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报道由母源性HLA抗体引起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方法以4名临床上确诊为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AIT)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儿及其母亲血浆中的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和血小板自身抗体;应用PCR-SSP的方法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HPA/HLA基因分型;借助Luminex检测平台进行HLA抗体特异性检测分析。结果 4名患儿及其母亲均未检出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和自身抗体,然而存在与胎儿父源性HLA抗原相对应的HLA特异性抗体。结论对临床上怀疑发生NAIT的胎儿,实验室血小板抗体检测除考虑HPA抗体外,还应考虑HLA抗体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同种免疫是血细胞成份输血治疗中的一个重要并发症。非溶血性发热反应通常与受者血清中存在HLA抗体有关。多特异性的HLA同种免疫几乎立刻在输血后引起血小板的溶解,导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介导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AIT)患儿的实验室检测和临床诊治经过,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19年4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例日龄为29 d的男性NAIT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该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对其病史、相关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AIT)是由于胎儿存在人类血小板抗原(HPA),母亲血小板未具此抗原,引发的同种免疫反应。最重要的不相合抗原是HPA-1a、HPA-5b,分别占引起NAIT的80%和15%。至今,还没有对NAIT的常规产前筛查,HPA分型、血小板特异抗体筛查、临床怀疑NAIT仅基于产后观察到新生儿紫癜或其他一些出血症状。实验室确认诊断NAIT需要几个小时,在一些病例中新生儿产后输注随机血小板有效,但在其余病例中无效,产后的适宜紧急处理是输注相合的血小板。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AIT)是由于胎儿存在人类血小板抗原(HPA),母亲血小板未具此抗原,引发的同种免疫反应。最重要的不相合抗原是HPA—1a、HPA-5b,分别占引起NAIT的80%和15%。至今,还没有对NAIT的常规产前筛查,HPA分型、血小板特异抗体筛查、临床怀疑NAIT仅基于产后观察到新生儿紫癜或其他一些出血症状。实验室确认诊断NAIT需要几个小时,在一些病例中新生儿产后输注随机血小板有效,但在其余病例中无效,产后的适宜紧急处理是输注相合的血小板。  相似文献   

6.
一、输血反应和HLA 输血引起的免疫学付作用大致分为溶血性反应和非溶血性反应。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一般认为并非因相应红细胞同种抗原的抗体所致,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同种异型免疫血小板减少症(NAIT)极为罕见。其发生率约为五千分之一。大多数经血清学证明的病例系因胎儿与母体血小板特异性抗原Zw~b(P1~(A_λ~m))不相容所致。大约2.5%高加索地区的母亲缺乏这一抗原,可能为纯合子Zw~aZw~a,并可对胎儿Zw~a抗原产生免疫拮抗。在相反情况下,母体纯合子Zw~aZw~a免疫拮抗胎儿的Zw~a抗原引起NAIT极为罕见。因为Zw~b抗体引起的NAIT至今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同种抗原可以是与其他细胞共有的同种抗原或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在共有性同种抗原之中,最重要的是HLAⅠ类抗原和ABO抗原。目前,已有五个血小板(特异性)抗原体系被确定,其中每个体系各有两种抗原。这些抗原体系已由妊娠患者或受血患者的抗体验明,而且通常和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AIT)或输血后紫癜(PTP)相关。对血小板特异性抗原产生免疫应答是异常情况而不是规律。出现频率最高的抗体是抗-PI~(A1),占80~90%的病例,其次是抗—Br~4(10~15%);其他抗体  相似文献   

9.
HLA同种抗体是导致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使用白细胞滤器避免了1例HLA非淋巴细胞毒抗体所致的输血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单克隆抗体水平研究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多反应性抗体与HLA抗体的相关性,探讨多反应性抗体是否为HLA抗体尤其是非供体特异性抗体产生的原因之一。方法从肾移植患者外周血细胞及手术切除的移植肾组织中分离出B淋巴细胞,并于体外永生化培养获得单克隆B细胞,分别检测B细胞分泌的抗体对HLA抗原及凋亡细胞的反应性。结果共获得107个B细胞克隆,检测发现每个B细胞克隆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均分泌抗体。其中有4个单克隆B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以与多种HLA抗原发生反应,而这些HLA抗原之间并非都有共用的抗原决定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4种单克隆抗体均可以与凋亡细胞发生反应,从而表现为抗体的多反应性。结论本研究从单克隆细胞、抗体水平揭示了多反应性抗体的存在与HLA抗体的相关性,在交叉反应理论之外,为HLA抗体尤其是非供体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原因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血小板抗原基因检测和抗体检测在分析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NAIT)和顽固性血小板减少疾病的病因,以及浓缩血小板的配型检测方面都是很有价值的。国际输血协会(ISBT)血小板工作组成立于1981年,血小板的基因检测和同种抗体检测的许多方法现已在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目前,已论证的同种抗体标准化的方法和试剂不多,人们对该领域的了解不够,使得建立临床实验室很困难,血小板抗体检测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也难保证。例如,实验室可能没有配备相应的仪器用于新发现的GOV同种抗原系统的基因检测或抗体检测。实验室检查是保证NAIT病人得到有…  相似文献   

