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神经内、外科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尿道损伤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 对唐山市丰南区医院29例留置气囊导尿管导致尿道损伤病例的损伤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尿道损伤相关因素,找出预防对策.结果 29例病例中尿道损伤原因为前列腺增生肥大,尿道狭窄反复插管、神志不清烦躁拖拽尿管、气囊注水量不足或气囊漏水尿管脱出、尿管插入深度不够即行气囊注水等.结论 通过分析表明,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致尿道损伤与男性解剖因素,留置导尿操作因素和护理因素、器械因素等有关,通过熟悉男性尿道解剖特点,熟练的操作技巧和精心的护理可以预防和减少尿道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留置气囊导尿管有效注水量,以减少尿液渗漏,减轻患者痛苦,指导临床导尿技术参数。方法将我院妇科及产科200例需留置导尿患者按气囊注水量多少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40例。统一用16Fr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尿管方法按临床护理“三基”训练要求。留置尿管时气囊内注水量分别为5 mL、10 mL、15 mL、20 mL、25 mL。在留置尿管后1d、5d、10d、15d分别进行尿液渗漏评定,记录漏尿情况,过程中严格记录不良事件,观察有无尿道黏膜损伤、尿管脱出及患者的自我感受等。对比各组尿液渗漏率、尿管脱出等情况分析处理。结果与5 mL、10 mL组比较,15 mL、20 mL、25 mL组溢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留置导尿管2周时,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患者气囊导尿管注入15~25 mL生理盐水,可有效地防止尿液外渗及导尿管脱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袁芳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2):667-668
目的 设计新型一种单J型气囊导尿支架管,更有利于操作护理.方法 是由单J导管和气囊导尿管连接组成.结果 32例膀胱癌晚期患者行膀胱全切手术及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其中8例仍然采用双J管引流,2例采用了单J管引流,22例采用了一种单J型气囊导尿支架管引流,使用后效果比较:使用双J管引流感染发生率为12.5%,未发生漏尿,因双J管体外部分缩入输尿管内而造成输尿管皮肤造瘘口闭锁率为25%;2例使用单J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漏尿.1例发生感染;22例使用新型一种单J气囊导尿管引流均未出现漏尿、感染和瘘口闭锁现象.讨论 使用一种单J型气囊导尿支架管能避免以上的诸多不利因素,更方便于操作及护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04年2月~2009年3月使用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发生尿管滑脱现象,原因的分析,综合近年来国内护理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并发症护理的新进展,提出所列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留置导尿管出现漏尿患者的病历资料,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留置导尿管出现漏尿的常见原因为腹压过大、导尿管引流不通畅、尿道松弛、气囊注水量不够和夹管时间可不当。经相应治疗和护理漏尿均治愈。结论留置导尿管后应密切注意患者的导尿管情况,及早发现和处理漏尿,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留置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留置导尿管出现漏尿患者的病历资料,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留置导尿管出现漏尿的常见原因为腹压过大、导尿管引流不通畅、尿道松弛、气囊注水量不够和夹管时间不当.经相应治疗和护理漏尿均治愈.结论 留置导尿管后应密切注意患者的导尿管情况,及早发现和处理漏尿,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rrjk》2017,(14)
目的:探讨减少留置导尿管漏尿感染的维护方法。方法:选取58例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留置导尿管维护等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新探讨维护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漏尿感染护理的效果。结论:采用先注入比预期水量多5ml的量,然后再回抽5ml,会最大限度的保证气囊的形状,减少局部的压力不均匀。气囊合理的注水量是使气囊规则的液体量。尿管U型腹股沟处固定减少牵拉。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3月 ,用气囊尿管进行留置导尿 5 84人次 ,在拔出导尿管时 ,有 7例发生了拔管困难 ,约占导尿人数的 1 2 % ,现将发生原因及生理方法报道如下 ,供同行借鉴。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7例 ,均为男性 ,年龄 38~ 87岁 ,为手术前留置导尿。导尿过程顺利 ,放置Foley氏气囊尿管F16~ 18号 ,气囊腔注入生理盐水 10~ 15ml,注水通畅。留置尿管时间最短 3d ,最长 11d ,平均6 4d。1·2 拔管困难的原因分析 按常规 ,拔出气囊尿管前 ,要先用注射器将气囊内的盐水抽尽 ,方可拔管。按此方法 ,7例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使用气囊导尿管后导致拔管困难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采用自行设计的统计量表,对使用气囊导尿管后拔管困难患者的分析,找到导致拔管困难的原因及针对拔管困难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季节、性别、日入液量、置管困难与否、留置时间为拔管困难的危险因素(P0.05)。发生拔管困难后,可采取排空膀胱后,向尿管逆向注入无菌石蜡油100ml,保留30分钟,可顺利拔出导尿管。结论:积极采用预防措施,减少导尿管拔管困难情况的发生,发生后积极采取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0.
