10~20min,3~4次/d.结果 治疗组治愈66例,好转12例,死亡4例;对照组治愈43例,好转19例,死亡16例.两组相比较其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痊愈患儿恢复时间比较,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硬肿完全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P<0.05).结论 维生素E局部按摩对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小板减少的母儿预后。方法:按血小板记数分为≥10×109/L组和<10×109/L组,回顾性分析229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围产期结局。结果:两组间比较,<10×109/L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高于≥10×109/L组(P均<0.05)。AST、ALT、LDH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5)。临床严重并发症方面,<10×109/L组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较≥10×109/L组显著增高(P均<0.05),而在产后出血、子痫、胎盘早剥、心功能不全、肺水肿、腹水的发病率及剖宫产率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产后出血量<10×109/L组较≥10×109/L组显著增多(P<0.05)。两组在新生儿出生体重、1min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发生率、极低体重儿率及围产儿死亡率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血小板减少影响患者的预后,但未发现与围产儿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新鲜、冰冻两种类型血小板输注前后外周血血小板参数变化.方法30倒患者输注新鲜血小板(A组),另外30例患者输注冰冻血小板(B组),并于输注前检测及输注后24h检测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输注前后血小板PLT均明显增高,输注前分别为(27.67±18.27)×109/L、(25.34±23.6)×109/L,输注后分别为(75.73±62.53)×109/L、(55.42±42.33)×109/L,输注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MPV输注前后比较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输注新鲜血小板或冰冻血小板均能达到控制出血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新生儿HIE患儿中血清S-100B蛋白的变化,探讨其在HIE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足月窒息新生儿307例为观察对象,其中46例发生HIE为HIE组,有43例留取到24h血清标本,选择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43例为对照组,有21例留取到24h血清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S-100B蛋白浓度。HIE组与正常组观察对象于生后6个月后进行DST发育检测。结果①正常组与HIE组24h血清S100B蛋白浓度分别为(1.07±0.32)μg/L与(3.83±2.32)μg/L,组间比较t=7.631,P<0.05;②轻度HIE组与中重度HIE组24h血清S100B蛋白浓度分别为(2.84±1.06)μg/L与(6.11±2.83)μg/L,与正常组3组之间比较F=48.2242,P<0.01;③正常组与HIE组6个月DST测试结果具有显著差异u=3.1024,P<0.05;正常组、轻度HIE组与中重度HIE组3组之间的DST测试结果具有显著差异χ2=17.34,P<0.05。④DST正常组24h血清S100B蛋白浓度(1.89±0.98)μg/L与可疑/异常组(4.6±1.47)μg/L比较,t'=8.096,P<0.001。结论①24h血清S-100B蛋白浓度作为生化指标,可提示新生儿HIE的发生,并能反映其严重程度。②S-100B对新生儿HIE预后可能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金荣 《职业与健康》2007,23(18):1670-1671
目的 探讨维生素E配合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 62例新生儿硬肿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未采用维生素E和按摩治疗,其他治疗及护理与治疗组相同.结果 治疗组33例,1周内治疗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29例,1周内治疗总有效率为4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4,P<0.01).结论 维生素E配合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安全可靠,方法简单,且缩短了住院天数,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孕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水平,为其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广西钦州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胎膜早破患者100例,其中并发绒毛膜羊膜炎57例,为研究组,43例无并发绒毛膜羊膜炎,为对照组.检测各组PCT、CRP和白细胞计数,评估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PCT、CRP和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分别为(11.46±1.13)ng/mL、(13.61±1.08)mg/L和(11.48±1.83)×109/L,均高于对照组的(4.25±0.78)ng/mL、(6.42±0.91)mg/L和(7.65±1.40)×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89、10.17、9.74,均P<0.05);患者血清PCT、CR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47%、88.37%和82.46%、79.09%,均高于白细胞计数的59.65%、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78、8.93、8.82、9.11,均P<0.05),且PCT的特异度高于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CT、CRP和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分别为(6.58±1.06)ng/mL、(6.90±0.97)mg/L和(7.11±1.24)×109/L,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31、9.60、9.22、均P<0.05).结论 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PCT、CRP和白细胞计数均显著升高,血清PCT、CRP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白细胞计数,有助于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