12.
根据单克隆抗体特异的固定血小板抗原为原理而建立的糖蛋白特异性酶免疫测定试验(MAIPA)清晰地鉴别出一种新的血小板特异性同种抗体,抗-Br~a、本文报道由这种抗体引起的4例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NAIT).4个生NAIT患儿后的母亲的血清中均含有一种与以前所发现的所有血小板抗体特异性不同的抗体,称为抗-Br~a。其相应抗原与所有已知血小板同种抗原有明显不同。新抗原的分离类型与已识别的Zw或Bak系统的抗原明显不同,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血小板配组分析也认为新抗原与Zw或Bak抗原不同。此外群体调查显示其表现型频率(20%)与计算的基因频率(0.1056)亦与所有其他已知抗原不  相似文献   

13.
由血小板抗原引起的同种免疫与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及输血后紫癜有关。而且,除HLA特异性抗体以外,血小板特异性同种抗体还导致输注血小板无效。大多数血小板特异性同种抗原属于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在反复多次输血和经产妇中,由HLA抗原引起的HLA抗体同种免疫是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最常见原因。已报道的由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相当罕见,而且还常常与HLA抗体引发的情况相混。个案报道:一经产妇,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单独由血小板抗原HPA引起的抗体而导致血  相似文献   

15.
抗血小板同种抗原的免疫反应可发生在怀孕期妇女或接受血液制品输注者。虽然并非所有孕妇或接受一次输血者都会产生同种抗体,但同种抗体一旦产生,可致体内血小板明显减少,临床表现为两种综合征: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NATP)和输血后紫癜(PTP)。多次输血患者常产生针对HLA—Ⅰ类抗原决定簇的抗体,这些同种抗体可迅速清除随机供者的血小板,最终使这些患者只有在接受HLA相合的供者或家族成员的血小板输注时才有效,若血站缺乏以上条件的供体,患者可死于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其他抗血小板同种抗体的免疫反应则发生在少数缺乏某些同种  相似文献   

16.
随着输血器材和输血技术的不断改进,细菌性致热原等污染所致的发热反应已明显减少.相对而言由同种免疫反应引起的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占了主导地位,特别是多次输全血者体内更容易产生人白细胞抗原(HLA)的抗体等,从而引起极为常见而又棘手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1].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输注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的主要措施之一。HLA抗原是引起血小板无效输注的主要免疫因素,临床上由血小板表面的HLA抗原引发的同种免疫反应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增殖的减少,从而导致血小板无效输注。本文着重阐述了同种抗体致血小板无效输注的主要原因以及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8.
输血治疗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异体输血存在着诸多不良反应,如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NHTR)即为最常见的输血反应之一.其发生主要由于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产生HLA抗体,引起同种免疫反应,导致发热等不良症状,发生率在10.2~41.0%[1].为了防治因输注白细胞后产生HLA抗体进而引起FNHTR的发生.本院已将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去白细胞输血患者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背景多次输血患者产生红细胞抗体和HLA抗体的风险上升,但输血前实验只筛查红细胞抗体,不常规筛选HLA抗体。对于可能输注血小板进行择期外科手术的病人,确定哪些患者易形成HLA抗体可能有意义。假设有红细胞同种抗体阳  相似文献   

20.
血小板抗原基因检测和抗体检测在分析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NAIT)和顽固性血小板减少疾病的病因,以及浓缩血小板的配型检测方面都是很有价值的。国际输血协会(ISBT)血小板工作组成立于1981年,血小板的基因检测和同种抗体检测的许多方法现已在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目前,已论证的同种抗体标准化的方法和试剂不多,人们对该领域的了解不够,使得建立临床实验室很困难,血小板抗体检测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也难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