气囊导尿管在导尿和留置尿管的临床应用中具有操作简单,容易固定,不易脱落和减少漏尿等优点,因此尤其适用于小儿烧伤患者.随着气囊导尿管应用的增多,导尿管拔管困难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但小儿气囊导尿管拔管困难的处理少见报道,现将我科3例小儿气囊导尿管拔管困难的病例及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留置气囊导尿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35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根据并发症状采取针对性预防与护理措施。结果: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常出现的并发症状包括尿路感染、拔管困难、尿道黏膜损伤。通过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规范插管操作,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大对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并发症状的重视程度,合理选择尿管,做好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工作,最大程度上缩短患者置管时间,提升患者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12.
刘新荣  于君  胡春霞 《药物与人》2014,(12):363-363
目的:针对气囊导尿管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获取可行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尿管留置期间出现的问题从临床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并研究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86例重症病人在留置气囊导尿管期间出现尿液引流不畅有5例,尿路损伤12例,漏尿或渗尿25例,拔管困难4例,尿管滑脱3例.结论:加强医务人员相关技能和知识的培训,细致的观察,并不断总结,优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为病人减少痛苦,增加病人舒适度,使患者更安全舒适的度过留置尿管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型号气囊尿管气囊标注容量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8~20号双腔气囊尿管,根据气囊尿管的气囊标注容量分别注入不同剂量的0.9%无菌生理盐水,观察各型气囊尿管在不同注水量时的形状以及各型气囊尿管的最大承受液量。结果:8~14号气囊尿管气囊的标注容量即最佳注水量;16~20号气囊尿管的气囊标注容量并非最佳注水量。结论:8~14号气囊尿管气囊标注容量即最佳注入量;16号气囊尿管最佳注入量为15~20ml;18号、20号气囊尿管最佳注入量为20ml;不同型号气囊尿管气囊的最大承受液量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护理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置导尿是大手术前一项必要和重要的护理措施。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临床经验,现对手术患者尿管的选择,留置尿管的时机,导尿管置入长度、气囊注入成分及量,一次性尿袋更换时间,导尿管的拔除时机选择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指导护理人员提高手术患者留置尿管的护理效果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循证支持。  相似文献   

15.
双腔气囊尿管插管长度改进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新梅 《现代医院》2007,7(5):85-86
目的探讨双腔气囊尿管适宜的插管长度。方法118例需留置导尿管患者分为两组(各59例),传统组采用常规导尿法,改良组在常规导尿法的基础上改进插管长度。两组均以有无出现置管后气囊注水时疼痛、尿道损伤出血、尿液引流不畅和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判断指标。结果传统法导尿组出现注水后疼痛15例,尿道出血1例,尿液引流不畅3例,改良组无1例出现上述情况。结论改进双腔气囊导尿管插管长度后,避免了置管后气囊注水时疼痛,减少了尿道损伤出血、尿液引流不畅现象的发生,提高了一次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姜春霞 《现代保健》2010,(8):178-179
导尿术是在无菌操作下,利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在临床上普遍使用的双腔气囊或三腔气囊尿管效果好,但由于医务人员操作技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泌尿系统有无疾患等多方面的原因,留置导尿过程中常出现如插管困难、尿管脱出、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现就留置导尿过程中所存在的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气囊尿管外固定囊对减少男性留置导尿患者泌尿道感染的作用。方法将肿瘤内科男性导尿患者按导尿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导尿成功后只应用导尿管的气囊进行导尿管膀胱内固定,不行尿管外固定;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导尿管气囊进行膀胱内固定的同时,再应用气囊尿管外固定囊进行导尿管外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后第3、5、7天泌尿道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留置尿管后第3、5、7天,观察组患者的无症状菌尿症和泌尿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0%、0.00%,4.00%、2.00%,9.00%、3.00%;而对照组无症状菌尿症和泌尿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00%、3.00%,13.00%、7.00%,21.00%、13.00%,观察组的无症状菌尿症和泌尿道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气囊尿管外固定囊用于男性留置导尿患者,可以避免导尿管移动,有效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气囊尿管导尿由于其具有不需胶布固定,使用方便,质地柔软而近几年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使用中因对气囊尿管的特点缺乏了解或操作缺乏经验,而时有导致尿道损伤的情况发生,我院普外科近日发生一例因留置气囊尿管时插入深度不够而引起的尿道不全裂伤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留置尿管发生泌尿系感染这一问题,从各个方面对易感因素及感染途径进行分析,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留置尿管所致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方法对留置尿管患者从直接原因、患者本身个人原因、护士在实时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技术观念、导尿管使用及保留的情况、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临床采取了加强护理人员无菌观念,保持导尿管的完好、通畅,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技能,增强患者抵抗力和免疫机能以及缩短长期留置导尿管的带管时间等措施。结果通过对留置尿管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了留置尿管的时间,有效降低留置导尿管所致的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减少了患者痛苦。结论留置尿管是导致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原因,采取恰当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王素英 《现代保健》2009,(25):114-115
笔者针对16例临床留置气囊尿管拔管时发生困难现象,着重从气囊尿管的结构、质量、患者自身因素及护士操作技巧等方面作了仔细分析。2001年以来根据患者在留置、拔管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不同的心理反应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每位患者的护理重点、宣教内容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等一系列预见性护理方法,解决和预防了气囊回缩不良、尿垢形成、气囊道梗阻以及不良情绪反应等因素致留置气囊尿管拔管困难这一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